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儀器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與網絡連接并以異步動作的控制裝置之間收發附屬信息的儀 器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一般來講,在各種工廠中采用有測量控制系統,該測量控制系統在各設備 設置控制裝置,基于計測裝置計測的數據進行各種控制運算處理,來控制各設 備,另外,將該運算結果通過網絡傳輸至中心側的控制裝置,用中心側的控制 裝置基于該運算結果來監視整個工廠的設備狀況,并將該監視結果傳輸至各設 備側的控制裝置,從而反饋控制各設備等。
另外也采用分散處理型系統等,該分散處理型系統對各設備同時設置多個 控制裝置,且通過網絡將各控制裝置間互相連接,使多個控制裝置分擔各設備 的控制。
在上述系統中,要將某一控制裝置進行控制運算處理得到的數據傳輸至其 他的控制裝置,用其他的控制裝置基于該數據來執行預定的控制運算,再將該 運算結果傳輸至其他的控制裝置等,在控制裝置相互間頻繁進行異步的數據交 換。
這里,在工廠的各設備內發生異常的超過限度的現象(例如壓力、流量、 溫度的過量變動等)的時候,計測裝置計測的數據就不可靠,所以該控制裝置 基于計測數據的運算結果也不可靠。
于是,若這樣的運算數據被傳輸至其他的控制裝置,其他的控制裝置基于 該不可靠的運算數據進一步進行運算處理,則接下來的運算處理結果也不可 罪。
這樣,在各控制裝置中由于上述的異常的超過限度的現象等而引起的該運
算結果不可靠的情況下,向其他控制裝置發送運算處理數據時,如圖2所示,附加不可靠信息(例如不可靠標記"l"),使其認識到是利用了不可靠數據 的各控制裝置的控制運算結果為不可靠的狀態,且促使相互注意。
然而,在以往技術中提出了一種輔助性的工廠診斷方法,該方法在工廠的 各設備內發生異常的超過限度的現象時,推定成為超過限度的變化起點的觀測 信號、和超過限度的變化是以怎樣的路徑傳導觀測信號,來搜尋限定候選原因, 可以迅速消除產生不可靠的原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896306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上述的專利文獻1記載的已有技術中,雖然可以查明產生異常的超過限
度現象等不可靠的原因并迅速采取對策,但存在的問題是在實際消除產生該 不可靠的原因后,控制裝置間還會繼續傳播不可靠信息。
作為一個簡單的模型,即例如2個控制裝置A、 B間構成反饋控制等閉合 環路的時候,即使已經消除了在一個控制裝置A中產生不可靠的異常的超過限 度的現象,但由于在此之前從裝置A向裝置B傳輸的數據中附加有不可靠信 息,所以基于該數據在裝置B中進行運算處理的數據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從該裝置B反饋至一個裝置A的數據中也附加有不可靠信息。
并且接下來裝置A中進行運算處理的結果也附加有不可靠信息。
這樣, 一旦附加了不可靠信息,則會產生在控制裝置A、 B間繼續傳播不 可靠信息這樣的不理想。
在控制裝置間進行同步傳輸的時候,比較容易使不可靠信息的復位時間一 致。但是,以控制裝置間進行異步傳輸為前提的時候,如上述那樣將留在閉合 環路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就不那么簡單了。
作為消除上述不理想的對策,考慮對每個控制裝置設置將不可靠信息復位 的復位開關,在各控制裝置中,以完全相同的時間按下復位開關,從而將留在 裝置間的閉合環路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
在兩個控制裝置互相相鄰配置的時候,可以同時按下復位開關。但是,由 于通常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設置在互相遠離的位置,因此操作者即使在能夠互 相聯系的情況下也難以使按下復位開關的時間完全一致。所以,將留在閉合環路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是極其困難的。
另外,即使在環路入口部實施無條件停止傳播不可靠信息的措施,使得在 控制裝置間形成的閉合環路內不傳播不可靠信息的情況下,但由于各裝置的應 用變更時間和改造時間的不同等,所以難以確保輸入了全裝置的數據后有機會 抽取形成閉合環路的部分。
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控制裝置間異步傳輸數 據的時候、可以簡單且確實地消除在控制裝置間的閉合環路內繼續傳播不可靠 信息這樣的不理想的儀器控制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為多臺執行各種控制運算處理 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互相連接,所述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互相以異步進行數據 傳輸,且在數據傳輸時附加了識別所述控制運算處理結果是否可靠的不可靠信 息,該系統采用了下面的結構。
