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具備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原稿讀取部和原稿蓋。原稿讀取部通過轉動可開閉地覆蓋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上部。原稿蓋通過轉動可開閉地覆蓋上述原稿讀取部的上表面的原稿放置面。轉動支撐上述原稿讀取部的讀取部支撐軸和轉動支撐上述原稿蓋的蓋支撐軸均被安裝于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根據本發明,即使在打開原稿讀取部和原稿蓋的狀態下也能保持圖像形成裝置的平衡。
【專利說明】 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已知有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上部通過合葉部開閉自如地安裝有原稿讀取部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原稿讀取部的上表面形成有開口部,在該開口部嵌入有稿臺玻璃。并且,將該稿臺玻璃的上表面作為用于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面。在原稿讀取部的內部容納有對放置于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進行光學讀取并生成其圖像數據的掃描裝置。原稿蓋通過合葉部被開閉自如地安裝在上述原稿讀取部的上面。
[0003]在這種圖像形成裝置中,在打開原稿蓋的狀態下使原稿讀取部繞其合葉部轉動規定以上時,有裝置整體的重量平衡崩潰而導致圖像形成裝置翻倒的危險。
[0004]為了解決該問題,例如有以下技術:通過連接機構將原稿蓋聯結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使得即使開閉原稿讀取部,原稿蓋相對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角度也維持固定。
[0005]另外,例如還有以下技術:具備鎖定原稿蓋的鎖定機構,使得在原稿讀取部打開的情況下,原稿蓋不會繞其合葉部旋轉。
[0006]然而,由于在這些圖像形成裝置中,需要在原稿蓋上設置連接機構或鎖定機構,因此存在結構復雜化且制品成本增加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具備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原稿讀取部、原稿蓋、圖像讀取部、圖像形成部、讀取部支撐軸和蓋支撐軸。原稿讀取部通過轉動可開閉地覆蓋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上部。原稿蓋通過轉動可開閉地覆蓋上述原稿讀取部的上表面的原稿放置面。圖像讀取部對放置在上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進行讀取并生成該原稿的圖像數據。圖像形成部被容納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并基于上述圖像數據在紙張上形成圖像。讀取部支撐軸轉動支撐上述原稿讀取部。蓋支撐軸轉動支撐上述原稿蓋。上述讀取部支撐軸和上述蓋支撐軸均被安裝于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從裝置左側的斜后側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
[0009]圖2從裝置左側示意性地示出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內部結構。
[0010]圖3從裝置左側示意性地示出原稿裝置的內部結構。
[0011]圖4從裝置前側的左斜側示出處于原稿蓋打開的狀態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上部。
[0012]圖5從裝置左側的斜后側示出原稿蓋打開的狀態。
[0013]圖6從裝置后側的左斜側擴大地示出原稿蓋和原稿讀取部的聯結部。
[0014]圖7是圖6的VI1-VII線截面圖。
[0015]圖8從裝置后側示意性地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上部。
[0016]圖9從裝置左側的斜后側示出原稿蓋和原稿讀取部打開的狀態。
[0017]圖10從裝置后側示意性地示出另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上部。
[0018]圖11從斜向示出在相關技術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原稿蓋和原稿讀取部一同打開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根據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而且,本發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
[0020]實施方式I
[0021]圖1示出作為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激光打印機I (以下,簡稱為打印機)。該打印機I具備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安裝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的上部的掃描裝置200、及用戶可操作的操作面板300。而且,在以下的說明中,前側、后側分別意味著打印機I的前側(操作面板300位于的一側)、后側。左側、右側分別意味著從打印機I的前側觀察的左側、右側。
