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甘蔗“選種圃”階段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簡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甘蔗雜交育種選育技術,尤其是一種甘蔗“選種圃”階段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簡易方法。
背景技術:
甘蔗是我國主要糖料作物,蔗糖產量占食糖總量的90%以上。雜交育種是目前培育甘蔗新品種主要途徑,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五圃制”選育是我國甘蔗雜交育所采用的主要選育程序,五圃即雜種圃、選種圃、鑒定圃、預備品比圃、品比圃。經“五圃制”試驗篩選后,優(yōu)選材料進入區(qū)域化試驗和生產試驗,最后審定并推廣應用。
“選種圃”階段的試驗材料來自于“雜種圃”,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數量多,需要的試驗地面積大;根據“雜種圃”的組合和實生苗定植數量以及入選比率,一般均有上千份的品系或單株材料入選進入“選種圃”試驗階段,多的有上萬份,需要的試驗地面積大;二是每份參試材料的種芽數量少,試驗設計無法采用有重復設計。因此,在“選種圃”階段大多采用順序排列和設置對照的試驗設計,開展田間選種試驗。
甘蔗育種過程中所考察的性狀多為數量性狀,如產量、株高、莖徑、蔗糖分、有效莖等,易受環(huán)境影響。在“選種圃”階段,由于試驗材料多、試驗地面積大,以及土壤肥力、土壤濕度、土層厚薄等試驗地差異較大且不好控制,加之試驗材料種芽有限,無法安排重復試驗。因此,試驗地差異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參試材料的選擇效果和選擇效率,經常出現 “好地入選材料多、差地入選材料少”的情況,選擇結果一定程度上沒有完全反映出參試材料的真實種性。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甘蔗“選種圃”階段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簡易方法,本簡易方法針對“選種圃”階段試驗地土壤差異大,選擇結果不客觀的情況,能使每個分區(qū)內試驗地的土壤差異相對較小,整個“選種圃”試驗采用相同對照,利用對照性狀值對參試材料相應的性狀值進行修正,從而消除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使選擇結果更加客觀。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1、在“選種圃”試驗種植前,根據試驗地土壤差異狀況對試驗地進行土壤差異同一性分區(qū),同時將試驗材料隨機種植于每個試驗分區(qū),在每個分區(qū)內不同點種植對照;整個 “選種圃”試驗采用統(tǒng)一對照。
2、在選種時期,收集各參試試驗和對照材料的主要性狀,分別計算各分區(qū)對照某一性狀的平均值(i)和相應性狀的總平均值(χ ),以及性狀差值,同時計算性狀差值百分比Ui%=(Ui-^ )/無X ■,用性狀差值百分比對各參試材料相應的性狀進行修正,計算獲得一個相應性狀的修正值,從而消除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
本發(fā)明主要用于甘蔗雜交育種“五圃制”選育程序的“選種圃”階段,用以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使選擇結果更加客觀,從而提高參試材料評價和選擇的3準確度。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1、試驗地同一性分區(qū)在“選種圃”試驗種植前,根據試驗地概況,將試驗地進行土壤差異同一性分區(qū)。分區(qū)的原則在同一試驗地盡量將土壤差異小的劃為一個試驗分區(qū),分區(qū)數量根據試驗地大小和土壤差異大小而定。將試驗材料隨機種植于每個試驗分區(qū),在每個分區(qū)內不同點種植對照材料。整個“選種圃,,試驗采用相同對照。
2、數據收集在選種時期,收集各參試試驗材料和對照的主要性狀,如株高、莖徑、 有效莖和錘度等,并依據相關公式計算產量和含糖量;
