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便攜式工具機(12)的處理裝置、尤其是花園器具處理裝置,處理裝置具有至少一個工具機接收單元(14)、至少一個固定單元(16)和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單元(20),固定單元具有用于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下固定的至少一個固定元件(18),電子連接單元具有用于將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下電連接的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元件(22)。提出:處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24),同步耦合單元設置用于:在至少一個狀態中使電子連接元件(22)和固定元件(18)至少基本上同步地與便攜式工具機(12)耦合。
【專利說明】處理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便攜式工具機的處理裝置、尤其是花園器具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用于便攜式工具機的處理裝置、尤其是花園器具處理裝置是已公知的,其中,這些處理裝置分別 包括一用于接收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工具機接收單元、一固定單元和一電子連接單元,所述固定單元具有用于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固定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一固定元件,所述電子連接單元具有用于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電連接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一電子連接元件。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由用于便攜式工具機的一種處理裝置、尤其是花園器具處理裝置出發,所述處理裝置具有至少一個用于接收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工具機接收單元、至少一個固定單元和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單元,所述至少一個固定單元具有用于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固定的至少一個固定元件,所述電子連接單元具有用于將便攜式工具機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電連接的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元件。
[0004]提出:所述處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所述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設置用于:在至少一個狀態中使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至少基本上同步地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耦合。“設置”應該理解為特殊地編程、規劃和/或配備。在這里,“處理裝置”尤其應當被理解為這樣的裝置,在該裝置上能夠布置、尤其是固定用于處理工件、尤其是植物的便攜式工具機。由此,所述處理裝置設置用于接收一便攜式工具機。優選地,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能夠為了處理草葉、草地、灌木、樹枝等布置在處理裝置上。為此,所述處理裝置優選包括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能夠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和/或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能夠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中。在此情況下,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至少一個把手區域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優選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接收缺口中。此外,優選地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一插入工具裝置的固定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工具接收部上的殼體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一接收叉上。在此情況下,所述插入工具裝置的殼體優選地具有耦合缺口,所述這些耦合缺口在所述插入工具裝置的殼體固定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工具接收部上的狀態下并且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耦合元件共同作用。優選地,所述耦合元件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接收叉上。
[0005]表述“固定單元”在這里尤其限定了一種單元,所述單元防止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至少沿一個方向相對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運動。優選地,所述固定單元構造為形狀鎖合固定單元。但是也可以考慮:所述固定單元構造為力鎖合固定單元或磁力固定單元。由此,所述固定元件優選構造為形狀鎖合固定元件。優選地,所述固定元件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中和一借助于所述固定單元固定的狀態中與一布置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工具機殼體上的對應固定元件共同作用。
[0006]特別優選地,所述處理裝置此外包括用于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操作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至少一個操作單元。由此,所述電子連接元件設置用于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電連接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和所述操作單元。“操作單元”在這里尤其應當理解為一種單元,所述單元具有至少一個構件,所述至少一個構件能夠直接由操作者操縱,并且所述至少一個構件設置用于:通過操縱和/或通過輸入參數來影響和/或改變與所述操作單元耦合的單元的過程和/或狀態。特別優選地,所述操作單元設置用于由于一操作元件的操縱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狀態下運行所述便攜式工具機或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脫離運行。在此情況下,所述操作單元尤其設置用于:中斷和/或建立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驅動單元的電流供應,尤其借助于至少一個開關元件。優選地,所述便攜式工具機的一電子裝置借助于所述電子連接單元與所述操作單元、尤其與所述操作單元的開關元件電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同步耦合單元設置用于:由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的布置使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至少基本上同步地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耦合。