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系統測試,具體涉及一種硬件在環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1、硬件在環測試系統是以實時處理器運行仿真模型來模擬受控對象的運行狀態,通過i/o接口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control?unit,簡稱ecu)連接,對被測ecu進行全方面的系統測試,綜合評估ecu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等。
2、相關技術中的仿真模型與被測ecu通過端子直接相連,即仿真模型的輸出端子直接連接被測ecu的輸入端子,若被測ecu的多個端子連接仿真模型的同一個端子,被測ecu的多個端子需要擠在同一個接線端子上,安裝拆卸被測ecu的其中一個端子極其不方便,甚至出現某些端子在使用過程中接觸不良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硬件在環測試系統,不需要將多個端子接在同一個接線端子上,端子的安裝、拆卸方便,有利于提高測試效率。
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包括:仿真模型,所述仿真模型具有第一輸出端子和第一輸入端子;被測ecu,所述被測ecu具有第二輸入端子和第二輸出端子;轉接組件,所述轉接組件包括輸入端子排組和輸出端子排組,所述輸入端子排組包括輸入端子排,所述輸入端子排包括多個第一接線口,每個所述輸入端子排的多個所述第一接線口相互導通,所述輸出端子排組包括輸出端子排,所述輸出端子排包括多個第二接線口,每個所述輸出端子排的多個所述第二接線口相互導通;所述第一輸出端子、與所述第一輸出端子相匹配的所述第二輸入端子與同一個所述輸入端子排的不同所述第一接線口分別通過線束一一對應相連,所述第二輸出端子、與所述第二輸出端子相匹配的所述第一輸入端子與同一個所述輸出端子排的不同所述第二接線口分別通過所述線束一一對應相連。
3、可以理解的是,通過轉接組件將仿真模型和被測ecu相連,仿真模型通過轉接組件發送模擬/數字信號給被測ecu的輸入端,被測ecu控制系統接收模擬信號后輸出反饋信號通過轉接組件轉發到仿真環境中,轉接組件包括輸入端子排,每個輸入端子排包括多個第一接線口,將同一功能模塊相關的第一輸出端子和第二輸入端子均連接于同一個輸入端子排,且第一輸出端子和第二輸入端子與輸入端子排的第一接線口一一對應相連,當第一輸出端子或者第二輸入端子設置有多個時,多個第一輸出端子或第二輸入端子分別與不同的第一接線口相連,因此,若安裝或者拆卸其中一個第一輸出端子或者第二輸入端子不會對其他的第一輸出端子或者第二輸入端子造成影響。同理,輸出端子排包括多個第二接線口,當第二輸出端子或者第一輸入端子設置有多個時,多個第二輸出端子或第一輸入端子分別與不同的第二接線口相連,若安裝或者拆卸其中一個第二輸出端子或者第一輸入端子不會對其他的第二輸出端子或者第一輸入端子造成影響,從而使得端子的安裝、拆卸更方便,有利于提高測試效率。
4、在本實施例中,硬件在環測試系統還包括標簽,每個所述線束上均設置有所述標簽,所述標簽用于識別所述仿真模型的接口和所述被測ecu的接口。
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標簽上設置有接口信息。
6、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同一個所述輸入端子排的所述第一輸出端子數量和所述第二輸入端子的數量之和為a,對應的所述輸入端子排的所述第一接線口的數量為b,a與b相等。
7、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同一個所述輸出端子排的所述第二輸出端子數量和所述第一輸入端子的數量之和為c,對應的所述輸出端子排的所述第二接線口的數量為d,c與d相等。
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輸入端子排組包括多個所述輸入端子排,多個所述輸出端子排依次相連;
9、和/或,所述輸出端子排組包括多個輸出端子排,多個所述輸出端子排依次相連。
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輸入端子排包括:
11、殼體,多個所述第一接線口依次間隔設置于所述殼體;
12、導電桿,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導電桿設置于所述安裝槽內,且所述導電桿沿多個所述第一接線口的分布方向延伸;
13、多個導電片,多個所述導電片分別與所述導電桿相連,且所述導電片的位置與所述第一接線口一一對應以使所述線束插入所述第一接線口內時與所述導電片連通。
1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輸入端子排還包括多個彈片,多個所述彈片均設置于所述殼體內,多個所述彈片的位置和多個所述導電片一一對應,所述彈片用于將所述線束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線口內。
1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輸入端子排還包括多個壓塊,多個所述壓塊均設置于所述殼體內,多個所述壓塊和多個所述彈片一一對應抵接,所述壓塊相對所述殼體可移動以在按壓所述壓塊時使所述彈片松開所述第一接線口內的線束。
1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輸入端子排和所述輸出端子排的結構相同。
1.一種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標簽,每個所述線束上均設置有所述標簽,所述標簽用于識別所述仿真模型的接口和所述被測ecu的接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標簽上設置有接口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連接同一個所述輸入端子排的所述第一輸出端子數量和所述第二輸入端子的數量之和為a,對應的所述輸入端子排的所述第一接線口的數量為b,a與b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連接同一個所述輸出端子排的所述第二輸出端子數量和所述第一輸入端子的數量之和為c,對應的所述輸出端子排的所述第二接線口的數量為d,c與d相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子排組包括多個所述輸入端子排,多個所述輸出端子排依次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子排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子排還包括多個彈片,多個所述彈片均設置于所述殼體內,多個所述彈片的位置和多個所述導電片一一對應,所述彈片用于將所述線束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線口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子排還包括多個壓塊,多個所述壓塊均設置于所述殼體內,多個所述壓塊和多個所述彈片一一對應抵接,所述壓塊相對所述殼體可移動以在按壓所述壓塊時使所述彈片松開所述第一接線口內的線束。
10.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子排和所述輸出端子排的結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