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貼合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卷料貼合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在印刷電路板生產(chǎn)領域,由于電路板在生產(chǎn)過程中其套位精度要求較高,目前設備難以實現(xiàn)該精度要求,因此其生產(chǎn)一直是依賴人手操作,尤其是在貼合作業(yè)時,一般是先將卷料打定位孔后分切成片料,在貼合工序中,通過人手取片料,利用事先打好的定位孔配合設備上的定位柱,通過人手進行定位安裝,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貼合。上述生產(chǎn)步驟不僅自動化程度低,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其定位精度差,從而降低產(chǎn)品的貼合質量,導致產(chǎn)品不良率的增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卷料貼合系統(tǒng),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自動貼合,其自動化程度高,大大節(jié)省企業(yè)人力成本,提高產(chǎn)品的貼合質量。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卷料貼合系統(tǒng),包括機架,所述機架設置有吸附貼合平臺,所述吸附貼合平臺的一側設置有自動對位平臺,所述自動對位平臺的一側設置有切料裝置,所述切料裝置與自動對位平臺之間設置有用于運送片料的吸料機械手;所述自動對位平臺與吸附貼合平臺之間設置有貼合機械手。
作為優(yōu)選,所述自動對位平臺為四軸自動對位平臺,所述四軸自動對位平臺,包括底板和工作臺,所述底板和工作臺之間設置有四組用于驅動工作臺實現(xiàn)XY軸平移和轉動的XYθ對位單元,所述四組XYθ對位單元呈矩形分布于底板,四組XYθ對位單元的轉軸分別與工作臺可轉動連接;還包括CCD攝像組件和電腦控制組件,所述CCD攝像組件和四組XYθ對位單元分別與電腦控制組件電信號連接,所述CCD攝像組件拍攝位于工作臺的產(chǎn)品。
作為優(yōu)選,所述四組XYθ對位單元為四組主動XYθ對位單元,所述四組主動XYθ對位單元的對位電機驅動方向依次呈順時針或逆時針布置。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主動XYθ對位單元包括滑軌座,所述滑軌座設置有對位電機,所述對位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絲桿軸,所述滑軌座設置有下滑軌,所述下滑軌滑動連接有下滑塊,所述下滑塊與絲桿軸螺接,所述下滑塊設置有與下滑軌相互垂直的上滑軌,所述上滑軌滑動連接的上滑塊,所述上滑塊設置有轉軸。
作為優(yōu)選,所述工作臺開設有攝像窗,所述攝像窗鑲設有透明板;所述CCD攝像組件包括XY移動平臺,所述XY移動平臺連接有CCD攝像頭,所述CCD攝像頭位于攝像窗的底部并正對透明板。
作為優(yōu)選,所述切料裝置包括卷料切刀機構和位于卷料切刀機構出料側的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包括送料電機,所述送料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驅動輥,所述驅動輥連接有傳輸帶。
作為優(yōu)選,所述吸料機械手包括運料滑軌,所述運料滑軌位于傳輸帶與自動對位平臺之間,所述運料滑軌滑動連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設置有吸料氣缸,所述吸料氣缸的輸出軸連接有用于吸取片料的吸盤組件;還包括運料電機,所述運料電機通過皮帶驅動吸盤組件往復滑動于傳輸帶與自動對位平臺之間。
作為優(yōu)選,所述貼合機械手包括固定于機架的XZ驅動平臺,所述XZ驅動平臺連接有貼合吸附架,貼合吸附架的底板設置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底板為透明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設置有用于透過底板進行拍攝的CCD攝像頭。
作為優(yōu)選,所述卷料切刀機構的出料側設置有片料反向輪,片料反向輪位于傳輸帶上方。
作為優(yōu)選,所述切料裝置的前端設置有卷料送料輥輪,所述吸附貼合平臺的后端設置有卷料收卷輥輪。
