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及其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空花盆,本發明還涉及該中空吹氣成型花盆的制作方法及其構造。
背景技術:
常用的花盆,無論是栽種花苗還是樹苗,其大多為陶瓷或塑料一體制成,上述傳統方法制作的花盆結構一般為單一表面層所構成,其中,該花盆的中間形成有一凹陷狀的容置室,在容置室的底面設有一穿透孔,將土壤置入容置室內,澆入過多溶入土壤內的水分能直接通過穿透孔向下流出,使濕潤的土壤有利花苗或樹苗的栽種和生長。上述花盆結構雖能達到盆栽種植目的,但在使用時,仍會產生如下問題一、由于花苗或樹苗在栽種和生長過程中,必須早晚都要澆適量的水,而一般家庭對栽種植物的知識僅略知一二,主觀認為多澆水比少澆水對植物更有利,所以經常給植物過多的澆水,以致過多的水從土壤內往下滲流,直至水流裹著泥土從盆體的穿透孔排出,不但造成擺設花盆或樹盆附近的環境臟亂不堪,而且,經過長時間使用,也造成盆內的土壤流失。二、承如第一點所述,現代人的住宅以高樓為主,會使得澆花或澆樹的泥水滴落樓下,不但造成自家陽臺及小區環境的不潔,同時,也會因滴水所產生的噪音干擾到樓下的鄰居,直至引發矛盾甚至引起訴訟。三、傳統盆體多為單層,在陽光長時間照射下,盆體所吸收的熱度傳導至土壤內,使盆體底部的土壤呈現高濕熱狀,位于高濕熱土壤內的植物根部容易被燙熟而致死再也無法生長。四、現代人出國或旅游的機會很多,在出國或旅游期間,無法給花苗或樹苗澆水,以致出國或旅游結束回家,花苗或樹苗已經枯死。所以,上述傳統方法制作的花盆結構主要適用于以往傳統庭院住宅的生活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人住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的制作方法及其構造,以增加中空花盆的有效儲水量,且能確保不需要天天澆水就能使植物保持存活的繼續生長,減少消費者出遠門或多日外出旅游的擔憂及困擾。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幾個步驟A、生產連接單元利用第一模具產制預定中空形狀的連接單元;B、安裝定位將連接單元安裝組設定位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的表面適當處;C、下料將已加熱成熔熔半固狀熱塑性塑料胚料從模頭押出暨模頭中央向下進行吹氣,且將已押出有適當距離的胚料底端處進行捏合封閉后而使得持續灌注的供應氣體能迫使胚料被撐開而呈膨脹狀;
D、夾合壓抵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之左、右模具朝向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處進行夾緊閉合壓抵作用,而使得大部分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能緊貼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之左、右模具表面,再將注射管直接插入貫穿至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內持續注入氣體,以迫使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完全貼合于上述模具的表面及貼合于中空狀連接單元的外側及封合于連接單元的至少一連接孔處;E、加壓氣體的擠破結合利用已持續注入至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內的加壓氣體大于中空連接單元內的壓力值,以使得已位于連接孔外側的熔熔半固狀塑料胚料受加壓氣體的壓迫作用而將其推擠進入至連接孔內,直至該部分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被拉伸擠破后而貼合于連接孔內緣,以使得連接單元之連通區能與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即盆體單元的前身)內部呈相連通,并使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能緊密包覆貼合于連接單元之連接孔上而形成一雛形胚料; F、冷卻成型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內部的冷卻流道作用而使得雛形胚料開始呈冷卻固化,以形成一至少具有內表層、外表層及中空狀空間區的盆體單元;G、成品待中空吹氣成型模具之左、右模具呈退模分開時,以致使連接單元的至少一連接孔能經由一體吹氣成型方式而包覆組設固定于盆體單元適當處。