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培育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培育系統,更具體來說是一種能夠在所有天氣條件下種植各種植物的植物培育系統,不論是何種自然環境或者地點,均能極大地提高每單元面積的生產率。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玻璃溫室或乙烯基溫室能夠培育果實類蔬菜,例如黃瓜、西紅柿、小番茄、辣椒以及其他,綠葉蔬菜,例如芹菜、萵筍、水歐芹、卷心菜、大白菜和開花植物,例如玫瑰、非洲菊、菊花和康乃馨等等。于是,農民能夠增加收入,消費者也能夠在冬季攝取各種新鮮的植物。然而,這種玻璃溫室或乙烯基溫室建造在土地上,例如農場或居民區,相應的植物通過如下方式進行種植將這些植物的種子播種在土地上,或移植種植在苗圃中的幼苗,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即每生長空間或單元區域的生產率有限,反復地培育會引起土地的損害。因此,為了增長有限的培育面積的生產率,降低勞動力,并降低由重復培育引起的損害,農民采用如下的方式進行培育如現有技術中將植物以多級的方式布置在培育空間內。然而,這種培育方式具有這樣的問題,即有害地影響位于多級底部的植物的培育,這是由于用于照射到位于底部的植物的陽光被位于最頂部的植物、苗床、或者其根部位于最頂部的花盆阻擋。另外,其他的現有技術中建議將位于最高點或最低點的苗床或花盆之間的間隔分隔開來以克服上述問題。但是,這些現有技術仍存在相對而言降低了生產率的問題,這歸因于多級的構造,因此導致經濟可行性較差。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工人使用延伸至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更多級來培育植物。但是在收獲季節,工人并不能直接觸及較高處的植物,并需要使用梯子。因此,這些現有的方式并不舒適,并且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一種植物培育系統的改良。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培育系統,使得各種植物可適應環境地生長,并可實現快速和順利的收獲。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培育系統,通過在所有天氣情況下培育植物,來實現空間的使用能力的最大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培育系統,用于簡單和輕松地實現培育管理 和收獲作業,從而降低勞動時間和人員浪費。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培育系統,無需將藥物注射到植物中的時間,防止植物培育系統中的循環的失效。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培育系統,能夠實現簡化的結構和降低的安裝成本,從而能夠簡單和輕松地運輸發芽的植物,以使其在培育盆中種植和培育。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他優勢,對應于本發明的目的,如文中的具體化和廣泛地描述,一種植物培育系統包括循環系統20,包括多個設置在框架13的相應部分上的軸24,該框架13設置在培育室10中;多個鏈輪22,分別軸安裝在多個軸24上;左、右鏈23,用于鏈接依次被懸掛的多個鏈輪22,減速電機21,連接并安裝在多個軸24的任意軸上,多個培育盆組件30,包括上表面具有開口的罐體31、和安裝到罐體的上表面的左、右端處的鉤板32,通過懸掛到左、右鉤軸26用于實現軸耦合和安裝,左、右鉤軸26水平地固定到左、右鏈23的內部空間,所述左、右鏈23以有規律的間隔彼此相對;通過可旋轉地安裝來實現培育 室10的內部空間的移動和循環,所述可旋轉地安裝例如通過左、右鉤軸26和鉤板32懸掛在左、右鏈23之間;藥液供應器40,用于向多個培育盆組件30提供藥液;鼓風機50,安裝在培育室10中,用于將過濾后的外部空氣提供給內部或者用于內部空氣的循環。這時,植物培育系統還包括多個燈60,所述燈以有規律的的間隔安裝到框架13上,并能夠沿培育盆組件30的移動方向朝左、右橫貫,反射鏡10a,設置在培育室10的內部,用于將圍繞循環系統20的太陽光折射至培育盆組件30。根據本發明,植物培育系統提供了一種改良的植物培育方法,其能夠使得播種了植物種子或移植了植物幼苗的多個花盆進行循環移動。因此,當苗床或植物盆以多級的方式安裝,并延伸至培育室的內部空間的上方或下方時,植物培育系統能夠均勻地接收太陽光,以確保連續的生長特性。因此,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能夠獲得優勢,即各種植物能夠在短期內生長,并能夠大批量的收獲。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農民能夠在所有天氣條件下培育植物,無論何種自然環境或地點,當太陽光并不完全閃耀時,可通過由安裝在較低部的燈所提供的光能來提供光照,由于植物能夠更快并且順利地在花盆中生長,每單元面積的生產率能夠大量地增長。具體地,根據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昆蟲病害不會發生,生產率和使用率得以最大化,自然而然地解決了時間和人力的浪費,這是因為農民使用殺菌營養液、沙壤土和栽培用土壤,在一個連續的地點實現植物或其果實的管理和收獲。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農民能夠通過使用一種可輕松地控制培育盆的安裝間隔的培育系統來培育各種植物。因此,農民能夠使用相同的培育系統來種植莖部能夠展開的植物,例如草莓。并且,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能夠在培育盆處于沿軌道運行的狀態下將藥液注射到培育室中的植物,而無需停下來注射藥液。因此,這樣就不需要分隔以注射藥液,也不會產生由減速電機的過載引發的故障,這是因為循環系統不會重復地時走時停的運行。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由于鏈輪安裝在每個框架的相應位置處,而無需使用長軸,因此框架結構簡單,建造成本也不昂貴。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植物培育系統,植物能夠輕松并簡單地在很短的時間間隔里移動,這是因為移動了排列有多個花盆的苗圃之后,花盆能夠裝載在培育盆中,同時根據在垂直和水平排列于多級上的多個花盆中的由種子發芽的這種植物,這些花盆無需分開。
根據實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并結合隨附的附圖,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各種特征、發明和優點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圖I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2是顯示了圖I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平面放大圖;圖3是顯示了圖I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側視放大圖,其中省略了反射鏡;圖4是顯示了圖3中具體部件的側視放大圖;圖5是顯示了圖4中具體部件的主視圖;圖6是顯示了圖4中鏈和培育盆的移動狀態的側視放大圖;圖7是顯示了圖4中導軌的后視放大圖;圖8是顯示了圖I中培育盆組件的透視放大圖;圖9是顯示了圖8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件的透視放大圖;圖10是顯示了圖8中培育盆組件的實例的側剖面的放大圖;圖11是顯示了圖8中培育盆組件的其他實例的側剖面的放大圖;圖12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