由此優選地,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由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在所述工具接收單元上的布置至少基本上同時地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耦合。優選地,所述同步耦合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運動驅動單元,所述至少一個運動驅動單元設置用于:所述電子連接元件被運動用于建立一電連接。“運動驅動單元”在這里尤其應當理解為一種單元,該單元為了借助于一致動器、例如借助于彈簧元件運動至少一個元件而產生作用到所述元件上的力或者該單元將操作者的操縱力經由至少一個操縱元件傳遞到所述元件上。特別優選地,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至少由于所述同步耦合單元的一同步耦合元件的操縱而被共同地運動。借助于處理裝置的根據本發明的設計方案可以有利地實現具有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到所述處理裝置上的電連接的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在所述處理裝置上的簡單的固定。由此可以有利地實現一高操作舒適性。
`[0008]此外提出:所述同步耦合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彈簧元件,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元件在至少一個方向上以彈簧力加載所述固定元件和/或電子連接元件。在“彈簧元件”的情況下尤其應當理解為一宏觀元件,所述宏觀元件具有彼此間隔的至少兩個端部,所述至少兩個端部能夠在正常的運行狀態中沿一運動路徑相對彼此彈性運動,其中,所述運動路徑至少大于0.5mm、尤其大于1mm、優選大于2mm和特別有利地大于3mm,并且所述宏觀元件尤其產生與所述端部相對彼此的彈性運動相關的并且優選地相對所述端部相對彼此的彈性運動成比例的對應力,所述對應力與所述改變相反作用。“宏觀元件”尤其應當被理解為一種元件,具有至少1mm、尤其至少5mm并且優選至少IOmm的延伸尺寸。所述彈簧元件優選構造為壓力彈簧元件,例如螺旋壓力彈簧等。但是也可以考慮:所述彈簧元件具有另外的、對本領域技術人員顯示為有意義的設計方案,例如作為拉力彈簧元件、作為扭轉彈簧元件等的設計方案。借助于根據本發明的設計方案有利地可以在至少一個狀態中實現所述固定元件和/或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到至少一個位置中的自行運動。[0009]此外提出: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具有一運動軸線,所述運動軸線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固定元件的運動軸線走向。“基本上平行”在這里尤其應當被理解為相對于一參考方向、尤其在一平面中的方向取向,其中,所述方向相對所述參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并且特別有利地小于2°的偏離。可以結構上簡單地實現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通過所述同步耦合元件的共同運動。
[0010]還提出: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平移式能運動地受支承。在“能運動地受支承”的表述下,在這里尤其應當理解為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的支承,其中,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尤其與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固定元件的彈性變形無關地具有沿至少一個軸線沿一大于1mm、優選大于IOmm和特別優選大于20mm的路徑的運動可能性和/或具有繞至少一個軸線以大于10°、優選大于20°和特別優選大于30°的角度的運動可能性。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優選能平移式運動地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殼體中支承。由此可以有利地實現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的緊湊的布置。
[0011]此外提出:所述處理裝置具有至少一個操作單元和至少一個導向桿單元,所述至少一個導向桿單元為了調整所述操作單元相對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位置而包括至少兩個相對彼此能運動地受支承的導向桿元件。由此可以有利地調整所述操作單元相對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對于操作者而言舒適的工作位置。可以有利地調整所述操作單元相對
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的適配本體大小(K0rpergr0fle)的工作位置。由此可以實現借助
于所述處理裝置的對于使用者的高工作舒適性。
[0012]此外提出:所述處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行走機構單元,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能夠借助于所述行走機構單元在地面上移動。特別優選地,所述行走機構單元可以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所述行走機構單元優選包括至少兩個車輪元件,所述兩個車輪元件能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上。有利地可以實現對于使用者節省能量的工作過程。有利地可以實現尤其在草皮(Grasnarben)區域中舒適處理草葉。
[0013]此外提出:所述處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導向桿單元和至少一個支承單元,所述至少一個支承單元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能擺動地繞至少一個支承軸線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支承。優選地,所述支承軸線至少基本上橫向于所述導向桿單元的至少一個導向桿元件的縱向軸線走向。“至少基本上橫向于”在這里尤其應當理解為一平面和/或一方向相對于另一平面和/或另一方向的取向,所述取向優選地與一平面和/或一方向相對于另一平面和/或另一方向的平行的取向不同。優選地,所述導向桿單元的所述導向桿元件空心柱體形地構造。在此情況下,所述導向桿元件就所述導向桿元件的縱向軸線而言優選旋轉對稱地構造。但是也可以考慮:所述導向桿元件具有另外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顯示為有意義的設計方案,例如作為具有多邊形橫截面的桿類元件等的設計方案。特別優選地,所述導向桿單元形成一伸縮式導向桿單元。借助于根據本發明的設計方案有利地可以實現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的位置的適配。可以有利地實現所述處理裝置的大的使用靈活性。
[0014]有利地,所述支承單元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能擺動地繞至少兩個至少基本上橫向于彼此走向的支承軸線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支承。優選地,所述至少兩個支承軸線在一所述這些支承軸線投影到其中的投影平面中觀察至少基本上垂直彼此地走向。由此,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相對于導向桿單元的位置有利地可以適配所述處理裝置的不同的使用領域。
