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Li+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池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于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的電池。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但是,現有的鋰離子電池裝置缺乏必要的均衡組件,因此在使用期間容易出現過充現象,降低了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因為存在過充,也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包括有電池容納盒,所述的電池容納盒內設置有鋰離子電池,所述的鋰離子電池上設置有正極極耳與負極極耳,其中:所述的電池容納盒上設置有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內設置有均衡控制組件,所述的均衡控制組件上設置有正極控制端頭與負極控制端頭,所述的正極控制端頭與正極極耳相連,所述的負極控制端頭與負極極耳相連。進一步地,上述的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其中:所述的均衡控制組件為芯片式MOS管,該芯片式MOS管內設有控制信號。更進一步地,上述的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其中:所述的安全裝置內設置有加強筋。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依托于均衡控制組件的存在,能夠有效避免鋰離子電池出現過充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并且,本發明構造簡單,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廣。
本發明的目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僅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圖1是本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的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包括有電池容納盒1,該電池容納盒I內設置有鋰離子電池2,且鋰離子電池2上設置有正極極耳3與負極極耳4,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本發明所采用的電池容納盒I上設置有安全裝置8。具體來說,在安全裝置8內設置有均衡控制組件,為了便于與鋰離子電池2之間實現有效的連接,提高鋰離子電池2的安全性能,在均衡控制組件上設置有正極控制端頭6與負極控制端頭7。由此,正極控制端頭6與正極極耳3相連,負極控制端頭7與負極極耳4相連。就本發明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來看,為了便于制造和實現,采用的均衡控制組件為芯片式MOS管5。這樣,在實際充電過程中,如果鋰離子電池2已經充滿了,則芯片式MOS管5會開始工作,引導電流走向,避免鋰離子電池2出現過充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具體來說,芯片式MOS管5設有控制信號,芯片式MOS管5通過比對電池兩端的電壓和事先設定的表不電池滿電電壓值后,給出一個低電平或高電平信號。之后,控制芯片式MOS管得開啟或者閉合,從而實現外部電壓超過滿電電壓設定值后,充電電流通過從含芯片式MOS管的電流回路進行分流。為了便于判斷,采用滿電電壓值范圍為:從外部充電電壓平均到每節電池上的電壓值減去200mV到外部充電電壓平均到每節電池上的電壓值加上500mV。進一步來看,考慮到安全裝置8自身強度得到提高,提升使用壽命,便于應用到各種使用場所,安全裝置8內設置有加強筋。通過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后,依托于均衡控制組件的存在,能夠有效避免鋰離子電池出現過充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并且,本發明構造簡單,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廣。
權利要求
1.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包括有電池容納盒,所述的電池容納盒內設置有鋰離子電池,所述的鋰離子電池上設置有正極極耳與負極極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池容納盒上設置有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內設置有均衡控制組件,所述的均衡控制組件上設置有正極控制端頭與負極控制端頭,所述的正極控制端頭與正極極耳相連,所述的負極控制端頭與負極極耳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衡控制組件為芯片式MOS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裝置內設置有加強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接均衡式鋰離子電池裝置,包括有電池容納盒,電池容納盒內設置有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上設置有正極極耳與負極極耳,其特點是電池容納盒上設置有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內設置有均衡控制組件。同時,均衡控制組件上設置有正極控制端頭與負極控制端頭,且正極控制端頭與正極極耳相連,負極控制端頭與負極極耳相連。這樣,依托于均衡控制組件的存在,能夠有效避免鋰離子電池出現過充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并且,本發明構造簡單,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廣。
文檔編號H01M10/44GK103199313SQ20121000419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吳曉東 申請人:蘇州納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