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具體涉及一種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和具有該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的電芯、電池包和車輛。
背景技術:
1、電芯連接片的作用是連接極耳與端蓋的極柱,而且電芯連接片與極耳通常以焊接的方式連接以保證連接強度和過流強度。疊片電芯包括多層層疊設置的極耳箔材,隨著電芯能量密度的提升,極片和極耳的數量也隨之增加,多層的極耳(大于100層)在與連接片時容易發生虛焊和局部電阻過大的問題,導致焊接難度和風險增加的問題。授權公告號為cn216720218u,發明名稱為二次電池中記載,將極耳分成兩部分分別設置在連接片厚度方向的兩側,以減少發生虛焊和局部電阻過大的問題。此種結構的連接片呈片狀結構,靠近端蓋一側極耳在焊接時存在與端蓋干涉的問題。從而造成焊接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一種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該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具有降低焊接難度和提升連接穩固性的優點。
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提出一種電芯。
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提出一種電池包。
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提出一種車輛。
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包括連接片和極耳。
6、所述連接片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一側設有用于與極柱連接的凸部;所述極耳具有多層,至少一層的所述極耳與所述第一側連接,至少另一層的所述極耳與所述第二側連接。
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通過在第一側設置與極柱連接的凸部,相對于平面的連接片結構而言,提升了連接片與端蓋板之間的間距,通常情況下,在焊接極耳與極柱時,當極耳的厚度較厚時,極耳會緊貼端蓋板,設置凸部可以增加極耳與端蓋板之間的間距,進而在焊接該區域的極耳時,避免了端蓋板對極耳與極柱焊接產生的安裝干涉問題。由此,提升了連接片和極柱焊接的效率,進而提升了電池整體的裝配效率。
8、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具有提升電芯裝配的效率和連接可靠性的優點。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的一部分相對所述第一側的其余部分朝向靠近所述極柱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凸部,所述第一側的所述其余部分與所述極耳連接,所述凸部用于與極柱連接。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片一體沖壓成型。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片具有沿預設方向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凸部和第二連接部,至少一層的所述極耳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所述第一側連接,至少另一層的所述極耳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所述第二側連接。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凸部沿所述預設方向的長度為4.5mm至35mm。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凸部的高度為0.5mm至2mm。
14、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在所述第一側的極耳層數為n,連接在所述第二側的極耳層數為m,n/m為1/9至1/5。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極耳的層數大于等于100。
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芯包括電芯本體、端蓋和根據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所述電芯本體與所述極耳連接,所述連接片與所述端蓋連接。
1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池包包括根據上述所述的電芯。
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包括根據上述中所述的電池包。
1.一種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的一部分相對所述第一側的其余部分朝向靠近所述極柱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凸部,所述第一側的所述其余部分與所述極耳連接,所述凸部用于與極柱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片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片具有沿預設方向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凸部和第二連接部,至少一層的所述極耳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所述第一側連接,至少另一層的所述極耳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所述第二側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沿所述預設方向的長度為4.5mm至3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高度為0.5mm至2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連接在所述第一側的極耳層數為n,連接在所述第二側的極耳層數為m,n/m為1/9至1/5;
8.一種電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芯本體、端蓋和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片極耳的連接結構,所述電芯本體與所述極耳連接,所述端蓋具有極柱,所述連接片與所述極柱連接。
9.一種電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芯。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電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