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時序還原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
背景技術: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網絡,設備眾 多,且各設備的時鐘并不是同步的,這樣就導致在對各設備的信令進行分析時, 不能根據信令中所帶的時間戳來判斷它們之間的先后順序。給信令分析增加了 困難。
目前有以下兩種信令時序還原方案
一是分散式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較時法。要準 確的還原信令時序, 一種可行的辦法是協調各設備的本地時間,使其保持一致。 在每一個有信令采集點存在的局部網絡,設置一臺較時服務器和一臺GPS設備。
較時服務器提供基準時間,該時間從GPS設備獲取,精度大約lms左右,作為本 局部網絡的基準時間。網絡中的設備通過較時協議從較時服務器中獲取基準時 間,常見的較時協議有NTP (NetworkTime Protocol,網絡時間協議)、SNTP (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簡單網絡時間協議)等。然后各設備的信令中 都打上這個基準時間戳。這樣,在對各設備的信令做時序還原時,就可以根據 該時間戳來進行排序了。
雖然上述M式GPS較時法可以為網絡中的設備提供精準一致的時間,但是 它不適合大規^莫商用,缺點如下
1.必須得提供大量的GPS設備和較時服務器,而且在開局時就把較時服務器 布置好,對于維護局點,無法采用這種方式;
2. 對現有的組網方式有影響,需要在網絡中額外布置一臺較時服務器,各 設備都要從該服務器上獲取基準時種,這樣各設備都要修改獲取時間的方式;
3. GPS系統受美國軍方控制,其P碼僅對美國軍方和授權用戶開放。民用 C/A碼的時間同步^"度比P碼低兩個數量級,而且其安全性沒有保障;
4. GPS信號通過無線方式傳輸,易受外界干擾;
5. GPS接收機的時刻信號是通過標準接口 (如RS-232接口 )輸出的,很多 網上在用設備(如交換機)并沒有這種專用接口。
二是SDH (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字體系)網絡時間同步技 術。該方案是通過在網絡中設置一臺時鐘服務器,然后把該時鐘服務器的時間 輸送到各設備,各設備在信令中都打上這個基準時間戳,只要保證時鐘信號在 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復現性,就可以保證各設備的時間是同步的。
國際上剛開始大規3莫建設SDH或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 步光纖網絡)網絡時,人們就提出利用SDH或SONET網絡傳送高精度時間編碼 信號。ITU-RS7組隨后正式立項研究,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進行 了大量相關的研究。這種技術的主要原理是把時間編碼信號嵌入到SDH或 SONET STM-N的復用段開銷(MSOH)的空閑字節,信息長度為5bit,其幀結 構符合ITU-T G.708建議。因此,只要不阻斷MSOH信息,就可以實現長距離傳 輸。該信息可以通過再生段,但是不能通過復用段。用SDH的STM-N信號傳送
時間頻率信息的優點是對抖動的過濾能力強,不受支路指針調整的影響,因此,
可以在STM-N端口之間實現時間信息的透明傳輸。利用SDH網絡傳送標準時間 的方法有單向法、雙向法和共視法。圖l是共視法的原理圖。共視法是將各節點 的時鐘同時和標準時鐘進行比較,節點時鐘之間的時刻值誤差通過隨后的數據 交換進行比較和修正。
雖然STM-N傳輸時鐘信號具備穩定性和復現性,但是由于實現復雜,因此 不能得到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兩種信令時序還原方案都會對現有的組網方式造成 影響,且設備在硬件上需務敝改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現有的組網方式不會造成影 響,設備在硬件上也不需要做改動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全網信令時 序還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 遍歷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生成全網信令時序;
B、 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與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相比較,找出網元上報 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
C、 采用時鐘校正來確定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 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的插入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全網信令 時序中,從而還原出原始的全網信令時序。
上述4支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所述步驟A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Al 、對軟交換上報的每個單元的信令消息逐條進行遍歷;
A2、每遍歷一條信令消息就生成一個繪圖元單元,遍歷結束后得到的繪圖 元鏈表就表示了全網信令時序。
所述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至少包含以下五個信息跟蹤ID、會話ID、源設備 標識、目的i殳備才示識和發出/接收標識。
所述單元是對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以設備、跟蹤ID和會話ID為單位進 行劃分的單元。
所述步驟B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Bl、從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中取出源設備標識、目的設備標識和發出/接 收標識這三個字段,對于軟交換發出的信令消息,則到目的設備信令消息中搜 索其接收版本,對于軟交換收到的信令消息,則到源設備信令消息中搜索其發 送版本;
