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系統,具體是一種具有遠程及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人與人之間遠程溝通的渠道越來越多,例如電話、即時通訊視頻等,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實際距離卻漸漸地變得越來越遠。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城市白領在遠離家鄉的都市工作,漸漸疏遠了家人的親情,雖然可以通過電話、即時通訊視頻等方式與親人語言交流,但是由于相隔距離較遠,無法隨時的通過揉肩、捶背等肢體感觸傳遞親情。另一方面,情侶、夫妻之間的相處除了精神、物質等需求之外,還包含有生理的需求,但是因為工作等原因相隔異地的情侶、夫妻在需要生理上的需求時,由于相隔距離較遠,無法真正觸摸到對方,身體和生理上的需求也無法得到溝通。這些情況都阻礙了人與人之間親情、愛情的相互溝通。同時,目前的市場上也缺乏能夠幫助人與人之間進行遠程情感傳遞的遠程體感互動技術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遠程及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遠程親情互動控制系統,包括發送移動終端、應用服務器、無線接收模塊和微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處理器還分別連接體征檢測單元、腿部按摩單元、頭部按摩單元、人體軀干按摩單元、胳膊按摩單元、麥克風模塊和觸摸屏模塊,人體軀干按摩單元包括頸部牽引模塊、肩部按摩模塊、背部按摩模塊和腰部按摩模塊,所述微處理器還連接無線接收模塊,無線接收模塊還用過應用服務器連接到發送移動終端;所述微處理器分別連接體征檢測單元、腿部按摩單元、人體軀干按摩單元、頭部按摩單元、手部按摩單元、麥克風模塊、觸摸屏模塊和應用服務器,人體軀干按摩單元包括頸部牽引模塊、肩部按摩模塊、背部按摩模塊和腰部按摩模塊;所述體征檢測單元包
括電子血壓計模塊、心律檢測模塊、肺活量檢測模塊和體溫檢測模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無線接收模塊為移動通信接收模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體征檢測單元設于人體軀干按摩單元、頭部按摩單元、腿部按摩單元、手部按摩單元中。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無線接收模塊為移動通信接收模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體溫檢測模塊包括電阻R1、電位器RP1、電位器RP2和芯片IC2,所述電阻R1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3、芯片IC3引腳8、芯片IC2的引腳8和芯片IC4的引腳8,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腳3,芯片IC2的引腳2連接電阻R4、電阻R5、電阻R8、電阻R10、電位器RP2滑片、微處理器和芯片IC2的引腳7,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6和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電位器RP1的滑動端連接芯片IC3的引腳3,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腳2連接二極管D1的陰極和電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腳1接地,芯片IC3的引腳7連接電阻R7和二極管D1的陽極,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8的另一端和芯片IC4的引腳3,芯片IC4的引腳2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和電阻R9,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和芯片IC4的引腳7,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遠程及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父母與子女不在一起時,子女可以通過手機APP與父母手機連接后,直接控制帶在父母身上的按摩單元或檢測單元,為父母做按摩或檢測;近身親情互動,子女父母都在家中,子女可以通過家中手機APP直接控制帶在父母身上的按摩單元或檢測單元,為父母做按摩或檢測;還可以自身按摩或檢測,個人自己通過手機APP直接控制帶在自己身上的按摩單元或檢測單元,為自己做按摩或檢測,能夠讓使用者感受到親人的關愛,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用性高,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遠程親情互動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遠程及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中體溫檢測模塊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遠程親情互動控制系統,包括發送移動終端、應用服務器、無線接收模塊和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還分別連接體征檢測單元、腿部按摩單元、頭部按摩單元、人體軀干按摩單元、胳膊按摩單元、麥克風模塊和觸摸屏模塊,人體軀干按摩單元包括頸部牽引模塊、肩部按摩模塊、背部按摩模塊和腰部按摩模塊,所述微處理器還連接無線接收模塊,無線接收模塊還用過應用服務器連接到發送移動終端。
