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8319閱讀:5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各種農作物苗在田間的移栽作業。
背景技術
移栽是農作物生產的一種常見方式,首先在苗床培養小苗,待壯苗后移植到大田。移栽法可實現大小苗分開栽植,苗能保持合理的行距、株距,利于田間農藝管理,同時可避免直播法出苗不整齊,缺塘多,常需要多次補種,且出苗中易出現疏密不一、生長速度不一致,影響的產量的問題。但如果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移栽費工、費時、增加成本,尤其是規模化種植中需機械化作業。我國目前,水稻移栽通過多年的努力,已具有較高的機械化作業水平。但對于煙 草、油菜、薯類作物、甜菜、萵苣、洋蔥、西瓜、辣椒、番茄、茄子等農作物的移栽基本上是人工作業,效率低耗工多。隨著工廠化育苗技術的推廣,規模化的移栽種植作業方式將是未來發展趨勢,現實中農村勞動力呈越來越少的趨勢,因此急需開發這一類農作物的移栽機械。水稻插秧為水田多株移栽農藝,水稻插秧機無法適用于旱地作物單株的移栽的農藝要求。近幾年機械移栽開始應用于油菜、煙草的移栽,但是移栽機型處于推廣階段,本身還存在多種技術問題,有待于解決。尤其我國地域廣博,不同種類的農作物或不同地區的種植農藝會有不同的行距和株距要求,而且其數值相差很大,如這一重要的農藝參數,控制不當將影響農作物,現在的幾種類型移栽機的適應性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株距的調節,靠變換鏈輪齒數的方式,操作麻煩,且株距難以達到理想尺寸。中國農機市場還沒有真正成熟的農作物苗移栽機械。目前,國內移栽油菜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板茬移栽,就是在前作騰茬后,不用機耕和人工翻地,而按照一定的行株距直接在板茬上移栽;另一種是耕翻移栽,在前作騰茬后,進行耕翻作畦,然后按照一定行株距栽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以行走驅動輪的轉動為驅動,以一定的傳動比實現穩定的農作物苗的栽植株距,同時增設一液壓馬達提供栽插力,以減少驅動輪的的工作阻力,防止驅動輪因工作阻力產生滑動,而影響株距的變化。爭對不同農作物、地況及農藝對株距的不同要求,通過調節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的調節螺母,調節固定輪和調節輪間的距離,改變皮帶輪組的實際傳動半徑,實現傳動比的變化,實現栽植株距的精確變化,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株距的農藝要求;通過調節一對栽苗機構間的距離,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及農藝對行距的要求。通過偏心盤、栽植爪架、栽植盤及連接板與機架間形成的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保證運動中栽植爪保持在垂直狀態。本發明采用拖拉機牽引的方式,提供行進動力。在一組投苗斗中投苗,投苗斗向栽苗機構供苗以防止,投苗與栽苗中的間斷,而形成的漏苗現象。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發明提供一種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以行走驅動輪的轉動為驅動,以一定的傳動比實現穩定的農作物苗的栽植株距,同時增設一液壓馬達提供栽插力,以減少驅動輪的的工作阻力,防止驅動輪因工作阻力產生滑動,而影響株距的變化。爭對不同農作物、地況及農藝對株距的不同要求,通過調節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的調節螺母,調節固定輪和調節輪間的距離,改變皮帶輪組的實際傳動半徑,實現傳動比的變化,實現栽植株距的變化,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株距的農藝要求;通過調節一對栽苗機構間的距離,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及農藝對行距的要求。通過偏心盤、栽植爪架、栽植盤及連接板與機架間形成的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保證運動中栽植爪保持在垂直狀態。本發明采用拖拉機牽引的方式,提供行進力量。在一組投苗斗中投苗,投苗斗向栽苗機構供苗以防止,投苗與栽苗中的間斷,而形成的漏苗現象。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包括投苗機構、鎮壓機構、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栽苗機構。其中行走驅動輪、行走輪通過軸承座連接在機架上,在拖拉機的牽引下實現行走和驅動。投苗機構、下拉板、調節螺桿、鎮實機構固定在機架上,上拉板連接在下拉板上,上拉板、下拉板與拖拉機上、下拉桿連接,實現本機械工作中的牽引和行走時的提升,保證運輸中的通過力。