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電致發光器件領域,其公開了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該器件包括玻璃基底、石墨陽極層、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層;所述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石墨粉體表面制備一層銳鈦型二氧化鈦;石墨粉體表面包覆的銳鈦型二氧化鈦,可以提高石墨的致密性,進一步提石墨的高導電性;同時銳鈦型二氧化鈦,對光有明顯的散射作用,提高發光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致發光器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0002]1987年,美國Eastman Kodak公司的C.W.Tang和VanSlyke報道了有機電致發光研究中的突破性進展。利用超薄薄膜技術制備出了高電流密度,高效率的雙層有機電致發光器件(0LED)。在該雙層結構的器件中,IOV下電流密度達到lOOOcd/m2,其發光效率為
1.511m/W、壽命大于100小時。
[0003]OLED的發光原理是基于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電子從陰極注入到有機物的最低未占有分子軌道(LUM0),而空穴從陽極注入到有機物的最高占有軌道(HOMO)。電子和空穴在發光層相遇、復合、形成激子,激子在電場作用下遷移,將能量傳遞給發光材料,并激發電子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激發態能量通過輻射失活,產生光子,釋放光能。
[0004]在傳統的發光器件中,器件內部的光只有18%左右是可以發射到外部去的,而其他的部分會以其他形式消耗在器件外部,界面之間存在折射率的差(如玻璃與ITO之間的折射率之差,玻璃折射率為1.5,ITO為1.8,光從ITO到達玻璃,就會發生全反射),引起了全反射的損失,從而導致整體出光性能較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出光效率高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依次層疊的玻璃基底、石墨陽極層、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層;所述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所述石墨粉體與聚四氟乙烯的質量比為2:5~4:5,所述石墨陽極層的厚度為5~20 μ m。
[0008]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其他功能層的材質如下:
[0009]所述空穴注入層的材質為三氧化鑰、三氧化鎢或五氧化二釩;
[0010]所述空穴傳輸層的材質為I, 1- 二 [4-[N, 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環己烷、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或N,N’ - (1-萘基)州,^ - 二苯基-4,4’ -聯苯二胺;
[0011]所述發光層的材質為4-(二腈甲基)-2-丁基-6-( I, I, 7,7_四甲基久洛呢啶_9_乙烯基)-4H-吡喃、9,10-二-β-亞萘基蒽、4,4’-雙(9-乙基_3_咔唑乙烯基)-1,I,-聯苯或8-羥基喹啉鋁;
[0012]所述電子傳輸層的材質為4,7-二苯基-1,10-菲羅啉、1,2,4-三唑衍生物或N-芳基苯并咪唑;
[0013]所述陰極層的材質為銀、鋁、鉬或金。
[0014]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0015]清洗、干燥玻璃基底;
[0016]制備石墨陽極層:
[0017]首先,將石墨粉體加入到濃度為20_60mM的四氯化鈦水溶液中,于50-100°C溫度下保溫20-6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400-600°C下煅燒20-40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
[0018]其次,將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的水溶液中,配置成混合溶液;其中,所述石墨粉體與聚四氟乙烯的質量比為2:5?4:5 ;
[0019]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混的石墨陽極層;
[0020]在所述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層;
[0021 ] 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得到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22]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水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的質量百分數為30飛0% ;所述蒸鍍也是在真空條件下進行的。
[0023]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石墨粉體表面制備一層銳鈦型二氧化鈦;石墨是原子晶體,電子比較自由,相當于金屬中的自由電子,所以石墨具有極高的導熱和導電性能,而石墨晶體中層與層之間相隔距離較大,是以范德華力結合起來的,即層與層之間屬于分子晶體。但是,由于同一平面層上的碳原子間結合很強,極難破壞,所以石墨的熔點也很高,化學性質也穩定;石墨粉體表面包覆的銳鈦型二氧化鈦,可以提高石墨的致密性,進一步提石墨的高導電性;同時銳鈦型二氧化鈦,對光有明顯的散射作用,提高發光效率。
[0024]本發明提供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采用的刮涂方法制備陽極,簡單可控,厚度可通過玻璃棒多次刮涂控制,適合工業化的連續生產,得到的陽極層比較均勻,且與玻璃之間的連接性增強,使陽極附著在玻璃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實施例1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與對比例I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流密度與流明效率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如圖1所示,包括依次層疊玻璃1、石墨陽極層
2、空穴注入層3、空穴傳輸層4、發光層5、電子傳輸層6和陰極層8 ;所述石墨陽極層2的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雜到聚四氟乙烯(PTFE)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所述石墨粉體與聚四氟乙烯(PTFE)的質量比為2:5?4:5,所述石墨陽極層2的厚度為5?20 μ mD
[0028]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其他功能層的材質和厚度如下:
[0029]所述空穴注入層3的材質采用三氧化鑰(Mo03)、三氧化鎢(WO3)或五氧化二釩(V2O5),厚度為20-80醒,優選:材質為MoO3,厚度為30nm ;[0030]所述空穴傳輸層4的材質采用的是1,1- 二 [4_[N,N' -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環己烷(TAPC)、4,4’,4〃 -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N,N,- (1-萘基)_N,N’ - 二苯基-4,4’ -聯苯二胺(NPB),厚度為20-60nm ;優選:材質為TAPC,厚度為40nm ;
[0031]所述發光層5的材質為4- (二腈甲基)-2-丁基-6- (1,1,7,7_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9, 10- 二 - β -亞萘基蒽(ADN)、4,4’ -雙(9-乙基-3-咔唑乙烯基)-1,I’-聯苯(BCzVBi)或8-羥基喹啉鋁(Alq3),厚度為5_40nm;優選:材質為ADN,厚度優選為IOnm ;
[0032]所述電子傳輸層6的材質采用4,7-二苯基-1,10-菲羅啉(Bphen)、l,2,4-三唑衍生物(如TAZ)或N-芳基苯并咪唑(TPBI ),厚度為40-80nm;優選:材質為TPBI,厚度為45nm ;
[0033]所述陰極層7的材質為銀(Ag)、鋁(Al) JS(Pt)或金(Au),厚度為80_250nm ;優選:材質為Au,厚度為lOOnm。
[0034]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5]1、將玻璃基底剪裁成所需要的大小,然后清洗、干燥玻璃基底;
[0036]清洗過程為:依次用洗潔精,去離子水,丙酮,乙醇,異丙醇各超聲15min,去除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
[0037]2、制備石墨陽極層:
[0038]首先,將粒徑為1-150 μ m的石墨粉體加入到濃度為20_60mM的四氯化鈦(TiCl4)水溶液中,于50-100°C溫度下保溫20-6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400-600°C下煅燒20-40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
[0039]其次,將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配置成石墨粉體占總質量10-3`0%的混合溶液;其中,石墨粉體與聚四氟乙烯(PTFE)的質量比為2:5~4:5 ;
[0040]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PTFE)的石墨陽極層;
[0041]在所述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層;
[0042]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得到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43]對石墨粉體浸泡TiCl4的水溶液后,四氯化鈦發生水解,Ti4+錨定在石墨表面上,然后在高溫下煅燒,使其轉變為銳鈦型TiO2,其對光有明顯的散射作用。
[0044]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水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的質量百分數為30飛0% ;所述蒸鍍也是在真空條件下進行的,優選壓力在5X10_3Pa到2 X KT4Pa。
[0045]本發明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石墨粉體表面制備一層銳鈦型二氧化鈦;石墨是原子晶體,電子比較自由,相當于金屬中的自由電子,所以石墨具有極高的導熱和導電性能,而石墨晶體中層與層之間相隔距離較大,是以范德華力結合起來的,即層與層之間屬于分子晶體。但是,由于同一平面層上的碳原子間結合很強,極難破壞,所以石墨的熔點也很高,化學性質也穩定;石墨粉體表面包覆的銳鈦型二氧化鈦,可以提高石墨的致密性,進一步提石墨的高導電性;同時銳鈦型二氧化鈦,對光有明顯的散射作用,提高發光效率。
[0046]本發明提供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采用的刮涂方法制備陽極,簡單可控,厚度可通過玻璃棒多次刮涂控制,適合工業化的連續生產,得到的陽極層比較均勻,且與玻璃之間的連接性增強,使陽極附著在玻璃上。
[004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48]下述各實施例中所用到的制備與測試儀器為:高真空鍍膜系統(沈陽科學儀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美國吉時利公司的Keithley2400測試電學性能,美國海洋光學OceanOptics的USB4000光纖光譜儀測試電致發光光譜,。
[0049]實施例1
[0050]本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結構為:玻璃/(PTFE = TiO2O石墨)/Mo03/TAPC/ADN/TPBi/Au。
[0051]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如下:
[0052]1、先將玻璃剪裁成所需要的大小,依次用洗潔精,去離子水,丙酮,乙醇,異丙醇各超聲15min,去除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
[0053]2、制備石墨陽極層
[0054]首先,將石墨粉體置于濃度為40mM的TiCl4水溶液中,于70°C溫度下保溫3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450°C下煅燒30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
[0055]其次,將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配置成石墨粉體占總質量20%的混合溶液;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PTFE的質量分數為40% ;
[0056]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石墨陽極層,該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按照7:10的質量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PTFE )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表示為:PTFE: TiO2O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后與PTFE摻雜混合);反復重復該步驟,控制石墨陽極層的厚度為Ilym;
[0057]3、將步驟2中制得的玻璃移至真空鍍膜設備中,在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如下功能層:
[0058]空穴注入層,材質為MoO3,厚度為30nm ;
[0059]空穴傳輸層,材質為TAPC,厚度為40nm ;
[0060]發光層,材質為ADN,厚度優選為IOnm ;
[0061]電子傳輸層,材質為TPBi,厚度為45nm ;
[0062]陰極層;材質為Au,厚度為IOOnm ;
[0063]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制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64]實施例2