艮口,本發明的特征是,所述控制裝置內的一個控制裝置具備復位開關; 與該復位開關的操作相應地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將所述不可靠信息復位用的 不可靠復位指令輸出至網絡的復位指令輸出單元;以及與所述復位開關的操作 相應地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的控制裝置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不可 靠信息、且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另一 方面,其他的控制裝置具備監視通過所述網絡是否接收了所述不可靠復位指 令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以及接收了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時候與其相應 地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的控制裝置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不可靠信 息、且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
另外,本發明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是多臺執行控制運算處理的控制裝 置通過網絡互相連接,所述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互相以異步進行數據傳輸,且 在數據傳輸時附加了識別所述控制運算處理結果是否可靠的不可靠信息,其特 征是,
各控制裝置具備
監視是否處于從本機控制裝置向網絡輸出的數據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狀 況的不可靠信息監視單元;
監視是否通過網絡從其他的控制裝置接收了將不可靠信息復位用的不可靠復位指令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
在通過所述不可靠信息監視單元持續一定時間檢測到不可靠信息的時候、
將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輸出至網絡的復位指令輸出單元;
以及本機控制裝置的所述復位指令輸出單元向網絡輸出所述不可靠復位 指令后、或者檢測到利用所述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通過網絡接收了不可靠復 位指令的時候、與其相應地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的控制裝置向本機 控制裝置輸入不可靠信息、且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不可靠信 息復位單元。
若采用本發明,則在通過網絡互相連接的控制裝置間異步傳輸數據的系統 結構中,在控制裝置間構成閉合環路的時候,由于與不可靠復位指令相應地在 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的控制裝置輸入對傳輸數據附加的不可靠信息, 之后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所以可以確實將所有的不可靠信息 復位。因此,可以確實消除閉合環路內繼續傳輸不可靠信息的不理想。
另外,若采用本發明,由于發送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控制裝置并非限定于特 定的裝置,可以從成為產生不可靠信息的起點的任一控制裝置la或者lb輸出 不可靠復位指令,所以即使發生特定的控制裝置由于故障或保養等從網絡脫離 的情況,也可以自動并確實地對剩下的控制裝置的閉合環路進行不可靠信息的 復位。另外,在分層結構的網絡中,雖然預計會發生分開為多個網絡的狀況, 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發送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控制裝置不限定于特定裝 置,因此可以避免無法將在被分開的網絡上形成的閉合環路的不可靠信息復位 的現象,是很方便的。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圖。 圖2是與網絡連接的控制裝置間在數據傳輸時附加識別控制運算處理結果 是否正常用的不可靠信息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3是用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特定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圖4是用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其他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圖。圖6是用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的特定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圖。
圖8是用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的其他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圖9是用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的特定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圖10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圖。
