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智能照明
技術領域:
,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室外照明系統。
背景技術:
:照明一直是城市電力消耗的主要部分之一,我國照明用電占用電總量的14%。路燈是城市生活中輻射面最廣的基礎設施,據了解,在主干道上,每20-30米就有一盞路燈。led路燈替換傳統路燈,實現了照明用電的大量節約,節能減排效果顯著。與此同時,由于led支持調光功能,結合物聯網智能控制技術,室外照明系統能夠對燈具按照時段、天氣或者其他需求進行調光與控制,并且可以實現燈具的單燈控制與多燈控制,可進一步提升照明品質。對于室外照明,如何在雨、霧、霾等惡劣天氣下,提供足夠的路面照度,對于保障道路安全有重要意義。漂浮在空氣中的微小顆粒(雨滴、水霧、霾顆粒)對光線的散射強弱,與光線的波長相關,短波長散射強,長波長散射弱。因此,根據天氣情況,實時調整照明光線的光譜,降低散射影響,從而實現足夠照度,是保障道路安全的有效措施。中國專利cn201620925958.6公開了一種智能可調色溫led起夜燈,包括有mcu控制單元、兩路調光驅動模塊、雙色溫led光源板、紅外感應傳感器、振動傳感器、亮度傳感器、電源模塊、dc-dc模塊和實時時鐘模塊,紅外感應傳感器與mcu控制單元連接,振動傳感器與mcu控制單元連接,亮度傳感器與mcu控制單元連接,兩路調光驅動模塊與mcu控制單元連接,雙色溫led光源板與兩路調光驅動模塊連接,dc-dc模塊與mcu控制單元連接,電源模塊與dc-dc模塊連接,實時時鐘模塊與mcu控制單元連接,根據實時時鐘模塊提供的時間進行光照色溫調節。中國專利cn201510515346.x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及雙色溫補償方法,雙色溫閃光燈可以輸出與環境光線更相適應的光線,提高雙色溫閃光燈的補光效果,包括處理器、rgb傳感器、雙色溫閃光燈、雙通道驅動芯片、以及攝像頭,所述rgb傳感器連接于所述處理器,所述雙通道驅動芯片連接于所述處理器與所述雙色溫閃光燈之間,所述處理器包括處理單元與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儲存有環境色溫-雙通道電流參數對照表,所述處理單元根據所述rgb傳感器采集的環境色溫,查詢所述環境色溫-雙通道電流參數對照表,獲取所述環境色溫對應的雙通道電流參數,輸出雙通道電流參數至所述雙通道驅動芯片?,F有基于物聯網的照明系統,通常是根據環境光照或者時間段進行色溫調節,沒有根據天氣情況進行照明光譜調節的技術方案。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技術方案能夠根據天氣情況進行照明光譜的調節。技術實現要素: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室外照明系統,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室外照明系統,包括無線遠程監控模塊、配電柜、集中控制模塊、單燈控制模塊和led燈具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遠程監控模塊與配電柜和集中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配電柜為單燈控制模塊供電,所述單燈控制模塊分別與集中控制模塊和led燈具模塊連接;所述無線遠程監控模塊包括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和與其連接的存儲單元、人機交互單元,所述配電柜包括第二無線通信單元和與其連接的供電單元,所述集中控制模塊包括第三無線通信單元、傳感單元和計算單元,計算單元分別與第三無線通信單元和傳感單元連接,所述單燈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單元和與控制單元連接的第四無線通信單元、電源單元,所述led燈具模塊設置有兩路單獨驅動的不同色溫白光led光源;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分別與第二無線通信單元和第三無線通信單元連接,所述第三無線通信單元通過無線通信方式與第四無線通信單元連接。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所述傳感單元包括pm2.5傳感器、pm10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和霧傳感器。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所述傳感器單元還包括pm10傳感器。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所述無線通信方式采用lora協議。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所述無線遠程監控模塊還包括gprs模塊,所述gprs模塊與人機交互單元連接。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所述配電柜還包括gps模塊,所述gps模塊與第二無線通信單元連接。本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所述兩路單獨驅動的不同色溫白光led光源的色溫范圍分別為7000k-8000k和4000k以下。所述pm2.5傳感器和pm10傳感器測量大氣環境中的漂浮顆粒物濃度,雨量傳感器測量降雨量,霧傳感器測量能見度,根據四個傳感器的測量值綜合判斷天氣情況,作為調節兩種色溫白光led光源功率的依據。