[0065]本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結構為:玻璃/(PTFE = TiO2O石墨)/W03/TAPC/BCzVBi/TAZ/Pt。
[0066]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如下:
[0067]1、先將玻璃剪裁成所需要的大小,依次用洗潔精,去離子水,丙酮,乙醇,異丙醇各超聲15min,去除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0068]2、制備石墨陽極層
[0069]首先,將石墨粉體置于濃度為60mM的TiCl4水溶液中,于60°C溫度下保溫6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450°C下煅燒20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
[0070]其次,將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配置成石墨粉體占總質量10%的混合溶液;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PTFE的質量分數為30% ;
[0071]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石墨陽極層,該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按照1:2的質量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PTFE )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表示為:PTFE: TiO2O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后與PTFE摻雜混合);反復重復該步驟,控制石墨陽極層的厚度為20 μ m ;
[0072]3、將步驟2中制得的玻璃移至真空鍍膜設備中,在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如下功能層:
[0073]空穴注入層,材質為TO3,厚度為20nm ;
[0074]空穴傳輸層,材質為TAPC,厚度為60nm ;
[0075]發光層,材質為BCzVBi,厚度優選為40nm ;
[0076]電子傳輸層,材質為TAZ,厚度為65nm ;
[0077]陰極層;材質為Pt,厚度為80nm ;
[0078]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制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79]實施例3
[0080]本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結構為:玻璃/(PTFE = TiO2O石墨)/V205/NPB /Alq3/Bphen/Al。
[0081]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如下:
[0082]1、先將玻璃剪裁成所需要的大小,依次用洗潔精,去離子水,丙酮,乙醇,異丙醇各超聲15min,去除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
[0083]2、制備石墨陽極層
[0084]首先,將石墨粉體置于濃度為20mM的TiCl4水溶液中,于50°C溫度下保溫6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600°C下煅燒40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
[0085]其次,將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配置成石墨粉體占總質量10%的混合溶液;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PTFE的質量分數為35% ;
[0086]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石墨陽極層,該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按照2:5的質量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PTFE )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表示為:PTFE: TiO2O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后與PTFE摻雜混合);反復重復該步驟,控制石墨陽極層的厚度為16μπι;
[0087]3、將步驟2中制得的玻璃移至真空鍍膜設備中,在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如下功能層:
[0088]空穴注入層,材質為V2O5,厚度為50nm;[0089]空穴傳輸層,材質為NPB,厚度為35nm ;
[0090]發光層,材質為Alq3,厚度優選為IOnm ;
[0091]電子傳輸層,材質為Bphen,厚度為80nm ;
[0092]陰極層;材質為Al,厚度為IOOnm ;
[0093]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制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094]實施例4
[0095]本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結構為:玻璃/(PTFE = TiO2O石墨)/Mo03/TCTA /DCJTB /TAZ/Ag。
[0096]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如下:
[0097]1、先將玻璃剪裁成所需要的大小,依次用洗潔精,去離子水,丙酮,乙醇,異丙醇各超聲15min,去除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
[0098]2、制備石墨陽極層
[0099]首先,將石墨粉體置于濃度為30mM的TiCljK溶液中,于100°C溫度下保溫2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400°C下煅燒25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
[0100]其次,將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配置成石墨粉體占總質量30%的混合溶液;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的水溶液中,PTFE的質量分數為60% ;
[0101]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石墨陽極層,該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TiO2)包覆的石墨粉體按照4:5的質量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PTFE )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表示為:PTFE: TiO2O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表示TiO2包覆石墨后與PTFE摻雜混合);反復重復該步驟,控制石墨陽極層的厚度為Ilym;
