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的線與旋轉軸17重合。
[0037]在將蓋3安裝在控制單元4上時,為了將內側凸出部19嵌入至控制單元4的凹陷中,需要使背面延伸部18向外側彎曲。在本實施方式中,背面延伸部18中的與旋轉軸17重合的部分的周圍,與其他部分相比形成得較薄。由此,能夠使背面延伸部18中的形成有內側凸出部19的部分容易地彎曲。因此,能夠省略用于使背面延伸部18容易彎曲的狹縫的形成。由此,能夠在蓋3的前表面側記載更大的文字、符號,容易地將警告、注意提醒可靠地傳達給使用者。此外,也可以與圖5、圖6所示的例子相比在更大的范圍內形成薄壁,也可以將背面延伸部18整體形成為薄壁。
[0038]另外,背面延伸部18中的與旋轉軸17重合的部分的周圍,與蓋3的左右端相比靠近內側而形成。因此,在使背面延伸部18中的形成有內側凸出部19的部分向外側彎曲的情況下,與蓋3的左右端相比背面延伸部18不易向外側凸出。在此,在將控制單元4固定在基座2上的狀態下,即,在與其他的控制單元4無縫隙地相鄰的情況下,如果與蓋3的左右端相比背面延伸部18向外側凸出,則相鄰的控制單元4和背面延伸部18相干涉而使蓋3的拆裝變得困難,但在本實施方式中,與蓋3的左右端相比背面延伸部18不易向外側凸出,因此不易發生上述的問題。此外,也可以與蓋3的左右端相比靠近內側而形成比圖5、圖6所示的例子更大的范圍,也可以與蓋3的左右端相比靠近內側而形成背面延伸部18整體。
[0039]圖7是表示控制單元4的變形例I的側視圖。如圖7所示,也可以將旋轉軸17設置在控制單元4的下方。在該情況下,能夠通過將手指扣在蓋3的上端并將上端向下方拉下而打開蓋3。如圖2所示,在控制單元4的下方也存在無障礙物的區域,能夠將蓋3打開至該區域為止,因此容易地將蓋充分地打開。由此,在進行線纜的連接操作時,蓋3不易造成妨礙,能夠實現線纜的連接操作等的操作性的提高。
[0040]圖8是表示控制單元4的變形例2的側視圖。如圖8所示,可以將蓋3上下分割,并使蓋3分別以設置在上方的旋轉軸17和設置在下方的旋轉軸17為中心能夠轉動地受到支撐。通過以上述方式構成,從而能夠在更緊湊的區域中使蓋3進行開閉。因此,即使在區域9的高度較小的情況下,也容易地將蓋3充分地打開。另外,能夠僅將上下的蓋3中所需的蓋3打開。
[0041]圖9是表示控制單元4的變形例3的側視圖。圖10是圖9所示的控制單元4的正視圖。在變形例3中,將蓋3進一步左右分割。在圖9、圖10中,僅示出對控制單元4的前表面4a的上方進行覆蓋的蓋3,但當然也可以設置對下方進行覆蓋的蓋3。另外,也可以構成為將上方的蓋3和下方的蓋3均左右分割,也可以構成為僅將某一個蓋3左右分割。另夕卜,分割數并不限定于2個,也可以是大于或等于3個。
[0042]圖11是表示控制單元4的變形例4的側視圖。如圖11所示,也可以將蓋3的前表面側構成為曲面。通過以上述方式構成,從而與將蓋3的前表面側設為平坦的情況相比,蓋3的前表面側的面積變大。由此,在蓋3的前表面側,能夠寫上更大的文字、符號,容易將警告、注意提醒可靠地傳達給使用者。
[0043]圖12是表示控制單元4的變形例5的側視圖。圖13是具有圖12所示的控制單元4的PLC單元50的正視圖。圖14是具有圖12所示的控制單元4的PLC單元50的側視圖。
[0044]如圖12所示,也可以將控制單元4的上下方向(前表面4a的長度方向)的大小構成為與背面4b側相比前表面4a側較大。通過以上述方式構成,如圖14所示,能夠將處于管道7的前方的區域9作為控制單元4的設置空間而有效使用,因此能夠實現空間的有效利用。另外,由于能夠使蓋3的前表面側的面積更大,因此,能夠記載更大的文字、符號,容易地將警告、注意提醒可靠地傳達給使用者。
[0045]圖15是表示控制單元4的變形例6的正視圖。如圖15所示,也可以從設置旋轉軸17的蓋3的上方端部,形成以與旋轉軸17大致垂直的方式進行延伸的狹縫5。由此,蓋3的背面延伸部18(也參照圖5、6)變得容易彎曲,能夠實現蓋3的拆裝的容易化。
[0046]標號的說明
[0047]2基座,2a固定面,2b基座側連接器,3蓋,4控制單元,4a前表面(第I面),4b背面(第2面),4c單元側連接器,5狹縫,7管道,9區域,17旋轉軸,18背面延伸部(延伸部),19內側凸出部(凸出部),50PLC單元。
【主權項】
1.一種PLC單元,其特征在于,具備: 控制單元,其具有呈大致長方形形狀的第I面,在成為所述第I面的背面側的第2面上設置有單元側連接器; 基座,其具有固定面,在所述固定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單元側連接器連結的基座側連接器,在所述固定面上沿所述第I面的寬度方向并列地固定多個所述控制單元;以及 管道,其相對于所述控制單元而設置在所述第I面的沿長度方向側的側方、且靠近所述基座側, 所述控制單元的所述第I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蓋構成,所述蓋以與所述第I面的寬度方向大致平行的軸為中心能夠轉動地受到支撐,能夠將處于所述基座的相對于所述管道的相反側的區域,作為可動區域進行開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LC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的所述第I面側由曲面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PLC單元,其特征在于, 關于所述控制單元的沿所述第I面的長度方向的大小,與所述第2面側相比所述第I面側較大。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PLC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上形成延伸部以及凸出部,所述延伸部從所述蓋的沿所述第I面的寬度方向側的兩端向所述第2面延伸,所述凸出部從所述延伸部向另一個延伸部以與所述軸大致平行的方式凸出, 所述延伸部的至少與所述軸重合的部分的周圍,與所述蓋的沿所述寬度方向的兩端相比靠近內側而形成。
【專利摘要】一種PLC單元,其具備:控制單元(4),其具有呈大致長方形形狀的第1面(4a),在作為第1面(4a)的背面側的第2面(4b)上設置有單元側連接器(4c);基座,其具有固定面,在該固定面上設置有與單元側連接器(4c)連結的基座側連接器,在固定面上沿第1面(4a)的寬度方向并列地固定多個控制單元(4);以及管道,其相對于控制單元(4)而設置在第1面(4a)的沿長度方向側的側方、且靠近基座側,其中,控制單元(4)的第1面(4a)的至少一部分由蓋(3)構成,該蓋(3)以與第1面(4a)的寬度方向大致平行的軸(17)為中心能夠轉動地受到支撐,能夠將處于基座的相對于管道的相反側的區域,作為可動區域進行開閉。
【IPC分類】G05B19-05
【公開號】CN104769513
【申請號】CN201280076820
【發明人】村田嘉一, 三宅高德, 山田雄太, 下平賢一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2年11月12日
【公告號】DE112012006811T5, US20150257294, WO201407311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