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的組合物,該組合物以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為活性成分,其質量比為10∶1~1∶10;其中所述的芽孢桿菌為枯草芽孢桿菌。本發明的組合物減輕了現有植物病原菌分別對醚菌酯和芽孢桿菌的潛在抗藥性風險,將枯草芽孢桿菌與醚菌酯組合后,二者之間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同時又減少了用藥量,從而使該組合物可以廣泛應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水稻紋枯病、小麥白粉病等。
【專利說明】含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的組合物
一、【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和醚菌酯的組合物。
二、【背景技術】
[0002]枯草芽孢桿菌,屬生物殺菌劑,該菌從土壤中分離得到,短桿菌屬。專用于包衣處理水稻種子,具有激活作物生長、減輕水稻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等病菌危害的作用。通過競爭性生長繁殖占居生存空間的方式來阻止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長,能在作物表面迅速形成保護膜,使植物病原菌得不到生存空間,從而保護了農作物免受病原菌危害??莶菅挎邨U菌可分泌抑菌物質,抑制病原菌孢子萌芽和菌絲生長,從而達到預防與治療目的。
[0003]醚菌酯是一種低毒、高效、廣譜的內吸性殺菌劑,具有良好的預防、治療作用和持效期;可以與其他農藥相混用;用于防治某些子囊菌、半知菌和擔子菌綱真菌引起的病害,藥效持效期長,對植物安全。
三、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多種農作物的病害均有防治作用的、以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為主要活性物質的組合物。該組合物敬愛將減輕現有病原菌對醚菌酯的潛在抗藥性風險。研究結果表明枯草芽孢桿菌或與醚菌酯的組合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0005]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0006]一種含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的組合物,該組合物以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為活性成分,其質量比為1000:1?1: 1000 ;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的質量比優選為100:1?1: 1000,更優選100:1?1: 100,進一步優選為30:1?1: 100,再進一步優選為30:1?1: 30,更進一步優選為10:1?1: 30,最優選10:1?1: 10。本發明所采用的枯草芽孢桿菌中活孢子數為0.1億/克?1000億/克,優選為0.5億/克?500億/克,進一步優選為I億/克?100億/克。
[0007]向活性成分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中加入農藥助劑后即可配得可濕性粉劑、水懸浮劑或水乳劑。如向活性成分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中加入助劑并調節PH值5?7后,配成可濕性粉劑。醚菌酯可以采用原藥,枯草芽孢桿菌采用原粉。農藥助劑可以選用濕潤劑、分散劑、填料、粘結劑、崩解劑等中一種或幾種。
[0008]本發明的組合物降低了現有植物病原菌對醚菌酯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潛在抗藥性風險;枯草芽孢桿菌與醚菌酯組合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同時又減少了用藥量,從而使該組合物可以廣泛應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水稻紋枯病、小麥白粉病等。
四、【具體實施方式】
[0009]制劑實施例1:22%可濕性粉劑(各組份為質量份)
[0010]枯草芽孢桿菌(200億活孢子/克)11醚菌酯11十二烷基硫酸鈉5滲透劑JFC4白炭黑補足至100 (調PH值5?7)[0011]制劑實施例2:33%可濕性粉劑(各組份為質量份)[0012]枯草芽孢桿菌(200億活孢子/克)30醚菌酯3乳化劑OP-1O6擴散劑NNO4乳糖10淀粉補足至100 (調PH值5?7)[0013]制劑實施例3:60%可濕性粉劑(各組份為質量份)[0014]枯草芽孢桿菌(200億活孢子/克)50醚菌酯10凈洗劑LS2擴散劑N4十二烷基硫酸鈉2輕質碳酸鈉32 (調PH值5?7)[0015]制劑實施例4:80%可濕性粉劑(各組份為質量份)[0016]枯草芽孢桿菌(1000億活孢子/克)10醚菌酯70 [0017]拉開粉2月桂醇基硫酸鈉3木質素4白炭黑11 (調PH值5?7)[0018]藥效實施例1[0019]將枯草芽孢桿菌(200億活孢子/克)與醚菌酯按1: 1(質量比)的比例配成22%可濕性粉劑,噴霧,應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單獨將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配成上述可濕性粉制作對比,結果見表I。[0020]表122%枯草芽孢桿菌.醚菌酯可濕性粉劑對油菜菌核病的防效)
[0021]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枯草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以芽孢桿菌和醚菌酯為活性成分,其質量比為10:1?1: 10 ;其中所述的芽孢桿菌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
2.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芽孢桿菌中活孢子數為I億/克?100億/克。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向活性成分芽孢桿菌和醚菌酯中加入助劑后配得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或水乳劑。
【文檔編號】A01N37/50GK103430962SQ201310358450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周明國, 陳長軍, 彭迪, 侯毅平, 王建新, 段亞冰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