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虛擬現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虛擬現實系統。
背景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為基本特征的計算機高級人機界面。虛擬現實技術綜合利用了計算機圖形學、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并行處理技術和多傳感器技術,模擬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使人能夠沉浸在計算機生成的虛擬境界中,并能夠通過語言、手勢等自然的方式與之進行實時交互,創建了一種適人化的多維信息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虛擬現實系統。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虛擬現實系統包括:
至少一個用于所述虛擬現實的車輛,包括車體和至少一個動作捕捉裝置,每一個動作捕捉裝置均包括多個光學標記物,所述至少一個動作捕捉裝置中的第一動作捕捉裝置設置于所述車體上,所述第一動作捕捉裝置中的所述多個光學標記物反射或發送與所述第一動作捕捉裝置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
至少一個動作捕捉相機,置于所述車輛在所述虛擬現實系統中運動場地的四周,接收所述光學信息,并輸出所接收到的光學信息;
服務器,接收所述至少一個動作捕捉相機輸出的光學信息,以確定所述車輛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并輸出所述車輛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
數據處理設備,接收所述服務器輸出的所述車輛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將所接收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應用于對應的虛擬形象,并輸出所述虛擬形象的信息;
頭顯,接收所述虛擬形象的信息,顯示所述虛擬形象。
可選地,所述每一個動作捕捉裝置還包括:慣性測量單元,采集相應的動作捕捉裝置的動作信息,以使所述虛擬現實系統確定所述車體的空間姿態。
可選地,所述光學標記物為反光器件或發光光源。
可選地,所述慣性測量單元包括:三軸MEMS微加速度計,測量所述慣性測量單元的加速度;以及三軸MEMS微陀螺儀,測量所述慣性測量單元的角速度;和/或三軸MEMS磁力計,測量地磁方向。
可選地,所述車輛還包括:固定支架,設置于所述車體內,穩固承載與所述固定支架相連接的數據處理設備。
可選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防震緩沖層和支架體;所述支架體形成承載所述數據處理設備的空間,所述防震緩沖層置于所述支架體內側。
可選地,所述固定支架還包括:位置檢測裝置,設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檢測所述數據處理設備相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位置,并將檢測到的位置數據發送給所述服務器;
所述服務器檢測到所述位置數據超出閾值時發出報警信號。
可選地,所述車輛還包括:變電裝置,所述變電裝置的一端連接至所述車輛的電源以接收直流電壓,并將所接收的直流電壓轉變為交流電壓以輸出所述交流電壓。
可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桁架置于所述車輛在所述虛擬現實系統中動作場地的四周;所述動作捕捉相機根據預設設置于所述桁架上。
可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顯示裝置,接收并顯示所述虛擬形象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
可選地,所述數據處理設備與所述頭顯集成為一體。
可選地,所述車輛包括方向盤,所述至少一組動作捕捉裝置中的第二動作捕捉裝置設置于所述方向盤上。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組動作捕捉裝置中的第三動作捕捉裝置設置于所述頭顯上。
可選地,所述車輛包括碰碰車、平衡車、滑板車、獨輪車、水上碰撞船、有軌車。
可選地,所述車輛為輪滑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虛擬現實系統,通過設置于車輛車體上的動作捕捉裝置中的多個光學標記物,將動作捕捉裝置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反射或者發送到虛擬現實系統的動作捕捉相機,再輸出到服務器進行處理,得到車輛的空間位置信息和空間姿態信息,進而發送給數據處理設備,處理得到車輛在虛擬現實中的虛擬形象的信息,通過頭顯呈現給用戶。