13是顯示了圖12中具體部分的主視圖;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15是顯示了圖14中植物培育系統的后視放大圖;圖16是顯示了圖14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平面放大圖;圖17是顯示了圖14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后視放大圖;圖18a是顯示了圖14中培育盆組件的透視放大圖;圖18b是顯示了圖18a中培育盆組件的側視放大圖;圖18c是顯示了圖18a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分開透視圖;圖19a是顯示了應用于圖14中的培育盆組件的其他實例的透視圖;圖19b是顯示了圖14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透視放大圖;圖20a是顯示了圖14中藥液供應器的主要部分的側視放大圖;圖20b是顯示了圖20a中氣缸處于向前運行的狀態時的側視圖;圖21a是顯示了圖20a中藥液供應器的主要部分的側視放大圖;圖21b是顯示了圖21a中藥液供應器處于運行狀態時的側視圖;圖22是應用于圖14中的培育盆組件的又一實例的透視圖;圖23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24是顯示了圖23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平面圖;、
圖25是顯示了圖23的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件的側視圖;圖26是顯示了圖24的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件的平面放大圖;圖27是顯示了圖24的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件的后視放大圖;圖28a顯示了圖24的培育盆組件的透視放大圖;圖28b是顯示了圖28a的培育盆組件的側視放大圖;圖28c是顯示了圖28a的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分開和放大的透視圖29a是顯示了圖24的藥液供應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放大圖;圖29b是顯示了圖29a中氣缸處于向前運行的狀態時的平面圖;圖30a是顯示了圖29a中藥液供應器的安裝位置的側視放大圖;圖30b是顯示了圖30a中藥液供應器處于運行狀態時的側視圖;圖31是顯示了向圖30a中的培育盆組件供應藥液的狀態時的剖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具體描述將根據隨附的附圖得以描述。
圖I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2是顯示了圖I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平面放大圖;圖3是顯示了圖I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側視放大圖,其中省略了反射鏡;圖4是顯示了圖3中具體部件的側視放大圖;圖5是顯示了圖4中具體部件的主視圖;圖6是顯示了圖4中鏈和培育盆的移動狀態的側視放大圖;圖7是顯示了圖4中導軌的后視放大圖;圖8是顯示了圖I中培育盆組件的透視放大圖;圖9是顯示了圖8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件的透視放大圖;圖10是顯示了圖8中培育盆組件的實例的側剖面的放大圖。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包括培育室10 ;循環系統20,安裝在培育室的內部;多個以固定間隔布置在循環系統20中的培育盆組件30,可旋轉地移動于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藥液供應器40,用于向多個培育盆組件30提供藥液;以及鼓風機50,用于將過濾后的外部空氣提供給培育室10的內部、或者用于培育室10的內部空氣的循環、或將內部空氣排泄到外部。培育室10,具有四面墻11和屋頂12,是通過例如(典型為)玻璃溫室或乙烯基溫室的乙烯基、透明塑料板、丙烯酸樹脂、玻璃等建造,培育室還具有門,該門一般設置在四面墻之間的一面墻上,用于培育或收獲管理。同時,反射鏡IOa設置在培育室10的內部,將圍繞循環系統20的太陽光提供至培育盆組件30。為此,反射鏡IOa具有形成有彎曲表面的反射面,反射鏡通過支撐框架13a得以支撐,其中根據培育室10的安裝方向,框架13的周圍能夠獲得大部分的太陽光。于是,通過將圍繞反射鏡IOa收集到的太陽光反射至培育盆組件30,光能得以增強。附屬的反射鏡IOb通過使用反射鏡IOa的左、右位置處的鉸鏈來實現連接,輪IOc安裝在反射鏡IOa的每個底部。使用者能夠根據需求在合適地角度下完全打開或擴展,光能能夠更有效地被反射至培育盆組件30。循環系統20包括減速電機21、多個鏈輪22和左、右鏈23,考慮到培育室10以及植物的種類的高度或寬度,多個鏈輪22和左、右鏈23被安裝以能夠充分利用內部空間。例如,假如安裝有如圖I所示的具有內部空間的培育室10,培育室10中還安裝有框架13,所述框架包括左、右前垂直梁131 ;左、右水平梁132,其每個后部安裝到前垂直梁131,以向前延伸至外部;左、右后垂直梁133 ;左、右垂直梁134,直接安裝在前垂直梁131的后部;多個左、右水平支撐梁135,用于水平地連接并固定到前垂直梁131、后垂直梁133以及左、右垂直梁134的上部、下部和中部,以及多個左、右傾斜支撐梁136,用于傾斜地連接并固定到左、右水平梁132和多個左、右水平支撐梁135。并且,考慮到間隔的大小,假如前垂直梁131、后垂直梁133和左右垂直梁134之間的間隔增加,至少一個或多個左、右垂直支撐梁137固定并安裝到左、右水平支撐梁135的每個內側,以在上、下方向上橫貫從而形成框架13。另一方面,多個鏈輪22軸安裝到每個軸24的兩端,所述軸安裝成能夠在前垂直梁131的每個上端和下端,左、右水平梁132的每個前端,以及左、右垂直梁134的每個上端、中端和下端的對應部分上向左、右橫貫。另外,左、右鏈23安裝成能夠水平地裝鏈,并能夠分別穿過位于左、右前垂直梁131的每個下端的鏈輪22、位于前垂直梁131的上端的鏈輪22、位于左、右水平梁132的每個前端的鏈輪22、位于后垂直梁133的上端的鏈輪22、位于左、右垂直梁134的上端的鏈輪
22、位于后垂直梁133的中端的鏈輪22、位于左、右垂直梁134的中間的鏈輪22、以及位于后垂直梁133的下端的鏈輪22。如上述安裝的方式,相比于如下文中所述的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通過安裝大量的培育盆組件30使內部空間的有效空間能得以最大化,這是因為鏈23從前垂直梁131的上端開始貫穿直到后垂直梁133和左、右水平梁132的所有上端,然后在后垂直梁133之間沿” S π形水平地移動。另外,鏈穿過位于所述的左、右水平梁132的前方的鏈輪22,使得使用者能夠以站立狀態在左、右水平梁132的前面(下文詳細描述)管理、收獲種植在培育盆組件30中生長的植物,能夠極大地工作效率。另外,導軌14水平地固定并安裝在每個對應位置,即鏈23穿過前垂直梁131,左、右后垂直梁133和左、右垂直梁134的內側,從而支撐鏈23。因此,并不存在例如鏈23由于重量或越過移動路徑而造成下垂的問題。另一方面,鏈的每個鏈輥231的直徑大于內、外側板232的上、下寬度,于是通過使鏈輥231的外表面接觸至導軌14的底部來實現內、外側板232的旋轉和移動,如圖7所示,內、外側板并不接觸導軌14。在這種方式中,由于不會產生摩擦阻力、表面磨損以及避免了噪聲或壽命的減少,鏈的循環平穩地進行,由于隨著鏈輥231的外表面接觸至導軌14的底部而實現鏈23的旋轉和移動,鏈23通過導軌14完成支撐狀態。并且,用于容納鏈輥231的外表面的導軌槽141,形成有預定深度。鏈輥231在由導軌槽141支撐時旋轉并移動,鏈23能夠在穩定的狀態下移動并不脫離導軌,即便是培育盆組件30的重量加載在鉤軸26上。