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自移動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充電樁及自移動組合設備。
背景技術:
1、隨著設備智能化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割草機也逐漸發展為能自動割草、自動充電、自動清洗的割草機器人。割草機器人根據用戶的設定對劃定范圍內的草地進行割草作業,當割草機器人電量不足或完成割草任務后,割草機器人會返回充電樁進行充電。
2、目前,割草機器人與充電樁之間通常通過電極接觸以進行充電,為了方便割草機器人能夠與充電樁的電極接觸,充電樁上的電極通常外露出來。然而,由于充電樁上的電極外露,導致下雨時充電樁上積水而使電極容易發生短路的情況,從而影響充電樁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出一種充電樁及自移動組合設備,避免充電樁因積水而使電極發生短路的情況,保證充電樁的正常使用。
2、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充電樁,包括:
3、殼體,所述殼體包括本體、第一延伸體及第二延伸體,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均與所述本體連接,且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均位于所述本體的同一側面,所述第一延伸體傾斜設置且所述第一延伸體靠近所述本體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延伸體遠離所述本體的一端,所述第二延伸體傾斜設置且所述第二延伸體靠近所述本體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延伸體遠離所述本體的一端;
4、第一電極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體面向所述第二延伸體的一側;
5、第二電極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體面向所述第一延伸體的一側且與所述第一電極組件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電極組件和所述第二電極組件用于與自移動設備接觸以給所述自移動設備充電。
6、上述充電樁,通過限定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均為傾斜設置,當下雨時,雨水所形成的水流可順著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的傾斜方向流向地面,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上不會發生積水的情況,從而避免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發生短路的情況,保證充電樁的正常使用,此外,本體、第一延伸體及第二延伸體形成一個類似u形的夾臂,當自移動設備返回充電樁時,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會給自移動設備保持有一個夾持力,提高自移動設備充電的可靠性。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體與所述第二延伸體之間的間距自靠近所述本體的一側至遠離所述本體的一側逐漸增大。
8、上述充電樁,通過限定第一延伸體與第二延伸體之間的間距逐漸增大,充電樁大致呈擴口狀態,有利于使自移動設備移動至第一延伸體與第二延伸體之間,此外,當自移動設備出現傾斜等不正情況時,通過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還可以對自移動設備進行導正。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殼體還包括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所述第一支撐體和所述第二支撐體均與所述本體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撐體和所述第二支撐體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支撐體和所述第二支撐體均位于所述本體的下側。
10、上述充電樁,通過設置上述的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第一方面,對本體、第一延伸體及第二延伸體進行支撐,第二方面,使得第一延伸體、第二延伸體、第一電極組件及第二電極組件處于較高的位置,避免地面積水時因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的位置較低而發生短路的情況,提高充電樁的充電穩定可靠性。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體具有第一頂面,所述第一頂面自靠近所述本體的一端至遠離所述本體的一端向下傾斜,所述第二延伸體具有第二頂面,所述第二頂面自靠近所述本體的一端至遠離所述本體的一端向下傾斜。
12、上述充電樁,通過限定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的傾斜方向,實現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向下傾斜的效果。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頂面還自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體的一端至遠離所述第二延伸體的一端向下傾斜,所述第二頂面還自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體的一端至遠離所述第二延伸體的一端向下傾斜。
14、上述充電樁,通過進一步限定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的傾斜方向,使得雨水所形成的水流順著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流向背離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的一側,避免雨水所形成的水流在沿著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流動時流向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進一步提高充電樁的防水性能。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體具有背離所述本體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從上至下朝向所述本體傾斜,所述第二延伸體具有背離所述本體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從上至下朝向所述本體傾斜。
16、上述充電樁,通過限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朝向本體傾斜,當雨水所形成的水流順著第一頂面和第二頂面傾斜流動至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時,雨水所形成的水流會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向地面,而不會再沿著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流動而滲入到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內對電極造成短路等損壞,保證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不會發生積水而導致電極短路的情況。
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體還具有連接于所述第一頂面和所述第一端面之間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延伸體還具有連接于所述第二頂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第二弧面。
18、上述充電樁,通過設置上述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方面,使得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大致為圓角設計,避免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發生磕傷使用者的情況,第二方面,弧面更有利于雨水所形成的水流的流動,進一步保證雨水所形成的水流能夠在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上順利流動。
1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本體具有第三頂面,所述第三頂面自遠離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的一端向下傾斜。
20、上述充電樁,通過限定本體的第三頂面的傾斜方向,使得本體上的雨水所形成的水流能夠順著斜面流至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進而流向地面,避免本體上發生積水的情況。
2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組件和所述第二電極組件分別被配置為可伸縮地設置于對應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或,所述第一電極組件和所述第二電極組件分別被配置為在所述自移動設備充電時伸出對應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在所述自移動設備不充電時容納于對應所述第一延伸體和所述第二延伸體內。
22、上述充電樁,通過配置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分別可伸縮地設置于對應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在未充電狀態下,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均外露,在自移動設備返回充電樁且充電狀態下,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至少部分伸縮至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的內部,且由于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被配置為伸縮設置,第一電極組件能夠在伸縮彈力作用下與第三電極組件緊密接觸,第二電極組件能夠在伸縮彈力作用下與第四電極組件緊密接觸,避免各電極組件之間因接觸不緊密而發生無法充電或接觸不良的情況,提升自移動組合設備的充電穩定性;或者,在自移動設備充電的時候,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伸出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以為自移動設備充電,在自移動設備不充電的時候,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容納于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內,以使充電樁具有防水防塵的效果。
23、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自移動組合設備,包括:
24、底座,用于停靠自移動設備;
25、如上任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充電樁,所述充電樁設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
26、自移動設備,所述自移動設備的相背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三電極組件和第四電極組件,所述自移動設備停靠于所述底座時,所述第三電極組件與所述第一電極組件接觸,所述第四電極組件與所述第二電極組件接觸。
27、上述自移動組合設備,充電樁通過限定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均為傾斜設置,當下雨時,雨水所形成的水流可順著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的傾斜方向流向地面,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上不會發生積水的情況,從而避免第一電極組件和第二電極組件發生短路的情況,保證充電樁的正常使用,此外,本體、第一延伸體及第二延伸體形成一個類似u形的夾臂,當自移動設備返回充電樁時,第一延伸體和第二延伸體會給自移動設備保持有一個夾持力,提高自移動設備充電的可靠性。通過在自移動設備的相背的兩側設置第三電極組件和第四電極組件,以使自移動設備與充電樁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