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養殖方式也逐漸由粗放 向精養過渡,集約化養殖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方向。在集約化養殖過程 中,常常采用投喂配合伺料,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魚類配合飼料中營養物質利用 率較低,加之養殖密度高,投辨量大,結果造成大量的未被吸收利用的營養物 質、養殖動物糞便和生物殘體等物質排泄到養殖環境中,使得養殖水體中營養物 質含量升高,富營養化嚴重,下層水體缺氧。這些有機污染物在厭氧的環境中易 分解產生氨氮、亞硝酸氮等對養殖動物有害的產物。如果這些物質長期積累將 會使養殖動物的抗病力降低,易招致各種病原菌的侵襲,通常被視為養殖動物 的致病根源。
雖然養殖水體富營養化是制約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迄今為止 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 問題的方法卻很少。
在如何解決水產養殖中的富營養化這一 問題上,有一些工作者進行了探索。
陳蘇維等就如何解決水產養殖中的富營養化問題提出了幾點方案,例如合理 布設養殖水域、控制養殖規模、合理投喂以及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陳蘇維, 朱文東.網箱養殖對水環境的影響及解決方法.安徽農業科學.2007, 30 ( 35 ): 9538-9540 )。姜葉琴等總結了水產養殖水體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藥物處理、 物理消毒和微生物調控等方法(姜葉琴,姚健萍,楊萬喜.水產養殖水體處理 方法及應用前景綜述.海洋湖沼通報.2004, 3: 99-104 )。理化方法持續時間短、 成本高,而生物防治以其操作簡便和無污染等優點而備受關注。養殖水富營養化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這些微生物主要是硝化細菌、光合細
菌和芽孢桿菌等。其中硝化細菌在水體中是降解氨態氮(NHZ-N)和亞硝酸鹽 (N0「-N)的主要細菌之一 ,目前已經被^ I入到水族生態平衡系統中,并扮演著清 道夫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在養殖池中施放硝化細菌,能有效地緩解氨態氮、 亞硝酸氮積累的問題,改善養殖環境(劉萬學.硝化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 注意事項.黑龍江水產.2008 (3):46-47.梁擁軍等.硝化細菌在澳洲銀鱸工廠化 養殖中的應用初探.安徵農業一牛學.2009, 37 ( 1 ): 165-166.劉瑞蘭.竭'化細菌 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5, 7 ( 1 ): 67-69 )。但是硝化細菌 為需氧菌,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所以盡管在養殖過程中不斷 補充氧氣,但是隨著養殖水中有機物的增加溶氧仍然下降,進而影響到硝化細 菌的活性,目前這一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增加曝氣面積和提高養 殖水處理效率的轉動床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 包括兩轉動輪、連接于兩轉動輪之間的傳動軸、覆蓋于兩轉動輪之間的曝氣網 及驅動兩轉動輪的動力系統,該曝氣網上設有多個交織點,且交織點上設有吸 水材料。
該吸水材料為PVC棉。該曝氣網整體呈圓筒狀結構。
該曝氣網為 一分布有多個網格的漁網,且相鄰網格之間形成該交織點。該 曝氣網通過其上的網格與設于轉動輪上的卡勾配合連接。
該轉動輪為輻條輪,其包括輪轂、輻射桿及外圈,輪轂通過輻射桿與外圈 連接;兩轉動輪的輻射桿之間連接有支撐曝氣網的支撐橫桿。
兩轉動輪的外圈上還設有具有可拆裝結構的延伸輻射桿,且兩外圈上的延 伸輻射桿之間還覆蓋有外層曝氣網。
該可拆裝結構為卡扣配合結構或螺紋配合結構。每個交織點上的PVC棉的大小為5 x 1 x W。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轉動床裝置不僅可以增加養殖水中的氧氣,同時,隨著轉動床 裝置的轉動,可以避免養殖水體中的硝化細菌始終處于缺氧的底層養殖水中, 擴大曝氣網本身表面積,增強曝氣效果,使得水體的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在 曝氣網表面上著床,同時這些有益菌利用養殖水中的有機廢物做培養基,得以 大量繁殖,使轉動床裝置成為硝化床,利用其來處理養殖水可以取得很好的凈 化效果。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3為曝氣網交織點處的ii大示意圖4a、 4b、 4c為本發明的試驗結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l及圖3所示, 一種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包括兩轉動輪l、連接 于兩轉動輪1之間的傳動軸2、覆蓋于兩轉動輪1之間的曝氣網3及驅動兩轉動 輪1的動力系統,該曝氣網3上設有多個交織點4,且交織點4上設有吸水材料
上述曝氣網3內部形成有一中空結構,該曝氣網3通過該中空結構能更充 分與外界進行換氣,提高曝氣效率。
該吸水材料5為PVC棉,PVC棉具有很多其他材料所沒有的優越性,與海棉 相比較而言,海棉孔徑較小,易堵塞;使用壽命較短,需頻繁更換;且海棉吸 水后很重,會大大增加系統負載;而PVC棉的孔徑較大,不容易堵塞,其質地 較光滑,清洗方便,使用PVC棉能有效擴大表面積,增加曝氣面積。
