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具體涉及一種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1、電子工程又稱“弱電技術”或“信息技術”,可進一步細分為電測量技術、調整技術以及電子技術,電子工程,是電氣工程的一個子類,是面向電子領域的工程學,在其研究對象已經超出了電子領域,電子工程的應用形式涵蓋了電動設備以及運用了控制技術、測量技術、調整技術、計算機技術,直至信息技術的各種電動開關。
2、電子工程外接電源是保證電子工程在運轉的時候,能夠提供充足的電力,對于電子工程的運轉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們對外接電源保護裝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外接電源一般安裝在弱電盒內,其在檢修時,由于內部空間有限導致維護人員在對電源維修時花費時間較長,因此,亟需一種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具有便于維護的優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包括保護組件、觀測組件、復位組件、定位組件、固定座、固定組件、定位架和外接電源本體,所述外接電源本體設置在固定座的頂部,所述固定組件均設置在固定座底部的四周,所述復位組件均設置在固定座頂部的四周,所述保護組件設置在復位組件的頂部,所述觀測組件設置在保護組件的正面,所述定位架固定安裝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定位組件設置在復位組件的內側且總數量為兩個,所述保護組件包括保護箱、頂蓋、拉桿和導線管,所述觀測組件包括觀測門、密封圈、第一滑槽、第一彈簧和第一滑塊,所述復位組件包括定位桿、第二滑槽、第二滑塊、第二彈簧和l型卡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卡桿、第一螺紋架和卡槽,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卡座、第二螺紋架和環形孔。
3、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開設在定位桿的內部,所述第二滑塊滑動在第二滑槽的內部,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且位于第二滑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彈簧。
4、進一步地,所述l型卡架固定安裝在第二滑塊的外側,所述l型卡架相對遠離的一側與保護箱的內腔固定連接。
5、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桿的底部與固定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頂蓋固定安裝在保護箱的頂部,所述拉桿均固定安裝在保護箱底部的四周。
6、進一步地,所述導線管均連通在保護箱的兩側且總數量為八個,所述環形孔均開設在固定座內部的四周,所述第二螺紋架通過螺紋轉動在卡座的內部。
7、進一步地,所述卡座的頂部與固定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密封圈固定安裝在觀測門的背面,所述第一滑槽均開設在觀測門內部的兩側。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塊滑動在第一滑槽的內部,所述第一滑槽的內腔且位于第一滑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滑塊的背面與保護箱的正面固定連接。
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紋架通過螺紋轉動在卡桿的內部,所述卡槽均開設在外接電源本體的兩側,所述第一螺紋架通過卡槽貫穿至外接電源本體的內部,所述卡桿的外側與定位桿相對靠近的一側固定連接。
10、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保護組件對外接電源本體的表面進行保護,同時其本身也便于拆卸,從而方便工作人員對外接電源本體進行維護,通過設置觀測組件主要方便對外接電源本體進行觀測,通過設置定位架便于對整體裝置進行安裝,通過設置復位組件主要對保護組件進行限位,防止保護組件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生晃動,通過設置固定組件主要對保護組件的底部進行固定,通過設置定位組件對外接電源本體的兩側進行限位,對外接電源本體進行觀測時,工作人員將觀測門向上移動,從而便于對保護箱的內腔進行觀測,對外接電源本體進行維護時,轉動第二螺紋架,第二螺紋架脫離拉桿的內腔,接著將保護箱向上移動,保護箱帶動拉桿脫離環形孔的內腔,同時為了避免保護箱在移動的時候發生晃動,在l型卡架和第二滑塊的作用下對保護箱的內部進行限位,當保護箱移動到一定位置后,轉動第一螺紋架,第一螺紋架脫離卡槽的內腔,最后可將外接電源本體進行拆卸維護,具有便于維護的優點,解決了外接電源在弱電盒內檢修時,由于內部空間有限導致維護人員在對電源維修時花費時間較長的問題。
1.一種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護組件(1)、觀測組件(2)、復位組件(3)、定位組件(4)、固定座(5)、固定組件(6)、定位架(7)和外接電源本體(8),所述外接電源本體(8)設置在固定座(5)的頂部,所述固定組件(6)均設置在固定座(5)底部的四周,所述復位組件(3)均設置在固定座(5)頂部的四周,所述保護組件(1)設置在復位組件(3)的頂部,所述觀測組件(2)設置在保護組件(1)的正面,所述定位架(7)固定安裝在固定座(5)的底部,所述定位組件(4)設置在復位組件(3)的內側且總數量為兩個,所述保護組件(1)包括保護箱(11)、頂蓋(12)、拉桿(13)和導線管(14),所述觀測組件(2)包括觀測門(21)、密封圈(22)、第一滑槽(23)、第一彈簧(24)和第一滑塊(25),所述復位組件(3)包括定位桿(31)、第二滑槽(32)、第二滑塊(33)、第二彈簧(34)和l型卡架(35),所述定位組件(4)包括卡桿(41)、第一螺紋架(42)和卡槽(43),所述固定組件(6)包括卡座(61)、第二螺紋架(62)和環形孔(6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32)開設在定位桿(31)的內部,所述第二滑塊(33)滑動在第二滑槽(32)的內部,所述第二滑槽(32)的內部且位于第二滑塊(3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彈簧(3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架(35)固定安裝在第二滑塊(33)的外側,所述l型卡架(35)相對遠離的一側與保護箱(11)的內腔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桿(31)的底部與固定座(5)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頂蓋(12)固定安裝在保護箱(11)的頂部,所述拉桿(13)均固定安裝在保護箱(11)底部的四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管(14)均連通在保護箱(11)的兩側且總數量為八個,所述環形孔(63)均開設在固定座(5)內部的四周,所述第二螺紋架(62)通過螺紋轉動在卡座(61)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61)的頂部與固定座(5)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密封圈(22)固定安裝在觀測門(21)的背面,所述第一滑槽(23)均開設在觀測門(21)內部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25)滑動在第一滑槽(23)的內部,所述第一滑槽(23)的內腔且位于第一滑塊(2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24),所述第一滑塊(25)的背面與保護箱(11)的正面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工程外接電源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紋架(42)通過螺紋轉動在卡桿(41)的內部,所述卡槽(43)均開設在外接電源本體(8)的兩側,所述第一螺紋架(42)通過卡槽(43)貫穿至外接電源本體(8)的內部,所述卡桿(41)的外側與定位桿(31)相對靠近的一側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