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絞肉機技術領域,特別是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
背景技術:
現在小家電絞肉機的絞肉通內部的筋位有兩種一種是直筋,另一種是斜筋,而且,這些筋位沒有延伸至絞肉通的出料口處。當絞肉機搭配這兩種絞肉通絞肉時,每分鐘只能絞出400 g至500g的肉,效率較低,不能滿足消費者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絞肉效率高的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包括絞肉通,絞肉通內部設有絞肉腔,絞肉腔前端設有出料口,后端頂部設有投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絞肉腔內壁設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從絞肉腔后端延伸至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作為更具體的方案,所述螺旋凸筋的縱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與絞肉腔連成一體,其中一斜面與絞肉腔內壁的夾角α為70度至85度,另一斜面與絞肉腔內壁的夾角β為150度至165度。上述斜面與絞肉腔內壁的夾角指的是螺旋凸筋斜面與該斜面與絞肉腔內壁相交處相切的平面的夾角。所述絞肉腔內壁均布設有四至八條所述螺旋凸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絞肉通的絞肉腔內壁設有多條螺旋凸筋,且螺旋凸筋延伸至絞肉腔出料口處,另外,螺旋凸筋的縱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兩斜面分別與絞肉腔內壁成75度左右以及155度左右的夾角,從而改變了出肉時的角度與走向,調整絞肉通與絞肉鏍桿的間隙,也就是在絞肉時肉順著調整結構后的角度加上鏍桿的推動力能在幾秒鐘時間出肉,其每分鐘的絞肉量是傳統絞肉系統的2倍,絞肉效率較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絞肉通與絞肉螺桿連接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絞肉通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包括絞肉通1,絞肉通I內部設有絞肉腔11,絞肉腔11前端設有出料口 14,后端頂部設有投料口 12,所述絞肉腔11內壁設有螺旋凸筋13,螺旋凸筋13從絞肉腔11后端延伸至絞肉腔11前端的出料口 14處。所述螺旋凸筋13的縱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與絞肉腔11連成一體,其中一斜面與絞肉腔11內壁的夾角α為70度至85度,另一斜面與絞肉腔11內壁的夾角β為150度至165度,見圖2所示。所述絞肉腔11內壁均布設有六條所述螺旋凸筋13。投料口 12成窄長的漏斗狀,以防止手伸入其內。所述絞肉通I使用時,其絞肉腔11內設有螺桿2,螺桿2后端伸出絞肉通I與絞肉機波箱中的動力輸出傳動軸頭連接,螺桿前端還設有刀片,絞肉腔11出料口 14上通過壓蓋 固定設有刀板,刀板上設有小孔,絞碎的肉從小孔擠出(圖中未示出)。
權利要求1.一種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包括絞肉通,絞肉通內部設有絞肉腔,絞肉腔前端設有出料口,后端頂部設有投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絞肉腔內壁設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從絞肉腔后端延伸至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凸筋的縱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與絞肉腔連成一體,其中一斜面與絞肉腔內壁的夾角α為70度至85度,另一斜面與絞肉腔內壁的夾角β為150度至165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絞肉腔內壁均布設有四至八條所述螺旋凸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絞肉機技術領域,特別是絞肉機的絞肉通結構,包括絞肉通,絞肉通內部設有絞肉腔,絞肉腔前端設有出料口,后端頂部設有投料口,所述絞肉腔內壁設有螺旋凸筋,螺旋凸筋從絞肉腔后端延伸至絞肉腔前端的出料口處。本絞肉通的絞肉腔內壁設有多條螺旋凸筋,且螺旋凸筋延伸至絞肉腔出料口處,另外,螺旋凸筋的縱向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兩斜面分別與絞肉腔內壁成75度左右以及155度左右的夾角,從而改變了出肉時的角度與走向,調整絞肉通與絞肉鏍桿的間隙,也就是在絞肉時肉順著調整結構后的角度加上鏍桿的推動力能在幾秒鐘時間出肉,其每分鐘的絞肉量是傳統絞肉系統的2倍,絞肉效率較高。
文檔編號B02C18/30GK202715456SQ20122041504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黃秀紅 申請人:黃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