另外,輥導軌14’整體地向下成型并在導軌14的下表面的內端延伸,當輥導軌14’支撐在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表面時,輥233旋轉并移動。同樣地,輥233和鏈輥231平穩地旋轉和移動,這是因為培育盆組件30的重量分配在輥233和鉤軸26。因此,培育盆組件30和鏈23能以更穩定的狀態循環。另外,前、后水平支撐梁137’固定并安裝成能夠在對應于穿過培育盆組件30的下 表面的位置的左、右垂直支撐梁137的內側的每個相應部分上向左、右橫貫,并且支撐軌15水平地安裝以能夠在左、右水平支撐梁的上方往復地橫貫,從而保持并支撐培育盆組件30的下表面。因此,水平的平衡很容易維持,負載能夠分配在支撐軌15上,而不會集中在左、右鏈23和輥233上。并且,由于摩擦阻力被最大程度地降低,支撐軌15能夠更平穩地移動,相對薄并由樹脂模制成型的支撐板151,垂直地連接到上端并連接到培育盆組件30的下表面。因長期使用而造成支撐軌15發生磨損時,其也能夠簡單地更換新的支撐軌。另一方面,減速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到軸上,所述軸安裝成能夠在左、右下垂直梁133的下側上向左、右橫貫,但并無必要的局限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同時其可允許地使減速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到每個軸24的任意軸。
另外,張緊件27安裝在合適的位置處,優選地是穿過安裝有連接到減速電機21的輸出軸上的軸24的鏈輪22,位于鏈23循環的移動路徑上,以使得張緊件27能夠保持并支撐鏈23以阻止其下垂。培育盆組件30包括罐體31,其上表面具有開口," Π"形的鉤板32,用于分別固定罐體的兩端的上部,以及蓋板33,連接到所述開口以掩蓋上表面,所述蓋板上還形成有花盆30a的耦合孔331。罐體31垂直并冗長地成型,鉤板32整體地成型在每個固定板32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321附接以掩蓋在罐體的兩端的打開的上部,于是培育盆組件30能夠連接到左、右鏈23上,如以固定間隔懸掛于鏈,正如下文中所述。蓋板33,與固定板321之間的長度成比例,所述固定板321固定地蓋在罐體的兩端的打開的上部。根據花盆30a的直徑,所述蓋板上形成按規律間隔布置的合適數量的耦合孔 331。每個花盆30a連接到耦合孔331,除了放置到耦合孔331的上面部分,其余部分浸入罐體31,從而將營養液提供給植物。另外,由于接合部311凹陷并形成于罐體31的上端的前、后方的長度方向,并且用于連接到接合部311上的接合板332在蓋板33的前、后端處向下地延伸,蓋板33能夠簡單并容易地與罐體的上表面接合或者分開。另一方面,保持板34能夠與罐體31連接或分開,從而能夠保持或支撐莖部會伸展的植物,例如草莓。為此,綁定部312凹陷并形成于罐體31的上端的前、后方的長度方向,用于連接或分開綁定部312的綁定板341在長度方向上沿著保持板34的一個端部向下延伸,所述保持板34對應于綁定部321。這種保持板34包括其上水平形成有綁定板341的一個端部,和另一個端部,向下傾斜地延伸并成型,角度朝向另一端部平緩地下降,以自然地支撐伸展的莖。并且,測量儀35垂直地穿透并安裝于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形成于固定板321之間的任意固定板上,以使得使用者能夠經常檢查容納在罐體31內的藥液的水平線。于是,當藥液不夠時,藥液供應器40能夠供應藥液,當藥液達到合適的水平線時,其能夠立即停止供應。另外,由于灌漿口 333形成于蓋板33的中部,由藥液供應器40供應的藥液能夠通過灌漿口 333注入到罐體,這時將蓋板31與罐體31的上表面相連接。另外,形成有灌漿口 333的分隔板36固定到打開的上表面的中部,若罐體的長度較長,蓋板33形成有能夠在打開的上表面處相接合的分隔開的長度,并分別通過隔離板36左、右分隔。這些結構用于阻止蓋板33因負載而引起變形,同時耦合孔331的數量也將增加以連接多個花盆30a,這樣蓋板33形成有與罐體33的長度相同的長度。為了在循環系統20上安裝培育盆組件30,位于左、右鏈23的內部空間處的具有固定間隔的” Π ”形支架25的每個垂直部分彼此相對,鉤軸26水平地安裝并固定在”Π ”形支架25的每個水平部分。因此,當培育盆組件30安裝在循環系統20中,鉤板32的上端分別軸連接到水平附接到左、右鏈23的內表面上的鉤軸26,因此培育盆組件30容易地以固定間隔安裝在鏈之間,如懸掛在鏈上。這時,減速電機21被驅動以使鏈旋轉,培育盆組件30在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中沿” Ξ ”形路徑移動并循環。
如上所述,培育盆組件30通過懸掛到鏈上以移動并通過靜負荷來維持重量平衡,這是因為在移動循環過程中,形成于鉤板32的彎曲表面的上端,軸連接并安裝,如懸掛到鉤軸26。因此,培育盆組件30能夠在通過每個鏈輪22的過程中保持平衡。培育盆組件30的循環運行能夠均勻地將太陽光供應到載種到每個花盆30a中的植物,并且通過操作控制減速電機21來控制其循環速度。同時,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培育盆組件30的上端通過"η"形鉤板32懸掛到鉤軸26上,但并不僅限于此,同時一個端部呈管狀的鉤板也能夠實現安裝。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分別描述有形成于罐體31的打開的上表面處的蓋板33,以及安裝在固定板321的上端的測量儀35。此時,可取地是,培育盆組件30使用藥液培育植物。但是,當使用者想要培育生長在土壤中的植物例如草莓時,使用者并不安裝蓋板33和測量儀35,但將沙壤土 37放入罐體31的底部,將具有合適厚度的栽培土壤38放在沙壤土 37的上表面,然后以需要的間隔播種草莓幼苗,如圖11所示。因此,沙壤土 37和栽培土壤38等均已滅菌以防止蟲害的發生,沙壤土 37盡可能快地將藥液供應給罐體31。并且,排泄孔314形成于罐體31的底端,排水槽16對應于排泄孔314安裝,并能夠在左、右垂直支撐梁137的內側的每個對應位置處往復地橫貫。通過利用沙壤土 37和栽培土壤38將藥液供應到培育盆組件30時,優選地是,藥液供應器40驅動并從未形成有綁定板341的培育盆組件30的上表面供應藥液,以使得藥液能夠以垂直方向從沙壤土 37的上部向栽培土壤38的下部侵濕。如果培育盆組件30的底部充滿藥液,一部分的藥液將會通過排泄孔314排出并向下流入排水槽16,從而可確定藥液實現了充分供應而無需使用測量儀35。下一步,使用者停止培育盆組件30以中斷其供應,接著排出的藥液能夠被送至收集槽(未示出),所述收集槽單獨地安裝并連接到排水槽16,收集的藥液也能夠再利用。藥液供應器40包括用于泵送儲存在藥液箱(未示出)中藥液的泵41 ;供應管42,具有連接到泵41的一個端部和用于從框架13的一個端部的中部排泄至底部和內部的另一個端部;分配管43,水平地安裝以能夠在多個培育盆組件30的中部和上部向前、后橫貫,所述培育盆組件30通過另一個端部421連接到中部并通過框架13的底部;以及入口 44,對應于灌漿口 333以一定間隔額外地安裝在分配管43的底部。如上所述,將分配管43安裝成能夠在穿過框架13最底部的多個培育盆30的中部和上部往復地橫貫,是為了減小太陽光阻擋現象,這是因為當分配管43安裝在上部時,太陽光將會被部分地遮擋。如果藥液供應器40的泵41運行并泵送儲存于藥液箱中的藥液,藥液則通過供應管42、連接至另一端421的分配管43的入口 44、和位于底側的灌漿口 333被供應至罐體31的內部。將藥液供應到每個培育盆組件30的過程將如下所述。首先,使用者中斷循環系統20的運行以停止培育盆組件30的移動。再次,藥液供應器40同時通過每個入口 44將藥液供應至位于分配管43下側的培育盆組件30。第三,如果供應作業完成后,循環系統20運行以移動供應有藥液的培育盆組件30,以使得培育盆組件30能夠從分配管43的底部分離。 第四,如果需要供應藥液,使用者移動并停止相應的培育盆組件,從而將藥液注射到每個入口 44,并且使用者能夠根據需要多次重復上述步驟。由藥液供應器40供應的藥液的水平線能夠立刻使用測量儀35進行核查,因此當供應有合適量的藥液后,使用者能夠停止藥液供應器40。