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活性生物復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活性生物復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的是含有酵母菌和灰色鏈霉球菌的活性生物復合劑,特別涉及的是用以降解環境中天然有機污染物的活性生物復合劑。
背景技術:
已知國際上興起的生物加強(投放)工藝,其原理是利用生物培養的方法,選擇單一菌種,制備成含菌量較高的液體制劑,投放到工程界面中,用以強化生物降解的力量。但其制備成本高、產能低、液體菌劑在工程界面中有效期短、穩定性差、另儲存條件苛刻、工程應用運耗過大。缺乏產業化前景,最致命的缺陷是液體菌劑的菌種自然屬性絲毫不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耐污性弱、環境耐受性差和分解速率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產能高,有效期長,穩定性強,儲存條件簡易,運輸方便,不同菌種可復合配伍一體,耐污性跨度大,環境耐受彈性強,分解速率高的工業級馴化型固體活性生物復合劑。其特征在于其原、輔料用量(按成份百分比)①清酒酵母菌液0.3-0.8%(含菌量4×107-4×1012)②灰色鏈霉球菌液 0.3-0.8%(含菌量4×107-4×1012)③米糠60-90%④水 余量培養液配方組合(按成份百分比)硝酸鉀0.5-1.5%磷酸二氫鉀0.25-0.75%硫酸鎂0.25-0.75%硫酸亞鐵 0.0005-0.0015%可溶性淀粉1-3%瓊脂粉1-3%麥芽汁90-98%活性生物復合劑的制備 清酒酵母菌種的制備液體培養基的制備采用麥芽汁培養基為營養源,在0.15mpa,121℃,15′滅菌備用;三角瓶菌種的制備取斜面菌種在無菌環境中接入含有已滅菌麥芽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在34℃,振率100-200次/min,培養48h;生產菌種的制備按3%接種量將三角瓶菌種液接入含有液體培養基的發酵罐中,在35℃,風比為1∶1(V/V),液量為1/3的條件下進行48h發酵,然后再按上述條件補加1/3液體培養基再進行48h發酵中止。
灰色鏈霉球菌種的制備液體培養基的制備按培養液配方組合配制而成,并在0.15mpa,121℃,15′滅菌備用;三角瓶菌種的制備取斜面菌種在無菌環境中接入含有已滅菌的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在34℃,振率100-200次/min,培養48h;生產菌種的制備按3%接種量將三角瓶菌種液接入含有液體培養基的發酵罐中,在35℃,通風比為1∶1(V/V),裝液量為1/3的條件下進行48h發酵,然后在上述條件下補加1/3液體培養基,繼續48h發酵,中止。
活性生物復合劑的制備分別將清酒酵母菌種、灰色鏈霉球菌種兩種菌液按0.5∶0.5∶1000比例混伴于米糠中,并保持濕度為30%-70%,堆料覆蓋發酵,當堆溫>20℃,移至發酵槽繼續發酵,并輕微通風10min/10h,于12h翻堆一次,同時控制堆溫在50-70℃,濕度在30-60%,發酵7d后進入靜止狀態,發酵7d,然后攤平料堆降溫,在堆溫降至20℃以下時,濕度降至14-16%時進行包裝成品。實施該技術后明顯優點是克服了利用生物培養的實驗方法制備成本高、產能低、液體菌劑的有效期短、穩定性差、儲存條件苛刻、工程應用運耗過大。是其利用的菌種仍是土著菌,自然屬性絲毫不變,缺乏產業化前景的缺陷。以米糠為主要菌劑為載體,選用清酒酵母和灰色鏈霉球菌為主發酵劑的可以降解環境中天然有機污染物的活性生物復合劑,它是采用生物液態發酵和固態發酵技術培養清酒酵母和灰色鏈霉球菌生物制劑,制造成本低,產能高,穩定性強,儲存條件簡易,運輸方便、不同菌種可復合配伍一體,耐污性跨度大,環境耐受彈性強,分解速率高的工業級馴化型固體活性生物復合劑,從根本上解決耐污性弱、環境耐受性和分解速率低的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用高氏一號配方為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其原、輔料用量(按成份百分比)1、清酒酵母菌液6%(含菌量4×1010)2、灰色鏈霉球菌液 6%(含菌量4×1010)3、米糠 85%4、水余量高氏一號培養基配方組合(%)硝酸鉀 1.0%磷酸二氫鉀 0.5%硫酸鎂 0.5%硫酸亞鐵 0.001%可溶性淀粉 2%瓊脂粉 2%麥芽汁 94%活性生物復合劑的制備
①清酒酵母菌種的制備首先取940ml麥芽汁培養基和940ml高氏一號培養基分裝100ml/250三角瓶各9瓶于0.15mpa,121℃,15′滅菌備用。
②三角瓶菌種的制備分別選取清酒酵母和灰色鏈霉球菌各3支斜面種子,其中清酒酵母菌種接入含有麥芽汁培養基的三角瓶中,灰色鏈霉球菌接入含有高氏一號培養基的三角瓶中。