圖11是用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的各個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標號說明
la控制裝置、lb控制裝置、2a運算控制部、2b運算控制部、3網絡、 4 復位開關、5a、 5b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6a、 6b不可靠信息監視單 元、7a、 7b、 71a、 72b 復位指令輸出單元、8a、 8b 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另外,下面的各實施形態中,為了便于 理解發明,只以設置2臺控制裝置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于此, 也可以適用于設置3臺以上的控制裝置的情況。
實施形態1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圖。
本實施形態1的儀器控制系統中,多臺(本例中為2臺)執行各種控制運 算處理的控制裝置la、 lb通過網絡3互相連接。
各控制裝置la、 lb具有進行各種邏輯運算的運算控制部2a、 2b,各運算 控制部2a、 2b通過網絡3互相以異步進行數據傳輸。
另外,各控制裝置la、 lb在數據傳輸時將識別運算處理結果是否可靠用 的不可靠信息附加至傳輸數據而構成,例如控制裝置la、 lb的控制運算結果
為不可靠的狀態時,將識別它用的不可靠標記"l"(圖2)附加至傳輸數據而 構成。
另外,通過在一個控制裝置la設置復位開關4,且在運算控制部2a安裝 預定的控制程序,而構成權利要求的范圍記載的復位指令輸出單元7a及不可 靠信息復位單元8a。另外,另一個控制裝置lb通過在運算控制部2b安裝預定 的控制程序,構成權利要求的范圍記載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5b和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b。
另外,關于由各運算控制部2a、 2b構成的所述各單元的作用,通過下面 的動作說明中應當會逐步理解。
接下來,參照圖3及圖4的流程圖,特別以在兩控制裝置la、 lb間構成 反饋控制等的閉合環路的情況下的不可靠信息的復位動作為主體,說明具有上
述結構的儀器控制系統。另外,下面的標號S表示各處理步驟。
圖3是一個控制裝置la的運算處理動作的流程圖,圖4是另一個控制裝 置lb的運算處理動作的流程圖。
首先,在一個控制裝置la中,運算控制部2a判斷復位開關4是否接通 (S101)。此時,在復位開關4未接通的時候,將從網絡3輸入的信息全部原 樣輸入(S102),基于該信息含有的其他控制裝置lb的運算處理數據,進行 各種控制邏輯運算(S103),將該運算處理結果進一步輸出至網絡3 (S104)。 此時從裝置lb輸入的數據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時候,從裝置la輸出的數據也 附加有不可靠信息。
與此相反,在上述S101中復位開關4被接通的時候,與此相應,運算控 制部2a啟動不可靠復位指令的輸出繼續期間設定用計時器Kl (S105)。然后, 停止從網絡3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不可靠信息(S106),接下來從網絡3取入 接收信息包含的運算處理數據(S107),進行控制邏輯運算(S108)。接著, 在通過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a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后(S109), 由復位指令輸出單元7a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S110),向網絡3輸出控制邏 輯運算結果和不可靠復位指令(S111)。然后,判斷計時器K1的計時時間是 否超過預先設定的基準值T1 (S112),若未超過基準值T1,則返回S106,若 超過基準值T1,則返回SIOI。
這樣,在連續的一定期間T1內繼續由一個控制裝置la進行不可靠復位指 令的輸出處理(S110)的理由是因為由于各控制裝置la、 lb互相以異步動 作,所以從一個控制裝置la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起到其他的控制裝置lb實際 取入為止需要一定的時間,為此需要充裕時間。
另外,即使在該不可靠復位指令的輸出期間T1中,也由于該裝置la進行 反饋控制等的時候,需要從其他的控制裝置lb輸入運算數據,繼續該裝置la內的控制邏輯運算,并將該運算結果再次輸出至其他的控制裝置lb,所以需要 S107、 S108、 Sill的處理。