B2、順序將每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 比較,找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
所述步驟B2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當將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 進行比較時,如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搜索到與該條軟交換 上報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將該網元信令消息標識 為已比較,然后再將下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該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
的后續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比較;對于在搜索到與該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 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之前所搜索到的沒有已比較標識的網元信令 消息,則認為是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 令消息。
所述步驟B2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當將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 進行比較時,如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搜索不到與該條軟交 換上報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將后續的軟交換上報 的信令消息和該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比較,如果在網元
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可以搜索到與后續的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比 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之前的軟交換信令消息認為是丟失的;如 果在網元上報的 一個周期的信令消息中搜索不到與軟交換上報的與所述網元相 關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所述軟交換上報的與所述 網元相關的信令消息繼續跟所述網元上報的下一個周期的信令消息進行比較。
步驟C所述的時鐘校正方式是:假設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的時間是t(NU), 在軟交換上對應的時間是t(SX),軟交換和網元之間的時間差是At,軟交換和網 元之間的傳輸時延是t(C),則t<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其中,At + t(C)是從 多條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匹配的信令消息中根據所述公式取得的平均值,根據所述公式再算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 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軟交換上的對應的時間,從而根據算出的
t(sx)確定該信令消息在時序中的位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利用簡單的消 息比較和時鐘校正來實現全網信令的時序還原,對現有的組網方式不會造成影 響,設備在硬件上也不需要做改動的,因此實現筒單、低成本、低復雜度,適 合大規模商用。
附困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
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l是現有技術利用SDH網絡傳送標準時間的共視法的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全網信令消息采集系統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全網信令跟蹤設備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通過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中的消息比較后還原得出的信 令流程圖。
圖6是通過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中的時鐘校正后還原得出的原 始信令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2,本發明全網信令消息采集系統包括全網信令跟蹤設備、呼叫涉 及的軟交換和網元。
全網信令跟蹤設備負責在呼叫撥測前啟動全網信令跟蹤任務,采集全網 中呼叫涉及的軟交換和所有網元的信令消息,實現全網信令消息的采集和分析 比較。全網信令跟蹤設備作為FTP服務端,在創建信令跟蹤任務時把任務ID、FTP 服務器的IP地址、FTP目錄、用戶名和密碼、及采集周期下發給軟交換,并實時 掃描FTP目錄,以采集呼叫涉及的軟交換和網元上傳的信令消息文件,統一分析 比較所有信令跟蹤數據,顯示跟蹤結果。
軟交換接受全網信令跟蹤設備的信令跟蹤任務命令,根據跟蹤號碼確定 其所在網關,并向網關下發啟動信令跟蹤命令;如不能立即確定,則在呼叫產 生時才確定呼叫相關的網關和網元,通過擴展控制協議,控制網元啟動信令跟 蹤任務。軟交換作為FTP客戶端,下發的信令跟蹤任務命令消息中包括任務ID、 FTP服務器的IP地址、FTP目錄、用戶名和密碼、及采集周期;同時記錄信令跟 蹤結果,并周期地將跟蹤結果以FTP文件上傳到FTP服務器的FTP目錄下。
網元網元作為FTP客戶端,在軟交換的控制下啟動跟蹤任務,記錄信令 跟蹤結果,并周期地將跟蹤結果以FTP文件上傳到FTP服務器的FTP目錄下。
請參閱圖3,本發明全網信令跟蹤設備包括任務管理模塊、數據采集模塊、 FTP服務器、數據管理模塊、協議解析模塊、時序分析模塊和結果顯示模塊。 各模塊的功能描述如下
任務管理模塊負責創建和停止跟蹤任務,管理當前運行的跟蹤任務; 數據采集模塊監控FTP服務器收到數據,采集軟交換和網元上報的信令 跟蹤數據;FTP服務器接收軟交換和網元上傳的跟蹤數據;