本實施例的車輛系統,在虛擬現實中能準確反映用戶在現實中對車輛的操作,使得用戶在現實的車輛中的駕乘感受與觀看到的虛擬現實場景同步吻合,極大增強用戶在虛擬現實場景中的體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虛擬現實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動作捕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車輛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設備固定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頭顯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動作捕捉相機和桁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車輛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以及優點表達的更清楚,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虛擬現實系統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虛擬現實系統包括:至少一個用于所述虛擬現實的車輛100、至少一個動作捕捉相機200、服務器300、數據處理設備2和頭戴式可視設備(簡稱為頭顯)5。
數據處理設備2和頭顯5安裝與車輛100上;服務器300與數據處理設備2無線連接;至少一個動作捕捉相機200置于車輛100在系統中的運動場地的四周,與服務器300之間有線或無線連接。
至少一個用于所述虛擬現實的車輛100,包括車體1和至少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
動作捕捉裝置4的具體結構可以如圖2所示。結合圖1和圖2所示,每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均包括多個光學標記物42,至少有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設置于車體1上。光學標記物42反射或者發送與該動作捕捉裝置4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
在動作捕捉裝置4中,光學標記物42的位置在設定好之后即是固定的,以保證動作捕捉裝置4和車體1的相對位置和姿態信息是固定不變的。固定好的動作捕捉裝置4和車體1的相對位置和姿態信息存儲在服務器4中。
本實施例給提供了一種動作捕捉裝置4的具體實現方式,其結構如圖2所示。動作捕捉裝置4包括定位支架41和所述光學標記物42,光學標記物42可安裝于定位支架41的頂端。定位支架41為剛體支架,其形狀根據光學標記物42的需求安裝位置而設置,需求安裝位置可以通過定位算法計算獲得。通過采用剛體支架來安裝光學標記物42,保證在車輛運動中和受力作用后,各個光學標記物42之間、光學標記物42與車體1之間的相對位置不變。
動作捕捉相機200,接收光學標記物42反射或者發送的光學信息,并輸出給服務器300。服務器300接收動作捕捉相機200輸出的光學信息,以確定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并輸出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數據處理設備2接收服務器300輸出的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將所接收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應用于對應的虛擬形象,并輸出虛擬形象的信息給頭顯5,通過頭顯5對虛擬形象進行顯示。
具體的,數據處理設備2內存儲有虛擬現實的場景數據,在運行時,數據處理設備2將接收到的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的信息與場景數據進行實時處理生成包括有虛擬形象的虛擬現實顯示數據流,并發送給頭顯5進行同步播放,使得用戶使用頭顯5即可浸入虛擬現實中。
數據處理設備2可以具體為具有處理和通信功能的裝置,比如計算機主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也可以是定制的數據處理模塊。
光學標記物42可以為反光器件或者發光器件,下面對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說明。
第一種情況,光學標記物42為反光器件。
反光器件對動作捕捉相機200發射出的光進行反射,再由動作捕捉相機200接收反光器件反射的反射光,從而得到與動作捕捉裝置4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出射光和反射光可以為紅外光,也可以是其他波長范圍的光。動作捕捉相機200將光學信息發送給服務器300,服務器300根據光學信息確定動作捕捉裝置4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進而基于預設的動作捕捉裝置4和車體1的相對位置和姿態的信息,以及已確定出的動作捕捉裝置4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來確定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被發送到數據處理設備2并被映射為虛擬現實中的虛擬影像。虛擬形象由數據處理設備2傳送給頭顯5,并通過頭顯5進行顯示。