鼓風機50包括鼓風扇51 ;鼓風管52,其后端通過連接鼓風扇51以在框架13的下端上來回往復的橫貫;多個布置成枝狀的鼓風管53,其后端通過連接以有規律的間隔布置的鼓風扇51以在每個框架13的下表面上向左、右橫貫;和排氣裝置54,以有規律的間隔形成在枝狀的鼓風管53的每個上表面。鼓風機50驅動鼓風扇51以選擇性地吸入外部空氣(包括CO2或O2)或內部空氣。由于由鼓風扇51生成的吸入氣體通過鼓風管52供應至布置成枝狀的鼓風管53,并通過每個排氣裝置54從上方排放至框架13的底部,鼓風扇51能夠將凈化后的外部空氣或循環的內部氣體供應給每個培育盆組件30。因此,能夠平穩地運行以調節內部溫度、供應新鮮空氣、充分地通以干凈的風,從而形成一個舒適的環境。植物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生長和培育,以使得生長和發育迅速,同時也能夠避免植物和果實的腐爛。同時,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可取地是安裝有燈60,以在所有天氣情況下,向非光照區的日光微弱區域提供足夠的光能,即,如果左、右鏈23穿過位于前垂直梁131、左、右后垂直梁133以及左右垂直梁134之間的形的路徑,則所述日光微弱區域為除了穿過上端的培育盆組件30之外的下部。為此,多個燈60以有規律的間隔安裝在框架13上,并能夠在非光照區的相應區域上以培育盆組件30的移動方向向左、右橫貫,以便使用者在需要時能夠將燈打開。因此,植物能夠在所有天氣情況下,并在短期內培育并收獲,不僅不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還無需考慮培育的地點,這是因為無論培育盆組件30移動到何處,盆栽在花盆30a中的植物仍能夠均勻地接收光能。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可循環的培育盆組件30的前、后間隔,或位于多個培育盆組件30之間的左、右間隔,可在考慮到植物的特性的情況下,在其生長的范圍之內確定。換言之,如果使用者想要培育莖部生長并可延伸至水平方向的植物,例如草莓,位于多個培育盆組件30之間的左、右間隔應該比其前、后間隔寬,然而如果使用者想要培育莖部生長并可向上延伸的植物,例如萵苣或大白菜,位于多個培育盆組件30之間的前、后間隔應該比其左、右間隔寬。通過選擇培育盆組件30的個數,并將其以有規律的間隔鉤掛到連接到左、右鏈23上的鉤軸26,能夠實現多個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間隔的調節,同時通過控制用于定位左、右鏈33的鏈輪22的直徑的大小,也能夠實現多個培育盆組件30的前、后間隔的調節。另外,由于輪安裝在框架13的底部并且導軌也安裝到地面上,框架13能夠穩定地移動。圖12是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13是顯示了圖12中具體部分的主視圖。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其特征在于,培育盆組件30能夠朝 前、后方上升或下降,并水平地循環。為了達到上述效果,通過多個短垂直梁139、以及比短垂直梁139長的左、右垂直梁138依次安裝并布置到左、右水平梁132上,來實現框架13的安裝。另外,多個左、右鏈輪22軸安裝到多個軸24的每個左、右端,所述軸24安裝成能夠在左、右垂直梁138的上端以及位于短垂直梁139的上端和下端處的左、右水平梁132的上、下端向左、右橫貫,同時左、右鏈23分別地依次裝鏈至鏈輪。當左、右鏈23如上所述實現裝鏈后,左、右鏈23能夠在軸安裝于左、右水平梁132的前、后方的鏈輪23的空間內水平地移動,同時當依次穿過左、右垂直梁138和短垂直梁139的上端時,左、右鏈23能夠重復地上升或下降。因此,若多個培育盆組件30通過將鉤板32懸掛到固定于左、右鏈23上的鉤軸26,來實現有規律的間隔的鉤掛,培育盆組件30能夠傾斜地重復上升或下降,并在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中水平地移動和重復循環。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具有如下優勢,例如相比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e"形循環路徑,培育盆組件30的所有部分都能夠均勻地接收陽光,這是因為當傾斜地重復上升或下降時,相鄰的培育盆組件30之間的間隔更寬。并且相比于第一實施方式,燈60的個數也得以極大地減少。并且,引導用于供應藥液的供應管42的另一端421的分配管43,可水平地安裝以能夠在穿過框架13的最底部的罐體31的上部的中間處向前、后橫貫。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15是顯示了圖14中植物培育系統的后視放大圖;圖16是顯示了圖14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平面放大圖;圖17是顯示了圖14中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分的后視放大圖;圖18a是顯示了圖14中培育盆組件的透視放大圖;圖18b是顯示了圖18a中培育盆組件的側視放大圖;圖18c是顯示了圖18a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分開透視圖;圖19a是顯示了應用于圖14中的培育盆組件的其他實例的透視圖;圖19b是顯示了圖14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透視放大圖;圖20&是顯示了圖14中藥液供應器的主要部分的側視放大圖;圖2(^是顯示了圖20a中氣缸處于向前運行的狀態時的側視圖;圖21a是顯示了圖20a中藥液供應器的主要部分的側視放大圖;圖21b是顯示了圖21a中藥液供應器處于運行狀態時的側視圖。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包括培育室10 ;循環系統20,設置在培育室10的內部;多個培育盆組件30,以固定的間隔安裝在循環系統20中,以旋轉地移動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以及藥液供應器40,用于將藥液供應給多個培育盆組件30。培育室10,具有四面墻11和屋頂12,是通過例如(典型為)玻璃溫室或乙烯基溫室的乙烯基、透明塑料板、丙烯酸樹脂、玻璃等建造,培育室還具有門,該門一般設置在四面墻之間的一面墻上,用于培育或收獲管理。循環系統20包括減速電機21、多個鏈輪22和左、右鏈23,考慮到培育室10以及植物的種類的高度或寬度,多個鏈輪22和左、右鏈23被安裝到框架13,以能夠充分利用內部空間。多個左、右鏈輪22安裝到各個軸24上,所述各軸24位于框架13的內上部的左、右下端以及內后部的左、右、上、中、下端。并且,為了將多個左、右鏈輪22安裝到內上部的底部,并直接地接收來自減速電機21的驅動力,軸24是一種長軸,并在框架13的內部空間中向左、右橫貫,同時為了將多個左、右鏈輪22安裝到框架13的內上部的左、右上端以及內后部的左、右、上、中、下端的位 置處,軸24是一種短軸,并不會在框架13的內部空間中向左、右橫貫,因此簡化了空間結構上并減少了安裝成本。左、右鏈23通過懸掛到位于框架的上、下部處的鏈輪22和位于后部和中部處的鏈輪,通過依次懸掛到位于前部和上部的鏈輪、位于后部和上部的鏈輪、以及位于框架的后部和下部的鏈輪來實現裝鏈,然后穿過位于上部和下部的鏈輪。根據上述安裝方式,相比于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通過安裝大量的培育盆組件30使內部空間的應用能力能得以最大化,這是因為鏈23能夠水平地移動并沿"Ξ"形路徑循環。另一方面,減速電機21安裝在框架13的底部的上方和內部,通過將減速電機21的驅動力傳遞給軸,以實現左、右鏈23的循環,分別通過軸安裝到減速電機驅動軸上的電鏈輪和電鏈23a,以及安裝到框架13的底部的上方和內部的左、右鏈輪22的左端,將左、右鏈輪安裝到框架13的底部的上方和內部。另外,導軌14水平地安裝于穿過左、右鏈23的框架13的左、右內側的每個水平部分,并支撐具有最大直徑的鏈的每個鏈輥231。這樣以來,由于鏈23不會接觸導軌14,循環能夠平穩地進行,因為不會產生接觸阻力或由摩擦力造成的磨損,噪聲和壽命的減短也得以避免。