一種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包括應用服務器和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分別連接體征檢測單元、腿部按摩單元、人體軀干按摩單元、頭部按摩單元、手部按摩單元、麥克風模塊、觸摸屏模塊和應用服務器,人體軀干按摩單元包括頸部牽引模塊、肩部按摩模塊、背部按摩模塊和腰部按摩模塊。
所述體征檢測單元包括電子血壓計模塊、心律檢測模塊、肺活量檢測模塊和體溫檢測模塊。
所述無線接收模塊為移動通信接收模塊。
所述體征檢測單元設于人體軀干按摩單元、頭部按摩單元、腿部按摩單元、手部按摩單元中。
所述體溫檢測模塊包括電阻R1、電位器RP1、電位器RP2和芯片IC2,所述電阻R1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3、芯片IC3引腳8、芯片IC2的引腳8和芯片IC4的引腳8,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腳3,芯片IC2的引腳2連接電阻R4、電阻R5、電阻R8、電阻R10、電位器RP2滑片、微處理器和芯片IC2的引腳7,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6和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電位器RP1的滑動端連接芯片IC3的引腳3,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腳2連接二極管D1的陰極和電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腳1接地,芯片IC3的引腳7連接電阻R7和二極管D1的陽極,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8的另一端和芯片IC4的引腳3,芯片IC4的引腳2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和電阻R9,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和芯片IC4的引腳7,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明遠程及近身親情互動控制系統,包括發送移動終端、應用服務器、無線接收模塊和微處理器,所述發送移動終端、無線接收模塊分別通過移動通信網絡與應用服務器進行數據通信,并通過應用服務器建立發送移動終端與無線接收模塊之間的遠程通信連接;所述微處理器還分別連接體征檢測單元、腿部按摩單元、人體軀干按摩單元、手部按摩單元、麥克風模塊和觸摸屏模塊,人體軀干按摩單元包括頸部牽引模塊、肩部按摩模塊、背部按摩模塊和腰部按摩模塊;所述體征檢測單元包括電子血壓計模塊、心律檢測模塊、肺活量檢測模塊和體溫檢測模塊;所述無線接收模塊為移動通信接收模塊;所述電子血壓計模塊設于手部按摩單元中;所述體溫檢測模塊包括電阻R1、電位器RP1、電位器RP2和芯片IC2,所述電阻R1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3、芯片IC3引腳8、芯片IC2的引腳8和芯片IC4的引腳8,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腳3,芯片IC2的引腳2連接電阻R4、電阻R5、電阻R8、電阻R10、電位器RP2滑片、微處理器和芯片IC2的引腳7,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6和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電位器RP1的滑動端連接芯片IC3的引腳3,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腳2連接二極管D1的陰極和電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腳1接地,芯片IC3的引腳7連接電阻R7和二極管D1的陽極,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8的另一端和芯片IC4的引腳3,芯片IC4的引腳2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和電阻R9,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和芯片IC4的引腳7,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
人體軀干按摩單元包括頸部牽引模塊、肩部按摩模塊、背部按摩模塊、乳房按摩模塊、胸部按摩模塊和腰部按摩模塊;主要用于對使用者的腰部、肩部、背部、乳房、胸部、頸部進行電機控制的振動、旋轉或滾動按摩。
腿部按摩單元同樣采用電機控制的振動、旋轉或滾動按摩結構,用于對使用者腿部進行按摩。
手部按摩單元同樣采用電機控制的振動、旋轉或滾動按摩結構,用于對使用者手部進行按摩。
頭部按摩單元同樣采用電機控制的振動、旋轉或滾動按摩結構,用于對使用者頭部包括眼部進行按摩。
微處理器,用于向人體軀干按摩單元、腿部按摩單元及頭部按摩單元、手部按摩單元輸出控制信號,控制各按摩單元工作狀態,包括啟動狀態、關閉狀態、振動頻率及每個振動周期時長。
麥克風模塊用于和發送移動終端進行對講,觸摸屏模塊用于對各控制模塊進行獨立的操作。
請參閱圖3,電路中,一個恒定的參考電壓加在芯片IC3的引腳2,芯片IC3的引腳2則接入一個二極管D1和一個電阻R5。流過二極管D1的電流同時也流過電阻R5,因此在電阻R5上保持了恒定的壓降。這樣當IC3輸出端電壓發生變化時,它只可能是因溫度變化而造成二極管D1正向壓降變化所致,即IC3輸出電壓的變化正比于二極管D1的溫度變化。IC3的參考電壓由三端穩壓器IC1提供。IC3的輸出電壓再經過IC4放大。IC4和IC3相同,其3引腳也保持恒定的電平。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