本申請涉及工程測繪,尤其涉及一種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
背景技術:
1、公路是連接兩個地點之間的公共性道路,可以供人們快速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公路在建設前需要進行測繪,以確定公路的各項參數和整個公路工程的造價,這個過程一般用測繪裝置進行測繪。
2、目前,測繪裝置大多包括可調節的三腳架和測繪儀器,測繪儀器通過三腳架可以平穩地放置,從而使測繪人員完成測繪。
3、但是,在實際測繪時,三腳架的底部可能放置在軟地面(例如土壤)、硬地面(例如水泥地)或者坑洼地面,對于軟地面和坑洼地面,三腳架的底部為尖端容易平穩放置,對于硬地面,三腳架的底部為平面容易平穩放置。但大多的測繪裝置的三腳架的底部只有一種結構,不容易適用于多種地面形式。基于此,本申請提出一種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一種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通過底板和尖端板兩種形式,實現在硬地面和軟地面上的平穩放置,提高了整個裝置的適用范圍,方便使用,實用性強。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包括支撐板、三個上支桿、三個下支桿、三個底板和三個尖端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測繪儀器,三個所述上支桿均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板的邊沿且均勻分布,所述上支桿的下端設有上容納槽,所述上支桿設有多個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的上通孔,所述上通孔與所述上容納槽貫通,三個所述下支桿一一對應滑動連接于所述上容納槽內,所述下支桿的上端設有下螺紋孔,所述下螺紋孔能夠與任一個所述上通孔相對,并通過螺栓固定,所述下支桿的下端設有下容納槽,所述下支桿設有兩個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的下通孔,所述下通孔與所述下容納槽貫通,三個所述底板一一對應轉動連接于三個所述下支桿的下端,三個所述尖端板一一對應滑動連接于所述下容納槽內,所述尖端板的上端設有尖端螺紋孔,所述尖端螺紋孔能夠與任一個所述下通孔相對,并通過螺栓固定,當所述尖端螺紋孔與上方的下通孔相對時,所述尖端板縮回到所述下容納槽內,當所述尖端螺紋孔與下方的下通孔相對時,所述尖端板伸出所述下容納槽。
4、在使用時,上支桿和下支桿配合,實現三腳架的調節功能。在硬地面上,底板可以很好地放置,此時,尖端板是縮回在下支桿的下容納槽內的,并固定在上方的下通孔上,不影響底板的使用。在軟地面上,尖端板從下支桿的下容納槽內伸出,并固定在下方的下通孔上,尖端板可以很好地嵌入到軟地面內,實現放置,此時,底板可以轉動到一側,不影響尖端板的放置即可。
5、相比于現有技術,該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可以通過底板和尖端板兩種形式,實現在硬地面和軟地面上的平穩放置,提高了整個裝置的適用范圍,方便使用,實用性強。
6、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上容納槽和所述下容納槽均為矩形槽。
7、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上通孔的數量為8個。
8、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相鄰兩個所述上通孔的距離為50mm至100mm。
9、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當所述尖端螺紋孔與上方的下通孔相對時,所述尖端板的下端與所述下容納槽的下端對齊。
10、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多個防滑凸起。
11、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防滑凸起沿所述底板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
12、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上設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罩設于所述測繪儀器上。
1.一種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納槽和所述下容納槽均為矩形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的數量為8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所述上通孔的距離為50mm至1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尖端螺紋孔與上方的下通孔相對時,所述尖端板的下端與所述下容納槽的下端對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多個防滑凸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防滑凸起沿所述底板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工程造價用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上設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罩設于所述測繪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