栽苗機構與調節螺桿連接并固定在機架上,通過調節調節螺桿,調節栽苗機構 中的栽植爪的栽植深度。液壓馬達固定在機架上與栽苗機構上的栽植盤軸連接,液壓馬達的轉動提供栽植爪的插苗力,以減少行走驅動輪的行進阻力。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與行走驅動輪和栽苗機構連接。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由固定輪、調節輪、彈簧、調節螺母、標尺組成。彈簧在固定輪、調節輪之間,保證固定輪、調節輪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調節輪固定在固定輪上,調節螺母在固定輪上,通過調節調節螺母,調節固定輪、調節輪之間的距離,而實現皮帶與固定輪、調節輪的接觸直徑,實現行走驅動輪和栽苗機構間的無級變速,調節株距至理想尺寸,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株距的農藝要求。固定輪、調節螺母上標注有標尺,可以精確地調節實際株距。如遇較硬的土地,可設置窄鑿型深松犁,對土壤進行深松,以利于移栽作業,深松犁柱固定在機架上,深松犁固定在深松犁柱上,根據農作物苗對行距的要求,調節深松犁柱的位置與栽植爪共線。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固定在行走驅動輪輪軸上,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固定在皮帶輪軸上,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固定在栽植盤軸上,皮帶輪軸通過一對軸承座固定在機架上,皮帶分別與主、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通過同時調節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和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或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和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實現行走驅動輪和栽苗機構的轉速比變化,實現株距的精確調節。同時皮帶張緊螺桿固定在機架上,通過調節皮帶張緊螺桿實現皮帶的張緊。栽苗機構中栽植盤軸通過一對軸承座固定在栽植盤機架上,栽植盤機架與一對調節螺桿連接并固定在機架上,可上、下調節,以調整栽植爪的栽植深度。主栽植盤、輔栽植盤固定在栽植盤軸上,偏心盤連接在偏心支架上,12對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分別固定在主栽植盤、輔栽植盤上,栽植爪架分別與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偏心盤軸孔連接,拉簧固定在一對栽植爪上,保證一對栽植爪保持閉合狀態,栽植爪插孔后回程時一對栽植爪上的圓銷柱分別與左連接板、右連接板上的凸臺接觸,一對栽植爪張開,將作物苗投下,完成栽植工作。一對栽植盤組可左、右調節實現行農作物苗的行距調節。投苗機構中主動鏈輪固定在栽植盤軸上,被動鏈輪固定在傳動軸,鏈條連接主動鏈輪、被動鏈輪,傳動軸固定在機架上,大傘齒輪固定在傳動軸上,主動鏈輪II、被動鏈輪II固定在機架上,鏈條II連接主動鏈輪II、被動鏈輪II,小傘齒輪固定在主動鏈輪II軸端,投苗斗固定在鏈條II上,實現投苗與栽苗的同步。底板固定在機架上,滑槽固定在底板上,通過調節滑槽以保證農作物苗準確地滑入投苗斗中。鎮壓機構由左鎮壓板、右鎮壓板、彈簧、可調支架組成,根據農作物苗對行距的要求,通過調節可調支架的位置,使一對左鎮壓板、右鎮壓板中線與栽植爪共線,彈簧保證左鎮壓板、右鎮壓板對地面的壓力,左鎮壓板、右鎮壓板做成曲線形狀,模仿人手的工作,其前將栽植爪擠出的土向中間推移,然后逐漸壓實拖平。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以行走驅動輪的轉動為驅動,以一定的傳動比實現穩定的農作物苗的栽植株距。
2、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同時增設一液壓馬達提供栽插力,以減少驅動輪的的工作阻力,防止驅動輪因工作阻力產生滑動,而影響株距的變化。3、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爭對不同農作物、地況及農藝對株距的不同要求,通過調節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的調節螺母,調節固定輪和調節輪間的距離,改變皮帶輪組的實際傳動半徑,實現傳動比的變化,實現栽植株距的精確變化,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株距的農藝要求。4、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通過調節栽苗盤組間的距離,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行距的農藝要求。