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光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支架組件。
背景技術:
光伏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
光伏發電的太陽能板需要用支架將其支撐起來,并且為了使其效率最高通常需要將其安裝于特定朝向及角度,目前市場上的光伏支架都是設計固定的,調節朝向是人工將其移動,角度無法調節,由于其不是固定在地面上,在臺風等惡劣天氣易使其產生移動,從而影響其發電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光伏支架難以調節其朝向及傾斜角度而提供的一種光伏支架組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光伏支架組件,包括由膨脹螺絲固定在地面上的左、右立柱,立柱下端設有安裝板,在各立柱的安裝板上設有弧形滑槽,膨脹螺絲上端穿過該滑槽設置,立柱通過壓緊螺母將其固定在地面上,兩立柱之間設有橫梁,兩立柱的上端連接固定板,太陽能板固定在該固定板上。
所述的固定板背面設有連接塊,在該連接塊上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對應的,在立柱的上端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螺栓穿過立柱上的通孔及連接塊上的通孔設置,并通過螺母鎖緊,固定板可相對螺栓轉動。
在太陽能板背面的上端固定有上支架,還包括一端活動連接上支架,另一端活動連接橫梁的上調節桿,上調節桿上端與上支架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上調節桿與橫梁之間通過調節螺絲固定,在橫梁上設有供調節螺絲螺紋連接的螺絲孔,在上調節桿上設有供調節螺絲穿過的多個調節孔,調節螺絲穿過調節孔與橫梁螺紋連接,調節孔直徑大于螺絲直徑,且調節孔直徑小于調節螺絲的螺帽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將光伏支架的立柱設計為兩個,使其具有較強的支撐能力,將立柱的安裝板上設置弧形滑槽,使兩立柱具有一定的調節空間,可調節立柱上端的太陽能板的朝向,將太陽能板與立柱之間設計為可轉動式的并通過上調節桿進行角度的調節,使太陽能板的角度調節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柱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的一種光伏支架組件,包括由膨脹螺絲固定在地面上的左、右立柱1,立柱下端設有安裝板2,在各立柱的安裝板上設有弧形滑槽3,膨脹螺絲上端穿過該滑槽設置,立柱通過壓緊螺母將其固定在地面上,兩立柱之間設有橫梁4,兩立柱的上端連接固定板5,太陽能板6固定在該固定板5上。所述的固定板背面設有連接塊7,在該連接塊上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對應的,在立柱的上端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螺栓穿過立柱上的通孔及連接塊上的通孔設置,并通過螺母鎖緊,固定板可相對螺栓轉動。在太陽能板背面的上端固定有上支架8,還包括一端活動連接上支架,另一端活動連接橫梁的上調節桿9,上調節桿上端與上支架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上調節桿與橫梁之間通過調節螺絲10固定,在橫梁上設有供調節螺絲螺紋連接的螺絲孔,在上調節桿上設有供調節螺絲穿過的多個調節孔,調節螺絲穿過調節孔與橫梁螺紋連接,調節孔直徑大于螺絲直徑,且調節孔直徑小于調節螺絲的螺帽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將光伏支架的立柱設計為兩個,使其具有較強的支撐能力,將立柱的安裝板上設置弧形滑槽,使兩立柱具有一定的調節空間,可調節立柱上端的太陽能板的朝向,將太陽能板與立柱之間設計為可轉動式的并通過上調節桿進行角度的調節,使太陽能板的角度調節方便快捷。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領域內普通的技術人員的簡單更改和替換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