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裝置及培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及一種優化的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裝置及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食用菌生產呈現工廠化、集約化和液體化的發展趨勢。傳統的食用菌固體菌種栽培方式由于生產周期長、菇農勞動強度大而不適合大規模生產。而食用菌液體菌種栽培方式由于生產周期短、菇農勞動強度小,非常適合食用菌工廠化大規模栽培。但是我國的食用菌液體菌種使用現狀并不理想一是液體菌種生產工藝不合理,連續生產成功率低; 二是液體制種設備價格太貴,大部分菇農不愿意或無力購買;三是很多食用菌液體菌種設備生產廠家推出的產品存在設計缺陷,根本不可能連續成功生產出液體菌種。現實情況是, 食用菌液體簡易制種設備雖推廣了二十多年,成功者仍寥寥無幾,從2002年開始推廣的食用菌不銹鋼發酵罐大量閑置成為擺設。目前使用的培養方法,一級液體專用種培養方式,現在已經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機械或電磁搖瓶培養,存在搖瓶接種口大、培養量少、成功率太差的問題;二種是培養大量木屑菌種,直接加水攪碎倒入發酵罐中培養,存在用種量大、隱含雜菌難于檢驗、成功率差的問題;三種是把母種接入一級發酵瓶,存在發酵瓶接種口大,污染風險大的問題,而且所接菌種浸沒在液體中,靜止培養產生的幼嫩菌絲體少,影響液體菌培養質量。最要命的是,在接種箱或無菌操作臺中把管道插入發酵瓶和固定瓶塞時,很難控制污染的發生。一級液體種或專用母種轉接入二級發酵罐的操作,現在已經有兩種方式,一是把一級種利用火焰保護倒入發酵罐,操作難度大,成功率不高;二是滅菌冷卻后,在接種箱或無菌操作臺中把一級瓶和二級發酵罐連接,把一級種沿密閉管道壓入二級發酵罐,一旦管道連接污染在先,其后雖是密閉操作,污染也就不可避免。所以研發一種價格低廉,穩定可靠,操作簡單的食用菌液體制種設備,顯得日益迫切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裝置及培養方法,以降低設備投資,提高接種成功率和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關鍵問題,
實現本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培養裝置包括一級發酵瓶、二級發酵罐、液體培養基進出管、進氣管、出氣管,其關鍵在于,在一級發酵瓶的封閉瓶塞上插有一個接種用試管,接種用試管無底,底部設有一線網,可防止菌種落入液體培養基中,管口塞有可透氣塞;在連接一級發酵瓶和二級發酵罐液體培養基進出管的連接管上設有一個三通,可防止在滅菌時由于氣體壓力造成一級發酵瓶內液體培養基外溢,三通另一端經一個過濾器連接供氣泵。培養方法是,首先把管道、過濾器、供氣泵連接好,用橡皮塞封閉一級發酵瓶瓶口和二級發酵罐罐口,用塑料膜把整套裝置包裹起來,只把供氣泵露在外面,塑料膜外再包一層棉被,啟動供氣泵供氣,通入蒸汽把整套裝置加熱滅菌四小時,即可完成對設備和液體培養基的全方位滅菌;待一級發酵瓶內液體培養基溫度降至30攝氏度時,拔下一級發酵瓶接種用試管管口棉花塞,利用酒精燈火焰和紅外接種器保護,把木屑菌種接入接種用試管內; 在20-30攝氏度范圍內,把木屑菌種在接種用試管內培養兩天,待長出大量幼嫩菌絲體后, 在酒精燈火焰保護下,拔下接種用試管口棉花塞,把木屑菌種捅入一級發酵瓶內,塞上棉花塞,通氣3-5天,見瓶內出現大量菌球,一級液體種培養成功;封閉接種用試管管口,把一級液體種用氣體壓入二級發酵罐,再培養兩到三天,二級發酵罐菌種即培養成功。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一級發酵瓶是5升的玻璃瓶,培養的一級液體菌種量大;接種口就是試管口,不用拔一級發酵瓶瓶塞,直接用試管種擴繁,所以一級發酵瓶接種成功率遠遠高于國內外同類設備;把菌種先接入瓶塞所插的試管內,脫離液體培養基,完全暴露在空氣中,形成大量幼嫩菌絲體后,再放入液體培養基深層培養,培養效果極佳;設備連接都是在滅菌之前完成的,有效避免了因連接操作失誤而造成的污染;設備價格低廉,現在市場上100升罐往往僅培養60-70升液體菌種,且價格兩萬元左右,本裝置價格僅150元,也可以培養60-70升液體菌種,價格只是市場上同規格不銹鋼罐的1%,成本下降99%。