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控制系統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列車牽引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包括大鐵路、城際列車、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中低速磁浮等,是解決公共出行的主要模式。牽引及輔助變流系統是列車的關鍵核心設備,負責列車的動力驅動和供電。牽引及輔助變流系統最核心部分是牽引控制系統,現有的牽引控制系統能夠完成控制功能,包括信號檢測和處理、主電路控制、控制算法、保護邏輯、信息處理等控制功能。在進行本發明的研究過程中,發明人發現采用上述現有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存在如下技術缺陷現有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控制單元為單片定點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或者控制單元為定點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通過雙口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Memory,簡稱RAM)進行數據交互。由于現有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為單片定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或者為定點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導致控制單元的性能較低,采用上述架構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對列車牽引系統控制時,會造成數據采集、處理和牽引控制的精度較低,不能滿足列車牽引控制系統高性能的實時控制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控制性能較低的技術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包括主控制單元、輔助控制單元、存儲單元、 數據采集控制單元和功率驅動單元;所述主控制單元包括主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輔助控制單元包括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所述存儲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連接;所述主處理器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所述功率驅動單元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用于采集列車牽引及輔助變流系統的模擬和數字信號;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模擬和數字信號調用內部的控制算法和邏輯進行運算處理;所述功率驅動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運算處理的結果控制列車牽引系統;所述主處理器用于處理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的控制數據,并通過所述存儲單元存儲所述控制數據。優選地,還包括網絡接口單元,所述網絡接口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軟件加載單元;所述軟件加載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軟件加載單元還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所述主處理器用于通過所述網絡接口單元調取本地計算機中的控制軟件,所述軟件加載單元用于將所控制述軟件加載到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中。優選地,所述軟件加載單元具體為復雜可編程邏輯器。優選地,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為兩個,具體為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所述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與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優選地,所述網絡接口單元包括以太網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 ;所述網絡接口單元還包括控制局域網絡接口或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所述以太網接口用于與以太網連接,實現與本地計算機和其它牽引控制系統的通信,實現列車運行數據的下載且通過本地計算機同時進行實時運行監控,通過本地計算機及無線網絡實現本地和遠程系統診斷;所述控制局域網絡接口或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用于實現與列車控制網絡的連接;所述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實現多路備用,提供系統內部與其它設備的數據交互。優選地,所述存儲單元包括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第一非易失性閃存和第二非易失性閃存;所述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和第一非易失性閃存用于存儲控制系統運行數據和所述主處理器的軟件,所述第二非易失性閃存用于存儲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的軟件。優選地,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包括用于采集和處理模擬量的模擬輸入模塊、用于輸出模擬狀態量的模擬輸出模塊、用于采集和處理數字狀態量的數字輸入模塊和用于輸出數字狀態量和控制量的數字輸出模塊;優選地,所述功率驅動單元包括驅動模塊、監測反饋模塊和開關管;
所述驅動模塊與所述開關管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監測反饋模塊與所述開關管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驅動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發出的驅動脈沖,并對所述驅動脈沖進行進行電隔離和功率放大,驅動所述開關管動作;所述監測反饋模塊用于監測處理所述開關管的運行狀態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根據所述開關管的運行狀態進行保護邏輯的設定。本發明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通過主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作為主控制單元,通過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作為輔助處理單元,能夠實現牽引系統的數據采集、處理和所有核心控制算法和邏輯,實現列車牽引系統的控制和保護。與現有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相比,由于具有主處理單元和輔助控制單元,因而能夠提高數據采集、處理和牽引控制的精度,提高牽引電機性能控制的實時性。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示意5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的主處理器及外圍設備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及外圍設備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的軟件加載單元的軟件加載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中的軟件加載單元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中的軟件加載單元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示意圖。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包括主控制單元、輔助控制單元、存儲單元4、數據采集控制單元5和功率驅動單元6。數據采集控制單元用于實現系統內部模擬量、數字量的采集和處理以及對系統裝置及控制的輸出。