5、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通過偏心盤、栽植爪架、栽植盤及連接板與機架間形成的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保證運動中栽植爪保持在垂直狀態。6、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在一組投苗斗中投苗,投苗斗向栽苗機構供苗以防止,投苗與栽苗中的間斷,而形成的漏苗現象。同時投苗器下設置一滑槽,調節栽苗盤組間的距離時,同時調節滑槽角度,以保證苗能滑入栽植爪內。7、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左鎮壓板、右鎮壓板做成曲線形狀,模仿人手的工作,其前將栽植爪擠出的土向中間推移,然后逐漸壓實拖平。8、本發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可設置窄鑿型深松犁,以解決在較硬的土地上的農作物苗栽植作業。


圖I為本發明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機架及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鎮壓板工作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栽苗機構工作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栽苗機構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的投苗機構示意圖。圖中1.行走驅動輪,2.投苗機構,3.上拉板,4.下拉板,5.調節螺桿,6.行走輪,
7.液壓馬達,8.機架,9.壓實板機構,10.栽苗機構,11.變速調節株距傳動機構,12.軸承座,13.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14.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15.皮帶,16.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17.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18栽植盤軸,19.深松犁柱,20.深松犁,21.右鎮壓板,22.彈簧,23.左鎮壓板,24.可調支架,25.皮帶張緊螺桿,26.皮帶輪軸,27.調節輪,28.彈簧,29.調節螺母,30.標尺,31.固定輪,32.輔栽植盤,33.偏心盤,34.偏心盤架,35.主栽植盤,36.栽植盤機架,37.右連接板,38.左連接板,39.栽植爪,40.栽植爪架,41.拉簧,42.投苗斗,43.底板,44.主動鏈輪,45.被動鏈輪,46.鏈條,47.被動鏈輪II,48.滑槽,49.鏈條II,50.主動鏈輪II,51.小傘齒輪,52.大傘齒輪,53.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7所示,以行走驅動輪(I)的驅動,實現穩定的定距離農作物苗的栽插工作,同時增設一液壓馬達(7)提供栽插力,以減少驅動輪的的工作阻力,防止驅動輪因工作阻力的滑動力,而影響株距的變化。爭對不同農作物苗對行距和株距的不同農藝要求,通過調節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的調節螺母(29),調節固定輪(31)和調節輪(27)間的距離,實現傳動比的變化,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株距的農藝要求;通過調節一對栽苗機構間的距離,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行距的農藝要求。通過偏心盤(33)、栽植爪架(40)、主栽植盤(35)及連接板(37)與機架(8)間形成的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保證運動中栽植爪(38)保持在垂直狀態,同時輔栽植盤(32)提供平衡力。本發明采用拖拉機牽引的方式,提供行進力量。在一組投苗斗(39)中投苗,投苗斗(39)向栽苗機構(10)供苗以防止,投苗與栽苗中的間斷,而形成的漏苗現象。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包括投苗機構(2)、鎮實機構(9)、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11)、栽苗機構(10)。其中行走驅動輪(I)、行走輪(I)通過軸承座(12)連接在機架(8)上,在拖拉機的牽引下實現行走和驅動。投苗機構(2)、下拉板(4)、調節螺桿(5)、鎮實機構(9)固定在機架⑶上,上拉板(3)連接在下拉板⑷上,上拉板(3)、下拉板(4)與拖拉機上、下拉桿連接,實現本機械工作中的牽引和行走時的提升。栽苗機構(10)與調節螺桿(5)連接并固定在機架(8)上,通過調節調節螺桿(5),調節栽苗機構(10)中的栽植爪