關于另一控制裝置lb,該運算控制部2b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5b判斷 是否從網絡3接收了不可靠復位指令(S201)。此時,在未接收不可靠復位指 令的時候,將從網絡3輸入的信息全部原樣輸入(S202),基于該信息包含的 其他控制裝置la的運算處理數據,進行各種控制邏輯運算(S203),將該運 算處理結果輸出至網絡3 (S204)。另外,此時從裝置la輸入的數據附加有不 可靠信息的時候,從裝置lb輸出的數據也附加有不可靠信息。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S201中接收了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時候,與此相應, 運算控制部2b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b啟動本機控制裝置lb的不可靠信息 的復位繼續期間設定用的計時器K2 (S205)。然后,停止從網絡3向本機控 制裝置lb輸入不可靠信息(S206)。接下來,從網絡3取入接收信息包含的 運算處理數據(S207),迸行控制邏輯運算(S208)。接著,在將本機控制裝 置lb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后(S209),向網絡3輸出控制邏輯運算的結果
(5210) 。然后,判斷計時器K2的計時時間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基準值T2
(5211) ,若未超過基準值T2,則返回S206,若超過基準值T2,則返回S201。 這樣,在另一控制裝置lb中,在接收不可靠復位指令后在連續的一定期
間T2內繼續在本機控制裝置lb內復位不可靠信息是因為下面的理由。
上述的例子中是以只在簡單的2臺控制裝置la、 lb間進行數據傳輸為前 提的,但是若例如假設進一步存在未圖示的其他控制裝置lc,該控制裝置lc 和控制裝置lb間構成閉合環路,并且該控制裝置lc的運算周期比控制裝置lb 的運算周期要長的情況,則即使控制裝置lb基于從特定的控制裝置la輸出的 不可靠復位指令而將本機控制裝置lb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但在從其他的控 制裝置lc發送的數據中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時候,控制裝置lb的運算結果也 不可靠。
于是,考慮到各控制裝置la、 lb、 lc互相是異步的,即使裝置lb不接收 新的不可靠復位指令,從接收不可靠復位指令之后在連續的預先設定的一定期 間T2內也繼續不可靠信息的復位。據此,可以避免由于從控制裝置lc發送的 數據中附加的不可靠信息而使從本機控制裝置lb輸出的數據變得不可靠的情況。
另外,可以確實將本機控制裝置lb復位。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1中在特定的控制裝置la設置復位開關4,通過 按下該復位開關4,對于通過網絡3互相連接并以異步動作的各控制裝置la、 lb間的閉合環路,可以確實對所有的不可靠信息復位。
實施形態2
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的儀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圖,圖6是用于特定的 控制裝置的動作說明的流程圖。
上述的實施形態1中,說明了通過按下在特定的控制裝置la設置的復位 開關4、而向網絡3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情況。在該實施形態2中,即使不 對復位開關4進行特別操作,但在控制裝置la設置計時器K3,也可以在每次 預先設定的時間到來時自動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
艮P,本實施形態2中,如圖5的系統結構圖所示,在一個控制裝置la未 設有復位開關4。
如圖6的流程圖所示,運算控制部2a將不可靠復位指令的輸出周期設定 用的計時器K3啟動(S121)。接著,判斷計時器K3的計時時間是否超過預 先設定的基準值T3 (S122)。然后,若未超過基準值T3,則將從網絡3輸入 的信息全部原樣輸入(S102),基于該信息包含的其他的控制裝置的運算處理 數據,進行各種控制邏輯運算(S103),將該運算處理結果進一步輸出至網絡 3 (S104)。
與此相反,在上述S122中計時器K3的計時時間超過預先設定的基準值 T3的時候,與此相應,運算控制部2a在將該計時器K3的計數值復位后(S123), 啟動不可靠復位指令的輸出繼續期間設定用的計時器Kl (S105)。然后,停 止從網絡3向本機控制裝置la輸入不可靠信息(S106),接著從網絡3取入 接收信息包含的運算處理數據(S107),進行控制邏輯運算(S108)。接著, 在通過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a將本機控制裝置la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后 (S109),通過復位指令輸出單元71a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S110),向網絡 3輸出控制邏輯運算結果和不可靠復位指令(S111)。然后,判斷計時器Kl 的計時時間是否超過了預先設定的基準值T1 (S112),若未超過基準值T1,則返回S106,若超過基準值T1,則返回S121。
另外,控制裝置lb側的動作與圖4所示的實施形態1的情況相同。并且 由于其他的結構也與實施形態1相同,因此這里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2中,由于在特定的控制裝置la,每次計時器K3 的計時時間超過預先設定的基準值T3的時候,從該裝置la自動輸出不可靠復 位指令,所以可以省去實施形態1那樣的手動操作復位開關4的麻煩,可以減 少多余的勞動力。