主控制單元包括主處理器1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 (Fie 1 d-Programmab 1 e GateArray,簡稱FPGA);輔助控制單元包括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存儲單元4與主處理器1連接;主處理器1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連接;數據采集控制單元5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連接;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與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連接;功率驅動單元6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連接。數據采集控制單元5用于采集列車牽引及輔助變流系統的模擬和數字信號;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與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用于根據模擬和數字信號調用內部的控制算法和邏輯進行運算處理;功率驅動單元6用于根據運算處理的結果控制列車牽引系統;主處理器1用于處理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的控制數據, 并通過存儲單元4存儲該控制數據。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用于實現電機控制核心算法和車輛控制邏輯。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主處理器1采用高性能微處理器(簡稱PowerPC),此外,主處理器1也可以采用ARM處理器(Advanced RISCMachines,簡稱ARM)或數字信號處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等,主處理器1采用PowerPC處理器,能夠提高數據處理和程序管理的速度和精度。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通過并行總線協議(Low Pin Count,簡稱LPC)與主處理器1 相連,實現底層控制數據和頂層網絡數據的交互。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采用OTOS系統架構,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底層采用超高速集成電路硬件描述語言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簡稱VHDL)編程,系統采用標準C語言進行管理。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完成電機控制核心算法和車輛控制邏輯,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的軟件采用標準C或C++進行編程,通過DSP/BI0S進行多任務、多線程的調度和管理,在TI提供的IDE軟件CCS上編譯完成。在一般的控制系統中,采用一個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即能完成所需的控制功能,在復雜系統中,采用兩個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 —塊共同完成系統的分工控制。具體地,如圖2所示,采用兩個相互連接的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第一浮數字信號點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之間通過多通道緩沖串行接口(Multichannel BufferedSerial Port,簡稱MCBSP) 互聯,并通過各自的外部存儲器接口(ExternalMemory hterface,簡稱EMIF)實現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的實時數據交互。主處理器1結合外圍的存儲單元4,完成所有系統數據處理功能;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結合外圍的數據采集控制單元5和功率驅動單元6,實現牽引系統的數據采集、處理和所有核心控制算法和邏輯,實現列車牽引系統的控制和保護。主處理器1內部的實時時鐘用于實現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時鐘同步。本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網絡控制系統,通過主處理器1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作為主控制單元,通過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作為輔助處理單元,能夠實現牽引系統的數據采集、處理和所有核心控制算法和邏輯,實現列車牽引系統的控制和保護。與現有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相比,本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能夠完成列車控制和電機控制算法,由于具有主處理單元和輔助控制單元,因而能夠提高數據采集、處理和牽引控制的精度,提高牽引電機性能控制的實時性。參考圖2,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示意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可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在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絡接口單元7和軟件加載單元8,網絡接口單元7與主處理器1連接,用于與外部網路和列車控制網絡進行數據通信。軟件加載單元8具體可選用復雜可編程邏輯器(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簡稱CPLD),可以采用VHDL編程實現加載邏輯。另外,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包括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軟件加載單元8與主處理器1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連接,軟件加載單元8還與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連接;主處理器1用于通過所述網絡接口單元7調取本地計算機中的控制軟件,軟件加載單元8用于將控制軟件加載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中。本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由于具有軟件加載單元8, 可以通過以太網和主處理器1實現軟件的集中或獨立存儲,并且可以實現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的控制軟件的實施加載,可以實現控制軟件的及時更新。參考圖3,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的主處理器及外圍設備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網絡接口單元7包括以太網接口 71和串行通信接口 72(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簡稱SCI);網絡接口單元7還包括控制局域網絡接口 73 (Control Area Network,簡稱CAN)或多功能車輛總線(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簡稱MVB)網關接口 74。所述以太網接口用于與以太網連接,實現與本地計算機和其它牽引控制系統的通信,實現列車運行數據的下載且通過本地計算機同時進行實時運行監控,通過本地計算機及無線網絡實現本地和遠程系統診斷;所述控制局域網絡接口或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用于實現與列車控制網絡的連接;所述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實現多路備用,提供系統內部與其它設備的數據交互。所述以太網接口 71用于與以太網連接,可以通過以太網與本地計算機101和其他