另外,培育盆組件的負載不會位于鏈23,并且培育盆組件30和鏈23能夠以更穩定的狀態平穩地循環,這是因為在導軌14的底部的內側朝后方延伸的輥軌14’能夠支撐安裝在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表面上的輥233。并且,用于接收位于內前、后部分上的減速電機21的驅動力的左、右鏈輪22的直徑,比位于其他位置處的其他鏈輪的直徑大。由于相比于具有小直徑的鏈輪,具有大直徑的鏈輪22能減少旋轉的次數并使得其旋轉力矩更大,在使處于靜止狀態下的左、右鏈23旋轉的原始過程中以及在左、右鏈連續旋轉的過程中,應用在減速電機21的負載得以減小。并且,為了將培育盆組件30安裝到與左、右鏈23彼此面對的內部,”T形支座25的每個垂直部分以有規律的間隔安裝,鉤軸26水平地安裝在"π”形支座的水平部分上。培育盆組件30,包括罐體31,具有位于其上表面的開口,以及左、右端;合攏板31’,用于結合各自合攏的罐體31的左、右端;"η"形的鉤板32,設置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中部;以及藥液灌漿口 333,形成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前、后部。罐體31沿其縱向形成有較長的寬度,其能夠如同苗圃32b來移動或放置花盆30a,并使種子發芽,而無需 分隔通過位于苗圃32b上的多個行和列來布置的花盆30a。同時,溢出管31設置在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表面的任意底面,以排出過量供應的藥液,從而能夠一直將藥液維持在合適的水平線。當培育盆組件30安裝在循環系統20中,可取地是,鉤板32的上端能夠懸掛到水平固定到與左、右鏈23彼此面對的內表面的每個鉤軸26上。因此,培育盆組件30可旋轉地軸安裝在可作為軸的鉤軸26上,并位于左、右鏈23之間,例如培育盆組件處于有規律間隔的懸掛狀態,于是當減速電機21驅動以使鏈轉動時,培育盆組件能夠在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中沿著》形移動路徑進行循環。因此,培育盆組件30能夠緩慢地進行循環,而不會因為作用在作為軸的鉤軸26上的慣性從而發生前、后搖擺的現象,即便是通過停止減速電機21使得鏈23停止。圖19a是顯示了應用于圖14中的培育盆組件的其他實例的透視圖;圖19b是顯示了圖14中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透視放大圖。培育盆組件30用于收集每個花盆30a,所述花盆以有規律的間隔依次地分隔并移動;培育盆組件30還包括前、后罐體31,所述罐體具有位于其上表面的開口,以及左、右端;左、右合攏板31’,用于通過將罐體31的左、右端接合到罐體31的前、后端的每個內表面來實現連接和合攏η "形的鉤板32,設置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中部;蓋板33,用于分別掩蓋并接合位于縱向方向上的前、后罐體31的上表面;以及藥液灌漿口 333,形成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前、后部。接合板332在蓋板33的前、后端處向下地延伸,用于連接位于罐體31的前、后表面的上端處的接合部332,凹陷并形成于罐體31。如果使用者分別將花盆30a安裝到蓋板33的耦合孔331處,除了安裝在每個耦合孔331中花盆30a的上部,花盆30a能夠接收由花盆30a的底部所提供的藥液中所包含的營養。另外,溢出管31a安裝在罐體31的左、右表面的任意底面,以排出過量供應的藥液,從而能夠一直將藥液維持在合適的水平線。藥液供應器40包括氣缸45,水平地安裝在框架13的右表面的頂端;供應閥46,連接到氣缸45的負載,并可往復地滑動式安裝;以及前、后入口 44,向下延伸至供應閥46的前、后端。并且,分配管43的每一端連接到前、后入口 44,另一端連接到用于泵送儲存在總箱中的藥液的泵(未示出)。另外,前、后入口 44與藥液灌漿口 333成比例地附接到處于一定間隔的氣缸的負載451,并直接地置于頂部并形成在用于合攏培育盆組件30的打開的左、右端的合攏板31’的每個上表面的前、后部,于是當移動并循環培育盆組件30時,藥液灌漿口 333能夠直接穿過前、后入口 44的底部。為了將藥液供應到藥液供應器40,在培育盆組件30的移動和循環狀態下,通過負載451向前地驅動氣缸45,前、后入口 44朝著培育盆組件的移動和循環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后方移動然而停止。在這些情況下,形成于移動并循環的培育盆組件上的藥液灌漿口 333,直接地到達前、后入口 44的底部,例如用于接收藥液的原位,并且在傳感器(未示出)感應下,氣缸45反向地驅動并以與培育盆組件相同的速度向前移動氣缸的負載451,其中所述培育盆組件移動并循環,并且同時打開供應閥46。由于上述動作的完全完成,在藥液灌漿口 333和前、后入口 44處于相同速度的移動過程中,藥液依次通過供應閥46和前、后入口 44,然后通過位于入口 44的底部的灌漿口供應到罐體31的內部空間。這些藥液的供應動作在負載451通過反向地驅動氣缸45以向前移動的一定距離內執行。向前的移動完全完成之后,通過向前地驅動氣缸45以向后移動氣缸的負載451,藥液的供應動作能夠重復以將藥液供應到下一個培育盆組件30。于是,藥液供應器40能夠在不停止移動循環的情況下將藥液依次供應到培育盆組件,并能夠在當合適量的藥液供應到所有的培育盆組件時停止運行。另一方面,培育盆組件能夠接收合適量的藥液,由于通過藥液供應器40的運行,供應到培育盆組件30的藥液的量將會增加,于是過量地流入培育盆組件的藥液將從溢出管31a中排出。另外,上部是打開的排水管16的每個外表面的上端,固定并安裝到每個導軌14的下端的縱向方向,并且溢出管31a的下端位于排水管16的打開的上端。形成于每個排水管16的底表面的低端上的排泄孔16a,通過收集管17與收集槽連接,以使得通過溢出管31a排出的藥液供應至收集槽中以便下次再利用。圖22是應用于圖14中的培育盆組件的又一實例的透視圖。在培育盆組件30的又一實例中,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中部形成有"η"形的上部32a,下部32b從具有”人”形的鉤板32的上端向下延伸。因此,培育盆組件30能夠一直移動并循環以維持平衡狀態,即使所有花盆30a都移動到罐體31上,并且任意側的花盆的重量比集中在懸掛于鉤軸26的鉤板32的上部32a的重量重,鉤板32的"人"形的底部也能夠維持培育盆組件的中心,而不會向前或后方向傾斜。圖23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側視示意圖;圖24是顯示了圖23的植物培育系統的平面圖;圖25是顯示了圖23的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件的側視圖;圖26是顯示了圖24的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件的平面放大圖;圖27是顯示了圖24的植物培育系統的主要部件的后視放大圖;圖28a顯示了圖24的培育盆組件的透視放大圖;圖28b是顯示了圖28a的培育盆組件的側視放大圖;圖28c是顯示了圖28a的培育盆組件的主要部分的分開和放大的透視圖;圖29a是顯示了圖24的藥液供應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放大圖;圖29b是顯示了圖29a中氣缸處于向前運行的狀態時的平面圖;圖30a是顯示了圖29a中藥液供應器的安裝位置的側視放大圖;圖30b是顯示了圖30a中藥液供應器處于運行狀態時的側視圖;圖31是顯示了向圖30a中的培育盆組件供應藥液的狀態時的剖面放大圖。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包括培育室10,通過使用例如典型玻璃溫室或乙烯基溫室的乙烯基、透明塑料板、丙烯酸樹脂、玻璃等建造有四面墻和屋頂,以及門,該門一般設置在四面墻之間的一面墻上,用于培育或收獲管理;減速電機21 ;多個左、右鏈輪22 ;以及多個左、右鏈23。本實施方式的循環系統20建造成與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循環系統相同,包括減速電機、多個鏈輪、以及左、右鏈,考慮到培育室以及植物的種類的高度或寬度,減速電機、多個鏈輪和左、右鏈被安裝到框架13,以能夠充分利用內部空間。然而,相比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培育盆組件30和藥液供應器40的構造有所不同。培育盆組件30包括一對前、后罐體31,合攏板31’以及前、后蓋板33。該對前、后罐體31的寬度較窄,長度較長,并包括上表面,打開的左、右端;接合部311,凹陷并冗長地形成于罐體的前、后表面的上端;灌漿口 333,以有規律的間隔形成于前、后表面的任意面的中部。通過合攏并結合到合攏板31’的前、后方的內部,這些罐體31被安裝并固定到打開的左、右端,以使得藥液不會溢出到外部。在這個階段,用于穿透頂部和底部的路徑31b形成于在前、后分隔的罐體之間的長度方向上。
