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包括外殼體,外殼體的一端設有信號輸入端口,外殼體的另一端設有信號輸出端口,外殼體內部設有信號采集模塊、主控模塊、執行模塊以及無線傳輸模塊,信號采集模塊連接信號輸入端口,信號輸入端口信號連接遙測信號采集裝置,遙測信號采集裝置分別連接配電儀表內的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溫濕度傳感器,主控模塊分別連接信號采集模塊、執行模塊,主控模塊通過無線傳輸模塊連接個人智能終端以及后臺監控中心,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實現對遠程配電儀表的實時監控,且監控效率高,提高了管理效率,減輕巡查人員工作負擔。
【專利說明】
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遠程配電控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力系統的配電箱一般設置在室外,如果電力系統出現過壓、過流或短路等異常情況,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獲知,延誤維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給電力用戶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損失和不便,現有的電力配電控制裝置需要工作人員具體到現場根據情況而進行操作,人員往來站點之間的時間很長,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0003]中國專利號“201220306474.5”公開了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其優點在于:可實現人員不到場操作,降低不必要的時間消耗,提高管理效率;其不足之處在于:其采用的GSM通信模塊和通訊網絡信號傳輸效率低,無法再第一時間將故障信號發送至工作人員,延誤維修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的一端設有信號輸入端口,所述外殼體的另一端設有信號輸出端口,所述外殼體內部設有信號采集模塊、主控模塊、執行模塊以及無線傳輸模塊,所述信號采集模塊連接信號輸入端口,所述信號輸入端口信號連接遙測信號采集裝置,所述遙測信號采集裝置分別連接配電儀表內的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所述主控模塊分別連接信號采集模塊、執行模塊,所述主控模塊通過無線傳輸模塊連接個人智能終端以及后臺監控中心。
[0006]優選的,所述遙測信號采集裝置包括中央處理器、信號采集器、A/D轉換模塊、GPS定位模塊、以太網交換模塊以及通訊模塊,所述信號采集器通過A/D轉換模塊連接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分別連接GPS定位模塊、以太網交換模塊,所述以太網交換模塊連接通訊模塊,所述通訊模塊信號連接信號輸入端口。
[0007]優選的,所述無線傳輸模塊包括三極管A、三極管B、放大器A、放大器B,三極管A的基極連接三極管B的集電極,三極管B的發射極接地,基極連接電阻A和電阻B的節點,電阻B接地,電阻A—端連接三極管A的集電極,三極管A的發射極分別連接電阻D—端、電阻E—端、電阻F—端,電阻D另一端分別連接三極管B集電極和電阻C 一端,電阻C另一端接地,電阻E另一端連接電阻G—端,電阻G另一端接入放大器A負極輸入端,電阻F另一端接入放大器A正極輸入端,電阻I接在放大器A正極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電阻H—端接在放大器A負極輸入端,另一端接地。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I)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實現對遠程配電儀表的實時監控,且監控效率高,提高了管理效率,減輕巡查人員工作負擔。
[0010](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遙測信號采集裝置抗干擾能力強,信號傳輸速度快,能夠提高配電儀表工作時各項參數的采集效率。
[0011](3)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無線傳輸模塊抗干擾能力強,能夠提高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傳輸效率,進一步提高了故障信號傳輸效率,保證了檢修的及時性。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原理框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測信號采集裝置原理框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無線傳輸模塊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包括外殼體I,所述外殼體I的一端設有信號輸入端口2,所述外殼體I的另一端設有信號輸出端口 3,所述外殼體I內部設有信號采集模塊4、主控模塊5、執行模塊6以及無線傳輸模塊7,所述信號采集模塊4連接信號輸入端口 2,所述信號輸入端口 2信號連接遙測信號采集裝置8,所述遙測信號采集裝置8分別連接配電儀表9內的電壓互感器10、電流互感器11、溫濕度傳感器12,所述主控模塊5分別連接信號采集模塊4、執行模塊5,所述主控模塊5通過無線傳輸模塊7連接個人智能終端13以及后臺監控中心14。