一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包括中空吹氣成型模具在關閉暨注入加壓氣體吹氣成型之前,將預定形狀的中空連接單元先行安裝組設于上述模具的內表面上,于模具關閉后,再通過吹氣針管插入至已位于上述模具內的塑料胚料內進行加壓氣體的注入,使得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緊貼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內表面暨封合于中空連接單元的連接孔上,并利用持續注入的加壓氣體的壓力差方式而迫使已位于連接孔外側的膨脹塑料胚料擠入連接孔內,直至上述膨脹塑料胚料因注入的加壓氣體作用而呈拉伸破裂包覆貼合于連接單元的連接孔內壁緣上,以致使固化后的膨脹塑料胚料的盆體單元與連接單元之間保持緊密密合的氣密結合狀態,且使得連接單元的連通區與盆體單元的空間區保持連通狀,而形成一具有盆體單元及連通于盆體單元上的連接單元所組成的中空花盆。藉由第一模具所制造的中空狀連接單元先行直接安裝組設定位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表面上,再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的夾緊閉合壓抵于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后,即可將注射管插入貫穿至上述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內部進行注入加壓氣體,而使得該加壓氣體能將上述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以更壓迫緊密方式貼合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表面及封合于連接單元之連接孔處,并利用壓力差方式而迫使已位于連接孔外側的局部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受上述注入加壓氣體而擠壓進入至連接孔內后而破裂貼合于連接孔內緣,而致使連接單元之連通區與盆體單元之空間區呈接通狀,且使得連接單元的連通區與盆體單元的空間區保持連通狀而形成一中空吹氣成型花盆。一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包括一盆體單元及中空狀連接單元所組成,藉由中空吹氣成型的壓力差之拉伸破裂方式,而致使中空連接單元的至少一連接孔被包覆組設于盆體單元上,以致使連接單元之連通區與盆體單元之空間區呈相接通狀。本發明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及其構造,通過將透明窗口裝置組設于外表層上,使得流入透明窗口裝置內的液體液面能夠直接被消費者所目視,增加液體液面高度的識別性并作為是否加水的依據,能夠防止因無水或缺水而導致植物枯萎問題的發生。本發明還通過利用土壤的吸水性暨空間區內的密閉區域暨氣流路徑的設置配合作用,使位于中空狀空間區內的液體經由滲水孔的毛細作用引導液體向上流竄至位于凹陷狀容置區域的土壤內,使空間區的密閉區域內的氣體壓力小于大氣壓力之下,使少部分的大氣壓力的氣體經由氣流路徑注入至空間區的密閉區域,使流經滲水孔的液體在虹吸效應作用下自動向上方流入分布于土壤,具有被動式的自動供水效果;如此,其不但具有以毛細暨虹吸原理所組成的被動式微量化自動供水,使凹陷狀容置區域內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一定的濕度之下,克服現有花盆因底部過濕腐爛植物根部的現象,同時,還調節儲存水自空間區滲入至凹陷狀容置區域或土壤內的流量速度,使位于容置區域內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濕度,確保空間區內的儲水量能夠持續供應一段日子而不用再另外加水,人們在出遠門或外出旅游時,不需要天天澆水就能供植物保持正常的生存生長,增加消費者便利性及看顧性,大大提高消費者的使用意愿及購買欲,進而大大增加市場競爭力及占有率。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發明于模具內制造時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IA為圖I所示的局部組合剖面放大示意圖。圖IB為圖I所示的另一局部組合剖面放大示意圖。圖IC為圖I所示的再一局部組合剖面放大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注入氣體動作后的組合剖面狀態圖。圖2A為圖2所示的局部組合剖面放大示意圖。圖2B為圖2所示的另一局部組合剖面放大示意圖。圖2C為圖2所示的再一局部組合剖面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立體組合狀態圖。圖4為圖3所示注入水時的組合剖面狀態圖。圖5為圖4所示栽種時呈滿水位的組合剖面狀態圖。圖6為圖5所示水位下降時的組合剖面狀態圖。