同時,藥液灌漿口333,形成在罐體31的前、后表面的任意面的中部,罐體31的左、右端安裝并固定到彼此面對的合攏板31’上。相應地,自藥液供應器開始運行,當水平部分43a穿過路徑31b從底部上升,泵送的藥液同時通過形成于分配管42的水平部分43a的前、后表面上的噴嘴43c,以及前、后罐體31的灌漿口 333供應至前、后罐體31的內表面。并且,鉤板32,安裝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中部,同時具有"Π"形的上部32a和“ A,,形的下部32b,所述下部從上部的一端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如果使用者將鉤板32懸掛到鉤軸26上,其中所述鉤軸26固定到以有規律的間隔彼此面對的左、右鏈23的內表面上,則培育盆組件能夠懸掛地安裝以能在左、右鏈之間水平地橫貫。另外,在合攏板31’的外部,輥233支撐在向下并整體地延伸至導軌14的內下端的輥軌14’上。因此,培育盆組件30的重量不會加載于左、右鏈23上,并且培育盆組件和鏈能夠平穩地移動,且在穩定狀態下實現循環。蓋板33分別在縱向方向上掩蓋并接合前、后罐體31的上表面,接合板332在蓋板的前、后端處向下地延伸,花盆的耦合孔331以有規律的間隔形成在上表面。因此,培育盆組件30能夠一直移動并循環以維持平衡狀態,即使所有花盆30a都分別連接到每個蓋板33的耦合孔331處,并且任意側的花盆的重量比集中在懸掛于鉤軸26的鉤板32的上部32a的重量重,鉤板32的”人”形的底部也能夠維持培育盆組件的中心而不會向前或后方向傾斜。同時,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藥液供應器40安裝在框架13的前表面的中部,并包括有分配管43、氣缸45、垂直氣缸47和收集槽48。分配管43包括有水平部分43a,以及從水平部分的兩端雙雙垂直向下拉伸并延伸至水平方向的左、右端43b,以及噴嘴43c,以有規律的間隔水平地形成于水平部分的前、后表面。分配管43的左、右端43b中的左端連接導軌槽181,所述導軌槽181垂直地形成于位于框架的左側的導軌板18的內側,以能夠垂直地上升或下降,右端固定并安裝在垂直氣缸47的負載471的上端。因此,當垂直氣缸47向前驅動,負載471能夠垂直地上升,于是分配管43水平地上升。但是,垂直氣缸47反向地驅動,負載471能夠垂直地下降。并且,分配管43的右端連接到供應管42,其中所述供應管同時連接到用于泵送儲存在藥液箱(未示出)中的藥液的泵(未示出),從而能夠接收藥液,同時分配管的左端密封而不會溢出藥液。收集槽48呈矩形,并具有打開的上表面,同時左、右表面48b的高度小于前、后表面48b。左、右表面之間的長度略小于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之間的間隔,前、后表面之間的長度略大于培育盆組件的前、后之間的間隔。
因此,如果收集槽48上升,然后停止,培育盆組件的底部的左、右端暴露于收集槽48的左、右表面的外部,同時培育盆組件的底部的前、后端位于收集槽48的前、后表面之間。這時,收集槽48與左、右端48b的上端一同上升,其中所述左、右端48b的上端的高度低于前、后表面48a,能夠支撐位于一個培育盆組件30的底部的培育盆組件的底面的左、右部。完成了上述動作后,在藥液供應過程中還存在藥液部分地溢出的現象,藥液能夠被收集到收集槽48而不會溢出到外部,這是因為收集槽48的內部空間還設置有形成于培育盆組件30的前、后罐體31上的藥液灌漿口 333,以及彼此對應地設置在分配管43上的噴嘴 43c。另外,收集槽48的左、右表面的外表面垂直地安裝在分配管43的左、右端43b的底部,以能夠穿過左、右表面48b的頂端在內上部向左、右橫貫,其中分配管43的水平部分43a的高度較低。于是,收集槽48和分配管43能夠前、后移動并垂直地上升或下降。另外,用于通過收集管連接收集槽的排泄孔481設置在收集槽48的底部的一端,以使得收集到的藥液能夠運送至收集槽48。當藥液供應至如上所述的培育盆組件30時,水平地安裝到框架13的右側的上部的氣缸45向前驅動,這時具有前后罐體31的培育盆組件30實現移動并循環,通過向前驅動安裝在框架13的右側的上部的氣缸45,使得固定并安裝到負載451上的垂直氣缸45移動至培育盆組件30的移動和循環的相反方向并停止,然后分配管43和收集槽48回移。在這些情況下,位于移動并循環的培育盆組件之間的用于接收藥液的培育盆組件的前、后罐體31之間的路徑31b,直接地抵達分配管43的頂部,例如,處于用于接收藥液的原位,并由傳感器(未示出)感應,于是(I)氣缸45反向地驅動并以與移動并循環的培育盆組件相同的速度向前移動氣缸的負載451,以及(2)垂直氣缸向前的驅動動作停止,藥液感應器40同時運行,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向前驅動垂直氣缸47,分配管43的水平部分43a通過負載471上升至路徑31b,并且安裝在前、后表面上的噴嘴43c和藥液灌漿口 333彼此面對。由于上述動作的完全完成,在藥液灌漿口 333和前、后入口 44處于相同速度的移動過程中,藥液依次通過供應閥46和前、后入口 44,然后通過位于入口 44的底部的灌漿口供應到罐體31的內部空間。這些藥液的供應動作在一定距離內執行,垂直氣缸47停止向前驅動,然后負載451通過反向地驅動氣缸45實現向前移動。向前的移動完全完成之后,通過停止垂直氣缸47的反向驅動,以及向前地驅動氣缸45,以向后移動氣缸的負載451,藥液的供應動作能夠重復以將藥液供應到下一個培育盆組件30,在這種情況下,當氣缸45的反向驅動停止,分配管43通過負載471完全下降,垂直氣缸47同時反向驅動。于是,藥液供應器40能夠在不停止移動循環的情況下將藥液依次供應到培育盆組件,并能夠在當合適量的藥液供應到所有的培育盆組件時停止運行。另一方面,培育盆組件能夠接收合適量的藥液,由于通過藥液供應器40的運行,供應到培育盆組件30的藥液的量將會增加,于是過量地流入培育盆組件的藥液將從溢出管31a中排出。 另外,上部是打開的排水管16的每個外表面的上端,固定并安裝到每個導軌14的下端的縱向方向,并且溢出管31a的下端位于排水管16的打開的上端。形成于每個排水槽16的底面的后端上的排泄孔16a,通過收集管17連接到收集槽,以使得(I)從溢出管31a中排出的藥液能夠供應到收集槽,(2)以及,若存在有從連接到收集槽的噴嘴43c噴出以及從供應到藥液灌漿口 333的藥液中流入收集槽的藥液,這是因為形成于收集槽48的底面的排泄孔481通過隔離管17’連接到收集槽,以便下次再利用。本發明的第三、四實施方式的植物培育系統進一步包括鼓風扇51以供應凈化后的外部空氣或循環的內部氣體,然后平穩地執行以調節內部溫度、供應新鮮空氣、充足地通以干凈的風,從而形成一個舒適的環境。植物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生長和培育,以使得生長和發育迅速,同時植物和果實的腐爛也得以預防。另外,多個燈安裝在框架13的不是光照區的相應區域上,并能夠在需要時一直將燈打開。因此,能夠在所有天氣情況下,并在短期內培育植物并收獲,不僅不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還無需考慮培育的地點,這是因為無論培育盆組件移動到何處,盆栽在花盆30a中的植物仍能夠均勻地接收光能。在本發明的第三、四實施方式中,能夠感應到培育盆組件的原始位置的傳感器,使用光傳感器或限位開關,相應的描述在這些實施方式中得到省略。