[0022]如圖2所示,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具有箱狀的殼體60。殼體60的上表面被掃描裝置200可開閉地覆蓋。此外,殼體60的前側部分的上表面部被出紙托盤部50閉塞。出紙托盤部50以前端側在上下方向轉動的方式支撐于殼體60。
[0023]在上述殼體60內容納有供紙部10、圖像形成部20、定影部40。從供紙部10到出紙托盤部50的紙張運送路徑L上配置有夾持并運送紙張P的多個運送輥對11?13。并且,設置有從紙張運送路徑L的下游側分支并匯合到上游側的反轉運送路徑L'。反轉運送路徑U上配置有運送輥對14?16。
[0024]上述供紙部10被配置在殼體60內的下部。供紙部10具有容納片狀的紙張P的供紙盒10a、以及用于將該供紙盒1a內的紙張P取出并送出到該盒外的取紙輥10b。被從供紙盒1a送出盒外的紙張P通過運送輥對11被供給到圖像形成部20。
[0025]在圖像形成部20中,成一列地配置有形成分別對應于黑色、品紅色、青色和黃色的各色的調色劑圖像的成像單元20Bk、20M、20C和20Y。各成像單元20Bk、20M、20C和20Y具備感光鼓21、帶電裝置22、顯影裝置23和清潔裝置24。在成像單元20Bk、20M、20C和20Y的下方配置有向各感光鼓21的表面照射激光的曝光裝置25。
[0026]并且,成像單元20Bk、20M、20C和20Y的上方配置有中間轉印單元26。中間轉印單元26中設置有與各感光鼓21相切并運轉的中間轉印帶27。在中間轉印帶27的內側,以將中間轉印帶27夾在其與各感光鼓21之間的方式設置有一次轉印輥28。并且,在成像單元20Bk的下游側,與中間轉印帶27的表面接觸地設置有二次轉印輥29。在中間轉印單元26的上方配置有調色劑容器30Bk、30M、30C、30Y。調色劑容器30Bk、30M、30C、30Y容納有補給到成像單元20Bk、20M、20C和20Y的各顯影裝置23的各色的調色劑。
[0027]在圖像形成部20中,曝光裝置25通過向各感光鼓21的表面照射“基于規定的圖像數據(例如,通過掃描裝置200讀入的原稿圖像數據)的激光”,來形成靜電潛像。通過顯影裝置23將所形成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各色的調色劑圖像。形成于各感光鼓21的表面的各色的調色劑圖像通過一次轉印輥28被轉印到中間轉印帶27的表面并重合。并且,轉印到中間轉印帶27上的調色劑圖像通過二次轉印輥29向由供紙部10供給的紙張P進行轉印。該轉印后的紙張P被供給到定影部40。
[0028]在定影部40中,通過在定影輥40a和加壓輥40b之間將由圖像形成部20供給的紙張P加壓,使調色劑圖像定影于該紙張P。并且,通過定影部40定影有調色劑圖像的紙張P,通過兩個輥40a、40b被向下游側送出。由定影部40送出的紙張P通過多個運送輥對12、13被排出到上述出紙托盤部50。另外,在紙張P的兩面形成調色劑圖像時,紙張P通過運送輥對13被轉回并運送到反轉運送路徑L'。
[0029]如圖3所示,上述掃描裝置200具有原稿讀取部201和原稿蓋220。原稿讀取部201由大致長方體狀的箱體構成。原稿讀取部201通過支撐軸202 (參照圖8)被可轉動地安裝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的上部。并且,原稿讀取部201通過繞支撐軸202轉動,可開閉地覆蓋殼體60的上表面。使原稿讀取部201從關閉狀態向上側轉動時,殼體60的上表面能夠打開且將出紙托盤部50向上方開放。打開出紙托盤部50時,通過其開放部分60a用戶可以訪問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內。由此,用戶通過開放部分60a,能夠進行調色劑容器30Bk、30M、30C、30Y的更換、中間轉印帶27及成像單元20Bk、20M、20C和20Y的取出的各種維護操作。
[0030]上述原稿讀取部201的內部容納有作為圖像讀取部的掃描部210。原稿讀取部201的上表面構成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面201a。在該原稿放置面201a上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狀的開口部(省略圖示)。稿臺玻璃被嵌入該開口部。
[0031]容納在上述原稿讀取部201內的掃描部210對放置在原稿放置面201a的稿臺玻璃上的原稿進行光學讀取并生成其圖像數據。具體而言,掃描部210具有讀取單元211、反射鏡212和CXD傳感器213。讀取單元211在讀取圖像時,通過LED光源211a向稿臺玻璃上的原稿照射光的同時在副掃描方向(圖3的左右方向)上移動。反射鏡212將來自原稿的反射光向CCD傳感器213引導。CCD傳感器213將接收的光進行光電轉換并生成原稿圖像的圖像數據。所生成的圖像數據被存儲到未圖示的數據存儲部。
[0032]上述原稿蓋220通過支撐軸202被可轉動地安裝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的上部。原稿蓋220被構成為通過繞該支撐軸202轉動可開閉地覆蓋原稿放置面201a。
[0033]原稿自動供給裝置222被組裝在原稿蓋220的上表面側。即,原稿自動供給裝置222和原稿蓋220被單元化。原稿自動供給裝置222被構成為通過供紙輥224將原稿供紙臺223上的原稿逐張送出到原稿運送路徑225,并使其通過設定在稿臺玻璃上的原稿讀取裝置226,之后,排出到原稿出紙臺227。利用掃描部210對通過原稿讀取位置226的原稿的圖像進行讀取并生成其圖像數據。另外,在原稿蓋220和原稿自動供給裝置222被單元化的情況下,當打開原稿蓋時,裝置整體的重量平衡容易崩潰。因此,本發明對于相關結構特別有用。
[0034]圖4和圖5示出在原稿讀取部201關閉的狀態下打開原稿蓋220的狀態。在該狀態下,用戶可以將原稿放在原稿放置面201a上。然而,在以往的打印機中,由于原稿蓋被轉動支撐于原稿讀取部,因此在原稿蓋打開的狀態下打開原稿讀取部時,原稿蓋的打開角度α變得過大。由此,存在打印機I整體的重量平衡崩潰的問題(參照圖11)。為了回避該問題,使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讀取部201和原稿蓋220 —同被轉動支撐于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