數據管理模塊保存和維護跟蹤任務的跟蹤數據;支持歷史跟蹤任務和數 據查詢;
協議解析模塊負責解析不同協議的信令跟蹤數據; 時序分析模塊比較和分析跟蹤任務中采集到的所有信令數據; 結果顯示模塊圖形化顯示跟蹤任務中信令時序分析結果。 下面以一典型跟蹤任務處理流程為例說明各^ft塊間的關系任務管理4莫塊 接受用戶命令,創建跟蹤任務,控制軟交換啟動跟蹤任務,并管理當前運行的 任務,在任務運行過程中,FTP服務器負責接收軟交換和網元上傳的數據;數據 采集模塊監控FTP服務器,采集收到的數據;數據采集模塊將采集的數據交給數 據管理模塊統一保存維護;然后數據管理模塊將跟蹤任務數據經過協議解析模 塊和時序分析模塊的實時解析分析,最后由結果顯示模塊以圖形化實時顯示分 析結果。
全網信令跟蹤設備采集軟交換和各網元的信令消息的方式有多種可以采 取實時上報的方式,即軟交換和各網元在信令跟蹤過程中,通過Socket接口,實 時地把信令消息上報給全網信令跟蹤設備;也可以采取FTP文件上報的方式,這 種方式以全網信令跟蹤設備作為FTP服務端,軟交換和各網元作為FTP客戶端, 軟交換和各網元在信令跟蹤過程中,把信令消息分周期地通過FTP文件上傳給全 網信令跟蹤i殳備。
本發明全網信令消息采集系統涉及到全網信令時序的還原,本發明全網信
令時序還原方法的原理如下 一個消息必然有發送端和接收端,兩端都會把信 令消息送到全網信令跟蹤設備,而且兩端的信令消息是完全一致的。舉個例子, 軟交換和網關互相發送消息軟交換發送REQ,網關回應一個RSP,送到全網信 令跟蹤設備的有REQ(軟交換發送),REQ(網關接收),RSP(網關發送),RSP(軟交 換接收),此時必然有REQ(軟交換發送)-REQ(網關接收),RSP(軟交換接收)-RSP(網關發送)。只要網元保證自己的信令消息是有序的,在全網信令跟蹤設備 上就可以把網元的時間映射為軟交換的時間,然后用軟交換的時間作為基準來 保證各信令消息的完全有序。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保證網元間的時間同步, 但是需要網元保證自己的信令消息是有序的,則全網的信令消息就是保序的。
這個方案一個關鍵的地方是要找出一個基準的時間軸,即以哪一個設備的 時間為基準,在全網信令消息釆集系統上可以把其他設備的時間都映射到該設 備上去。由于在NGN網絡中,軟交換作為其中的核心設備,可以收到所有其他 網元發出的信令,因此應該選擇軟交換的時間作為基準時間軸。
請參閱圖4,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遍歷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生成全網信令時序;
B、 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與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相比較,找出網元上報 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
C、 采用時鐘校正來確定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 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的插入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全網信令 時序中,從而還原出原始的全網信令時序。
下面具體描述本發明全網信令跟蹤設備對采集到的庫欠交換和各網元的信令
消息進行全網信令時序還原過程
A、遍歷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生成全網信令時序。
每條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至少包含以下五個信息TraceRefld (跟蹤ID), SessionID (會話ID ),源i殳備標識,目的設備標識,發出/接收標識。其中,
TraceRefld用來區分各跟蹤任務之間的消息;
Sessionld用來區分一個跟蹤任務不同呼叫之間的消息;
源設備標識用來標識該信令由哪個設備發出;
目的設備標識用來標識該信令由哪個設備接收;
發出/接收標識用來標識該信令是設備發出的還是接收到的。
正常情況下,由于軟交換可以收到所有其他網元的消息,所以只要遍歷軟 交換的消息就可以把信令流程圖畫出來;但是考慮到異常情況,如網元發出消 息,而軟交換沒收到,這種消息也需要插入到信令流程中。所以還需要遍歷網 元的消息,找出其中不能和軟交換的消息匹配上的消息,插入到信令流程圖中。
一般情況下,軟交換和各網元上報的數據量是很大的。所以還需要對軟交 換和各網元上報的消息進行劃分,以縮小遍歷比較范圍。因此本發明以呼叫為 最小單位。即,對消息以設備,TraceRefld, Sessionld為單位進行劃分。
1.遍歷軟交換上報的消息。
對軟交換上報的每個單元的消息逐條進行遍歷。每遍歷一條消息就生成一 個繪圖元單元,遍歷結束后得到的繪圖元鏈表就表示了該呼叫的信令流程,根
據該繪圖元鏈表,就可以畫出整個呼叫的流程圖。
B、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與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相比較,找出網元上報 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
比較方式從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中取出源設備標識,目的設備標識, 發出/接收標識這三個字段,對于軟交換發出的信令消息,則到目的設^[言令消 息中搜索其接收版本,對于軟交換收到的信令消息,則到源設備信令消息中搜 索其發送版本。
搜索方式順序將每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按 位進行比較,找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 信令消息。
1.當將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 位進行比較時,如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搜索到與該條軟交 換上報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將該網元信令消息標 識為已比較,然后再將下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該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 內的后續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比較;對于在搜索到與該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 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之前所搜索到的沒有已比較標識的網元信 令消息,則認為是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 信令消息。