[0017]本實施例中,遙測信號采集裝置8包括中央處理器15、信號采集器16、A/D轉換模塊17、GPS定位模塊18、以太網交換模塊19以及通訊模塊20,所述信號采集器16通過A/D轉換模塊17連接中央處理器15,所述中央處理器15分別連接GPS定位模塊18、以太網交換模塊19,所述以太網交換模塊19連接通訊模塊20,所述通訊模塊20信號連接信號輸入端口 2。信號采集器能夠實時采集的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溫濕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通過A/D轉換模塊轉換后發送至中央處理器處理,中央處理器在將遙測信號發送出去,GPS定位模塊能夠定位出現故障的配電儀表位置,便于工作人員檢修,提高管理效率,本實用新型采用的遙測信號采集裝置抗干擾能力強,信號傳輸速度快,能夠提高配電儀表工作時各項參數的采集效率。
[0018]本實施例中,無線傳輸模塊7包括三極管Alb、三極管B 2b、放大器A lc、放大器B2c,三極管A Ib的基極連接三極管B 2b的集電極,三極管B 2b的發射極接地,基極連接電阻A Ia和電阻B 2a的節點,電阻B 2a接地,電阻A Ia—端連接三極管A Ib的集電極,三極管AIb的發射極分別連接電阻D 4a一端、電阻E 5a一端、電阻F 6a一端,電阻D 4a另一端分別連接三極管B 2b集電極和電阻C 3a—端,電阻C 3a另一端接地,電阻E 5a另一端連接電阻G7a—端,電阻G 7a另一端接入放大器A Ic負極輸入端,電阻F 6a另一端接入放大器A Ic正極輸入端,電阻I 9a接在放大器A Ic正極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電阻H 8a—端接在放大器AIc負極輸入端,另一端接地,電阻J 10a、電阻K 11a、電阻L 12a、電阻M 13a、放大器B 2c、電容Id組成電平轉換電路,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無線傳輸模塊抗干擾能力強,能夠提高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傳輸效率,進一步提高了故障信號傳輸效率,保證了檢修的及時性。
[0019]工作原理: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實時采集配電儀表工作時的各項參數數據,并且通過遙測信號采集裝置采集后通過信號輸入端口發送至主控模塊,主控模塊分析處理后箱執行模塊發送指令關閉出現故障的配電儀表,同時將采集的信號發送至個人智能終端和后臺監控中心,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實現對遠程配電儀表的實時監控,且監控效率高,提高了管理效率,減輕巡查人員工作負擔。
[0020]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包括外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的一端設有信號輸入端口,所述外殼體的另一端設有信號輸出端口,所述外殼體內部設有信號采集模塊、主控模塊、執行模塊以及無線傳輸模塊,所述信號采集模塊連接信號輸入端口,所述信號輸入端口信號連接遙測信號采集裝置,所述遙測信號采集裝置分別連接配電儀表內的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所述主控模塊分別連接信號采集模塊、執行模塊,所述主控模塊通過無線傳輸模塊連接個人智能終端以及后臺監控中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測信號采集裝置包括中央處理器、信號采集器、A/D轉換模塊、GPS定位模塊、以太網交換模塊以及通訊模塊,所述信號采集器通過A/D轉換模塊連接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分別連接GPS定位模塊、以太網交換模塊,所述以太網交換模塊連接通訊模塊,所述通訊模塊信號連接信號輸入端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遠程電力配電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傳輸模塊包括三極管A、三極管B、放大器A、放大器B,三極管A的基極連接三極管B的集電極,三極管B的發射極接地,基極連接電阻A和電阻B的節點,電阻B接地,電阻A—端連接三極管A的集電極,三極管A的發射極分別連接電阻D—端、電阻E—端、電阻F—端,電阻D另一端分別連接三極管B集電極和電阻C 一端,電阻C另一端接地,電阻E另一端連接電阻G—端,電阻G另一端接入放大器A負極輸入端,電阻F另一端接入放大器A正極輸入端,電阻I接在放大器A正極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電阻H—端接在放大器A負極輸入端,另一端接地。
【文檔編號】H02J13/00GK205693439SQ201620538925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6日 公開號201620538925.6, CN 201620538925, CN 205693439 U, CN 205693439U, CN-U-205693439, CN201620538925, CN201620538925.6, CN205693439 U, CN205693439U
【發明人】邵傳雪, 王守智, 胡雨才, 宋忠乾, 李秀珠, 鄭開華, 洪之濱, 陳方強, 盛多允
【申請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陽谷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