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電力設備。主要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通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
[0003]—般風力發電機在運轉前,需要從端蓋處將潤滑油灌入其中,來達到潤滑軸承和保護零件的目的,但是,現有的發電機組端蓋處主要采用螺紋連接,在外端蓋與端蓋的連接處會產生接縫,工人在灌入潤滑油時,潤滑油容易從接縫處漏出,而只有一小部分潤滑油進入發電機組內腔中,造成潤滑油極度的浪費,而且灌油效率低,污染外部的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包括外端蓋和端蓋,所述端蓋與機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所述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所述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進油口和/或第二進油口設有內螺紋,所述油口連接通道為至少一端設有外螺紋的圓管,所述圓管與內螺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圓管的一端位于第一進油口內,另一端位于第二進油口內。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進油口的內徑與第二進油口的內徑相同,所述圓管兩端設有外螺紋或者所述圓管整體為外螺紋圓管。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進油口的內徑大于/小于第二進油口的內徑,所述圓管為一階梯軸圓管,所述圓管一端或兩端設有外螺紋。
[0010]進一步地,所述油口連接通道為一圓管,所述圓管與所述外端蓋可拆卸連接或者一體成型,所述圓管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進油口內。
[0011 ]進一步地,所述螺紋連接為密封螺紋連接。
[0012]進一步地,還包括保護罩和外密封環,所述外密封環與所述外端蓋連接,所述保護罩通過保護罩固定螺栓分別與外端蓋和外密封環連接,所述端蓋連接軸承,軸承端蓋與端蓋連接,軸承端蓋與端蓋之間設有內密封環。
[0013]進一步地,所述圓管內設有單向閥或者薄膜葉片。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在灌油時,由于油口連接通道在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的接縫處,當潤滑油從注油口進入時,通過油口連接通道進入第二進油口,避免了潤滑油從接縫處漏出,將潤滑油直接灌入第二進油口,大大降低了潤滑油的浪費,而且不會污染外部的環境,灌油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內徑相同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內徑相同放大圖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階梯軸圓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圓管中設有單向閥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的名稱:
[0022]1-保護罩固定螺栓;2-保護罩;3-外密封環;4-外端蓋;5-波形彈簧墊圈;6-端蓋;7-端蓋固定螺栓;8-機座;9-軸承;10-軸承端蓋;11-內密封環;12-注油口 ; 13-油口連接通道;41-第一進油口; 61-第二進油口,20-單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為:
[0024]實施例1:
[0025]—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包括外端蓋和端蓋,所述端蓋與機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所述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所述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所述第一進油口和/或第二進油口設有內螺紋,所述油口連接通道為至少一端設有外螺紋的圓管,所述圓管與內螺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圓管的一端位于第一進油口內,另一端位于第二進油口內,所述第一進油口的內徑與第二進油口的內徑相同,所述圓管整體為外螺紋圓管。
[002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在灌油時,由于油口連接通道在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的接縫處,當潤滑油從注油口進入時,通過油口連接通道進入第二進油口,避免了潤滑油從接縫處漏出,將潤滑油直接灌入第二進油口,大大降低了潤滑油的浪費,而且不會污染外部的環境,灌油效率高。
[0027]實施例2: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圓管兩端設有外螺紋。
[0028]實施例3,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第一進油口的內徑大于/小于第二進油口的內徑,所述圓管為一階梯軸圓管,所述圓管一端或兩端設有外螺紋。
[002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在灌油時,由于油口連接通道在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的接縫處,當潤滑油從注油口進入時,通過油口連接通道進入第二進油口,避免了潤滑油從接縫處漏出,將潤滑油直接灌入第二進油口,大大降低了潤滑油的浪費,而且不會污染外部的環境,灌油效率高,第一進油口與第二進油口的內徑不同,可以使潤滑油灌入的流速不同。
[0030]實施例4,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油口連接通道為一圓管,所述圓管與所述外端蓋可拆卸連接或者一體成型,所述圓管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進油口內。
[003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無需加工螺紋連接,即可實現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的連通,加工簡單方便。
[0032]進一步地,上述實施例1或2或3中所述螺紋連接為密封螺紋連接。
[003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實現螺紋連接處自密封,進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提尚可靠性。
[0034]實施例5,其余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還包括保護罩和外密封環,所述外密封環與所述外端蓋連接,所述保護罩通過保護罩固定螺栓分別與外端蓋和外密封環連接,所述端蓋連接軸承,軸承端蓋與端蓋連接,軸承端蓋與端蓋之間設有內密封環。
[003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端蓋與外端蓋之間的連接可靠性,保證端蓋油封性能正常。
[0036]實施例6,所述圓管內設有單向閥或者薄膜葉片。
[0037]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單向閥或者薄膜葉片,在灌入潤滑油時,可以避免潤滑油由于第二進油口內部產生負壓,因負壓可以將灌入的潤滑油回流到第一進油口,保證灌油時的流暢性,灌油效率高。
[0038]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包括外端蓋和端蓋,所述端蓋與機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所述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所述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油口和/或第二進油口設有內螺紋,所述油口連接通道為至少一端設有外螺紋的圓管,所述圓管與內螺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圓管的一端位于第一進油口內,另一端位于第二進油口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油口的內徑與第二進油口的內徑相同,所述圓管兩端設有外螺紋或者所述圓管整體為外螺紋圓管。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油口的內徑大于/小于第二進油口的內徑,所述圓管為一階梯軸圓管,所述圓管一端或兩端設有外螺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口連接通道為一圓管,所述圓管與所述外端蓋可拆卸連接或者一體成型,所述圓管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進油口內。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連接為密封螺紋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保護罩和外密封環,所述外密封環與所述外端蓋連接,所述保護罩通過保護罩固定螺栓分別與外端蓋和外密封環連接,所述端蓋連接軸承,軸承端蓋與端蓋連接,軸承端蓋與端蓋之間設有內密封環。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管內設有單向閥或者薄膜葉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機端蓋注油結構,包括外端蓋和端蓋,所述端蓋與機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所述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所述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外端蓋設有注油口和第一進油口,注油口與第一進油口相連通,端蓋設有第二進油口,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之間設有油口連接通道,在灌油時,由于油口連接通道在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的接縫處,當潤滑油從注油口進入時,通過油口連接通道進入第二進油口,避免了潤滑油從接縫處漏出,將潤滑油直接灌入第二進油口,大大降低了潤滑油的浪費,不會污染外部的環境,灌油效率高。
【IPC分類】H02K5/04
【公開號】CN205231890
【申請號】CN201521048348
【發明人】金明, 董偉干
【申請人】江蘇天賦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