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管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安全可靠的雙核電池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池管理系統都采用單一微控制單元負責所有電池管理系統所有功能,包括進行所有數據處理,狀態管理以及控制輸出等。雖然大部分的電池管理系統都做了一些安全冗余設計和防呆處理,但由于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管理系統的使用環境變化很大,使用工況復雜,使用環境千差萬別。再者,汽車本身的設備就比較容易使電池管理系統受到干擾,如車子本身其他電子設備產生的電磁干擾,震動等。因此當某種極端情況下,微控制單元運行異常時,會導致整個電池管理系統崩潰。電池管理系統崩潰時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甚至會威脅到車內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雙核電池管理系統,旨在提高電池管理系統安全等級和可靠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雙核電池管理系統,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包括主控單元和用于采集電池組數據的數據采集單元,所述的主控單元包括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和第二微型控制模塊;所述的第一微型控制模塊與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的數據采集單元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用于監控所述的第一微型控制模塊的運行狀態。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微型控制模塊與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用串行外設接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還包括控制輸出口單元,所述的控制輸出口單元同時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和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的存儲單元同時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和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數據采集單元包括采集端口、接插件和數據采集線,所述的采集端口的一端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一接插件與數據采集線連接。
優選地,所述采集端口包括電壓采集端口和溫度采集端口;所述的電壓采集端口和溫度采集端口分別直接與第一接插件和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包括第二控制器、輔助電路和晶體振蕩器;所述的輔助電路和晶體振蕩器直接與所述的第二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上設置有第一高速串行接口;所述的控制輸出單元上設置有第二高速串行接口和第二接插件;所述的第一高速串行接口與所述的第二高速串行接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存儲單元包括存儲器、存儲器輔助電路和第三高速串行接口;所述的存儲器輔助電路連接在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和存儲器之間,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與存儲器用第三高速串行接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包括兩個獨立運行的微型控制模塊,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通過串行外設接口,即SPI,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進行實時數據交互,用于監控第一微型控制模塊的運行狀態、控制狀態與健康狀態,當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出現異常或失效時,第二微型控制模塊啟動,接管第一微型控制模塊的工作,使電池管理系統得以正常運行同時存儲記錄系統狀態,提高了電池管理系統的安全等級和可靠性,避免了嚴重安全隱患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核電池管理系統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與控制輸出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存儲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雙核電池管理系統,參照圖1-4,在第一實施例中,該模塊化電池管理系統包括控單元和用于采集電池組數據的數據采集單元,其中主控單元包括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和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第一微型控制模塊與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連接,數據采集單元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用于監控第一微型控制模塊的用以監控原先的微控制器單元運行狀態,控制狀態和健康狀態;當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失控時,接管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第一微型控制模塊的運行狀態,判斷電池管理系統的整體運行狀態和當前運行環境,然后代替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做出合理的控制。例如在汽車高速行駛時,應保持汽車必要動力,并主動降低動力系統輸出功率,同時發出告警讓駕駛員盡快靠邊停車,提高電池管理系統安全等級和可靠性,而不是像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失控時,電池管理系統要么就完全失控,要么就立刻切斷動力系統。從而導致嚴重的安全隱患。
基于第一實施例,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微型控制模塊與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用串行外設接口連接。第二微型控制模塊是一個獨立運行的小系統,但同時和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通過高速SPI串行通信進行實時數據交互,監控第一微型控制模塊的運行狀態,控制狀態和健康狀態。
基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在第三實施例中,電池管理系統還包括用于控制電池組動力輸出的控制輸出口單元,所述的控制輸出口單元同時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和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連接。
基于第一實施例,在第四實施例中,電池管理系統還包括存儲單元;所述的存儲單元同時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和第二微型控制模塊連接。
基于第一實施例,在第五實施例中,數據采集單元包括采集端口、接插件和數據采集線,所述的采集端口的一端與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一接插件與數據采集線連接。
基于第五實施例,在第六實施例中,采集端口包括電壓采集端口和溫度采集端口;所述的電壓采集端口和溫度采集端口分別直接與第一接插件和第一微型控制模塊連接。
基于第一實施例,在第七實施例中,第二微型控制模塊包括第二控制器、輔助電路和晶體振蕩器;所述的輔助電路和晶體振蕩器直接與所述的第二控制器連接。
基于第三實施例,在第八實施例中,第二微型控制模塊上設置有第一高速串行接口;所述的控制輸出單元上設置有第二高速串行接口和用于與外部設備連接的第二接插件;所述的第一高速串行接口與所述的第二高速串行接口連接。
基于第四實施例,在第九實施例中,存儲單元包括存儲器、存儲器輔助電路和第三高速串行接口;所述的存儲器輔助電路連接在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和存儲器之間,所述的第二微型控制模塊與存儲器用第三高速串行接口連接。存儲器中劃分獨立的一塊存儲空間用于存儲第二微型控制模塊的關鍵數據和監控狀態,以確保后續維護和反饋給第一微型控制模塊,并讓其進行再學習,增加系統的魯棒性。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