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架包括滑動架和基座架,所述基座架滑動連接于運料滑軌,所述滑動架滑動連接于基座架,所述吸料氣缸固定于滑動架;還包括橫向電機,所述橫向電機通過絲桿機構與滑動架連接;所述傳輸帶上方設置有CCD攝像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卷料貼合系統(tǒng),待貼合的底料A和面料B可通過外部的放料裝置進行連續(xù)放料,底料A進入吸附貼合平臺,貼合機械手拍攝底料A的畫面并捕捉定位點,該畫面位置作為基準位置;以此同時,面料B依次經(jīng)過切料裝置分切成片料,吸料機械手將分切后的片料依次吸取放置自動對位平臺,自動對位平臺按基準位置對放置于其上的片料進行對位,貼合機械手將片料貼合放置于對應的底料A上,貼好的物料通過收料裝置進行連續(xù)收料。依次循環(huán),通過自動對位平臺的自動對位,使卷料可實現(xiàn)連續(xù)貼合,自動化程度高,大大節(jié)省企業(yè)人力成本,提高產(chǎn)品的貼合質量。當需要貼合多層物料時,可按貼合物料的層數(shù),依次將若干卷料貼合系統(tǒng)串聯(lián),通過靈活的組合方式,可適用不同層數(shù)材料的貼合,使用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卷料送料輥輪和卷料收料輥輪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卷料送料輥輪和卷料收料輥輪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對位平臺和吸料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對位平臺和吸料機械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片料反向輪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對位平臺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機架 2—吸附貼合平臺 3—自動對位平臺 31—底板 32—工作臺 33—主動XYθ對位單元 331—滑軌座 332—對位電機 333—絲桿軸 334—下滑軌 335—下滑塊 336—上滑軌 337—上滑塊 338—轉軸 34—CCD攝像組件 35—XY移動平臺 36—CCD攝像頭 4—卷料切刀機構 41—片料反向輪 5—送料機構 51—送料電機 52—驅動輥 53—傳輸帶 6—吸料機械手 61—運料滑軌 62—固定架 621—滑動架 622—基座架 623—橫向電機 63—吸料氣缸 64—吸盤組件 65—運料電機 7—貼合機械手 71—XZ驅動平臺 72—貼合吸附架 721—透明板 8—卷料送料輥輪 9—卷料收卷輥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卷料貼合系統(tǒng),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設置有吸附貼合平臺2,所述吸附貼合平臺2的一側設置有自動對位平臺3,所述自動對位平臺3的一側設置有切料裝置,所述切料裝置與自動對位平臺3之間設置有用于運送片料的吸料機械手6;所述自動對位平臺3與吸附貼合平臺2之間設置有貼合機械手7。待貼合的底料A和面料B可通過外部的放料裝置進行連續(xù)放料,底料A進入吸附貼合平臺2,貼合機械手7拍攝底料A的畫面并捕捉定位點,該畫面位置作為基準位置;以此同時,面料B依次經(jīng)過切料裝置分切成片料,吸料機械手6將分切后的片料依次吸取放置自動對位平臺3,自動對位平臺3按基準位置對放置于其上的片料進行對位,貼合機械手7將片料貼合放置于對應的底料A上,貼好的物料通過收料裝置進行連續(xù)收料。依次循環(huán),通過自動對位平臺3的自動對位,使卷料可實現(xiàn)連續(xù)貼合,自動化程度高,大大節(jié)省企業(yè)人力成本,提高產(chǎn)品的貼合質量。當需要貼合多層物料時,可按貼合物料的層數(shù),依次將若干組卷料貼合系統(tǒng)串聯(lián),將2組卷料貼合系統(tǒng)串聯(lián)(A為1組卷料貼合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底料上貼合2層面料的動作。因此,通過靈活的組合方式,可適用不同層數(shù)材料的貼合,使用簡單方便。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自動對位平臺3為四軸自動對位平臺3,所述四軸自動對位平臺3,包括底板31和工作臺32,所述底板31和工作臺32之間設置有四組用于驅動工作臺32實現(xiàn)XY軸平移和轉動的XYθ對位單元,所述四組XYθ對位單元呈矩形分布于底板31,四組XYθ對位單元的轉軸338分別與工作臺32可轉動連接;還包括CCD攝像組件34和電腦控制組件,所述CCD攝像組件34和四組XYθ對位單元分別與電腦控制組件電信號連接,所述CCD攝像組件34拍攝位于工作臺32的產(chǎn)品。CCD攝像組件34拍攝位于工作臺32的產(chǎn)品,電腦控制組件自動識別CCD攝像組件34所拍攝產(chǎn)品的定位點并計算出與基準位置的偏差,并控制XYθ對位單元運動,驅動工作臺32實現(xiàn)XY軸平移和轉動,從而實現(xiàn)工作臺32上產(chǎn)品的自動對位。在對位工序上無需人工干預, 大大節(jié)省企業(yè)人力成本,提高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質量。通過對該四軸自動對位平臺3的開發(fā),使其嵌套于各自動化生產(chǎn)設備中,實現(xiàn)自動對位的同時,也實現(xiàn)生產(chǎn)線的全自動生產(chǎn)管理。