在本發明的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中,循環系統20、培育盆組件30、藥液供應器40以及鼓風機50,能夠在總的自動控制系統的作用下自動運行,并能在必要時手動操作。另外,在本發明的第一、二和四實施方式中,培育盆組件30水平地在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中沿”e”形路徑移動并循環,同時培育盆組件30重復地傾斜上升或下降,以在培育室的內部空間中移動并循環。但是,這僅是一種實例,且并不僅限于此。本發明的上述實施方式僅作為例證,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也是可能的,根據培育室的內部空間的區域的各種條件或安裝位置,本發明的細節可以作修改,但并不超出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和概念。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培育系統,包括 循環系統(20),包括多個設置在框架(13)的相應部分上的軸(24),該框架(13)設置在培育室(10)中;多個鏈輪(22),分別軸安裝在多個軸(24)上;左、右鏈(23),用于鏈接依次被懸掛的多個鏈輪(22);減速電機(21),連接并安裝在多個軸(24)的任意軸上; 多個培育盆組件(30),包括上表面具有開口的罐體(31)、安裝到罐體的上表面的左、右端處的鉤板(32),通過懸掛到左、右鉤軸(26)上,用于實現軸耦合和安裝,其中左、右鉤軸(26)水平地固定到左、右鏈(23)的內部空間,所述左、右鏈(23)按照有規律的間隔彼此相對;通過可旋轉地安裝來實現培育室(10)的內部空間的移動和循環,所述可旋轉地安裝是通過左、右鉤軸(26)和鉤板(32)懸掛在左、右鏈(23)之間; 藥液供應器(40),用于向多個培育盆組件(30)提供藥液; 鼓風機(50),安裝在培育室(10)中,用于將過濾后的外部空氣提供給內部或者用于內 部空氣的循環。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還包括多個燈(60),按規律的間隔安裝到框架(13)上,并能夠沿培育盆組件(30)的移動方向朝左、右橫貫。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還包括反射鏡(10a),設置在培育室(10)的內部,用于將圍繞循環系統(20)的太陽光折射至培育盆組件(30)。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室(10)是由如乙烯基、透明塑料板、丙烯酸類樹脂或玻璃的透明元件制成;藥液供應器(40)包括用于泵送藥液的泵(41);供應管(42),其具有與泵41相連的一個端部和用于從框架(13)的一個端部的中部排泄至較低的內部的另一端部(421);分配管(43),水平地安裝以能夠在多個培育盆組件(30)的直接上部的中間部分往復地橫貫,分配管通過另一端部(421)連接到中部,并穿過框架(13)的最低部;入口(44),按規律的間隔安裝在分配管(43)的較低部。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鼓風機(50)包括鼓風扇(51);鼓風管(52),其后端通過連接鼓風扇(51)以在框架(13)的下端上來回往復的橫貫;多個布置成枝狀的鼓風管(53),其后端通過連接按規律間隔布置的鼓風扇(51)以在每個框架(13)的下表面上向左、右橫貫;排氣裝置(54),按規律間隔形成在布置成枝狀的鼓風管(53)的每個上表面。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框架(13)包括左、右前垂直梁(131);左、右水平梁(132),其每個后部都固定到前垂直梁(131)上,以向前延伸至外部;左、右后垂直梁(133);左、右垂直梁(134),直接設置在前垂直梁(131)的后方;多個左、右水平支撐梁(135),用于水平地連接并固定到前垂直梁(131)、后垂直梁(133)以及左、右垂直梁(134)的上部、下部和中部,以及多個左、右傾斜支撐梁(136),用于傾斜地連接并固定到左、右水平梁(132); 多個鏈輪(22),軸安裝到每個軸(24)的兩端,所述軸安裝成能夠在下述位置的相應部分上向左、右橫貫,其中所述下述位置包括前垂直梁(131)的每個上端和下端;左、右水平梁(132)的每個前端;左、右垂直梁(134)的每個上端、中端和下端;以及 左鏈和右鏈(23),安裝成能夠水平地裝鏈,并能夠分別穿過位于左、右前垂直梁(131)的每個下端的鏈輪(22)、位于前垂直梁(131)的上端的鏈輪(22)、位于左、右水平梁(132)的每個前端的鏈輪(22)、位于后垂直梁(133)的上端的鏈輪(22)、位于左、右垂直梁(134)的上端的鏈輪(22)、位于后垂直梁(133)的中端的鏈輪(22)、位于左、右垂直梁(134)的中間的鏈輪(22)、以及位于后垂直梁(133)的下端的鏈輪(22)。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框架(13)包括多個長度較長的左、右垂直梁(138);多個長度較短的短垂直梁(139),可替代地依次按規律間隔安裝在多個左、右垂直梁(138)之間;和多個左、右水平梁(132),分別用于安裝多個左、右垂直梁(138)和短垂直梁(139)的上端和下端; 多個左、右鏈輪(22),軸安裝到多個軸(24)的每個左、右端,所述軸(24)安裝成能夠在左、右垂直梁(138)的上端以及位于短垂直梁(139)的上端和下端處的左、右水平梁(132)的上、下端向左、右橫貫;以及 左、右鏈(23),通過依次地懸掛鏈輪(22),以使得鏈輪軸安裝到軸(24)的左、右端上,多個培育盆組件(30)朝向對角線重復地上升和下降,所述對角線是位于左、右垂直梁(138)的上部的左、右齒輪(22)與位于短垂直梁(139)的上部的左、右齒輪(22)之間的垂直線。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導軌(14)水平地固定并安裝以支撐位于每個相應位置處的鏈(23),鏈(23)穿過前垂直梁(131),左、右后垂直梁(133),以及左、右垂直梁(134)的內側。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鏈的每個鏈輥(231)的直徑大于內側和外側板(232)的頂寬和底寬,鏈輥(231)連接在導軌(14)的底部,內側和外側板(232)并不接觸地面;以及形成在導軌(14)的上、下表面處的導軌槽(141),用于容納鏈輥(231)的外表面。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用于支撐左、右鏈(23)的導軌槽(141),安裝在前垂直梁(131),左、右后垂直梁(133)以及左、右垂直梁(134)的內側,同時輥導軌(14’ )整體地成型并向下延伸至導軌(14)的下表面的內端;以及 輥(233),軸安裝到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表面,當輥導軌(14’)處于被支撐狀態時,輥實現旋轉和移動。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左、右垂直支撐梁(137)安裝到前垂直梁(131),左、右后垂直梁(133)和左、右垂直梁(134)的左、右端;前、后水平支撐梁(137’)固定并安裝成能夠在對應于穿過培育盆組件(30)的下表面的位置處的左、右垂直支撐梁(137)的內側的每個相應部分上向左、右橫貫;以及支撐軌(15),水平地安裝以能夠在左、右水平支撐梁(137’ )的上方往復地橫貫。
12.如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包括罐體(31),其上表面具有開口,并且底端形成有排水孔(314);綁定部(312),額外地形成在罐體(31)的上端的前后表面的長度方向上;以及保持板(34),具有一個端部,其中綁定板(341)水平地形成在所述端部上,以與綁定部進行附接或分離;以及另一個端部,向前彎曲形成,以緩角從端部向下并傾斜地延伸。
