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調壓控制,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
背景技術:
1、為了保證高壓部件或設備安全可靠,部件或設備在出廠前或者安裝后必須經過壓力測試,測試合格后,才可被使用。在現有技術中通過測壓系統對高壓部件或設備進行壓力測試。測壓系統主要包括驅動電機、電動泵、壓力表裝置、測壓口和卸壓口。驅動電機用于驅動電動泵,驅動電機開啟后液壓回路中的壓力開始增大。壓力表裝置用于測量液壓回路中的壓力值。待測試的部件或設備與測壓口連接。當操作員通過壓力表裝置觀察到液壓回路中的壓力值升高至預設壓力值后,操作員通過驅動電機停止按鈕關閉驅動電機,以使電動泵停止運轉。部件或設備的壓力測試結束后,打開卸壓口將液壓回路中的液壓卸掉。
2、但是從操作員通過壓力表裝置觀察到液壓回路中的壓力值達到預設壓力值到手動關閉驅動電機期間,電動泵處于運轉狀態。因此到操作員手動關閉驅動電機時,液壓回路中的壓力值已經超過預設壓力值,從而無法使部件或者設備在預設壓力值下完成壓力測試,降低了壓力測試的精度和測試效率。
3、因此,如何提高測壓系統的測試精度和測試效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測壓系統的測試精度和測試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2、一種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包括進液口、驅動電機、電動泵、第一閥、測壓口、第二閥、卸壓口、進液主路、測壓主路以及卸壓液路;
3、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電動泵,所述電動泵的入口與所述進液口連通,所述電動泵的出口與進液主路的入口連通,所述第一閥設置在所述進液主路上,所述進液主路的出口與所述測壓主路的一端口以及所述卸壓液路的入口形成三通結構,所述測壓主路的另一端口與所述測壓口連通,所述卸壓液路的出口與所述卸壓口連通,所述第二閥設置在所述卸壓液路上;
4、還包括壓力變送器和壓力控制器,所述壓力變送器設置在所述測壓主路上,所述壓力變送器用于檢測所述測壓主路中的壓力,所述壓力變送器與所述壓力控制器通信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與所述第一閥通信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可控制所述第一閥的開度,所述壓力控制器與所述驅動電機通信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可控制所述驅動電機的啟停。
5、優選地,所述第一閥包括第一針閥和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電機軸與所述第一針閥的手輪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與所述第一伺服電機通信連接。
6、優選地,在連通所述測壓主路的另一端口與所述測壓口的測壓支路上設置有第二針閥。
7、優選地,所述測壓支路為并聯設置的多個,每個所述測壓支路上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二針閥,每個所述測壓支路對應一個所述測壓口。
8、優選地,所述電動測壓系統還包括壓力表裝置,所述壓力表裝置包括低壓壓力表、高壓壓力表、機械式壓力記錄儀、第三針閥以及第四針閥;
9、所述進液主路的出口與所述第三針閥的第一端口連通,所述第三針閥的第二端口與所述低壓壓力表的液口連通,所述低壓壓力表的液口還與所述機械式壓力記錄儀的低壓口連通;
10、所述第四針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用于導通或截止所述測壓主路,所述第四針閥的第三端口與高壓壓力表的液口連通,所述高壓壓力表的液口還與所述機械式壓力記錄儀的高壓口連通。
11、優選地,所述第三針閥為三通閥,所述第三針閥的第三端口與第一安全閥的入口連通,所述第一安全閥的出口與排液口連通。
12、優選地,所述第二閥包括串聯設置的第五針閥和第六針閥,還包括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六針閥的手輪與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所述第二伺服電機與所述壓力控制器通信連接。
13、優選地,還包括高壓過濾器和第七針閥,所述高壓過濾器設置在所述卸壓液路上,所述高壓過濾器位于所述第二閥的上游,所述第七針閥與所述高壓過濾器并聯設置。
14、優選地,所述進液主路上設置有單向閥。
15、優選地,在所述進液口與所述電動泵之間依次設置有球閥和水過濾器;
16、所述進液口與所述球閥的入口連通,所述球閥的出口與所述水過濾器的入口連通,所述水過濾器的出口與所述電動泵的入口連通。
17、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果壓力控制器判斷出測壓主路中的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值,那么壓力控制器會控制驅動電機關閉,立即停止電動泵的增壓。相較于現有技術中操作員觀察到測壓主路中的壓力值升至預設壓力值再去關閉驅動電機的方案,本實用新型中電信控制的方式能夠顯著地提高關閉驅動電機的及時性,從而確保測壓主路,或者說測壓口具有預設的壓力值,進而提高壓力測試的精度。另外,在升壓的過程中,壓力控制器還可以計算出測壓主路中的壓力是否臨近預設壓力值,如果臨近預設壓力值,那么壓力控制器控制第一閥的開度減小,降低升壓速度。如此在壓力控制器檢測到測壓主路中的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值,控制驅動電機關閉期間,測壓主路中的壓力僅僅會發生微小的升高,從而進一步確保測壓口的壓力為預設壓力值,進一步提高測壓精度。
1.一種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包括進液口、驅動電機(1)、電動泵(2)、第一閥(3)、測壓口、第二閥(4)、卸壓口、進液主路(5)、測壓主路(6)以及卸壓液路(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3)包括第一針閥(301)和第一伺服電機(302),所述第一伺服電機(302)的電機軸與所述第一針閥(301)的手輪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9)與所述第一伺服電機(302)通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在連通所述測壓主路(6)的另一端口與所述測壓口的測壓支路(10)上設置有第二針閥(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壓支路(10)為并聯設置的多個,每個所述測壓支路(10)上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二針閥(11),每個所述測壓支路(10)對應一個所述測壓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測壓系統還包括壓力表裝置(12),所述壓力表裝置(12)包括低壓壓力表(1202)、高壓壓力表(1204)、機械式壓力記錄儀(1203)、第三針閥(1201)以及第四針閥(120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針閥(1201)為三通閥,所述第三針閥(1201)的第三端口與第一安全閥(16)的入口連通,所述第一安全閥(16)的出口與排液口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閥(4)包括串聯設置的第五針閥(401)和第六針閥(402),還包括第二伺服電機(403),所述第六針閥(402)的手輪與所述第二伺服電機(403)的電機軸連接,所述第二伺服電機(403)與所述壓力控制器(9)通信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壓過濾器(13)和第七針閥(14),所述高壓過濾器(13)設置在所述卸壓液路(7)上,所述高壓過濾器(13)位于所述第二閥(4)的上游,所述第七針閥(14)與所述高壓過濾器(13)并聯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主路(5)上設置有單向閥(1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動調節的電動測壓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進液口與所述電動泵(2)之間依次設置有球閥和水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