本實施例的四組XYθ對位單元為四組主動XYθ對位單元33,所述四組主動XYθ對位單元33的對位電機332驅動方向依次呈順時針或逆時針布置。四組主動XYθ對位單元33可實現(xiàn)驅動工作臺32實現(xiàn)XY軸方向的移動和轉動。為提高對位平臺的工作穩(wěn)定性,上述結構為優(yōu)選結構布置,可最大限度提升工作臺32的轉動角度,避免在運轉時相互之間的干涉現(xiàn)象,從而達到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控制要求,而且對位平臺的工作穩(wěn)定性更高。
本實施例的主動XYθ對位單元33包括滑軌座331,所述滑軌座331設置有對位電機332,所述對位電機332的輸出軸連接有絲桿軸333,所述滑軌座331設置有下滑軌334,所述下滑軌334滑動連接有下滑塊335,所述下滑塊335與絲桿軸333螺接,所述下滑塊335設置有與下滑軌334相互垂直的上滑軌336,所述上滑軌336滑動連接的上滑塊337,所述上滑塊337設置有轉軸338。電機帶動絲桿軸333旋轉,絲桿軸333驅動下滑塊335沿下滑軌334滑動。當工作臺32的實現(xiàn)轉動角度時,上滑塊337適應工作臺32的擺角沿上滑軌336滑動。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工作臺32開設有攝像窗,所述攝像窗鑲設有透明板;所述CCD攝像組件34包括XY移動平臺35,所述XY移動平臺35連接有CCD攝像頭36,所述CCD攝像頭36位于攝像窗的底部并正對透明板。CCD攝像頭36透過透明板可拍攝位于透明板上方產(chǎn)品的定位點,CCD攝像組件34位于工作臺32底部,節(jié)省對位平臺的占用空間。同樣,該XY移動平臺35驅動 CCD攝像頭36進行XY方向的移動,擴大CCD攝像頭36捕捉定位點的捕捉范圍。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切料裝置包括卷料切刀機構4和位于卷料切刀機構4出料側的送料機構5;所述送料機構5包括送料電機51,所述送料電機51的輸出軸連接有驅動輥52,所述驅動輥52連接有傳輸帶53。面料B經(jīng)過卷料切刀機構4被分切成片料,片料會自動掉落于傳輸帶53上,送料電機51驅動傳輸帶53將片料運送至吸料機械手6下方。
如圖4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吸料機械手6包括運料滑軌61,所述運料滑軌61位于傳輸帶53與自動對位平臺3之間,所述運料滑軌61滑動連接有固定架62,所述固定架62設置有吸料氣缸63,所述吸料氣缸63的輸出軸連接有用于吸取片料的吸盤組件64;還包括運料電機65,所述運料電機65通過皮帶驅動吸盤組件64往復滑動于傳輸帶53與自動對位平臺3之間。吸料氣缸63驅動吸盤組件64下降將片料吸取,運料電機65將片料從傳輸帶53上運送至自動對位平臺3進行對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貼合機械手7包括固定于機架1的XZ驅動平臺71,所述XZ驅動平臺71連接有貼合吸附架72,貼合吸附架72的底板設置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底板為透明板721,所述底板的上方設置有用于透過底板進行拍攝的CCD攝像頭36。XZ驅動平臺71驅動CCD攝像頭36拍攝單個或多個底料A的圖像,該圖像信息反饋給自動對位平臺3,指導自動對位平臺3對片料進行對位,貼合吸附架72的底板將對位后的片料吸取,XZ驅動平臺71吸走片料并進行相應位置的貼合動作。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卷料切刀機構4的出料側設置有片料反向輪41,片料反向輪41位于傳輸帶53上方。針對部分片料需要翻轉后進行貼合的生產(chǎn)的情況,片料反向輪41可接住卷料切刀機構4分切后的片料,通過片料反向輪41的旋轉,片料被實現(xiàn)180度的翻轉,然后自動掉落在傳輸帶53上,送料電機51驅動傳輸帶53將片料運送至吸料機械手6下方。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切料裝置的前端設置有卷料送料輥輪8,所述吸附貼合平臺2的后端設置有卷料收卷輥輪9。卷料收卷輥輪9可收卷貼好的物料,卷料送料輥輪8可同時放出底料A和面料B或其他需要貼合的材料。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固定架62包括滑動架621和基座架622,所述基座架622滑動連接于運料滑軌61,所述滑動架621滑動連接于基座架622,所述吸料氣缸63固定于滑動架621;還包括橫向電機623,所述橫向電機623通過絲桿機構與滑動架621連接;所述傳輸帶53上方設置有CCD攝像頭36。由于分切后的片料會自由掉落于傳輸帶53上,可能會導致掉落的位置不便于吸料機械手6進行吸取,當片料掉落的位置偏差較大時,通過CCD攝像頭36的檢測,可控制橫向電機623驅動滑動架621橫向的滑動,從而增大吸盤組件64的活動范圍。
本實用新型通過自動對位平臺3的自動對位,使卷料可實現(xiàn)連續(xù)貼合,自動化程度高,大大節(jié)省企業(yè)人力成本,提高產(chǎn)品的貼合質量。
以上內(nèi)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