圖7為圖6所示低水位時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其主要步驟如下(A)生產連接單元B :利用第一模具(圖中未示,如射出模具、押注模具...等)產制預定中空形狀的連接單元B ;其中,連接單元B可為一中空導管2、中空注水單元3及中空透明組件4,其至少可分為第一連接孔20、30、40、第二連接孔21、31、41及連通第一連接孔20、30、40與第二連接孔21、31、41的連通區22、32、42,并使第一連接孔20、30、40的尺寸或直徑與第二連接孔21、31、41的尺寸或直徑為相等或不同〔即第一連接孔20、30、40的內徑小于第二連接孔21、31、41的內徑〕;(B)安裝定位將連接單元B安裝組設定位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的內表面適當處;(C)下料將已加熱成熔熔半固狀熱塑性塑料胚料P從模頭(圖中未示)押出暨模頭中央持續向下進行吹氣,且將已押出有適當距離的半固狀塑料胚料P底端處進行捏合封閉后,而使得從模頭內持續釋放出來的供應氣體能迫使半固狀塑料胚料P被撐開而呈膨脹狀;(D)夾合壓抵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之左、右模具70、75朝向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處進行夾緊閉合壓抵作用,而使得大部分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能緊貼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之左、右模具70、75內表面(如圖一、一 A、一 B、一 C),再將注射管73直接插入貫穿至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內持續注入氣體(如圖二及二 B),以迫使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完全貼合于上述模具7之左、右模具70、75的表面(如圖二 A、、二 B、二 C)及貼合于中空狀連接單元B的外側及封合于連接單元B的至少一連接孔40、21、31、41處(如圖一 A、一 C);(E)加壓氣體的擠破結合利用已持續注入至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內的加壓氣體大于中空狀連接單元B之上述連接孔21、31、41、40或連通區22、32、42內的壓力值,以使得已位于上述連接孔21、31、41、40外側的熔熔半固狀塑料胚料P受加壓氣體的壓迫作用而將其推擠進入至連接孔21、31、41、40內,直至該部分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被拉伸擠破后而包覆貼合于上述連接孔21、31、41、40內緣(如圖二 A、二 C),以使得連接單元B之連通區22、32、42能與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 (即盆體單元I的前身)內部呈相連通,并使擠破后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能緊密包覆貼合于連接單元B之上述連接孔21、31、41、40上而形成一雛形胚料;(F)冷卻成型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內部的冷卻流道作用而使得雛形胚料開始呈冷卻固化,以形成一至少具有內表層10、外表層11及中空狀空間區12的盆體單元I ;(G)成品待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之左、右模具70、75呈退模分開時,以致使連接單元B的至少一連接孔21、31、41、40能經由一體吹氣成型的擠破方式而被包覆組設固定于盆體單元I適當處(即成品,如圖三);然,經由上述制法所生產出的盆體單元1(請參閱圖三至七)構造,其至少包括有內表層10、外表層11及空間區12三部分,且該內表層10位于外表層11上方(即外表層11作為支撐內表層10之用),并使內表層10及外表層11之間夾置有中空狀的空間區12 ;而內表層10適當處形成有凹陷狀容置區域13,且容置區域13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14,并于內凹部14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141,而使得滲水孔141能作為連通內凹部14或容置區域13至空間區12之間的鏈接通道之用,以供引流體5置入內凹部14(即引流體5下端能穿過滲水孔141后而進入空間區12內)時,恰能因已設置于引流體5上的微引道51作用而使容置區域13與空間區12之間形成未封閉狀態,以致使空間區12內的水位囤積踫觸至引流體5下端處,則可因水分子的表面張力及引流體5之微引道51的毛細作用之、下,而可使得水分子能向上滲透至土壤8內;另外,利用一體吹氣成型的壓力差所形成盆體單元I之內表層10或外表層11適當處呈破裂包覆方式,而可將至少一個以上的中空連接單元B之上述連接孔21、31、40、41給予緊密包覆結合,且使盆體單元I之空間區12能與連接單元B之上述連接孔21、31、40、41或連通區22、32、42形成連通,并使連接單元B之第一連接孔20的末端高度高于第二連接孔21〔即第一連接孔20的末端高度以不低于盆體單元I的頂緣為最佳,但第一連接孔20的末端最低容許高度則不可低于盆體單元I之內凹部14為限〕,以致使盆體單元I之空間區12至少經由二處(指滲水孔141及連接單元B之上述連接孔21、31)而與空間區12外側的空氣形成接通的管道;而上述滲水孔141設置于內凹部14或容置區域13的方式則可為一體吹氣成型直接形成連通的方式為之、或是經由二次加工方式(如利用工具于內凹部141或容置區域13上進行打孔或鉆孔為之)而間接形成連通的方式為之;而上述引流體5為金屬材質或由復數個金屬粉粒組成,尤其是以銅材質或復數個銅粒子所組成的為最佳,且引流體5的表面或內部形成有復數個相互連通的微引道51,以使微引道51呈不規則狀或規則狀態;藉由上述的制法,本發明主要于左、右模具70、75呈關閉暨注射管73在吹氣成型之前,就必須將預定形狀的中空連接單元B (如單一中空導管2、或中空注水單元3、或中空透明組件4)先行安裝組設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的表面適當處,再經由中空吹氣成型模具7的夾緊閉合作用暨注射管73持續將加壓氣體注入至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內部的作用暨塑料胚料P的自身高溫作用下,更能因加壓氣體而迫使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確實緊密貼合于連接單元B的外側(含封合于連接單元B之上述連接孔21、31、41、40處),直至持續注入的加壓氣體大于閉密中空狀連接單元B內的氣體壓力時,方能利用壓力差的擠破作用而使已位于上述連接孔21、31、41、40外側處的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被擠入至上述連接孔21、31、41、40內后,直至其因被拉伸而破裂后再貼合于上述連接孔21、31、41、40內壁緣上為止,以使得連接單元B之連通區22、32、42能與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 (即盆體單元I的前身)內部呈相連通,待冷卻開模后,方能使中空連接單元B的至少一連接孔21、31、41、40能確實緊密貼合于盆體單元I上;如此,方能使本體單元I與連接單元B間不會產生轉動或不會輕易受撞擊而分開,以增加其結合緊密強度,且能將二種不同材質以一體吹氣成型的擠破方式而包覆結合成一體狀的應用外,同時,亦能使已流入連接單元B內的液體液面能直接被消費者所目視分別,以增加液體種類的識別性及液面高度的辨識度,并增加其運用性及發展性;另外,本發明亦可避免二次鉆孔及組裝的加工作業,且亦能改善因人力組裝的瑕疵所造成的漏水問題,以確實降低其加工成本及組裝成本為其功效;未來,本發明之中空連接單元B為注水單元3時,其第二連接孔31外側可形成有凸環部33,且凸環部33底端面形成有凹環槽35及其向下凸伸數個呈環形排列的凸柱34,以致使熔熔半固狀熱塑性塑料胚料P (即盆體單元I的前身)能經由一體吹氣成型的擠破 方式而包覆于連接單元B的第二連接孔31外側(含凸環部33、凸柱34及凹環槽35等位置)及內側,以增加連接單元B與盆體單元I間的結合固定強度;又,第一連接孔30至凸環部33之間的內、外壁緣則分別形成有內螺紋37、外螺紋36,以致使內螺紋37、外螺紋36能分別與瓶罐6 —端的外螺紋61 (圖中未示)、蓋體65之內螺紋66 (如圖5)間呈緊密鎖合,且使第一連接孔30頂端面至蓋體65頂面內緣之間夾置有止漏件68、或瓶罐6的頂端面至連接單元B之內底面間夾置有中空狀止漏件68,以使其結合處形成緊密的封閉狀態;再者,本發明之中空連接單元B為中空透明組件4時,其連通區42適當處亦可另外組設有一分隔單元47,且該分隔單元47可為水溶性材質(如糖衣、錠、蘇打粉錠、..等)、或水解材質、或遇水松散分離物質(如泥土、不可分解的粒子擠壓結合物、..