[0102]3、將步驟2中制得的玻璃移至真空鍍膜設備中,在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如下功能層:
[0103]空穴注入層,材質為MoO3,厚度為80nm;
[0104]空穴傳輸層,材質為TCTA,厚度為60nm ;
[0105]發光層,材質為DCJTB,厚度優選為5nm ;
[0106]電子傳輸層,材質為TAZ,厚度為55nm ;
[0107]陰極層;材質為Ag,厚度為250nm ;
[0108]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制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109]對比例I
[0110]本對比例I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結構為:IT0/Mo03/TAPC/ADN/TPBi/Au。
[0111]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工藝如下:
[0112]1、先將市售ITO玻璃剪裁成所需要的大小,依次用洗潔精,去離子水,丙酮,乙醇,異丙醇各超聲15min,去除ITO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
[0113]2、將步驟I中的陽極玻璃移至真空鍍膜設備中,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如下功能層:
[0114]空穴注入層,材質為MoO3,厚度為30nm ;
[0115]空穴傳輸層,材質為TAPC,厚度為40nm;[0116]發光層,材質為ADN,厚度優選為IOnm ;
[0117]電子傳輸層,材質為TPBi,厚度為45nm ;
[0118]陰極層;材質為Au,厚度為IOOnm ;
[0119]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制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0120]圖2為實施例1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與對比例I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流密度與流明效率關系圖。
[0121]從附圖2上可以看到,在不同流明效率下,實施例1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流密度都比對比例I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流密度要大,最大的流明效率為
11.01m/W,而對比例的僅為8.21m/W,而且對比例的流明效率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大而快速下降,這說明,本發明專利通過制備石墨陽極層,提高出光效率,將石墨進行四氯化鈦處理,四氯化鈦發生水解,轉變為TiO2銳鈦礦晶型,對光有明顯的散射作用,提高發光效率。
[0122]應當理解的是,上述針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表述較為詳細,并不能因此而認為是對本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限制,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層疊玻璃基底、石墨陽極層、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層;所述石墨陽極層的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中組成的混合摻雜材料,所述石墨粉體與聚四氟乙烯的質量比為2:5?4: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陽極層的厚度為5?20 μ m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層的材質為三氧化鑰、三氧化鶴或五氧化二f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傳輸層的材質為1,1-二 [4-[N,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環己烷、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或N,N’ - (1-萘基)-N, N’ - 二苯基-4,4’ -聯苯二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層的材質為4-(二腈甲基)-2_ 丁基-6- (I, I, 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9,10- 二 - β -亞萘基蒽、4,4’-雙(9-乙基-3-咔唑乙烯基)-1,I’-聯苯或8-羥基喹啉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傳輸層的材質為4,7- 二苯基-1,10-菲羅啉、I, 2,4-三唑衍生物或N-芳基苯并咪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層的材質為銀、招、鉬或金。
8.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清洗、干燥玻璃基底; 制備石墨陽極層: 首先,將石墨粉體加入到濃度為20-60mM的四氯化鈦水溶液中,于50-100°C溫度下保溫20-60min,取出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依次沖洗,烘干,然后在400-600°C下煅燒20-40min,得到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 其次,將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加入至聚四氟乙烯的水溶液中,配置成混合溶液,其中,所述石墨粉體與聚四氟乙烯的質量比為2:5?4:5 ; 接著,將混合溶液涂覆在經清洗干燥后的玻璃基底一表面,烘干,得到材質為銳鈦型二氧化鈦包覆的石墨粉體摻雜到聚四氟乙烯的石墨陽極層;在所述石墨陽極層表面依次層疊蒸鍍制備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層; 上述工藝步驟完成后,得到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9.權利要求8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水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的質量百分數為30飛0%。
10.權利要求8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鍍是在真空條件下進行的。
【文檔編號】H01L51/56GK103682142SQ20121036392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周明杰, 王平, 黃輝, 陳吉星 申請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