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稻米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稻谷碾米后且拋光前的使稻米冷卻降溫的裝置。
技術背景
稻谷經碾米后成為大米時,其米粒表面還帶有少量糠粉,影響大米的外觀品質、貯存性能和制成米飯的口感。大米拋光作業的目的就是為去除碾米后粘附在大米表面上少量糠粉,使米粒表面清潔光亮,提高成品大米質量和商品價值,有利于大米儲藏。但是,在碾米工序中,其大米溫度達到40°C左右,該溫度的大米直接進入拋光工序會造成米溫持續升高,米質變劣,且碎米率增高。為克服碾米后直接拋光帶來的上述問題,目前已有采用冷風對碾后大米進行對流換熱以降低大米溫度的工藝方法,但是冷風降溫會導致米粒裂紋,裂紋米在拋光中成為碎米,仍然存在米質降低的缺陷。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該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有利于碾后大米拋光作業,達到提高拋光后米質質量、減少碎米的目的,又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設有進料斗、出料斗和冷卻筒,所述冷卻筒內開設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縱向的中空柱形的分料倉,所分料倉的上下端為開口,相鄰分料倉之間由冷卻筒的筒壁隔開,所述進料斗連接于所述冷卻筒上端并與所述分料倉上端開口相通,所述出料斗連接于所述冷卻筒下端并與所述分料倉下端開口相通,所述冷卻筒的筒壁內設有冷卻水通路,所述冷卻水通路內流通冷卻水,所述冷卻水通路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卻水通路通過進水口和出水口接入外部的冷卻水循環系統,將冷卻水通入冷卻筒內,并將與大米熱交換后升溫的冷卻水排出,并通入低溫的冷卻水,以保持本實用新型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的冷卻筒內的冷卻水為低溫。較佳的是,所述冷卻筒的筒壁為空心筒壁,所述空心筒壁構成所述冷卻水通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主要由進料斗、出料斗和冷卻筒構成,冷卻筒內設有冷卻水通路和若干分料倉,所述冷卻水通路內流通冷卻水,冷卻水通路包圍分料倉,碾后升溫的大米由本實用新型的進料斗進入本實用新型的冷卻筒的分料倉內并與分料倉外圍的冷卻水通路內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降溫,降溫后的大米由本實用新型的出料斗卸料,可直接進入拋光工序,由于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采用冷卻水作為大米的降溫介質,消除了現有技術采用冷風對流降溫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因此有利于碾后大米拋光作業,達到提高拋光后米質質量以及減少碎米的目的。
[0008]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熟悉此技藝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功效。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實施,即,在不悖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疇下,能予不同的修飾與改變。一種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設有進料斗I、出料斗2和冷卻筒3,所述冷卻筒3內開設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縱向的中空柱形的分料倉31,所分料倉31的上下端為開口,相鄰分料倉之間由冷卻筒的筒壁隔開,所述進料斗I連接于所述冷卻筒3上端并與所述分料倉31上端開口相通,所述出料斗2連接于所述冷卻筒3下端并與所述分料倉31下端開口相通,所述冷卻筒3的筒壁為空心筒壁,所述空心筒壁構成冷卻水通路32,所述冷卻水通路內流通冷卻水,所述冷卻水通路32具有進水口 321和出水口 322。所述冷卻水通路通過進水口和出水口接入外部的冷卻水循環系統,將冷卻水通入冷卻筒內,并將與大米熱交換后升溫的冷卻水排出,并通入低溫的冷卻水,以保持本實用新型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的冷卻筒內的冷卻水為低溫。碾后升溫的大米由本實用新型的進料斗進入本實用新型的冷卻筒的分料倉內并與分料倉外圍的冷卻水通路內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降溫,降溫后的大米由本實用新型的出料斗卸料,可直接進入拋光工序,由于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采用冷卻水作為大米的降溫介質,消除了現有技術采用冷風對流降溫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因此有利于碾后大米拋光作業,達到提聞拋光后米質質量以及減少碎米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進料斗(I)、出料斗(2)和冷卻筒(3),所述冷卻筒(3)內開設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縱向的中空柱形的分料倉(31),所分料倉(31)的上下端為開口,相鄰分料倉之間由冷卻筒的筒壁隔開,所述進料斗(I)連接于所述冷卻筒(3)上端并與所述分料倉(31)上端開口相通,所述出料斗(2)連接于所述冷卻筒(3)下端并與所述分料倉(31)下端開口相通,所述冷卻筒(3)的筒壁內設有冷卻水通路(32),所述冷卻水通路內流通冷卻水,所述冷卻水通路(32)具有進水口(321)和出水口(32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筒(3)的筒壁為空心筒壁,所述空心筒壁構成所述冷卻水通路(32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稻米加工用水冷裝置,主要由進料斗、出料斗和冷卻筒構成,冷卻筒內設有冷卻水通路和若干分料倉,所述冷卻水通路內流通冷卻水,冷卻水通路包圍分料倉,碾后升溫的大米由本實用新型的進料斗進入本實用新型的冷卻筒的分料倉內并與分料倉外圍的冷卻水通路內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降溫,降溫后的大米由本實用新型的出料斗卸料,可直接進入拋光工序,由于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采用冷卻水作為大米的降溫介質,消除了現有技術采用冷風對流降溫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因此有利于碾后大米拋光作業,達到提高拋光后米質質量以及減少碎米的目的。
文檔編號B02B7/00GK202538824SQ20122014246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7日
發明者劉朝先, 岳鈺翔, 張長科, 程如迎 申請人:新沂市湖濱米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