該曝氣網3整體呈圓筒狀結構。該曝氣網3為一分布有多個網格的漁網,且相鄰網格之間形成該交織點4。 該曝氣網3通過其上的網格與設于轉動輪1上的卡勾配合連接。
該轉動輪1為輻條輪,其包括輪轂6、輻射桿7及外圏8,輪轂6通過輻射 桿7與外圏8連接。兩轉動輪1的輻射桿7之間連接有支撐曝氣網3的支撐橫 桿9。
每個交織點上的PVC棉的大小為5 x 1 x W。
使用時,將此轉動床裝置放入養殖水中,并通過動力系統使之緩慢轉動。 本發明將物理和生物方法相結合高效凈化養殖水的方法,對比實驗組(用本方 法處理過的養殖水)和對照組(未用本方法處理的養殖水)可以發現
從第五天開始兩組水質明顯不同 (1)實驗組水質清澈,對照組水質混濁;
(2 )幼魚群吃食狀況也明顯不同,實驗組30秒內可以吃完18粒,對照組 5分鐘才能完成;
(3)魚體顏色實驗組色澤明亮魚體光滑,對照組色澤暗淡;
(4 )第六天,在對照組池壁的臨水界面上有明顯的漂浮物凝結成一條線, 實驗組魚類吃食明顯快于對照組,并且魚體顏色更加明亮;對照組的底棲魚類 吃食比小魚群差,小魚群環游在水中層。
(5 )第八天,對照組的水池仍然處于渾濁狀態.食斜情況明顯差于實驗組. 實驗組在30秒可以平均每尾食何1粒,對照組的食倂速率明顯比實驗組慢。
主要監測實驗組(用本方法處理過的養殖水體)和對照組(未用本方法處 理的養殖水體)中氨態氮(NHZ-N)、亞硝酸鹽(N(V-N)、化學耗氧量(COD)的變化 情況。通過比較這三種水質參數來反應利用本發明之后,在水產養殖過程中能 否有效地消除養殖水中的氨態氮(NH/-N)、亞硝酸鹽(N0廣N)以及降低養殖水體 中的化學需氧量。
實驗采用的平鯛魚為當地水產養殖區的常見魚種,個體規格為每條60g左右, 選取規格相近、數量相同的平鯛分別放在兩個相同的試驗池內馴養一周。試驗 池大小為4x3x2m,試驗前用1: 1000的高錳酸鉀浸泡消毒魚池;每日按池塘養殖的喂養時間、次數和喂養量投》欠何^K第八天在實-瞼組的魚池中安裝滾動
床裝置,滾動床長度為lm,兩根放射性圓圏直徑為50 cm,將滾動床與動力裝置 相連,使其緩慢轉動。實驗開始后,每隔一天取樣分析氨態氮和亞硝態氮和化 學需氧量的濃度。如圖4a、 4b及4c為本次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結構與實施例1的結構相似,其區別在于兩轉動4侖1 的外圈8上還設有具有可拆裝結構的延伸輻射桿10,且兩外圈8上的延伸輻射 桿IO之間還覆蓋有外層曝氣網。
延伸輻射桿10與外圈8之間具有一定距離,使外層曝氣網與內層曝氣網3 之間留有空隙,保證內、外層曝氣網都能很好地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使硝化 細菌與氧氣更充分接觸,提高廢水的處理效率。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曝 氣面積更大,硝化細菌能大量繁殖,凈化養殖水的效率更高。
該可拆裝結構為螺栓螺母配合連接結構或卡扣配合結構。這樣做的目的是 方便內、層曝氣網的清洗,可以直接把外層曝氣網拆卸下來,然后直接把內層 曝氣網3卸下來清洗。
權利要求
1、一種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轉動輪、連接于兩轉動輪之間的傳動軸、覆蓋于兩轉動輪之間的曝氣網及驅動兩轉動輪轉動的動力系統,該曝氣網上設有多個交織點,且交織點上設有吸水材料。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吸水 材料為PVC棉。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曝氣 網整體呈圓筒狀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曝氣 網為 一分布有多個網格的漁網,且相鄰網格之間形成該交織點。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曝氣 網通過其上的網格與設于轉動輪上的卡勾配合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動 輪為輻條輪,其包括輪轂、輻射桿及外圈,輪轂通過輻射桿與外圈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兩轉動 輪的輻射桿之間連接有支撐曝氣網的支撐橫桿。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兩轉動 輪的外圏上還設有具有可拆裝結構的延伸輻射桿,且兩外圈上的延伸輻射桿之 間還覆蓋有外層曝氣網。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可拆 裝結構為卡扣配合結構或螺紋配合結構。
10、 根據權利要求2至9任一項所述的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特征 在于每個交織點上的PVC棉的大小為5 x 1 x lcm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凈化養殖水的轉動床裝置,其包括兩轉動輪、連接于兩轉動輪之間的傳動軸、覆蓋于兩轉動輪之間的曝氣網及驅動兩轉動輪的動力系統,該曝氣網上設有多個交織點,且交織點上設有吸水材料;該吸水材料為PVC棉;該曝氣網整體呈圓筒狀結構。本發明能有效增加曝氣面積及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1611701SQ20091004131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2日
發明者李開枝, 譚燁輝, 連喜平, 黃小平, 黃良民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