7牽引控制系統102連接,實現與本地計算機101和其它牽引控制系統102通信,能夠通過以太網接口 71實現系統運行數據的下載,實現多臺本地計算機101同時進行實時運行監控, 本地計算機101通過無線網絡與遠程服務器103通信,實現本地和遠程系統診斷功能。控制局域網絡接口 73或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 74用于實現與列車控制網絡的連接。串行通信接口 72用于實現多路備用,提供系統內部與其它設備的數據交互,也使得系統適用于其它應用場,并可轉換成其它形式的通信接口。具體地,具有兩個以太網接口 71,以太網接口 71通過LAN8710及網絡變壓器連接到RJ45接口,其中一個以太網接口與本地計算機101連接,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編寫的界面和虛擬示波器實現系統實時狀態的監測、測試和數據在線下載,再通過故障診斷軟件實現故障的分析和檢測。另一個以太網接口 71與其他牽引控制系統102連接,可實現同一列車內部所有牽引控制系統的數據實時交互。另外,本地計算機101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將牽引系統的運行數據上傳至遠程服務器103,實現遠端實時的技術支持;同時,可以通過路由器進行數據交換,實現多臺本地計算機101同時監控本地牽引系統。控制局域網絡接口 73的數量為兩個,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 74采用第三方設備,控制局域網絡接口 73與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 74用于實現與列車控制網絡的連接, 負責牽引系統與列車上其它設備的實時數據交互,根據實際列車通信網絡的匹配需要可分別選擇,例如,在地鐵等長編組列車中,采用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 74,而在輕軌車、有軌電車、中低速磁浮等短編組列車中,采用選用控制局域網絡接口 73。串行通信接口 72的數量為四個,采用MAX3232實現兩路RS232通信接口,采用 AMDM68實現兩路RS485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 72為多路備用接口,可提供系統內部與其它較慢速設備的數據交互,以及為控制系統應用在其它場合進行備用,例如,牽引供電系統與上層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簡稱 SCADA)的接口,也可以通過外加轉換設備轉換成其它網絡接口形式。存儲單元4包括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41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簡稱SDRAM)、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和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 可以采用N0RFLASH型的非易失性閃存,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可以選用NANDFLASH型的非易失性閃存。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41和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用于實時存儲系統運行數據和主處理器1的軟件,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用于存儲實現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的軟件。具體地,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41連接到主處理器11的DDR II專用控制接口,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和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連接到LPC總線接口,以存儲整個牽引系統的數據、變量以及系統軟件。動態數據一方面通過以太網接口 71從網絡獲得,一方面通過LPC 總線從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處獲得所有底層的牽引控制數據,通過使用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41進行緩存,然后定時存在大容量的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中。當需要進行系統運行或故障分析時,通過以太網接口 71將數據從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下載至本地計算機101,然后由工程師或用戶進行分析。系統軟件的存儲分為兩部分主處理器1的系統軟件存儲在第二非易失性閃存43中,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的軟件則存儲在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中。參考圖4,圖4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及外圍設備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數據采集控制單元5包括用于采集和處理模擬量的模擬輸入模塊 51、用于輸出模擬狀態量的模擬輸出模塊52、用于采集和處理數字狀態量的數字輸入模塊 53和用于輸出數字狀態量和控制量的數字輸出模塊M。具體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通過模擬輸入模塊51完成所有模擬量,例如系統電壓、電流、溫度、流量和壓力等模擬量的采集和處理,通過數字輸入模塊53完成所有數字量,例如列車和系統內部的數字信號、電機及列車速度信號的采集和處理;同時,通過模擬輸出模塊52將內部模擬狀態量如實際牽引/制動力、本車參考速度等進行輸出,而且可將系統內部模擬變量進行輸出,供給系統測試使用;數字輸出模塊M可提供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etal-OxideI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0SFET)和繼電器兩種輸出方式,分別進行內部接觸器等的控制和牽引系統內部的狀態量及列車控制信號輸出。功率驅動單元6包括驅動模塊61、監測反饋模塊62和開關管63。驅動模塊61通過光纖或電纜實現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的連接。驅動模塊61與開關管63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連接;所述監測反饋模塊62與開關管61和可編程門陣列2連接。驅動模塊61用于接收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發出的驅動脈沖,并對驅動脈沖進行進行電隔離和功率放大,驅動開關管63動作。監測反饋模塊62用于監測處理開關管63的運行狀態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根據開關管63的運行狀態進行保護邏輯的設定,對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實施保護。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外圍的各功能模塊均具備自檢測功能,技術實施方式為通過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輸出一個自檢信號及觸發源至功能模塊,然后檢測該功能模塊的輸入狀態,通過判斷檢測結果與激勵是否一致判斷功能模塊的是否正常工作,實現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外圍的各個功能模塊的自檢測。下面結合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具體說明該列車牽引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和實現的功能。列車牽引控制系統通過模擬輸入模塊51、數字輸入模塊53與電流、電壓、溫度、流量、壓力、速度等傳感器的接口、硬線接口以及控制局域網絡接口 73與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 74,實現對列車牽引、輔助變流系統及其被控對象(如牽引電機、輔助交直流負載等)的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采集,以及實現列車所有信號的采集。根據采集的信號,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調用相應的控制算法和邏輯,然后將運算結果通過功率驅動單元6驅動變流系統的開關管63,實現對被控對象(如牽引電機、輔助交直流負載等)輸入電壓、電流的控制,從而控制被控對象按照預期目標工作。另一方面,列車牽引控制系統通過網絡接口單元7、數字輸出模塊M、模擬輸出模塊52等功能模塊,將列車牽引控制系統所獲取的信息進行輸出或控制,從而實現對整個變流系統及其被控對象的監控和診斷。