而且,與實施形態l的情況一樣,可以確實將通過網絡3互相連接并以異 步動作的各控制裝置la、 lb間的閉合環路內的所有不可靠信息復位。 實施形態3
上述的實施形態1、 2中,在將以異步動作的控制裝置間形成的閉合環路 的不可靠信息復位時,考慮到網絡3的狀態等,預計有充分的余量,來設定不 可靠信息的復位和停止從網絡3輸入不可靠信息用的時間Tl、 T2。因此,在 各控制裝置la、 lb中,盡管不可靠信息實際上已被復位,但仍有必要繼續發 出不可靠復位指令等,復位處理需要多余的時間。
對此,本實施形態3中,其他的控制裝置lb在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 靠信息復位的同時,對一個控制裝置la輸出不可靠信息的復位完成通知,從 而縮短在不可靠信息復位后使得停止各裝置la、 lb內的不可靠信息的傳播 的功能運行的時間。下面,基于圖7的系統結構圖和圖8及圖9的流程圖說明 具體的處理動作。
首先,這里為了易于理解,參照圖8的流程圖先說明控制裝置lb的動作。 該控制裝置lb中,若從控制裝置la接收不可靠復位指令(S201),則與 實施形態l的情況一樣,進行S205 S209的處理,并且在實施形態3中繼續 下去,復位完成報告單元9產生對裝置la報告本機控制裝置lb內的不可靠信 息的復位完成用的復位完成信息(例如,復位完成標記"1" ) (S222)。然 后,向網絡3輸出控制邏輯運算結果和復位完成信息(S210)。
另外,此時也與實施形態l一樣,考慮各控制裝置la、 lb互相是異步的, 即使裝置lb未接收新的不可靠復位指令,從接收不可靠復位指令之后在連續 的預先設定的一定期間T2內繼續不可靠信息的復位。另一方面,控制裝置la中,如圖9的流程圖所示,若按下圖7的復位開 關4 (S101),則啟動計時器K1,在計時器K1的計時時間超過預先設定的基 準值Tl之前的期間中,在從控制裝置lb接收復位完成信息(復位完成標記"1") 之前的期間,繼續S106 S111的處理,向網絡3繼續發出不可靠復位指令。
但是,在計時器K1的計時時間超過預先設定的基準值Tl之前的期間的 中途,若從控制裝置lb接收復位完成信息(復位完成標記"1" ) (S131), 則復位指令輸出單元7a立即停止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S132),轉移到 S102 S104的處理。
本實施形態3中對于特定的控制裝置la構成閉合環路的其他控制裝置lb 是只有1臺,但在進一步存在其他的控制裝置的時候,在S131中,從除了特 定裝置la的構成閉合環路的控制裝置全部接收復位完成信息(復位完成標記 "1")的時候,停止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S132)。
另外,由于控制裝置la、 lb的其他動作與圖3、圖4所示的實施形態1 的情況一樣,因此對應的處理步驟標記了同樣的標號,這里省略其詳細說明。 另外,由于其他結構也與實施形態l一樣,因此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3中,對于通過網絡3互相連接并以異步動作的各 控制裝置la、 lb間的閉合環路,可以確實將所有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另外, 在控制裝置lb側設置輸出復位完成信息的復位完成報告單元9,若在其他的控 制裝置la側接收該復位完成信息,則由于與其相應立即停止輸出不可靠復位 指令,因此整體來講可以縮短將與網絡3連接的全部裝置la、 lb的不可靠信 息復位所需要的時間。
另外,本實施形態3中,以在特定的控制裝置la中、與實施形態1同樣 地設置復位開關4的結構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如實施形態 2的情況,也適用于每經過預定的計時時間T3從該裝置la自動輸出不可靠復 位指令的結構。
實施形態4
上述的實施形態1 3中,在構成儀器控制系統時,預先決定輸出不可靠 復位指令的特定控制裝置la,但在本實施形態4,該系統內的所有控制裝置la、 lb分別監視本機控制裝置內部有否產生不可靠信息,在確認不可靠信息持續產生預先確定的一定時間T4以上的時候,可以從任一控制裝置la、 lb向網絡3 上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
能夠不取決于特定的控制裝置,對于通過網絡3互相連接并以異步動作的 各控制裝置la、 lb間的閉合環路,確實將所有的不可靠信息復位。
艮P,本實施形態4中,各控制裝置la、 lb具有進行各種邏輯運算的運算 控制部2a、 2b,通過在該運算控制部2a、 2b安裝預定的控制程序,構成權利 要求的范圍記載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5、不可靠信息監視單元6、復位指 令輸出單元7及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
另外,關于由各運算控制部2a、 2b構成的上述各單元的作用,通過下面 的動作說明應該可以理解。
接下來,參照圖IO所示的系統的結構圖及圖ll所示的流程圖,在具有上 述結構的儀器控制系統中,以在控制裝置la、 lb間構成反饋控制等的閉合環 路的情況的不可靠信息的復位動作為主進行說明。另外,圖11的流程圖所示 的處理可以適用于任一控制裝置la、 lb。
