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天線,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基站天線的背罩和天線罩、基站天線。
背景技術:
1、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無線通信業務的需求不斷增長,運營商需要部署更多數量和支持更大數據業務的5g基站。而隨著基站部署數量的增多,站點資源逐漸稀缺,因此,支持原有站點擴容的低成本方案成為了主流發展方向。
2、其中,4g、5g融合基站支持多頻段集成、有源無源集成,體積小,風阻低,是基站天線的重要演進方向。此類有源無源一體化(a+p)天線通常采用上下堆疊的集成方案,無源(passive,?p)天線在上,有源(active,?a)天線在下,p天線內部增加了頻率選擇表面結構,借助其頻率選擇特性降低有源、無源天線之間的干擾。
3、a+p天線的堆疊方案導致下方a天線收發的電磁波需要穿過上方的p天線,p天線的天線罩、背罩、饋電網絡、結構件、以及頻率選擇表面都會對a天線幅相一致性造成影響,導致a天線賦形精度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出了一種用于基站天線的天線罩、基站天線,其可以提高天線幅相一致性。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基站天線的天線罩,其中,所述天線罩包括天線罩本體和背罩;所述天線罩本體構成有具有開口的第一容置空間,用于容置所述基站天線的無源天線單元;所述背罩封閉所述開口,且構成有第二容置空間,用于容置所述基站天線的至少部分有源天線單元;所述天線罩本體和所述背罩中的至少一者在對應所述有源天線單元兩側的部分均設置有至少一層具有電磁波反射性能的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
3、作為另一個技術方案,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線,包括有源天線單元和無源天線單元,還包括: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天線罩。
4、通過閱讀本申請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及附圖,將清楚本申請的其他目的和特征。
1.一種用于基站天線的天線罩,其中,所述天線罩包括天線罩本體和背罩;所述天線罩本體構成有具有開口的第一容置空間,用于容置所述基站天線的無源天線單元;所述背罩封閉所述開口,且構成有第二容置空間,用于容置所述基站天線的至少部分有源天線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背罩包括背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背板用于位于所述基站天線的無源天線單元和有源天線單元之間;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對設于所述背板的兩側,且與所述背板共同構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罩,其中,設置于所述第一側板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位于所述第一側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的表面和/或背離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的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采用蝕刻、印刷或粘貼的方式設置于所述第一側板或所述第二側板。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背板設置有至少一層第二周期性圖案導電層,用于形成頻率選擇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第二周期性圖案導電層的圖案與所述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的圖案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第二周期性圖案導電層位于所述背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的表面和/或背離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的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第二周期性圖案導電層采用蝕刻、印刷或粘貼的方式設置于所述背板。
9.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天線罩本體的對應所述有源天線單元兩側的部分分別為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所述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位于所述背罩背離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的外側,且設置有至少一層所述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罩,其中,設置于所述第一側部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位于所述第一側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間的表面和/或背離所述第一容置空間的表面;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罩,其中,所述第一周期性圖案導電層采用蝕刻、印刷或粘貼的方式設置于所述第一側部和所述第二側部。
12.一種基站天線,包括有源天線單元和無源天線單元,其中,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