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電磁驅動裝置的,具體地,涉及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
背景技術:
1、電磁力操動機構作為新型斷路器操動機構,其具備分閘迅速,結構簡單,無彈簧機構的長時間運動特性的分散性、無液壓機構的滲漏油風險。但其分閘、合閘特性設計困難、檢測困難,采用常規滑軌直線位移傳感器或彈簧直線位移傳感器,由于斷路器中電磁力操動機構的運動速度過快,慣性力過大,受到滑軌滑片及彈簧彈性的影響,最終使得電磁力驅動單元運動過程中的位移不能準確反饋收集,從而不易對電磁力操動機構的運動狀態進行檢測,無法進一步判斷其適配的本體內部運行狀態。此外,作為智能型斷路器的操動機構,目前沒有采用電信號使得整套設備不同系統零件間信號直接通訊的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公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包括相對設置的下底板和上蓋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蓋板之間設置多個框架固定板、正向永磁體以及反向永磁體,所述框架固定板上設置線圈固定板,所述線圈固定板上設置線圈框架,所述線圈框架上設置電磁線圈和電容式直線位移檢測單元。
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上蓋板的外側通過輸出桿連接輸出板,所述輸出板與所述上蓋板之間平行設置。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輸出桿是多個,多個所述輸出桿相互平行設置。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正向永磁體和所述反向永磁體沿著所述框架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并相隔一定距離設置。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線圈固定板沿著與所述框架固定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設置,其能夠將多個所述框架固定板彼此連接。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線圈框架沿著所述線圈固定板的延伸方向設置,所述線圈框架跨越至少一個所述正向永磁體或者所述反向永磁體。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容式直線位移檢測單元包括電感電容電極母板、電感電容電極子板以及電容器,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設置在所述線圈固定板上,所述電感電容電極子板在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上可移動設置。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為平板型結構。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包括以環氧樹脂絕緣材料制成的絕緣基板,所述絕緣基板上設置格子狀的電極片。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感電容電極子板包括多個等長非等寬的電極片,所述電感電容電極子板通過檢測電路與所述電容器連接。
12、本公開實施例具有靈敏度高、結構簡單、直接輸出電信號的優點,可簡化電磁力操動機構的位移檢測模塊,進而便于判斷和確定電磁力操動機構運行狀態的良好性以及靜態下保持穩定性。
1.一種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下底板和上蓋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蓋板之間設置多個框架固定板、正向永磁體以及反向永磁體,所述框架固定板上設置線圈固定板,所述線圈固定板上設置線圈框架,所述線圈框架上設置電磁線圈和電容式直線位移檢測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的外側通過輸出桿連接輸出板,所述輸出板與所述上蓋板之間平行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桿是多個,多個所述輸出桿相互平行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永磁體和所述反向永磁體沿著所述框架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并相隔一定距離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固定板沿著與所述框架固定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設置,其能夠將多個所述框架固定板彼此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框架沿著所述線圈固定板的延伸方向設置,所述線圈框架跨越至少一個所述正向永磁體或者所述反向永磁體。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式直線位移檢測單元包括電感電容電極母板、電感電容電極子板以及電容器,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設置在所述線圈固定板上,所述電感電容電極子板在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上可移動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為平板型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感電容電極母板包括以環氧樹脂絕緣材料制成的絕緣基板,所述絕緣基板上設置格子狀的電極片。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實現位移檢測的電磁力操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感電容電極子板包括多個等長非等寬的電極片,所述電感電容電極子板通過檢測電路與所述電容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