等)為最佳,以藉由分隔單元47設置而使得連通區42至少被分成上連通區420及下連通區421 (如圖I),并使已貼合于分隔單元47表面上的浮球48能置于上連通區420或下連通區421內,以致使已流竄至盆體單元I之空間區12及連接單元B之連通區42內的液體能將分隔單元47浸泡于其內,且經由該液體的溶解或分解或解散后而直接將已位于透明狀連接單元B內的浮球48及液面能一并從連接單元B內給予顯示出來(如圖5或6);而上述分 隔單元47中間亦可一體包覆有一浮球48 (圖中未示)加以取代、或上述浮球48受二分隔單元(圖中未示)夾置而使得連通區42可被至少分成上連通區420及下連通區421 (圖中未示)加以取代;此時,即可利用上述步驟(C)下料及步驟(D)夾合壓抵的作用后,而迫使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完全貼合于上述模具7之表面及貼合于中空狀連接單元B的外側及封合于中空狀連接單元B的第一、二連接孔40、41 (即中空狀連接單元B呈閉密狀態)為止,直至已注入至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P內的氣體壓力持續增加至大于中空狀連接單元B(即上連通區420及下連通區421)內的壓力值,而會使閉密狀的上連通區420及下連通區421內的空氣體積因所承受的壓力變大而致使其體積變小(即波以耳定律恒溫下氣體壓力與體積成反比。PlVl = P2V2),以致使膨脹塑料胚料P內的氣壓體力值會先后或同時將已位于第一、二連接孔40、41外側的局部塑料胚料P往第一、二連接孔40、41內的方向擠壓延展,直至該局部塑料胚料P被吹氣拉伸延展破裂后而分布包覆于第一、二連接孔40、41內壁緣上(而形成塑料胚料P緊包覆于連接單元B),以達到可獲得一具有透明狀連接單元B的中空吹氣之盆體單元I的成品;當欲栽種植物80時,需先將已具有微引道51的引流體5直接安裝擠入至盆體單元I的容置區域13或內凹部14上(即引流體3的下方恰能緊鄰于滲水孔141的流動路徑近處),再將土壤85倒入至盆體單元I的容置區域13至適當高度,并將植物80栽種于土壤85后,即可開始澆水栽種;然,澆水時將水直接從已具有凸環部33、凸柱34、凹環槽35、內螺紋37及外螺紋36的中空狀較大連接單元B(即中空注水單元3)處注入,而使得水量得以從較大連接單元B內分別快速流入至盆體單元I之空間區12、較小連接單元B(即中空導管2)之連通區22及透明連接單元B (即中空透明組件4)之連通區42內,直至滿水位為止(即會使得部分水分子因大氣壓力及水位重力作用而經由引流體5之微引道51的毛細作用而開始滲入至土壤85內,且會使已鋪設于引流體5表面近處的土壤85亦也開始呈滲透微濕狀,同時,亦會使已位于連通區42內的浮球48會向上浮動至第一連接孔40處;此時,由于已包覆于盆體單元I側方的較小連接單元2 (即中空導管2)之第一連接孔20的末端高度不低于盆體單元I的頂緣外側,因此,不會使已儲存于空間區12內的滿水位之水分子從較小連接單元B (即中空導管2)之第一連接孔20末端溢出;最后,即可再將已裝有水的瓶罐6倒置螺合于較大連接單元B (即注水單元3)上、或是利用蓋體65直接螺合于較大連接單元B (即注水單元3)上,以藉由瓶罐6的頂端面至較大連接單元B(即注水單元3)之內底緣間夾置有中空狀止漏件68 (圖中未示)、或蓋體65頂壁緣內側至較大連接單元B (即注水單元3)之第二連接孔31端面間夾置有止漏件68 (如圖六),而形成緊密的封閉真空狀態,再加上,已位于較小連接單元B (即中空導管2)內的水位重量及上述水位受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而會迫使已位于滲水孔141下方的水分子因受壓而加速往土壤85的方向流竄分布,直至呈平衡狀下,方會使得空間區12內的水位不再往下降;倘土壤85過于干燥或植物80繼續吸水時,則會使得水分子經由土壤85及引流體5之微引道51的毛細原理作用下,而得以使得繼續提供已位于空間區12內的水分子往上滲透至土壤85內,以使得土壤85保持一定比例的濕度;此時,則會使得已位于空間區12內的水位及已位于透明狀連接單元B(即中空透明組件4)內的水位及浮球48會一起連動往下降至適當位置(如圖6),以提供消費者能輕易辨識現在所剩余的水量及液體種類,同時,亦能使土壤85得以繼續保持一定的濕度,以保持土壤85所需的濕度比例及持續滲水的自動補給作用,且亦具有免每次澆水的作用就能增加植 物的生存機率,進而達到出國期間免澆花就能續栽種植物的功效;倘植物80再繼續吸水一段日子時,則會使得已位于容置區12內的水位呈繼續下降狀態,直至該水位下降至滲水孔141或引流體5下端之微引道51處,此時,則會因水分子的表面張力及微引道51的毛細原理作用下,而得以使水分子繼續再往上滲透至土壤85內分布,直至水位再下降至無法碰觸到引流體5及滲水孔141時,則就無法再行供應水源至土壤85內(如圖7),即表示消費者該另行補充注入新的水量至空間區12內,而會因盆體單元I之空間區12與連接單元B之連通區22、32、42間呈連通狀,而致使注入空間區12內的新水量亦會流竄至連接單元B(即注水單元3)之連通區32內,并將已位于中空透明組件4之連通區42內的浮球48會隨著新水量的增加而往上浮動,進而使已位于透明狀連接單元B內的新水位或浮球48能輕易被消費者重新目視,以作為增加液體種類的識別性及液面高度的辨識度,并增加其運用性及發展性外,同時,亦能避免二次鉆孔的加工作業,以確實降低其加工成本及組裝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均等變化或修飾,皆包含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生產連接單元利用第一模具產制預定中空形狀的連接單元; B、安裝定位將連接單元安裝組設定位