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接觸器,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直流接觸器。
背景技術:
1、接觸器通過動鐵芯的移動實現動觸頭與靜觸頭的接觸或脫離,從而實現電路的閉合或斷開。具體地,當需要閉合電路時,給線圈通電使得靜鐵芯吸引動鐵芯朝向靜鐵芯移動直到動鐵芯與靜鐵芯貼合,此時動觸頭與靜觸頭接觸,實現了電路的閉合;當需要斷開電路時,給線圈斷電使得靜鐵芯不再吸引動鐵芯,動鐵芯在恢復力的作用下朝向遠離靜鐵芯的方向移動,從而實現電路的斷開。
2、隨著直流電路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領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用于直流電路的直流接觸器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需求。對于直流電路,電路斷開時會產生電弧,并且電弧難以熄滅,使得在電路斷開時需要靜觸頭與動觸頭分開足夠的距離,以便于熄滅電弧,這需要動鐵芯具有較大的行程。然而,當動鐵芯的行程較大時,線圈通電時動鐵芯與靜鐵芯之間的吸引力相對較小,使得接觸器的合閘性能變差。
3、因此,期望提出一種接觸器,在滿足動鐵芯較大行程的同時,也能保持動鐵芯與靜鐵芯之間較大的吸引力。
技術實現思路
1、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接觸器,包括:殼體;靜鐵芯,固定到殼體;線圈,至少圍繞靜鐵芯的一部分布置;動鐵芯,能夠朝向或遠離靜鐵芯移動;其中動鐵芯包括主體部分和從主體部分延伸的延伸部分,主體部分和延伸部分部分地包圍形成空腔,當接觸器處于閉合狀態時,靜鐵芯處于空腔中,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與靜鐵芯的第一表面貼合。
2、根據該方案,通過布置延伸部分,減小了動鐵芯與靜鐵芯之間的空氣間隙,從而增大了動鐵芯與靜鐵芯之間的吸引力,使得即使動鐵芯的行程較大,動鐵芯與靜鐵芯之間的吸引力仍然能夠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3、在一些方案中,延伸部分的內表面可以與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垂直。
4、在一些方案中,靜鐵芯具有與第一表面垂直的第二表面,當接觸器處于閉合狀態時,延伸部分的內表面與靜鐵芯的第二表面之間的間隙可以小于1mm。
5、根據該方案,當接觸器處于閉合狀態時,動鐵芯的延伸部分與靜鐵芯之間的空氣間隙較小,使得靜鐵芯與動鐵芯之間的吸引力較大,使得電路的閉合狀態更穩定。
6、在一些方案中,延伸部分的外表面可以相對于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傾斜布置。
7、根據該方案,通過傾斜布置動鐵芯的延伸部分的外表面,進一步增大了靜鐵芯與動鐵芯之間的吸引力,提高了接觸器的合閘性能。
8、在一些方案中,延伸部分的外表面可以在朝向靜鐵芯的方向上向外傾斜。
9、在一些方案中,延伸部分的內表面可以相對于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傾斜布置。
10、在一些方案中,延伸部分的內表面可以在朝向靜鐵芯的方向上向內傾斜。
11、在一些方案中,主體部分和延伸部分可以一體地形成。
12、在一些方案中,當接觸器處于斷開狀態時,延伸部分的靠近靜鐵芯的一端與靜鐵芯的第一表面齊平。
13、根據該方案,當接觸器處于斷開狀態時,動鐵芯的延伸部分的靠近靜鐵芯的一端與靜鐵芯之間的空氣間隙非常小,進一步增大了接觸器開始閉合時的起始吸引力,提高了接觸器的合閘性能。
14、在一些方案中,接觸器是直流接觸器。
15、根據該方案,接觸器用于直流電路,直流電路需要動觸頭與靜觸頭之間較大的距離以使電弧更易于被熄滅,使得動鐵芯需要較長的行程,而本發明的接觸器可以在動鐵芯行程較長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動鐵芯與靜鐵芯之間較大的吸引力,避免了因動鐵芯行程較長導致接觸器合閘性能的下降。
1.一種接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分的內表面與所述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分的外表面相對于所述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傾斜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分的外表面在朝向所述靜鐵芯的方向上向外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鐵芯具有與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第二表面,當所述接觸器處于閉合狀態時,所述延伸部分的內表面與所述靜鐵芯的第二表面之間具有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分的內表面相對于所述主體部分的主體表面傾斜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分的內表面在朝向所述靜鐵芯的方向上向內傾斜。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一體地形成。
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接觸器處于斷開狀態時,所述延伸部分的靠近所述靜鐵芯的一端與所述靜鐵芯的第一表面齊平。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器是直流接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