在本例中,反光器件可以是小型剛體,也可以是由多個小型剛體組成的大型剛體。本實用新型中,每個動作捕捉裝置4均包括多個光學標記物42,雖然圖2中示出動作捕捉裝置4包含有5個光學標記物42,但本實用新型對光學標記物42的數量為多個即可,具體數量不做限定,其設置位置和角度均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確定。
第二種情況,光學標記物42為發光器件。
發光器件發射出可以被動作捕捉相機200接收到的光。動作捕捉相機200接收到發光器件發出的光,從而得到與動作捕捉裝置4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發光器件發射出的光可以為紅外光、可見光或其他波長范圍的光。
動作捕捉相機200將得到的光學信息發送給系統中的服務器300,服務器300根據光學信息確定動作捕捉裝置4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進而基于預設的動作捕捉裝置4和車體1的相對位置和姿態的信息,以及已確定出的動作捕捉裝置4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來確定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被發送到數據處理設備2并被映射為虛擬現實中的虛擬影像。虛擬形象由數據處理設備2傳送給頭顯5,然后通過頭顯5進行顯示。
在本例中,發光器件可以具體為紅外發光二級管,或者為其他類型的光源。在采用本方案時,需要從車輛本身所具有的電源(例如電瓶)上接出符合所用光源輸入標準的電源。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逆變器或變壓器等電壓轉換器件進行電壓轉換后對光源供電,也有可能采用無線空間傳輸電力的技術實現光源供電。
此外,光學標記物還可為光敏傳感器。在這種情況下,虛擬現實系統中可以不配置動作捕捉相機,而僅需配置相應的光源即可,例如配置激光發射器。光敏傳感器可以具體為激光接收傳感器。
光敏傳感器接收激光發射器發射出的光信號,將接收到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給與光敏傳感器相連接的計算單元,得到與光敏傳感器自身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信息,再將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信息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根據該信息確定動作捕捉裝置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進而基于預設的動作捕捉裝置和車體的相對位置和姿態的信息,以及已確定出的動作捕捉裝置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來確定車體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被發送到數據處理設備2并被映射為虛擬現實中的虛擬影像。虛擬形象由數據處理設備2傳送給頭顯5,然后通過頭顯5進行顯示。
進一步地,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中所包括的光學標記物42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中包括2個光學標記物42的情況下,需要在服務器300中預先輸入車輛100運行的場地信息,比如地面的凹陷、斜坡等,由此在服務器300中構建車輛運行的場地信息。服務器可依據該場地信息,結合上述的基于預設的動作捕捉裝置4和車體1的相對位置和姿態的信息,以及已確定出的動作捕捉裝置4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來確定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
例如,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中包括的2個光學標記物42的情況下,如果車輛為碰碰車,碰碰車延基本平面運行,因此在服務器中設置為碰碰車延平面運行。
當一個動作捕捉裝置4中所包括的光學標記物42的數量為三個或三個以上時,則可以不在服務器中預先輸入車輛運行的場地信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光學標記物42反射或發送的光學信息即可確定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
動作捕捉裝置4在車體1上的安裝位置可以為車頭前方的車蓋、車身側面、車尾部等等,只要滿足不易被遮擋,能夠實現對光信號的反射、發送或捕捉即可。例如,在圖1給出的附圖中,動作捕捉裝置4安裝在車體1的車頭前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虛擬現實系統,通過設置于車輛車體上的動作捕捉裝置中的多個光學標記物,將動作捕捉裝置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反射或者發送到虛擬現實系統的動作捕捉相機。動作捕捉相機將接收到的信息再輸出到服務器。服務器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得到車輛的空間位置信息和空間姿態信息,將得到的車輛的空間位置信息和空間姿態信息發送給數據處理設備。數據處理設備對所接收的車輛在虛擬現實中的虛擬形象的信息進行處理,并將處理后得到的信息發送個給頭顯,通過頭顯呈現給用戶。本實施例的車輛系統,在虛擬現實中能準確反映用戶在現實中對車輛的操作,使得用戶在現實的車輛中的駕乘感受與觀看到的虛擬現實場景同步吻合,并且現實中的加速、轉彎等與虛擬現實中的加速、轉彎同步,防止現有技術中由于現實和虛擬現實中加速和轉彎不同步而產生的眩暈感,并且在虛擬場景中還可以為游戲增加各種效果,極大增強用戶的體驗。