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的表面適當處; C、下料將已加熱成熔熔半固狀熱塑性塑料胚料從模頭押出暨模頭中央向下進行吹氣,且將已押出有適當距離的胚料底端處進行捏合封閉后而使得持續灌注的供應氣體能迫使胚料被撐開而呈膨脹狀; D、夾合壓抵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之左、右模具朝向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處進行夾緊閉合壓抵作用,而使得大部分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能緊貼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之左、右模具表面,再將注射管直接插入貫穿至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內持續注入氣體,以迫使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完全貼合于上述模具的表面及貼合于中空狀連接單元的外側及封合于連接單元的至少一連接孔處; E、加壓氣體的擠破結合利用已持續注入至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內的加壓氣體大于中空連接單元內的壓力值,以使得已位于連接孔外側的熔熔半固狀塑料胚料受加壓氣體的壓迫作用而將其推擠進入至連接孔內,直至該部分的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被拉伸擠破后而貼合于連接孔內緣,以使得連接單元之連通區能與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即盆體單元的前身)內部呈相連通,并使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能緊密包覆貼合于連接單元之連接孔上而形成一雛形胚料; F、冷卻成型利用中空吹氣成型模具內部的冷卻流道作用而使得雛形胚料開始呈冷卻固化,以形成一至少具有內表層、外表層及中空狀空間區的盆體單元; G、成品待中空吹氣成型模具之左、右模具呈退模分開時,以致使連接單元的至少一連接孔能經由一體吹氣成型方式而包覆組設固定于盆體單元適當處。
2.一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吹氣成型模具在關閉暨注入加壓氣體吹氣成型之前,將預定形狀的中空連接單元先行安裝組設于上述模具的內表面上,于模具關閉后,再通過吹氣針管插入至已位于上述模具內的塑料胚料內進行加壓氣體的注入,使得熔熔半固狀膨脹塑料胚料緊貼于中空吹氣成型模具內表面暨封合于中空連接單元的連接孔上,并利用持續注入的加壓氣體的壓力差方式而迫使已位于連接孔外側的膨脹塑料胚料擠入連接孔內,直至上述膨脹塑料胚料因注入的加壓氣體作用而呈拉伸破裂包覆貼合于連接單元的連接孔內壁緣上,以致使固化后的膨脹塑料胚料的盆體單元與連接單元之間保持緊密密合的氣密結合狀態,且使得連接單元的連通區與盆體單元的空間區保持連通狀,而形成一具有盆體單元及連通于盆體單元上的連接單元所組成的中空花盆。
3.—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包括一盆體單元及中空狀連接單元所組成,其特征在于 藉由中空吹氣成型的壓力差之拉伸破裂方式,而致使中空連接單元的至少一連接孔被包覆組設于盆體單元上,以致使連接單元之連通區與盆體單元之空間區呈相接通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體單元包括一具有凹陷狀容置區域的內表層、一支撐內表層的外表層、一夾置于內表層與外表層之間的中空狀空間區及一受內表層或外表層所一體包覆暨吹破連通至空間區的中空狀連接單元;又,內表層之凹陷狀容置區域上形成有至少一個以上的滲水孔,并使滲水孔與空間區呈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中空狀導管,其至少可分為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至少一連接孔是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內.且其另一連接孔是可連通至空間區外側的空氣之用,但第一連接孔的末端最低容許高度則不可低于盆體單元之內凹部為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中空狀注水單元,其至少可分為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至少一連接孔是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內;又,已位于連接單元的第二連接孔外側可形成有凸環部,且凸環部底端面形成有凹環槽及其向下凸伸數個呈環形排列的凸柱,并于第一連接孔至凸環部之間內、外壁緣則分別形成有內螺紋、外螺紋。