例如,軟交換上報了 a,b兩條消息,網關A上報了 c,a,兩條消息,經過 比較,a和a,是一樣的,則c就認為是丟失的消息。丟失的消息也要插到繪圖元鏈表中。
2.當將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 位進行比較時,如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搜索不到與該條軟 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將后續的軟交換上 報的信令消息和該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比較,如果在網 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可以搜索到與后續的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 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之前的軟交換信令消息認為是丟失的; 如果在網元上報的 一個周期的信令消息中搜索不到與軟交換上報的與所述網元 相關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所述軟交換上報的與所 述網元相關的信令消息繼續跟所述網元上報的下一個周期的信令消息進行比 較。
例如,軟交換上報了a,b兩條消息,網關A上報了c一條消息,a和c比較不一 樣,如果b和c比較一樣,則認為a是丟失的;如果b和c比較也不一樣,則軟交換 的a,b和網關A的c繼續放到下一個周期繼續參加比較。
請參閱圖5,假設全網信令跟蹤設備收到如下三個設備的信令消息 網關l (MG1) :a(發出,時間09:58:00), b(發出,時間09:58:01), c(收到,時間 09:58:03)
軟交換(SX) :d(收到,時間10:00:01), e(發出,時間10:00:02), f(發出,時間 10:00:03), g(發出,時間10:00:05)
網關2 (MG2) :h(收到,時間10:00:04), i(發出,時間10:00:06), j(發出,時間
10:00:07)
經過比較,發現b和d是一樣的,e和h是一樣的,c和f是一樣的,g 和i是一樣的。
這時,還有a和i沒有確定在流程圖中的位置,需要做時鐘校正。
C、采用時鐘校正來確定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 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的插入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全網信令 時序中,從而還原出原始的全網信令時序。
時鐘校正因為各設備之間的時鐘是不同步的,所以不能以各設備自身的 時鐘為基準來排序,要先做一下時鐘校正。時鐘校正以軟交換的時鐘為標準, 只要在網元信令消息中能搜索到 一條和軟交換的信令消息相匹配的信令消息, 那么就可以做時鐘校正。假設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的時間是t(NU),在軟交換上 對應的時間是t(SX),軟交換和網元之間的時間差是At,軟交換和網元之間的傳 輸時延是t(C),則<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
其中,At + t(C)是從多條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 匹配的信令消息中根據所述公式取得的平均值,根據所述公式再算出網元上報 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軟交換上的對應 的時間,從而根據算出的t(SX)確定該信令消息在時序中的位置。
請參閱圖5,對于MG1和SX,因為b和d , c和f可以匹配上,根據 公式
t(SX) = t(MG) - ( At+ t(C))
可以得出在MG1和SX之間,At + t(C)的平均值為2秒,a在SX上
的時間為10:00:00。
同理,可以得出MG2的i在SX上的時間為10:00:04。
由此,還原之后的信令序列為a,b(d),e(h),f(c),i,j(g),如圖6所示。由圖中
可以看出,MG1發出的a , SX并沒有收到,所以MG1重發了 b; MG2發
出的i, SX并沒有收到,所以MG2重發了 j。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只是利用簡單的信令消息比較
和時鐘校正就可以實現全網信令的時序還原,而且對現有的組網方式并沒有造
成影響,設備在硬件上也不需要做改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
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
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遍歷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生成全網信令時序;B、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與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相比較,找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C、采用時鐘校正來確定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的插入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從而還原出原始的全網信令時序。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 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Al 、對軟交換上報的每個單元的信令消息逐條進行遍歷; A2、每遍歷一條信令消息就生成一個繪圖元單元,遍歷結束后得到的繪圖 元鏈表就表示了全網信令時序。