首先,運算控制部2a、 2b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5a、 5b判斷是否從其 他的控制裝置接收了不可靠復位指令(S301)。在接收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時候, 進入步驟S313,該處理將在后面描述。在未從其他的控制裝置接收不可靠復 位指令的時候,將從網絡3輸入的信息(數據和標記)全部原樣輸入(S302), 基于該信息包含的其他控制裝置的運算處理數據,進行各種控制邏輯運算 (S303),將其運算處理結果進一步輸出至網絡3 (S304)。
接下來,不可靠信息監視單元6a、 6b監視本機控制裝置的不可靠信息, 判斷是否處于從本機控制裝置向網絡3輸出的數據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狀況 (S305)。
在滿足條件的時候,進入S306,在不滿足的時候,返回S301,重復一系 列的動作。
在處于從本機控制裝置向網絡3輸出的數據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狀況時, 啟動不可靠繼續時間監視用的計時器K4 (S306)。
接下來,在步驟S307再次判定本機控制裝置是否處于附加有不可靠信息 的狀況。在最初處理該步驟的時候,由于己經在步驟S305判定本機控制裝置處于附加了不可靠信息的狀況,所以經常滿足該條件,進入步驟S308。
啟動計時器K4后, 一定時間(T4)內重復從步驟S307到S311的循環。 從步驟S309到S311的處理與前述的從S302到S304的處理相同。
在重復從S307到S311的處理的期間,在本機控制裝置輸出的數據沒有附 加不可靠信息的狀況時,在步驟S307返回步驟S301。
與此相反,經過一定時間(T4)后在本機控制裝置輸出的數據附加有不可 靠信息的狀況持續的時候,進入下一步驟S312。
復位指令輸出單元72a、 72b對其他的控制裝置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 (S312)。
考慮到從本機控制裝置持續一定時間輸出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數據時,其 他的控制裝置的數據也成為含有不可靠信息的狀態。于是對與網絡3連接的相 關的所有裝置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
對于其他的控制裝置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后,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a、 8b 在步驟S313以后進行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的復位處理。
首先,啟動設定繼續不可靠信息復位處理的時間的計時器K5 (S313), 停止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從其他的控制裝置輸入的數據附加的不可靠信息 (S314)。接下來,從網絡3取入接收信息包含的運算處理數據(S315),進 行控制邏輯運算(S316)。并且以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8a、 8b將本機控制裝 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后(S317),將控制邏輯運算結果輸出至網絡3 (S318)。
若計時器K5的值未達到一定時間(T5),則返回S314,繼續相同的處理, 若在T5以上,則將處理返回S301。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4中,始終監視本機控制裝置的不可靠信息,在從 本機控制裝置向網絡3的輸出數據附加有不可靠信息的狀況持續一定時間T4 以上的時候,對其他的控制裝置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本機控制裝置的不可靠 信息也持續一定時間復位。
另外,從其他的控制裝置接收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時候,以及在本機控制裝 置向其他的控制裝置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后將本機控制裝置的不可靠信息復 位的時候,各裝置的運算控制部的處理都是在連續的一定時間T5內重復本機 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的復位。所以,能夠確實避免相同裝置連續發送不可靠復位指令、相同的指令在網絡3上重復以及互相沖突等而發生不可靠信息的 復位不能很好進行的狀態。
于是,本實施形態4中,由于不像實施形態1 3那樣發送不可靠復位指 令的控制裝置限定于特定的裝置,而可以從成為不可靠信息發生的起點的任一