在可選地實施例中,結合圖1、圖2所示,動作捕捉裝置4中還包括有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6。
IMU 6對其所在的動作捕捉裝置4的動作信息進行采集,使得虛擬現實系統確定車體1的空間姿態。
IMU 6可以具體包括:三軸MEMS微加速度計和三軸MEMS微陀螺儀。IMU6還可以包括三軸MEMS磁力計。三軸MEMS微加速度計用于測量慣性測量單元的加速度;三軸MEMS微陀螺儀用于測量慣性測量單元的角速度;三軸MEMS磁力計用于測量地磁方向。
當IMU 6僅包括三軸MEMS微加速度計和三軸MEMS微陀螺儀時,構成六軸慣性傳感器;當IMU 6包括三軸MEMS微加速度計、三軸MEMS微陀螺儀以及三軸MEMS磁力計時,則構成九軸慣性傳感器。
如果采用六軸慣性傳感器的方案,則獲取的動作信息中包括IMU 6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如果采用九軸慣性傳感器的方案,則除了獲取角速度和加速度之外,還可獲取地磁方向信息。
IMU 6將被捕獲的動作信息傳送給服務器300,服務器300根據前述所述的光學信息,并進一步結合IMU 6傳送的動作信息,確定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
在車輛100的運行過程中,即使光學標記物42被遮擋,通過IMU 6仍可獲得車輛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彌補了光學標記物42被遮擋時系統無法獲取動作捕捉裝置4的位置信息和姿態信息的缺陷。
例如,如果動作捕捉裝置4包括的光學標記物42僅有一個未被遮擋,則系統通過該未被遮擋的一個光學標記物42無法獲取該動作捕捉裝置4的姿態信息。但在動作捕捉裝置4還設置有IMU 6的情況下,虛擬現實系統可以通過IMU 6捕獲的動作捕捉裝置4的動作信息來確定動作捕捉裝置4的空間姿態信息。
在虛擬現實系統中包括有多個車輛100的情況下,服務器300會根據每輛車上的動作捕捉裝置4提供的位置和姿態信息而得到各個車輛100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
為了在虛擬現實中能準確反映用戶在現實中對車輛的操作,本實施例可選地還在車輛的方向盤15上設置有動作捕捉裝置4,如圖3所示。通過動作捕捉裝置4對方向盤15在實際空間中的三軸旋轉角度進行檢測,并映射到虛擬現實場景中,使用戶在虛擬現實場景中能看到或感受到與在現實中對方向盤15進行的相同操作。
例如,如圖3所示,通過動作捕捉裝置4對方向盤15在實際空間中的三軸旋轉角度進行檢測,并映射到虛擬現實場景中,使用戶在虛擬現實場景中能看到或感受到與在現實中對方向盤15進行的相同操作。
例如,如圖1所示,車體1上還可包括射擊裝置16(例如玩具槍)。射擊裝置16上可設置動作捕捉裝置4,以使得虛擬現實系統可以獲得射擊裝置16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
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可以使用角度傳感器等替代全部或部分的IMU。
IMU 6的供電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獨立電源,如鋰電池等進行供電,或者從車輛本身所具有的電源19上,通過電壓轉換器件接出符合所用IMU6輸入標準的電源,此外也有可能采用無線空間傳輸電力的技術實現供電。
設置于車輛100上的數據處理設備2同樣也可由車輛100進行供電。數據處理設備2的電源輸入可以來自于車輛本身的電源19,如電瓶。為了實現對數據處理設備2的供電,在車輛1中加裝變電裝置17,如圖1所示。
在一種具體的實現方式中,變電裝置17為逆變器,變電裝置17的一端連接至車輛100的電源19以接收直流電壓,并將所接收的直流電壓進行DC/AC逆變以輸出交流電壓。變電裝置17的另一端與數據處理設備2自帶的適配器的輸入端相接,通過適配器將交流電壓轉換為數據處理設備2所需的直流工作電壓,輸入到數據處理設備2。
在另一種具體的實現方式中,變電裝置17為變壓器,變電裝置17的一端連接至車輛100的電源19以接收直流電壓,另一端直接接到數據處理設備2。變電裝置17可以將所接收的直流電壓轉變為數據處理設備2所需的工作電壓。
相應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車體1上還設置有固定支架3,用于穩固承載數據處理設備2。數據處理設備2與固定支架3之間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便于對數據處理設備2進行裝卸、檢修、數據更新維護等。
固定支架3的結構可以具體如圖4所示,包括防震緩沖層31和支架體32。結合圖1、圖4所示,支架體32與車體1固定連接,由支架體32形成承載數據處理設備2的空間,防震緩沖層31置于支架體32內側。
防震緩沖層31可以具體由海綿或其他減震材料制成。車輛100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震動通過防震緩沖層31進行緩沖,從而在傳導到數據處理設備2時被減弱。這也可以有效的保護了數據處理設備2的安全性,極大降低了因為車輛運行過程中的震動而造成數據處理設備2損壞的可能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固定支架3還包括有一個位置檢測裝置(圖中未示出)。位置檢測裝置設置于固定支架3上,檢測數據處理設備2相對于固定支架3的位置。