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1所示,該培養裝置包括一個5升玻璃的一級發酵瓶16、一個75升塑料的二級發酵罐17、液體培養基進出管15、18、進氣管12、19、20、出氣管7等,首先用不銹鋼桶煮 60升液體培養基,趁熱倒入二級發酵罐17內56升,倒入一級發酵瓶16內4升。一級發酵瓶16的封閉橡皮塞13上插有18毫米口徑的接種用試管14,接種用試管14無底,底部設有一線網,管口塞有棉花塞11,供接種和排氣用,再插入8毫米口徑的供進氣用的玻璃進氣管12和液體培養基進出管15 ;二級發酵罐17橡皮塞21上插有8毫米口徑的液體培養基進出管18、玻璃進氣管19、20和出氣管7,出氣管7管口塞有棉花塞8。在連接一級發酵瓶和二級發酵罐的液體培養基進出管15、18的硅膠連接管4上設有一個三通3,三通3另一端經一個過濾器2連接供氣泵1。一級發酵瓶16和二級發酵罐17中的玻璃進氣管12、19、20 的進氣口經過濾器2、5、6分別連接供氣泵1和9。使用時,首先把各管道、過濾器、供氣泵連接好,立即用橡皮塞封閉一級發酵瓶瓶口和二級發酵罐罐口。用塑料膜把整套裝置包裹起來,只把供氣泵露在外面,塑料膜外再包一層棉被,啟動供氣泵供氣,通入蒸汽把整套裝置加熱滅菌四小時,即可完成對設備和培養基的全方位滅菌。待一級發酵瓶內液體培養基溫度降至30攝氏度時,拔下一級發酵瓶接種用試管管口棉花塞,利用酒精燈火焰和紅外接種器保護,把木屑菌種接入接種用試管內,因接種用試管底有線網,可防止菌種落入液體培養基中;在20-30攝氏度范圍內,把木屑菌種在接種用試管內培養兩天,待長出大量幼嫩菌絲體后,在酒精燈火焰保護下,拔下接種用試管口棉花塞,把木屑菌種捅入一級發酵瓶內,塞上棉花塞,通氣3-5天,見瓶內出現大量菌球,一級液體種培養成功。封閉接種用試管管口,把一級液體種用氣體壓入二級發酵罐,再培養兩到三天,二級發酵罐菌種即培養成功。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裝置,包括一級發酵瓶、二級發酵罐、液體培養基進出管、 進氣管、出氣管,其特征在于在一級發酵瓶的封閉瓶塞上插有一個接種用試管,接種用試管無底,底部設有一線網,管口塞有可透氣塞;在連接一級發酵瓶和二級發酵罐的液體培養基進出管的連接管上設有一個三通,三通另一端經一個過濾器連接供氣泵。
2.一種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方法是,首先把上述裝置各管道、過濾器、供氣泵連接好, 用橡皮塞封閉一級發酵瓶瓶口和二級發酵罐罐口,用塑料膜把整套裝置包裹起來,只把供氣泵露在外面,塑料膜外再包一層棉被,啟動供氣泵供氣,通入蒸汽把整套裝置加熱滅菌四小時,即可完成對設備和液體培養基的全方位滅菌;待一級發酵瓶內液體培養基溫度降至 30攝氏度時,拔下一級發酵瓶接種用試管管口棉花塞,利用酒精燈火焰和紅外接種器保護, 把木屑菌種接入接種用試管內;在20-30攝氏度范圍內,把木屑菌種在接種用試管內培養兩天,待長出大量幼嫩菌絲體后,在酒精燈火焰保護下,拔下接種用試管口棉花塞,把木屑菌種捅入一級發酵瓶內,塞上棉花塞,通氣3-5天,見瓶內出現大量菌球,一級液體種培養成功;封閉接種用試管管口,把一級液體種用氣體壓入二級發酵罐,再培養兩到三天,二級發酵罐菌種即培養成功。
全文摘要
一種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裝置及培養方法,在一級發酵瓶的封閉瓶塞上插有一個接種用試管,接種用試管無底,底部設有一線網,管口塞有可透氣塞;在連接一級發酵瓶和二級發酵罐液體培養基進出管的連接管上設有一個三通;把菌種先接入一級發酵瓶瓶塞所插的試管內,把木屑菌種先在接種用試管內培養,待長出大量幼嫩菌絲體后,拔下接種用試管口棉花塞,把木屑菌種捅入一級發酵瓶內,見瓶內出現大量菌球,封閉接種用試管管口,把一級液體種壓入二級發酵罐,再培養兩到三天,二級發酵罐菌種即培養成功。培養的一級液體菌種量大,培養效果極佳,成功率遠遠高于國內外同類設備,且設備價格低廉。
文檔編號A01G1/04GK102511315SQ201210003148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7日
發明者李好勇 申請人:李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