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聚氨酯輪,特別涉及一種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
背景技術:
1、聚氨酯輪可以作為叉車輪、物流行走輪、agv搬運車輪、自動駕駛車輪,聚氨酯輪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承載性,在極限的負載環境依然有良好的性能表現,但是聚氨酯材料制備的輪子有一個較大的缺陷,即摩擦系數不好,聚氨酯輪在光滑的地面或者潮濕的地面容易打滑,輪胎打滑對車輛是比較危險的情況,特別是在有負載時,容易導致車輛側翻或發生碰撞,不利于車輛的使用安全。
2、為此,有必要設計出一種能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酯氨輪。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
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包括輪體,所述輪體包括同軸設置的鋼圈、膠體,所述膠體包括均為聚酯氨材質的主體和嵌入體,所述主體包裹在鋼圈外圓周方向上,所述主體的圓柱面間隔設置有多個型槽,每個型槽內均注塑成型有一個嵌入體,所述主體和嵌入體的硬度不同,所述嵌入體從型槽露出的摩擦面與主體的圓柱面組成輪體的胎面,多個嵌入體在圓柱面上露出的摩擦面形成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花紋。
3、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膠體為實心聚氨酯膠體。
4、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型槽的橫截面為方形或梯形或菱形。
5、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型槽沿橫向設置在主體的圓柱面。
6、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型槽從輪體的一側胎肩延伸至另一側胎肩。
7、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嵌入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橫向部、斜向連接部和第二橫向部,所述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相互平行的設置在輪體的兩條子午線上,所述斜向連接部傾斜設置在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之間,每個嵌入體的斜向連接部均相互平行。
8、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嵌入體的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分別在輪體的兩側胎肩露出有側向接觸面。
9、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嵌入體的摩擦面與主體的圓柱面平滑過渡。
10、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嵌入體的硬度大于主體的硬度。
11、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嵌入體的硬度小于主體的硬度。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硬度不同的兩種聚酯氨預聚體分別成型主體和嵌入體,主體圓柱面上注塑成型多個嵌入體,通過主體和嵌入體之間的形變差異,使得主體的圓柱面與嵌入體的摩擦面形成的花紋能提升胎面摩擦系數,從而提升聚酯氨輪的抓地力。
1.一種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包括輪體,所述輪體包括同軸設置的鋼圈、膠體,所述膠體包括均為聚酯氨材質的主體和嵌入體,所述主體包裹在鋼圈外圓周方向上,所述主體的圓柱面間隔設置有多個型槽,每個型槽內均注塑成型有一個嵌入體,所述主體和嵌入體的硬度不同,所述嵌入體從型槽露出的摩擦面與主體的圓柱面組成輪體的胎面,多個嵌入體在圓柱面上露出的摩擦面形成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花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膠體為實心聚氨酯膠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槽的橫截面為方形或梯形或菱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槽沿橫向設置在主體的圓柱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槽從輪體的一側胎肩延伸至另一側胎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橫向部、斜向連接部和第二橫向部,所述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相互平行的設置在輪體的兩條子午線上,所述斜向連接部傾斜設置在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之間,每個嵌入體的斜向連接部均相互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體的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分別在輪體的兩側胎肩露出有側向接觸面。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體的摩擦面與主體的圓柱面平滑過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體的硬度大于主體的硬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胎面摩擦系數的聚氨酯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體的硬度小于主體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