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光伏,具體涉及一種光伏組件及其制備方法、光伏系統。
背景技術:
1、太陽能光伏組件作為太陽能發電的核心部件,主要包含太陽能電池片的層疊件和邊框,邊框扣合在層疊件的四周邊緣,以便通過邊框可以將光伏組件安裝在固定支架上,實現光伏組件的組裝使用。
2、相關技術中,光伏組件的加工工藝,是先將正面玻璃、封裝膜層、電池片以及背面玻璃經過熱壓形成層壓件。然后,利用密封膠將邊框粘接固定在層壓件的四周外沿,以對層壓件進行封裝保護。然而,采用這種邊框固定加工方式,邊框與層壓件之間的粘接效果不佳,且容易產生較多溢膠對光伏組件表面形成遮擋,影響光伏組件的轉化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光伏組件及其制備方法、光伏系統,能夠解決傳統組件加工方式,邊框與層壓件之間的粘接效果不佳,且容易產生較多溢膠對光伏組件表面形成遮擋的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3、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光伏組件,包括:層疊件、邊框和絕緣層,所述邊框包覆于所述層疊件的至少部分周向邊緣,所述絕緣層設于所述邊框與所述層疊件之間,所述層疊件中設有電池片層,所述層疊件具有相對設置的正面和背面;
4、所述邊框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所述第一側部至少部分覆蓋所述層疊件的背面的四周邊緣,所述第二側部環繞包覆于所述層疊件的周向側壁的部分或全部;所述絕緣層包括第一絕緣部和第二絕緣部,所述第一絕緣部設于所述第一側部與所述層疊件的背面之間,所述第二絕緣部設于所述第二側部與所述層疊件的周向側壁之間;
5、所述層疊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一側邊,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二側邊,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電池片層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兩端分別設有端部電池片和端部匯流條,所述端部匯流條與所述端部電池片電連接;
6、所述光伏組件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爬電調整系數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爬電調整系數;
7、所述第一爬電調整系數b1=d1/d,滿足:10≤b1≤400;其中,d1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電池片層到所述第二側部的距離,d為所述第二絕緣部的厚度;
8、所述第二爬電調整系數b2=d2/d,滿足:10≤b2≤400;其中,d為所述第二絕緣部的厚度,
9、在所述端部匯流條設于所述端部電池片與所述第二側邊之間的情況下,d2為沿第二方向所述端部匯流條到所述第二側部的距離;
10、在所述端部匯流條設于所述端部電池片朝向所述背面或所述正面的一側的情況下,d2為沿第二方向所述端部電池片到所述第二側部的距離。
11、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光伏組件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組件,包括:
12、提供預疊層件、邊框和絕緣膠膜,并確定絕緣膠膜的尺寸;
13、將所述預疊層件、所述邊框和所述絕緣膠膜組裝在一起形成待層壓件;
14、對所述待層壓件進行層壓,以使所述預疊層件形成層疊件,以及使所述絕緣膠膜填充至所述邊框與所述層疊件之間以形成絕緣層。
15、第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光伏系統,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組件。
16、在本申請中,通過使邊框包覆于層疊件的至少部分周向邊緣,并在邊框與層疊件之間設置絕緣層,利用絕緣層既能起到對邊框和層疊件之間的粘接固定作用,又能增加邊框與電池片層之間的爬電距離,且通過調節絕緣層的厚度可以控制光伏組件的爬電調整系數。進而,通過分別設置光伏組件在不同方向上的爬電調整系數的取值范圍,以便在不同方向上兼顧邊框與層疊件之間的粘接性能,以及電池片層與邊框之間的絕緣性能。
17、本申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層疊件、邊框和絕緣層,所述邊框包覆于所述層疊件的至少部分周向邊緣,所述絕緣層設于所述邊框與所述層疊件之間,所述層疊件中設有電池片層,所述層疊件具有相對設置的正面和背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爬電調整系數b1滿足:20≤b1≤200,和/或,所述第二爬電調整系數b2滿足:20≤b2≤2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端部電池片到所述第一側部的距離為x,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端部電池片到所述第一絕緣部的距離為y,滿足:|x-y|≤7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層疊件還包括封裝膜層,所述電池片層嵌設于所述封裝膜層中,所述層疊件的厚度方向為第三方向;所述層疊件的厚度為h2,所述第二側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長度為h3,滿足:|h2-h3|≤0.5(b+t),其中,b為所述封裝膜層的厚度,t為第一絕緣部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絕緣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長度為h1,滿足:h3≤h1≤h2。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包括基底層和膠粘層,所述基底層設于所述邊框與所述層疊件之間,所述基底層朝向所述邊框的一側設有所述膠粘層,和/或,所述基底層朝向所述層疊件的一側設有所述膠粘層;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絕緣部的厚度為:0.1mm-1mm;和/或,第二絕緣部的厚度為:0.1mm-1mm;和/或,所述第一絕緣部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側部形成溢膠部,沿所述背面的邊緣到中心的方向,所述溢膠部的寬度為0mm~7mm。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層疊件還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前板、封裝膜層和背板,所述電池片層嵌設于所述封裝膜層中,所述封裝膜層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邊框與所述層疊件之間以至少形成所述絕緣層的一部分。
8.一種光伏組件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組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疊層件具有沿第三方向相對設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邊框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組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疊層件具有沿第三方向相對設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邊框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組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絕緣膠膜延伸至所述第二側部與所述預疊層件的周向側壁之間部分的尺寸為h1,所述預疊層件的厚度為h2,滿足:0mm≤h1≤h2;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組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部遠離所述第二側部的一端到所述預疊層件的邊緣的距離為n1,所述絕緣膠膜覆蓋所述背面部分的邊緣到所述預疊層件的邊緣的距離為n2,所述絕緣膠膜的厚度為t,滿足:0<|n1-n2|≤2t。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膠膜的至少一側表面設有膠粘層,在所述待層壓件中,所述絕緣膠膜通過所述膠粘層與所述邊框粘接固定,和/或,所述絕緣膠膜通過所述膠粘層與預疊層件粘接固定;和/或,所述絕緣層為白色,優選含有鈦白粉;和/或,所述膠粘層的面積小于所述基底層的面積,所述膠粘層進一步優選為不連續的點狀或線狀;和/或,所述絕緣膠膜的厚度t滿足:0.3mm≤t≤1mm。
14.一種光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