③分別在旋轉式搖床上培養48h,其條件為T=34℃,轉速為200y/min,下床備用。
④生產菌種的制備分別將兩種菌液各9瓶在無菌條件下接入兩個12L發酵罐中,其中清酒酵母菌液接入含有麥芽汁培養基的發酵罐中,裝液量3L,灰色鏈霉球菌接入含有高氏一號培養基的發酵罐中,裝液量3L。
⑤兩種菌液發酵罐培養條件為T=35℃,通風比1∶1(V/V)48h后,分別補麥芽汁培養基和高氏一號培養基各3L,然后在培養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繼續發酵48h中止。
⑥活性生物復合劑的制備按前述菌種制備工藝要求,將已制好的生產菌種分別各取0.5kg,加入1000kg含有20%左右水分的米糠中伴勻,堆料覆蓋發酵,當堆溫達到20℃以上時,每隔10h,輕微通風10min,每12h翻堆一次,控制堆溫在50-70℃,濕度在60%左右,發酵7d,然后進入靜態發酵7d,最后攤平料堆降溫,當溫度降至20℃以下,濕度降至14-16%左右時,即可包裝為成品。達到耐污性跨度CODcr 10mg/L-10000mg/L;耐溫性跨度-5℃-90℃;耐酸性跨度pH3-10;耐氧性跨度富氧,缺氧,無氧界面皆能生存;分解速率高于土著菌5-40倍;降解性能最終降解可將污染有機物降解成CO2、H2O和無機灰質。
權利要求
1.本發明活性生物復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輔料用量(按成份百分比)清酒酵母菌液 0.3-0.8%(含菌量4×107-4×1012)灰色鏈霉球菌液 0.3-0.8%(含菌量4×107-4×1012)米糠 70-90%水 余量培養液配方組合(按成份百分比)硝酸鉀0.5-1.5%磷酸二氫鉀0.25-0.75%硫酸鎂0.25-0.75%硫酸亞鐵 0.0005-0.0015%可溶性淀粉1-3%瓊脂粉1-3%麥芽汁90-98%以上原料均為市售。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生物復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生物復合劑的制備方法①清酒酵母菌種的制備液體培養基的制備配方選用麥芽汁培養基為營養源,在0.15mpa,121℃,15′滅菌備用;三角瓶菌種的制備取斜面菌種在無菌環境中接入含有已滅菌麥芽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在34℃,振率100-200次/min,培養48h;生產菌種的制備按3%接種量將三角瓶菌種液接入含有麥芽汁培養基的發酵罐中,在35℃通風為1∶1(V/V)裝液量為1/3的條件下進行48h發酵,然后再按上述條件補加1/3A培養液再進行48h發酵中止,備用。②灰色鏈霉球菌種的制備液體培養基的制備培養液配方組合配制而成,并在0.15mpa,121℃,15′滅菌備用;三角瓶菌種的制備取斜面菌種在無菌環境中接入含有已滅菌的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中,在34℃,振率100-200次/min,培養48h;生產菌種的制備按3%接種量將三角瓶菌種液接入含有液體培養液的發酵罐中,在35℃,通風比為1∶1(V/V),裝液量為1/3的條件下進行48h發酵,然后在上述條件下補加1/3液體培養液,繼續48h發酵,中止。③活性生物復合劑的制備分別將清酒酵母菌種、灰色鏈霉球菌種兩種菌液按0.5∶1000比例,混伴于米糠中,并保持濕度為30%-70%,堆料覆蓋發酵,當堆溫>20℃,移至發酵槽繼續發酵,并輕微通風10min/10h,于12h翻堆一次,同時控制堆溫在50-70℃,濕度在20-60%,發酵7d后進入靜止狀態,發酵7d,然后攤平料堆降溫,在堆溫降至20℃以下時,濕度降至14-16%時進行包裝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活性生物復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分別將在液體培養液培養的清酒酵母菌種、灰色鏈霉球菌種的菌液按比例混伴于米糠中進行發酵,制成活性生物復合劑,以米糠為主要菌劑為載體,選用清酒酵母和灰色鏈霉球菌為主發酵劑的可以降解環境中天然有機污染物的活性生物復合劑,它是采用生物液態發酵和固態發酵技術培養清酒酵母和灰色鏈霉球菌生物發酵劑,制造成本低,產能高,有效期長,穩定性強,儲存條件簡易,運輸方便、不同菌種可復合配伍一體,耐污性跨度大,環境耐受彈性強,分解速率高的工業級馴化型固體活性生物復合劑,從根本上解決耐污性弱、環境耐受性和分解速率低的問題。
文檔編號C05F11/00GK1978630SQ200610149140
公開日2007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9日
發明者馮坤范 申請人:上海玉凰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