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器器件,尤其涉及一種電池裝置及用電設備。
背景技術:
1、本部分提供的僅僅是與本技術相關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現有技術。
2、在電池裝置中,通常需要對電池裝置的相關參數(例如溫度、電壓等)進行采集,以便于對電池裝置進行管理。電池裝置通常設置有多個采樣點位,在一些技術中,可以使用具有多根芯線的排線結構連接多個采樣點位,以簡化采樣線路布置。由于采樣點位的布置差異較大,因此排線結構的芯線的長度也不盡相同,在加工排線結構的過程中,芯線只能按照各個不同尺寸需求分段裁切,不僅裁切不便、加工效率低,而且裁線時浪費線纜較多。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池裝置及用電設備,以至少緩解排線結構的芯線裁切不便的問題。
2、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電池裝置,電池裝置包括箱體、至少一個電池單體組件和采樣組件,該至少一個電池單體組件設置于所述箱體內,所述電池單體組件具有多個采樣點位;采樣組件用于采集所述電池單體組件的狀態信息,包括采樣器和排線結構,所述排線結構包括相互絕緣設置的多根芯線,多根所述芯線的一端均與所述采樣器連接,任意一根所述芯線的另一端與其中一個所述采樣點位連接;所述多根芯線包括至少一個定長芯線對,一個所述定長芯線對包括兩根所述芯線,各個所述定長芯線對的兩根所述芯線的長度之和為預設長度;所述電池單體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個電池單體,多個所述采樣點位排列成至少一排點位排,每排所述點位排包括多個沿所述第一方向間隔布置的多個所述采樣點位,在所述排線結構連接的同一排所述點位排中,至少有兩個所述采樣點位連接的所述芯線構成所述定長芯線對,所述第一方向為任意方向。
3、根據本技術技術方案的電池裝置,其排線結構的各個所述定長芯線對的兩根所述芯線的長度之和為預設長度,這樣,在芯線裁切過程中,可以先將整條芯線條裁切為預設長度的等長段的芯線段,然后再根據需要將等長段的芯線段進行分切,得到需求長度的芯線。由于整條芯線條可以預先被裁切為預設長度的等長段的芯線段,在這個過程中,裁切長度為定值,不需要頻繁校正裁切長度,操作方便、裁切效率較高,且由于預先裁切的芯線段的長度相同,這樣可以更為精確、方便的規劃整條芯線條的裁切段數,從而可以減少線纜的浪費,降低電池裝置的生產成本。將每排點位排的多個采樣點位連接的芯線設置為定長芯線對,這樣可以根據采樣點位的位置不同,使距離遠近互補的兩根芯線組成定長芯線對,例如,可以將距離較遠的采樣點位連接的芯線與距離較近的采樣點位連接的芯線組成定長芯線對,有利于使芯線被合理利用,也降低了芯線由于長度過長導致線束雜亂的問題。
4、另外,根據本技術的電池裝置,還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5、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在同一排所述點位排與該點位排連接的所有芯線中:所述采樣點位的數量設置為n個,所述n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數;其中,所述n設置為偶數且所有芯線設置為n/2個所述定長芯線對,或者所述n設置為奇數且所有芯線設置為(n-1)/2個所述定長芯線對。將同一排點位排連接的多根芯線盡可能設置為定長芯線對,使得芯線在裁切過程中,可以均采用預設長度的等長段的芯線段,然后再根據需要將等長段的芯線段進行分切,以得到需求長度的芯線,操作方便、裁切效率較高,且由于預先裁切的芯線段的長度相同,這樣可以更為精確、方便的規劃整條芯線條的裁切段數,從而可以減少線纜的浪費,降低電池裝置的生產成本。
6、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單體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相反設置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采樣器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在所述排線結構連接的同一排所述點位排中,沿所述第一側指向所述第二側的方向,多個所述采樣點位連接的所述芯線的長度順次呈增大設置。采樣器位于第一側,沿第一側指向第二側的方向,越遠離第一側的采樣點位其距離采樣器的距離越遠,將芯線設置呈順次增大,可以合理利用芯線長度,且可以降低芯線雜亂的可能。
7、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在與所述采樣器連接的一端,所述排線結構的所有所述芯線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交。通過將排線結構的所有芯線沿第二方向排列,提高了芯線的整齊度,降低了多根芯線的雜亂度,降低了芯線之間發生相互干涉的可能,方便了排線結構與采樣器連接,且方便了各根芯線與對應的采樣點位連接。
8、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同一排所述點位排連接的多根所述芯線的長度順次增大或順次減小。通過將同一排點位排連接的多根芯線的長度順次增大或順次減小,提高了芯線的整齊度,降低了多根芯線的雜亂度,降低了芯線之間發生相互干涉的可能,方便了排線結構與采樣器連接,且方便了各根芯線與對應的采樣點位連接。
9、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采樣點位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成至少兩排所述點位排,一個所述排線結構設置為與相鄰兩排所述點位排連接。通過一個采樣點數排連接兩排點位排,結構簡單,提高了電池裝置的集成度。
10、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排線結構設置于對應的相鄰兩排所述點位排之間。將排線結構設置于兩相鄰點位排之間,可以降低構件的相互干涉,提高空間利用率。同時,排線結構沿第二方向一側的芯線組可以與同側的點位排連接,排線結構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的芯線組可以與對應側的點位排連接,結構簡單,降低了布線復雜度。
11、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排線結構的所有所述芯線分為第一芯線組和第二芯線組,所述相鄰兩排所述點位排中的其中一排所述點位排與所述第一芯線組連接,另一排所述點位排與所述第二芯線組連接;沿所述第一芯線組遠離所述第二芯線組的方向至靠近所述第二芯線組的方向,所述第一芯線組的所有芯線的長度順次增大,且沿所述第二芯線組遠離所述第一芯線組的方向至靠近所述第一芯線組的方向,所述第二芯線組的所有芯線的長度順次增大;或者,沿所述第一芯線組遠離所述第二芯線組的方向至靠近所述第二芯線組的方向,所述第一芯線組的所有芯線的長度順次減小,且沿所述第二芯線組遠離所述第一芯線組的方向至靠近所述第一芯線組的方向,所述第二芯線組的所有芯線的長度順次減小。排線結構的芯線組多根芯線的長度順次增大或順次減小,提高了芯線的整齊度,降低了多根芯線的雜亂度,降低了芯線之間發生相互干涉的可能,方便了排線結構與采樣器連接,且方便了各根芯線與對應的采樣點位連接。
12、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排線結構還包括一體構造的連體層,所述連體層包括多個包裹部,所有所述芯線的外側均至少部分包覆有所述包裹部,所述連體層在相鄰兩所述包裹部之間設置有連接段,所述連接段上設置有沿所述芯線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分離引導部,所述分離引導部用于定位所述連接段的分離位置。通過在連接段上設置分離引導部,在排線結構需要分離部分芯線時,可以沿著需要分離的芯線與相鄰芯線之間的分離引導部將連接段分開,使相應芯線以及包裹該芯線的包裹部一并被分開,提高了排線分離操作的方便性,且在分離引導部的引導作用下,可以提高芯線的連接段分離位置的精確度,降低由于分離位置偏移而導致包裹部破損,進而影響排線結構的性能的可能。
13、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離引導部設置為沿所述芯線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14、本技術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用電設備,用電設備包括本技術或本技術任意實施例提出的排線結構,或者用電設備包括本技術或本技術任意實施例提出的電池裝置。
15、本技術用電設備與本技術或本技術任意實施例提出的排線結構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16、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