控制裝置la或者lb輸出不可靠復位指令,所以即使發生特定的控制裝置由于 故障或保養等從網絡3脫離的狀況的時候,也可以對剩下的控制裝置的閉合環 路自動且確實地進行不可靠信息的復位。另外,在分層結構的網絡3中,雖然 預計會發生分開為多個網絡3的狀況,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發送不可 靠復位指令的控制裝置并非限定于特定的裝置,因此可以避免無法將在分開的 網絡3上形成的閉合環路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現象,是很方便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儀器控制系統,構成為多臺執行控制運算處理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互相連接,所述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互相以異步進行數據傳輸,且數據傳輸時附加有識別所述控制運算處理結果是否可靠的不可靠信息,其特征在于,一方面,所述控制裝置內的一個控制裝置具備復位開關;與該復位開關的操作相應地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將用于復位所述不可靠信息的不可靠復位指令輸出至網絡的復位指令輸出單元;以及與所述復位開關的操作相應地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控制裝置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不可靠信息、且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另一方面,所述控制裝置內的其他控制裝置具備監視通過所述網絡是否接收了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以及當接收了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時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控制裝置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不可靠信息、且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儀器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省略所述復位開關,同時代替所述復位指令輸出單元而具有每經過預定 時間周期地將用于復位所述不可靠信息的不可靠復位指令在連續的一定期間 內輸出至網絡的復位指令輸出單元。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儀器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具備所述復位指令輸出單元的控制裝置以外的其他控制裝置中, 一方面具備若由所述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對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進行復位,則將復位完成信息輸出至網絡的復位完成報告單元,另一方面,所述復位 指令輸出單元當通過網絡輸入從所述復位完成報告單元輸出的復位完成信息時,立即停止向網絡輸出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
4. 一種儀器控制系統,構成為多臺執行控制運算處理的控制裝置通過 網絡互相連接,所述各控制裝置通過網絡互相以異步進行數據傳輸,且數據傳 輸時附加有識別所述控制運算處理結果是否可靠的不可靠信息,其特征在于,各控制裝置具備監視是否處于對從本機控制裝置向網絡的輸出數據附加不可靠信息的狀況的不可靠信息監視單元;監視是否通過網絡從其他控制裝置接收了用于復位不可靠信息的不可靠 復位指令的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當通過所述不可靠信息監視單元持續一定時間檢測到不可靠信息時,將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輸出至網絡的復位指令輸出單元;以及本機控制裝置的所述復位指令輸出單元在將所述不可靠復位指令輸出至 網絡后、或者檢測到利用所述復位指令接收監視單元通過網絡接收了不可靠復 位指令時,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停止從其他控制裝置向本機控制裝置輸入不可 靠信息、且將本機控制裝置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單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儀器控制系統,該儀器控制系統在通過網絡互相連接的控制裝置間異步傳輸數據時、可以簡單且確實地防止控制裝置間的閉合環路內繼續傳播不可靠信息。各控制裝置1a、1b內的特定的控制裝置1a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將其他控制裝置1b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用的不可靠復位指令輸出至網絡3,同時將本機裝置1a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另一方面,其他控制裝置1b通過網絡3接收了不可靠復位指令的時候,在連續的一定期間內向本機裝置1b停止不可靠信息的外部輸入,且將本機裝置1b內的不可靠信息復位。
文檔編號G05B19/418GK101414174SQ20081016943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7日
發明者平野有希子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