如圖5所示,軟件加載單元8進行軟件加載的流程為步驟10,連接以太網;具體地,通過以太網連接列車牽引控制系統;步驟20,選擇要加載軟件的目標控制器;步驟30,編譯生成目標控制器軟件的目標輸出文件;具體地,采用目標控制器對應的IDE軟件編譯生成輸出文件;步驟40,轉換加載軟件的文件格式;具體地,通過軟件格式轉換器轉換成軟件加載單元能夠識別的文件格式;步驟50,加載軟件至目標控制器;
步驟60,加載完成后,復位目標控制器。軟件加載單元8在進行軟件加載時,可以有至少兩種硬件支持方式。具體如下,參考圖6和圖7,圖6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中的軟件加載單元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中的軟件加載單元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的軟件存儲在同一片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中,采用地址空間分配法進行存儲位置管理;當需要更新軟件時,軟件加載單元8通過主處理器1從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讀取對應地址空間的軟件數據,然后根據加載時序由軟件加載單元8加載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如圖7所示,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的軟件分別存儲在不同的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中。當需要更新軟件時,軟件加載單元8根據加載時序,通過主處理器1下載本地計算機101中的軟件,通過以太網9分別下載到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中,主處理器1分別給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復位信號,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1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32自動調用對應第一非易失性閃存42中的程序運行。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單元、輔助控制單元、存儲單元、數據采集控制單元和功率驅動單元;所述主控制單元包括主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輔助控制單元包括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所述存儲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連接;所述主處理器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所述功率驅動單元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用于采集列車牽引及輔助變流系統的模擬和數字信號;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模擬和數字信號調用內部的控制算法和邏輯進行運算處理;所述功率驅動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運算處理的結果控制列車牽引系統;所述主處理器用于處理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的控制數據,并通過所述存儲單元存儲所述控制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網絡接口單元,所述網絡接口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軟件加載單元;所述軟件加載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軟件加載單元還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所述主處理器用于通過所述網絡接口單元調取本地計算機中的控制軟件,所述軟件加載單元用于將所控制述軟件加載到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軟件加載單元具體為復雜可編程邏輯器。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為兩個,具體為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和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所述第一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與第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接口單元包括以太網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 ;所述網絡接口單元還包括控制局域網絡接口或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所述以太網接口用于與以太網連接,實現與本地計算機和其它牽引控制系統的通信, 實現列車運行數據的下載且通過本地計算機同時進行實時運行監控,通過本地計算機及無線網絡實現本地和遠程系統診斷;所述控制局域網絡接口或多功能車輛總線網關接口用于實現與列車控制網絡的連接;所述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實現多路備用,提供系統內部與其它設備的數據交互。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單元包括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第一非易失性閃存和第二非易失性閃存;所述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和第一非易失性閃存用于存儲控制系統運行數據和所述主處理器的軟件,所述第二非易失性閃存用于存儲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的軟件。
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包括用于采集和處理模擬量的模擬輸入模塊、用于輸出模擬狀態量的模擬輸出模塊、用于采集和處理數字狀態量的數字輸入模塊和用于輸出數字狀態量及控制量的數字輸出模塊;
9.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驅動單元包括驅動模塊、監測反饋模塊和開關管;所述驅動模塊與所述開關管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監測反饋模塊與所述開關管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驅動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發出的驅動脈沖,并對所述驅動脈沖進行進行電隔離和功率放大,驅動所述開關管動作;所述監測反饋模塊用于監測處理所述開關管的運行狀態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根據所述開關管的運行狀態進行保護邏輯的設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列車牽引控制系統,包括主控制單元、輔助控制單元、存儲單元、數據采集控制單元和功率驅動單元;所述主控制單元包括主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輔助控制單元包括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所述存儲單元與所述主處理器連接;所述主處理器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控制單元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與所述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所述功率驅動單元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本發明提供的列車牽引控制系統能夠完成列車牽引系統的控制,能夠提高數據采集、處理和牽引控制的精度,提高牽引電機性能控制的實時性。
文檔編號G05B19/04GK102419559SQ20111036235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刁利軍, 劉志剛, 孫大南, 張鋼, 徐春梅, 林文立, 牟富強, 王磊, 董侃, 邱瑞昌, 陳杰 申請人:北京千駟馭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