當數據處理設備2的部分或全部由固定支架3中的預設位置或位置區域脫出時,位置檢測裝置產生告警檢測信號,并將告警檢測信號發送到服務器300或者發送給安裝在車體1上的告警裝置(圖中未示出)。服務器300或告警裝置根據接收到的告警檢測信號發出數據處理設備掉落提示。
作為一種選擇,當數據處理設備2的部分或全部由固定支架3中的預設位置或位置區域脫出時,位置檢測裝置可直接發出告警信號,提示數據處理設備2的位置發生了偏離。
數據處理設備2的位置變化可能是由碰撞造成的,也可能是固定支架3松動或者位置檢測裝置與固定支架3之間的連接松動造成的。通過位置檢測裝置的檢測,能夠及時發現數據處理設備2在固定支架3中的位置變化或者固定支架3的松動,使工作人員能夠及時進行維護,從而防止因數據處理設備2掉落影響車輛正常工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車體1上還設置有用于放置頭顯5的頭顯存儲區7,用于頭顯5在車輛上的取用和存放。頭顯存儲區7的具體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存儲盒、掛鉤。頭顯存儲區7的位置可以根據操作的便捷性和使用需要設置于車體1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頭顯5可以具體為VR眼鏡,在圖5中給出了一種具體結構示意圖。
頭顯5包括鏡框51、VR鏡片52和第一頭帶53;VR鏡片52置于鏡框51內,第一頭帶53的兩端分別與鏡框51的兩端相接;第一頭帶53上具有長度調節裝置,能夠適應不同用戶不同頭圍尺寸的佩戴需求。
為了避免車輛100震動造成頭顯5的松動或脫落,影響用戶使用,在本實施例提供的結構中還包括第二頭帶54,其一端與鏡框51的中部邊緣相連接,另一端與第一頭帶53的中部相連接,從而增加頭帶與用戶頭部的接觸面積,結構上也更加穩固。第二頭帶54上同樣也具有長度調節裝置。
此外,為具有更好的佩戴舒適性,在鏡框51與用戶面部相接觸的一側,還裝有海綿墊55,能夠減輕頭顯5對用戶面部的壓力。
頭顯5上還具有有線或無線的數據傳輸接口(圖中未示出),通過數據傳輸接口實現VR鏡片52與數據處理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從而能夠將虛擬現實顯示數據流發送到頭顯5進行播放。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在頭顯5上也加裝有動作捕捉裝置4,從而實現對用戶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的捕捉。
作為一種選擇,數據處理設備可以與頭顯為兩個單獨的設備,也可以集成為一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該系統還可包括有顯示裝置(圖中未示出)。例如,該系統可包括設置在車輛運行場地上方或外部的顯示器,接收服務器300發送的虛擬形象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信息,并進行顯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在車輛在虛擬現實系統中運動場地的四周設置桁架400,如圖6所示。動作捕捉相機200根據預設位置設置于桁架400上。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車輛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實施方式中的車輛可以替換為圖7中所示的車輛。作為一種選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車輛100為在限定場地范圍內運行的車輛。例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車輛100可以包括所述車輛包括碰碰車、平衡車、滑板車、獨輪車、水上碰撞船、有軌車,例如為碰碰車、測試車輛、場地賽車、過山車、軌道車、平衡車、滑板車、獨輪車、水上碰撞船、有軌車等其中的一種或多種。作為一種選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車輛100可以是輪滑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虛擬現實系統,通過設置于車輛車體上的動作捕捉裝置中的多個光學標記物,將動作捕捉裝置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姿態相關的光學信息反射或者發送到虛擬現實系統的動作捕捉相機,再輸出到服務器進行處理,得到車輛的空間位置信息和空間姿態信息,進而發送給數據處理設備,處理得到車輛在虛擬現實中的虛擬形象的信息,通過頭顯呈現給用戶。本實施例的車輛系統,在虛擬現實中能準確反映用戶在現實中對車輛的操作,使得用戶在現實的車輛中的駕乘感受與觀看到的虛擬現實場景同步吻合,并且現實中的加速、轉彎等與虛擬現實中的加速、轉彎同步,防止現有技術中由于現實和虛擬現實中加速和轉彎不同步而產生的眩暈感,并且在虛擬場景中還可以為游戲增加各種效果,極大增強用戶的體驗。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