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單一的中空透明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二連接孔是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單一的中空透明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二連接孔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內;又,上述連通區適當處亦可另外組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分隔單元,且該分隔單元可為水溶性材質、或水解材質、或遇水松散分離材質為最佳,以藉由分隔單元的設置而使得連通區可至少被分成上連通區及下連通區。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單一的中空透明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二連接孔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內;又,上述連通區適當處亦可另外組設有一分隔單元,且該分隔單元可為水溶性材質、或水解材質、或遇水松散分離材質為最佳,以藉由分隔單元設置而使得連通區可至少被分成上連通區及下連通區,且使分隔單元表面上貼合有一浮球,而使該浮球能位于上連通區或下連通區內。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單一的中空透明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二連接孔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內;又,上述連通區適當處亦可另外組設有一分隔單元,且該分隔單元可為水溶性材質、或水解材質、或遇水松散分離材質為最佳,并使分隔單元中間可一體包覆有一浮球,以藉由分隔單元設置而使得連通區可至少被分成上連通區及下連通區。
11.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為單一的中空透明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及連通第一連接孔至第二連接孔間的連通區,該二連接孔以一體吹破包覆成型方式連通至盆體單元的空間區內;又,上述連通區適當處亦可另外組設有至少二個以上的分隔單元,且分隔單元可為水溶性材質、或水解材質、或遇水松散分離材質為最佳,并使二個分隔單元之間夾置有浮球,以藉由二分隔單元的設置而使得連通區可至少被分成上連通區及下連通區。
12.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
13.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滲水孔。
14.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
15.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
16.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中空吹氣成型花盆構造,其特征在于,盆體單元的容置區域適當處形成有內凹部,并于內凹部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貫穿滲水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中空吹氣成型花盆制作方法及其構造。制法包括利用第一模具產制中空連接單元;將連接單元安裝組設于吹氣成型模具的內表面;將熔熔半固狀塑料胚料從模頭押出至適當距離后進行捏合封閉作用,且使得從模頭中央持續向下吹出的氣體能迫使胚料被撐開呈膨脹狀;將上述膨脹塑料胚料緊密夾置于吹氣模具內,利用注射管插入至上述塑料胚料內進行注入加壓氣體;利用已持續再注入的加壓氣體作用而迫使上述塑料胚料能擠入至連接孔內,直至其被拉伸破裂貼合于連接孔內壁緣,而形成一雛形胚料;經冷卻而使雛形胚料呈固化為一盆體單元;待上述模具呈退模分開后,即會使連接單元的至少一端能經由一體吹氣成型方式而包覆組設于盆體單元。
文檔編號A01G9/02GK102626982SQ20111035814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8日
發明者蔡金泰 申請人:蔡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