(38)的栽植深度。液壓馬達(7)固定在機架(8)上與栽苗機構(10)上的栽植盤軸(18)連接,液壓馬達⑵的轉動提供栽植爪(38)的插苗力,以減少行走驅動輪⑴的行進阻力。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11)與行走驅動輪(I)和栽苗機構(10)連接。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由固定輪(31)、調節輪(27)、彈簧(28)、調節螺母(29)、標尺(30)組成。彈簧
(28)在固定輪(31)、調節輪(27)之間,保證固定輪(31)、調節輪(27)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調節輪(27)固定在固定輪(31)上,調節螺母(29)在固定輪(31)上,通過調節調節螺母(29),調節固定輪(31)、調節輪(27)之間的距離,而實現皮帶(15)與固定輪(31)、調節輪(27)的接觸直徑,實現行走驅動輪(I)和栽苗機構(10)間的無級變速,調節株距至理想尺寸,實現不同農作物苗對株距的農藝要求。固定輪(31)、調節螺母(29)上標注有標尺
(30),可以精確地調節實際株距。如遇較硬的土地,可設置窄鑿型深松犁,對土壤進行深松,以利于移栽作業,深松犁柱(19)固定在機架(8)上,深松犁(20)固定在深松犁柱(19)上,根據農作物苗對行距的要求,調節深松犁柱(19)的位置與栽植爪(39)共線。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 (16)固定在行走驅動輪(I)輪軸上,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 (13)、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 (14)固定在皮帶輪軸(26)上,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11(17)固定在栽植盤軸(18)上,皮帶輪軸(26)通過一對軸承座(12)固定在機架(8)上,皮帶(15)分別與主、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通過同時調節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
I(16)和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 (13)或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 (14)和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 (17),實現行走驅動輪(I)和栽苗機構(10)的轉速比變化,實現株距的精確調節。同時皮帶張緊螺桿(25)固定在機架(8)上,通過調節皮帶張緊螺桿(25)實現皮帶(15)的張緊。栽苗機構中栽植盤軸(18)通過一對軸承座(12)固定在栽植盤機架(36)上,栽植盤機架(36)與一對調節螺桿(5)連接并固定在機架(8)上,可上、下調節,以調整栽植爪
(38)的栽植深度。主栽植盤(35)、輔栽植盤(32)固定在栽植盤軸(18)上,偏心盤(33)連接在偏心支架(34)上,12對左連接板(38)、右連接板(37)分別固定在主栽植盤(35)、輔栽
植盤(32)上,栽植爪架(40)分別與左連接板(37)、右連接板(38)、偏心盤(33)軸孔連接,拉簧(41)固定在一對栽植爪(39)上,保證一對栽植爪(39)保持閉合狀態,栽植爪(39)插孔后回程時一對栽植爪(39)上的圓銷柱分別與左連接板(38)、右連接板(37)上的凸臺接觸,一對栽植爪(39)張開,將作物苗投下,完成栽植工作。一對栽植盤組可左、右調節實現行農作物苗的行距調節。投苗機構中主動鏈輪(44)固定在栽植盤軸(18)上,被動鏈輪(45)固定在傳動軸
(53),鏈條(46)連接主動鏈輪(44)、被動鏈輪(45),傳動軸(53)固定在機架(8)上,大傘齒輪(52)固定在傳動軸(53)上,主動鏈輪II (50)、被動鏈輪II (47)固定在機架(8)上,鏈條II (49)連接主動鏈輪II (50)、被動鏈輪II (47),小傘齒輪(51)固定在主動鏈輪II (50)軸端,投苗斗(42)固定在鏈條II (49)上,實現投苗與栽苗的同步。底板(43)固定在機架
(8)上,滑槽(48)固定在底板(43)上,通過調節滑槽(48)以保證農作物苗準確地滑入投苗斗(42)中。鎮壓機構(9)由左鎮壓板(23)、右鎮壓板(21)、彈簧(22)、可調支架(24)組成,根據農作物苗對行距的要求,通過調節可調支架(24)的位置,使一對左鎮壓板(23)、右鎮壓板(21)中線與栽植爪(39)共線,彈簧(22)保證左鎮壓板(23)、右鎮壓板(21)對地面的壓力。左鎮壓板(23)、右鎮壓板(21)做成曲線形狀,模仿人手的工作,其前將栽植爪擠出的土向中間推移,然后逐漸壓實拖平。
權利要求