13.如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包括鉤板(32),具有"Π "形的上端,用于通過懸掛到鉤軸(26)以實現軸耦合;以及下端,用于將固定板(321)分別安裝到罐的上表面的兩端處,蓋板(33),連接到開口以掩蓋上表面,蓋板上形成有花盆(30a)的耦合孔(331)。
14.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還包括測量儀(35),所述測量儀耦接并安裝到形成在固定板(321)的一側上的安裝孔。
15.如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包括罐體(31),其上表面垂直并冗長地形成有開口 ;鉤板(32),具有"Π"形的上端,以及用于將固定板(321)分別安裝到罐體(31)的上表面的兩端處的下端;形成有灌漿口(333)的分隔板(36)固定以能夠在打開的上表面的中部向左、右橫貫;左、右蓋板(33),分別掩蓋并接合在打開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通過隔離板(36)左、右分隔;測量儀(35),耦接并安裝在形成于固定板(321) —側上的安裝孔處。
1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包括在長度方向上冗長地形成的罐體(31),所述罐體(31)具有打開的上表面;鉤板(32),具有"Π "形的上端以及用于將固定板(321)分別安裝到罐體(31)的上表面的兩端處的下端;形成有灌漿口(333)的分隔板(36)固定以能夠在打開的上表面的中部向左、右橫貫;左、右蓋板(33),分別掩蓋并接合在打開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通過隔離板(36)左、右分隔;測量儀(35),耦接并安裝在形成于固定板(321) —側上的安裝孔處; 同時,藥液供應器(40)包括氣缸(45),水平地安裝在框架(13)的右表面的頂端;供應閥(46),連接到氣缸(45)的負載,并可往復地滑動式安裝;以及前、后入口(44),通過與形成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前、后方的灌漿口(333)的間隔成比例地安裝在供應閥(46)的前、后方,以使得在與培育盆組件(30)的速度相同的灌漿口(333)的移動過程中,將藥液直接從上側注入到灌漿口(333)。
17.如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包括前、后罐體(31),具有位于其上表面的開口,左、右端;左、右合攏板(31’),用于通過罐體31)的左、右端的接合來實現綁定和合攏;"H "形的鉤板(32),設置在合攏板(31’ )的上表面的中部;蓋板(33),用于掩蓋并接合前、后罐體(31)的上表面,并形成有按規律間隔布置在上表面處的花盆的耦合孔(331);以及藥液灌漿口(333),形成在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前、后部。
18.如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培育盆組件(30)包括罐體(31),具有位于其上表面的開口,和左、右端;左、右合攏板(31’),用于通過罐體(31)的左、右端的接合來實現綁定和合攏;鉤板(32),具有"Π "形的上端(32a)和“入”形的下端(32b),所述下端從上端(32a)的一端向下延伸,用于安裝到左、右合攏板(31’ )的上表面的中部;以及藥液灌漿口(333),形成在合攏板(31’ )的上表面的前、后部。
1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前、后罐體(31)在長度方向上冗長地形成,具有位于其上表面的開口,左、右端;左、右合攏板(31’),用于通過將打開的左、右端接合到罐體(31)的每個內表面的前、后側來實現綁定和合攏,并形成路徑(31b),用于在罐體之間上、下穿透;藥液灌漿口(333),形成在合攏板(31’ )的上表面的前、后部;鉤板(32),具有"H "形的上端(32a)和“入”形的下端(32b),所述下端從上端(32a)的一端向下延伸,用于安裝到左、右合攏板(31’)的上表面的中部;蓋板(33),用于掩蓋并接合前、后罐體(31)的上表面,并形成按規律間隔布置在上表面處的花盆的耦合孔(331);藥液供應器(40)包括氣缸(45),水平地安裝在框架(13)的右表面的頂端;垂直氣缸(47),垂直地固定并安裝到氣缸(45)的負載(451)上;分配管(43),具有左、右端(43b),其中所述左、右端(43b)中的左端連接到導軌槽(181),所述導軌槽181垂直地形成于位于框架的左側的導軌板(18)的內側,以能夠垂直地上升或下降,右端固定并安裝在垂直氣缸(47)的負載(471)的上端;收集槽(48),垂直地固定在分配管(43)的左、右端(43b)的底部,以在內上部處向左、右橫貫;供應閥(46),連接到氣缸(45)的負載(451),并可往復地滑動式安裝;噴嘴(43c),通過在提升至路徑(31b)的過程中,移動速度與培育盆組件(30)的速度相同,并將藥液注入到藥液灌漿口(333),并且,藥液灌漿口(333)設置到罐體(31)的表面,其中,分配管(43)的前、后表面在收集槽(48)的上側的內部向左、右橫貫。
20.—種"H "形的鉤板(32),設置在合攏板(31’ )的上表面的中部;蓋板(33),用于掩蓋并接合前、后罐體(31)的上表面,并形成按規律間隔布置在上表面的花盆的耦合孔(331);以及藥液灌漿口(333),形成在合攏板(31’ )的上表面的前、后部。
2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形成有左、右表面比前、后表面的高度低的收集槽(48);左、右表面之間的長度小于左、右培育盆組件(30)之間的間隔,前、后表面之間的長度大于前、后培育盆組件(30)之間的間隔;并包括有藥液排泄孔(481),設置在收集槽(48)的底表面上。
22.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支撐左、右鏈(23)的導軌(14)安裝在框架(13)的內部空間;輥導軌(14’),向下地整體延伸至導軌(14)的下表面的內端;以及排水管(16),其上部是打開的,固定并安裝到每個導軌(14)的下端的縱向方向;以及 培育盆組件(30)包括安裝到左、右表面上的輥(233),由輥導軌(14’)支撐;以及溢出管(31a),設置在培育盆組件(30)的左、右表面的任意底表面,其每個底端位于排水管(16)的上部。
2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為了直接接收位于軸(24)之間的減速電機(21)的驅動轉矩,每個框架(13)中軸安裝有多個左、右鏈輪的軸(24),形成了在框架(13)的內部空間中向左、右橫貫的長軸,然而位于其他位置處的軸(24),形成了未在框架(13)的內部空間中向左、右橫貫的短軸。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植物培育系統,其中,相比于位于其他位置處的鏈輪,軸安裝在軸(24)上并直接接收位于多個左、右鏈輪(22)之間的減速電機的驅動轉矩的鏈輪(22)的直徑較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培育系統,包括循環系統(20),其包括多個設置在框架(13)的相應部分上的軸(24);多個鏈輪(22),分別軸安裝在多個軸(24)上;減速電機(21),連接并安裝在多個軸(24)的任意軸上;多個培育盆組件(30),包括上表面具有開口的罐體(31)、安裝到罐體的上表面的左、右端處的鉤板(32);藥液供應器(40),用于向多個培育盆組件(30)提供藥液;鼓風機(50),安裝在培育室(10)中,用于將過濾后的外部空氣提供給內部或者用于內部空氣的循環。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植物培育系統,不論是何種自然環境或者地點,其均能極大地提高每單元面積的生產率。
文檔編號A01G9/24GK102640679SQ20121002574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7日
發明者樸榮煥 申請人:樸榮煥, 株式會社格林普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