3、數據計算(1)計算各參試材料主要性狀值;( 計算對照某一性狀的總平均值(無),即將試驗地內所有分區(qū)對照的某一性狀值進行總平均,該平均值反映了對照的某一性狀的基因型值;C3)計算各分區(qū)內對照相應性狀的平均值(^); (4)就相應性狀計算各分區(qū)對照平均值(萬)與總平均值(X)的差值Ui=i-X。(5)計算差值百分比1!#,即Ui%= (Ui-) /X XlOOa
4、差值Ui及其百分比值的應用因為各分區(qū)對照相同,即同一個基因型,因此差值 Ui反映了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某一性狀的影響或效應,效應分為正效應或負效應。如某一分區(qū)某一性狀的差值Ui為負值,百分比值相應也為負值,那么相應地這一分區(qū)的所有參試材料的這一性狀值均要加上性狀值X差值百分比的絕對值,獲得一個修正值;相反要減去性狀值X差值百分比Ui^的絕對值,以獲得一個相應性狀的修正值,以消除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
5、參試材料性狀修正值的計算根據上述方法,對各分區(qū)所有參試材料的初始性狀值進行修正,獲得各性狀的修正值。利用已獲得的性狀修正值,結合田間表現,對參試材料進行最終的選擇。
實施例
1、試驗地土壤差異同一性分區(qū)
假設圖1種植“選種圃”試驗的試驗地,根據土壤差異,將其分為A、B、C和D4個分區(qū),每個分區(qū)內土壤差異相對小。同時假設B區(qū)和D區(qū)為土壤條件較好的試驗分區(qū),A區(qū)和 C區(qū)為土壤條件相對較差的試驗分區(qū)。
2、參試材料修正值的獲得及田間選擇
根據圖1分區(qū)結果,在各個分區(qū)內隨機種植參試材料,同時在分區(qū)內不同點種植對照,整個試驗對照相同。設A分區(qū)內種植參試材料6份A1-A6,對照3個點(CK1-CK3); B分區(qū)種植材料8份B1-B8,對照3個點(CK1-CK3) ;C和D分區(qū)均為10份材料C1_C10和 D1-D10,對照均為4個點(CK1-CK4)。在選種時期收集參試材料和對照的主要性狀,在本實例中以“產量”性狀為例進行說明。產量數據如下表1。
表 權利要求
1.甘蔗“選種圃”階段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簡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在“選種圃”試驗種植前,根據試驗地土壤差異狀況對試驗地進行土壤差異同一性分區(qū),同時將試驗材料隨機種植于每個試驗分區(qū),在每個分區(qū)內不同點種植對照;(2)、在選種時期,收集各參試試驗和對照材料的主要性狀,分別計算各分區(qū)對照某一性狀的平均值( )和相應性狀的總平均值(J ),以及性狀差值Ui= $ - γ ,同時計算性狀差值百分比Ui%= Cui- i;) / χ X 100,用性狀差值百分比對各參試材利相應的性狀進行修正,計算獲得一個相應性狀的修正值,從而消除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選種圃”階段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簡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個“選種圃”試驗采用統(tǒng)一對照。
全文摘要
甘蔗“選種圃”階段消除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簡易方法,用以消除試驗地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提高參試材料評價和選擇的準確度,使選擇結果更加客觀,在試驗種植前,將試驗地進行土壤差異同一性分區(qū),即在同一試驗地盡量將土壤差異小的劃為一個試驗分區(qū),分區(qū)數量根據試驗地大小和土壤差異大小而定。將試驗材料隨機種植于每個試驗分區(qū),在每個分區(qū)內不同點種植對照;在選種時期,收集各參試材料(含對照)的主要性狀,分別計算各分區(qū)對照某一性狀的平均值()和相應性狀的總平均值(),以及性狀差值,同時計算性狀差值百分比,應用性狀差值百分比對各參試材料相應的性狀進行修正,計算獲得一個相應性狀的修正值,從而消除土壤差異對參試材料的影響。
文檔編號A01G7/00GK102498959SQ201110295920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3日
發(fā)明者劉家勇, 吳才文, 吳轉娣, 夏紅明, 姚麗, 尹興祥, 昝逢剛, 楊昆, 趙俊, 趙培方, 鄧軍, 陳學寬 申請人: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