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綜采設備用信號采集裝置,具體為一種推移千斤頂行程信號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液壓支架越來越向著大采高方向發展,煤礦綜采設備的智能化越來越先進,液壓支架與輸煤機等綜采設備之間的互相運動的人工手動操作形式已經不再適用在大采高綜采設備上,取而代之的是終端傳感器電液控制及遠程監控、遠程操作的自動化綜采形式。
現有的高端支架推移千斤頂的伸縮行程采用的是磁環與位移傳感器的相互位置變化采集推移行程信號。該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給產品制造帶來較大難度:1、在活塞桿內部需要根據推移行程需要加工深長孔以配套行程傳感器,并且在活塞桿尾部加工相配套的磁環孔;2、在推移缸底要加工相應的傳感器安裝孔、內部容線腔、底部防水密封堵槽;3、加工因固定連接安裝傳感器而配套的電纜接頭插座、各密封堵及壓裝堵;4、在裝配打壓過程中附帶了相應的安裝和試驗難度;5、在售后服務維修中增加了相應的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推移千斤頂信號采集存在加工維修難度大、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推移千斤頂行程信號采集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推移千斤頂行程信號采集裝置,包括推移千斤頂本體,推移千斤頂本體的下腔設置有與其連通的電子式渦輪流量計。
進行行程信號采集作業時,依據推移千斤頂本體下腔容積的變化情況與其行程之間成正比的相對關系,通過電子式渦輪流量計確定推移千斤頂本體行程,然后通過自帶的智能芯片轉換為行程信號,并通過電纜將相關行程的信號輸送至綜采設備信息處理中心,進行信息匯總與處理,達到智能化遠程控制的目的,克服了現有推移千斤頂信號采集存在加工維修難度大、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取消活塞桿內部深長孔及配套孔的加工,降低了機械加工難度,而且取消了電纜接頭插座、各密封堵及壓裝堵,降低了制造成本,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杜絕了因原行程傳感器安裝所附帶的推移千斤頂漏液問題、電纜接頭失效后維修困難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推移千斤頂本體,2-電子式渦輪流量計。
具體實施方式
推移千斤頂行程信號采集裝置,包括推移千斤頂本體1,推移千斤頂本體1的下腔設置有與其連通的電子式渦輪流量計2。
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支持現場檢查檢測,可以在在檢測單元加裝數字顯示,這樣可以在現場直觀顯示推移千斤頂活塞桿位置及現場判斷千斤頂漏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