1.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其特征在于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包括投苗機構(2)、鎮實機構(9)、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11)、栽苗機構(10),行走驅動輪(I)、行走輪(6)通過軸承座(12)連接在機架(8)上,投苗機構(2)、下拉板(4)、調節螺桿(5)、鎮實機構(9)固定在機架(8)上,上拉板(3)連接在下拉板(4)上與拖拉機上、下拉桿連接,實現本機械的牽引和提升,栽苗機構(10)與調節螺桿(5)連接并固定在機架(8)上,液壓馬達(7)固定在機架(8)上與栽苗機構(10)上的栽植盤軸(18)連接,提供插苗力,減少行走驅動輪(I)的行進阻力,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11)與行走驅動輪(I)和栽苗機構(10)連接,實現行走驅動輪(I)和栽苗機構(10)間的無級變速,調節株距,深松犁柱(19)固定在機架(8)上,深松犁(20)固定在深松犁柱(19)上;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 (16)固定在行走驅動輪(I)輪軸上,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 (13)、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 (14)固定在 皮帶輪軸(26)上,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11(17)固定在栽植盤軸(18)上,皮帶輪軸(26)通過一對軸承座(12)固定在機架(8)上,皮帶(15)分別與主、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皮帶張緊螺桿(25)固定在機架(8)上,栽植盤軸(18)通過一對軸承座(12)固定在栽植盤機架(36)上;栽植盤機架(36)與一對調節螺桿(5)連接并固定在機架(8)上,可上、下調節,主栽植盤(35)、輔栽植盤(32)固定在栽植盤軸(18)上,偏心盤(33)連接在偏心支架(34)上,12對左連接板(38)、右連接板(37)分別固定在主栽植盤(35)、輔栽植盤(32)上,栽植爪架(40)分別與左連接板(37)、右連接板(38)、偏心盤(33)軸孔連接,拉簧(41)固定在一對栽植爪(39)上;主動鏈輪(44)固定在栽植盤軸(18)上,被動鏈輪(45)固定在傳動軸(53),鏈條(46)連接主動鏈輪(44)、被動鏈輪(45),傳動軸(53)固定在機架(8)上,大傘齒輪(52)固定在傳動軸(53)上,主動鏈輪II (50)、被動鏈輪II (47)固定在機架(8)上,鏈條II (49)連接主動鏈輪II (50)、被動鏈輪II (47),小傘齒輪(51)固定在主動鏈輪II (50)軸端,投苗斗(42)固定在鏈條11(49)上,底板(43)固定在機架(8)上,滑槽(48)固定在底板(43)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鎮壓機構(9),其特征在于鎮壓機構(9)由左鎮壓板(23)、右鎮壓板(21)、彈簧(22)、可調支架(24)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I(16)、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13)、主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 (14)、被動可調直徑皮帶輪組II (17),其特征在于可調直徑皮帶輪組由固定輪(31)、調節輪(27)、彈簧(28)、調節螺母(29)、標尺(30)組成,調節輪(27)固定在固定輪(31)上,彈簧(28)在固定輪(31)、調節輪(27)之間,調節螺母(29)在固定輪(31)上,固定輪(31)、調節螺母(29)上標注有標尺(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吊桶式農作物半自動移栽機,行走驅動輪(1)、行走輪(6)通過軸承座(12)連接在機架(8)上,投苗機構(2)、下拉板(4)、調節螺桿(5)、鎮實機構(9)固定在機架(8)上,上拉板(3)連接在下拉板(4)上與拖拉機上、下拉桿連接,實現本機械的牽引和提升,栽苗機構(10)與調節螺桿(5)連接并固定在機架(8)上,液壓馬達(7)固定在栽苗機構(10)上,提供插苗力,減少行走驅動輪(1)的行進阻力,可調株距變速傳動機構(11)與行走驅動輪(1)和栽苗機構(10)連接,實現行走驅動輪(1)和栽苗機構(10)間的無級變速,本發明機械可實現株距、行距無級調節的半自動化的農作物苗移栽作業。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2845170SQ20121038429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呂建強, 呂宸, 王連, 陳聯艮, 丁洪兵, 劉敬福, 吳磊磊 申請人:淮安市安潔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微山县| 荥阳市| 改则县| 大连市| 武川县| 桦南县| 祥云县| 克拉玛依市| 榕江县| 襄汾县| 雷波县| 绥化市| 栖霞市| 会宁县| 安陆市| 弥渡县| 巴楚县| 乐业县| 乌兰浩特市| 肇庆市| 汉中市| 和硕县| 扎鲁特旗| 平江县| 比如县| 偏关县| 广德县| 宜都市| 邵阳县| 隆德县| 徐水县| 西藏| 九台市| 彭泽县| 黄山市| 台东市| 开封市| 江西省| 准格尔旗|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