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報的 信令消息中至少包含以下五個信息跟蹤ID、會話ID、源設備標識、目的設備 標識和發出々妾收標識。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是 對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以設備、跟蹤ID和會話ID為單位進行劃分的單元。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至少包含以下五個信息跟蹤ID、會話ID、源設備標識、目的設備 標識和發出/接收標識。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 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Bl、從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中取出源設備標識、目的設備標識和發出/接 收標識這三個字段,對于軟交換發出的信令消息,則到目的設備信令消息中搜 索其接收版本,對于軟交換收到的信令消息,則到源設備信令消息中搜索其發 送版本;B2、順序將每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 比較,找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2 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當將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 進行比較時,如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搜索到與該條軟交換 上報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將該網元信令消息標識 為已比較,然后再將下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該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 的后續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比較;對于在搜索到與該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 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之前所搜索到的沒有已比較標識的網元信令 消息,則認為是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2 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當將一條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和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 進行比較時,如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搜索不到與該條軟交 換上報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將后續的軟交換上報 的信令消息和該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按位進行比較,如果在網元 上報的一個周期內的信令消息中可以搜索到與后續的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比 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之前的軟交換信令消息認為是丟失的;如 果在網元上報的一個周期的信令消息中搜索不到與軟交換上報的與所述網元相 關的信令消息比較結果完全一致的網元信令消息,則所述軟交換上報的與所述 網元相關的信令消息繼續跟所述網元上報的下一個周期的信令消息進行比較。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 的時鐘校正方式是假設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的時間是t(NU),在軟交換上對應 的時間是t(SX),軟交換和網元之間的時間差是At,軟交換和網元之間的傳輸時 延是t(C),則t(SX) = t(NU) - ( At十t(C)),其中,At + t(C)是從多條網元上報 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匹配的信令消息中根據所述公式取得的 平均值,根據所述公式再算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 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軟交換上的對應的時間,從而根據算出的t(SX)確定該信 令消息在時序中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對現有的組網方式不會造成影響,設備在硬件上也不需要做改動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遍歷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生成全網信令時序;B、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與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相比較,找出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C、采用時鐘校正來確定網元上報的信令消息中與軟交換上報的信令消息不能匹配的信令消息在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的插入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全網信令時序中,從而還原出原始的全網信令時序。本發明的全網信令時序還原方法實現簡單、低成本、低復雜度,適合大規模商用。
文檔編號H04J3/06GK101098204SQ20061006148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9日
發明者偉 謝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