所述傳感單元輸出至計算單元的信號值為檔位代碼。根據pm2.5傳感器、pm10傳感器、雨量傳感器、霧傳感器測量值的高低,分別用五個檔位代碼表示對應區間的測量值。檔位代碼pm2.5傳感器測量值雨量傳感器測量值霧傳感器測量值l0~35微克每立方米0~10毫米60-80米lm35~75微克每立方米10~25毫米80-100米m75~115微克每立方米25~50毫米100~200米mh115~150微克每立方米50~100毫米200~500米h150~250微克每立方米100毫米以上500米以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pm2.5傳感器、pm10傳感器、雨量傳感器、霧傳感器的實時監測結果,綜合判斷確定天氣能見度狀況,實時調整照明光線的光譜,降低散射影響,從而實現足夠照度,是保障道路安全,所述無線遠程監控模塊、配電柜、集中控制模塊、單燈控制模塊之間采用無線通信方式連接,具有成本低、易于維護升級、能夠智能化控制的優勢。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其中:圖1是本發明基于物聯網的室外照明系統架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室外照明系統,請參考圖1,包括無線遠程監控模塊101、配電柜102、集中控制模塊103、單燈控制模塊104和led燈具模塊105,所述無線遠程監控模塊101包括第一無線通信單元111、存儲單元112和人機交互單元113,所述配電柜102包括第二無線通信單元122、供電單元121,所述集中控制模塊103包括第三無線通信單元134、傳感單元131和計算單元132,所述傳感單元131包括pm2.5傳感器135、雨量傳感器136、霧傳感器137,所述單燈控制模塊104包括第四無線通信單元141、控制單元142和電源單元143,所述led燈具模塊105設置有兩路單獨驅動的不同色溫白光led光源;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111通過無線通信方式200分別與第二無線通信單元122和第三無線通信單元134連接,所述第三無線通信單元134通過無線通信方式200與多個第四無線通信單元141連接;所述傳感單元131的輸出端與計算單元132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計算單元132與第三無線通信單元134連接,所述控制單元142的輸入端與第四無線通信單元141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單元142的輸出端與電源單元143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源單元143的輸出端與led燈具模塊105之間通過電源線連接,所述電源單元143的輸入端與供電單元121的輸出端之間通過電源線連接;所述計算單元132接收傳感單元131提供的pm2.5傳感器135、雨量傳感器136、霧傳感器137信號值,輸出控制信號至第三無線通信單元134,所述控制信號由第三無線通信134單元和第四無線通信單元141傳輸并最終送達控制單元142,所述控制單元142根據控制信號分別設置兩路不同色溫白光led光源對應的電源單元功率大小。所述單燈控制模塊104與led燈具模塊105之間一對一連接,每個單燈控制模塊104固定連接一個led燈具模塊105。所述無線通信方式200采用lora協議。控制單元142輸出pwm信號至電源單元143,改變電源單元輸出的功率大小。所述傳感單元131分時段依次向計算單元132輸出pm2.5傳感器135、雨量傳感器136、霧傳感器137的信號值。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傳感單元131不限于上述傳感器,還包括pm10傳感器,pm10傳感器用于檢測可吸入顆粒物,通常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控制單元142根據控制信號分別設置兩路不同色溫白光led光源對應的電源單元功率大小,并保持總功率不變。所述兩路單獨驅動的不同色溫白光led光源,分為分別為3000k和8000k。所述pm2.5傳感器135測量大氣環境中的漂浮顆粒物濃度,雨量傳感器136測量降雨量,霧傳感器137測量能見度,計算單元132根據三個傳感器的測量值綜合判斷天氣情況,作為調節兩種色溫白光led光源功率的依據。所述傳感單元131輸出至計算單元132的信號值為檔位代碼。根據pm2.5傳感器135、雨量傳感器136、霧傳感器137測量值的高低,分別用五個檔位代碼表示對應區間的測量值。檔位代碼pm2.5傳感器測量值雨量傳感器測量值霧傳感器測量值l0~35微克每立方米0~10毫米60-80米lm35~75微克每立方米10~25毫米80-100米m75~115微克每立方米25~50毫米100~200米mh115~150微克每立方米50~100毫米200~500米h150~250微克每立方米100毫米以上500米以上計算單元132對兩種色溫白光led光源功率進行調節的邏輯為,檔位代碼的優先級從高到底排序為:h、mh、m、lh和l;當算單元132接受到pm2.5傳感器135、雨量傳感器136、霧傳感器137的檔位代碼后,以三個檔位代碼中優先級排序最高的檔位代碼作為選擇3000k色溫白光led151和8000k色溫白光led152電源功率輸出模式的依據。電源功率輸出模式與檔位代碼的對應關系如下:檔位代碼3000k色溫白光led的pwm百分比8000k色溫白光led的pwm百分比l10%90%lm30%70%m50%50%mh70%30%h90%10%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