[0035]具體而言,如圖6?圖8所示,原稿讀取部201和原稿蓋220通過支撐軸202 (參照圖8)被支撐于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的上部的固定支架203。固定支架203被固定在殼體60的上端部的后端緣。固定支架203在殼體60的幾乎整個左右方向上延伸,從左右方向觀察呈L字形狀。固定支架203構成圖像形成裝置主體100的一部分。支撐軸202在左右方向貫通固定支架203的上端部并從其左右兩側面突出。固定支架203和支撐軸202被單元化,并被可裝卸地安裝于殼體60。
[0036]并且,在原稿讀取部201的后端部和原稿蓋220的后端部分別形成有與該支撐軸202的左右的突出部嵌合的嵌合孔201f和220f。這樣,原稿讀取部201和原稿蓋220可繞該支撐軸202轉動。因此,原稿讀取部201和原稿蓋220的轉動中心一致。在上述原稿蓋220的后端部安裝有未圖示的擋塊部件。該擋塊部件抵接到固定支架203并限制原稿蓋220的轉動,使得原稿蓋220的打開角度α不超過規定的角度。
[0037]因此,本實施方式中,即使在原稿蓋220打開的狀態下打開原稿讀取部201,與以往的示例(參照圖11)不同,原稿蓋220不會與原稿讀取部201—同旋轉。S卩,如圖9所示,能夠在將原稿蓋220的打開角度α保持固定的情況下打開原稿讀取部201。因而,即使沒有鎖定機構,也能夠防止因原稿蓋220的打開角度α過大而引起打印機I的重量平衡崩潰。
[0038]另外,能夠與原稿蓋220獨立地開閉原稿讀取部201。由此,與以往示例相比,能夠減少開閉原稿讀取部201時的用戶的體力負擔。
[0039]另外,通過將固定支架203和支撐軸202單元化并可裝卸于殼體60,原稿讀取部201向殼體60的安裝變得容易。另外,無需設置用于將原稿讀取部201支撐于殼體60的結構,能夠減少殼體60的部件和制造成本。另外,不將原稿讀取部201安裝于殼體60而作為打印機單體使用也是容易的。
[0040]其它實施方式
[0041]上述實施方式中,轉動支撐原稿讀取部201的讀取部支撐軸202和轉動支撐原稿蓋220的蓋支撐軸202由同一部件構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圖10所示,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構成讀取部支撐軸202a和蓋支撐軸202b。然而,若由同一部件構成,與由不同的部件構成二者的情況相比,能夠削減零件數量。
[0042]上述實施方式中,原稿蓋220與原稿自動供給裝置(ADF)222 —體化,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取消原稿自動供給裝置222。
[0043]上述實施方式中,圖像形成裝置為電子照相式的激光打印機,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為噴墨打印機。
[0044]如以上說明的,本發明對于具有原稿讀取部和原稿蓋的圖像形成裝置是有用的,尤其,對于原稿蓋與原稿自動供給裝置一體化的圖像形成裝置是有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具備: 圖像形成裝置主體; 原稿讀取部,通過轉動能開閉地覆蓋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的上部; 原稿蓋,通過轉動能開閉地覆蓋所述原稿讀取部的上表面的原稿放置面; 圖像讀取部,容納在所述原稿讀取部內,對放置在所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進行讀取并生成該原稿的圖像數據;和 圖像形成部,容納在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基于所述圖像數據在紙張上形成圖像, 其中,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具備: 讀取部支撐軸,轉動支撐所述原稿讀取部;和 蓋支撐軸,轉動支撐所述原稿蓋, 所述讀取部支撐軸和所述蓋支撐軸均被安裝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讀取部支撐軸和所述蓋支撐軸由通用部件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具有: 殼體,向上側開放并且在內部容納有所述圖像形成部;和 固定支架部,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上部,并安裝有所述讀取部支撐軸和所述蓋支撐軸,所述讀取部支撐軸、所述蓋支撐軸和所述固定支架部被單元化,并被構成為相對于所述殼體能夠裝卸。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具備原稿自動供給裝置,該原稿自動供給裝置將所述原稿自動供給到設定在所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讀取位置, 所述原稿蓋和所述原稿自動供給裝置被單元化。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進一步具備原稿自動供給裝置,該原稿自動供給裝置將所述原稿自動供給到設定在所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讀取位置, 所述原稿蓋和所述原稿自動供給裝置被單元化。
【文檔編號】H04N1/00GK104349004SQ201410366714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宮本光幸, 福永靖幸 申請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