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實施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種小區重選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小區重選,即終端在空閑模式下通過監測鄰小區與當前小區的信號質量以選擇一個最優的小區提供服務信號的過程。
2、現有的多頻段融合組網技術存在協議設計復雜、主輔概念導致時延較大、能耗較高等問題,因此考慮將多個頻段的載波看成一個服務小區以消除主輔概念。將多個載波作為一個小區的場景下,假如終端仍采用傳統單一的小區重選流程,小區重選的靈活性較差,難以保證終端重選到合適的小區。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小區重選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終端可以適時的選擇合適的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提高了小區重選的靈活性,保證終端總是選擇較優的小區提供服務,提升性能。
2、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3、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區重選方法,應用于終端,所述終端通過小區選擇駐留在第一小區,所述第一小區包括多個載波,所述方法包括:
4、基于所述第一小區中目標載波的信號質量,從第一小區重選規則和第二小區重選規則中確定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其中,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為針對與所述第一小區共基帶的第二小區設定的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為針對與所述第一小區不共基帶的第三小區設定的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二小區與所述第三小區為所述第一小區的鄰小區,分別包括多個載波;
5、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
6、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多個載波中目標載波的信號質量,從第一小區重選規則和第二小區重選規則中確定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
7、若所述目標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目標門限值,將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確定為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
8、若所述目標載波的信號質量不大于所述目標門限值,將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和/或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確定為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
9、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為基于所述第一小區和所述第二小區之間任一同頻或異頻載波進行小區重選。
10、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一小區包括第一載波,所述第一載波為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二小區的任一異頻載波,所述第二小區包括第二載波,所述第二載波為所述第二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一小區、與所述第一載波同優先級的異頻載波,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11、若所述第二小區與所述第一小區的優先級相同,在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一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第一門限值時不啟動測量,否則測量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
12、對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一載波的信號質量和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進行r準則排序,若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一載波的信號質量,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二小區。
13、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二小區包括第二載波,所述第二載波為所述第二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一小區的任一異頻載波,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14、若所述第二小區的優先級高于所述第一小區,周期性測量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
15、若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第二門限值、持續時長超過第一時長,且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第一小區的時長超過第二時長,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二小區。
16、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一小區包括第一載波,所述第一載波為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二小區的任一異頻載波,所述第二小區包括第二載波,所述第二載波為所述第二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一小區、與所述第一載波同優先級的異頻載波,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17、若所述第二小區的優先級低于所述第一小區,在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一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第一門限值時不啟動測量,否則測量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
18、若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一載波的信號質量小于第三門限值,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二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第四門限值、持續時長超過第一時長,且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第一小區的時長超過第二時長,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二小區。
19、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一小區包括第三載波,所述第二小區包括第四載波,所述第三載波和所述第四載波為同頻載波,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20、若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三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第五門限值不啟動測量,否則測量第二小區中所述第四載波的信號質量;
21、對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三載波的信號質量和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四載波的信號質量進行r準則排序,若所述第二小區中所述第四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區中所述第三載波的信號質量,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二小區。
22、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為基于所述第一小區和所述第三小區的全部同頻或全部異頻載波進行小區重選。
23、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24、若所述第三小區的優先級與所述第一小區的優先級相同,在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三小區同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均大于第六門限值時不啟動測量,否則測量所述第三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一小區同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
25、在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三小區異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均大于所述第六門限值時不啟動測量,否則測量所述第三小區相對于與所述第一小區異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
26、對所述第三小區與所述第一小區之間同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對應進行r準則排序;
27、對所述第三小區相對于與所述第一小區異頻的各載波,與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三小區異頻的各載波中,優先級相同的載波的信號質量對應進行r準則排序;
28、若在所述第三小區中不少于目標數量的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所述第三小區中對應的載波的信號質量,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三小區。
29、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30、若所述第三小區的優先級高于所述第一小區,周期性測量所述第三小區各載波的信號質量;
31、若所述第三小區任一載波的信號質量大于第七門限值、持續時長超過第一時長,且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第一小區的時長超過第二時長,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三小區。
32、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包括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包括:
33、若所述第三小區的優先級低于所述第一小區的優先級,在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三小區同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均小于第六門限值時啟動測量所述第三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一小區同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
34、在所述第一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三小區異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均小于所述第六門限值時啟動測量所述第三小區相對于所述第一小區異頻的各載波的信號質量;
35、若所述第一小區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均小于第八門限值,所述第三小區各載波的信號質量均大于第九門限值,且持續時長超過第一時長,以及,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第一小區的時長超過第二時長,小區重選到所述第三小區。
36、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37、獲取所述第一小區的系統信息;其中,所述系統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和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各自對應的重選配置參數,不同小區重選規則各自對應的重選配置參數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一項:小區優先級、相關門限值,r準則相關參數;
38、從所述系統信息中讀取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對應的重選配置參數,配置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
39、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通過小區選擇駐留在第一小區,所述第一小區包括多個載波,所述終端包括:
40、選擇模塊,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小區中目標載波的信號質量,從第一小區重選規則和第二小區重選規則中確定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其中,所述第一小區重選規則為針對與所述第一小區共基帶的第二小區設定的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二小區重選規則為針對與所述第一小區不共基帶的第三小區設定的小區重選規則,所述第二小區與所述第三小區為所述第一小區的鄰小區,分別包括多個載波;
41、重選模塊,用于按照所述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
42、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通信總線;
43、所述通信總線,用于實現所述處理器和所述存儲器之間的通信連接;
44、所述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存儲器存儲的一個或者多個計算機程序,以實現小區重選方法。
45、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小區重選方法。
46、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區重選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終端通過小區選擇駐留在第一小區,第一小區包括多個載波,方法包括:基于第一小區中目標載波的信號質量,從第一小區重選規則和第二小區重選規則中確定目標小區重選規則;其中,第一小區重選規則為針對與第一小區共基帶的第二小區設定的小區重選規則,第二小區重選規則為針對與第一小區不共基帶的第三小區設定的小區重選規則,第二小區與第三小區為第一小區的鄰小區,分別包括多個載波;按照目標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針對小區之間是否共基帶設計兩種小區重選規則,具體的,分別針對同優先級的同頻或異頻,高優先級的異頻以及低優先級的異頻等載波進行小區重選設計,從而基于終端所駐留小區的載波信號強度,靈活選擇合適的小區重選規則進行小區重選,保證終端總是選擇較優的小區提供服務,提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