[0015]此外提出:所述電子連接元件構造為插頭元件。優選地,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包括與所述插頭元件對應地構造的插座元件,所述插頭元件為了一電連接而被引入到所述插座元件中。但是也可以考慮的是,所述電子連接元件具有另外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顯示為有意義的設計方案,例如作為插座元件等。可以實現在至少一個狀態中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和所述操作單元之間的結構上簡單的、電的連接。
[0016]此外,本發明由如下的工具機系統出發,所述工具機系統具有至少一個便攜式工具機和至少一個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便攜式工具機”在這里尤其應當理解為用于處理工件和/或植物、尤其花園植物的工具機,所述工具機能夠無運輸機械地由操作者來運輸。所述能攜帶工具機尤其具有這樣的質量,該質量小于40kg、優選小于IOkg并且特別優選小于5kg。特別優選地,所述便攜式工具機構造為電運行的花園器具,所述花園器具設置用于樹籬(Hecken)和/或草葉的處理。由此,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優選構造為電的草剪和/或電的樹籬剪。但是也可以考慮的是,所述便攜式工具機具有另外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顯示為有意義的設計方案,例如作為多功能工具機、鉆機等的設計方案。借助于根據本發明的設計方案可以有利地實現高的操作舒適性。
[0017]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和/或根據本發明的工具機系統在此情況下應當不限制于上面所描述的應用和實施方式。尤其地,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和/或根據本發明的工具機系統能夠為了滿足這里所描述的功能而具有偏離各個元件、構件和單元的這里所提到的數目的數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其它優 點由下面的附圖描述獲得。在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描述和權利要求以組合方式包含大量特征。本領域技術人員適宜地也可以單個地考慮這些特征并且概括為有意義的其它組合。
[0019]其中:
[0020]圖1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工具機系統,具有一根據本發明的便攜式工具機和一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
[0021]圖2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便攜式工具機和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截面視圖;
[0022]圖3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便攜式工具機和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另一截面視圖;
[0023]圖4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繞一支承軸線擺動的工具接收單元的細節視圖;
[0024]圖5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支承單元的擺動固定元件的細節視圖;
[0025]圖6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繞另一支承軸線擺動的工具接收單元的細節視圖;
[0026]圖7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支承單元的另一擺動固定元件的細節視圖;
[0027]圖8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處理裝置的支承單元的另一擺動固定元件的另一細節視圖;
[0028]圖9在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工具機系統的插入工具裝置的殼體的耦合缺口的細節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圖1示出了一工具機系統48,所述工具機系統具有至少一個便攜式工具機12、至少一個布置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上的插入工具裝置50和至少一個處理裝置10。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構造為能電運行的花園器具。在此情況下,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具有一工具機殼體52。所述工具機殼體52圍住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一驅動單元54和一從動單元56。所述驅動單元54構造為電動馬達單元。所述從動單元56構造為傳動裝置單元,其設置用于:將驅動單元54的驅動力矩和/或驅動轉速向上轉換和/或向下轉換。但是也可以考慮,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與所述從動單元56去稱合地構造或者所述從動單元56沒有向上轉換和/或向下轉換地傳輸所述驅動單元54的驅動力矩和/或驅動轉速。
[0030]用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插入工具裝置50包括至少一個插入工具單元58和至少一個殼體60,所述插入工具單元58的至少一個能運動地受支承的切割元件62無驅動單元地布置在該至少一個殼體中。所述插入工具裝置50的殼體60包括至少兩個彼此連接的殼體半殼元件64、66。所述殼體半殼元件64、66在裝配好的狀態下借助于緊固元件(這里沒有詳細示出)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已公知的方式能松開地彼此連接。插入工具裝置50能夠借助于布置在插入工具裝置50的殼體60上的連接單元(這里沒有詳細示出)形狀鎖合和/或力鎖合地與便攜式工具機12的工具接收部68連接。由此將切割元件62驅動技術上地與所述驅動單元54和/或從動單元56連接。
[0031]用于便攜式工具機12的所述處理裝置10包括至少一個用于接收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工具機接收單元14、至少一個固定單元16和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單元20,所述至少一個固定單元具有用于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下固定的至少一個固定元件18,所述電子連接單元具有用于將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下電連接的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元件22 (圖1至3)。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在此情況下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上的狀態下電連接所述處理裝置10的操作單元32。所述操作單元32具有至少一個電開關元件70,該電開關元件能夠借助于所述操作單元32的操作元件72在一便攜式工具機12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中由使用者操縱用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投入運行或用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運行的中斷。所述開關元件70借助于所述電子連接單元20的連接纜線94 (圖2和圖3)與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連接。由此,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設置用于:制造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控制和/或調節單元(這里沒有詳細示出)和操作單元32之間的電的和/或電子的連接,以便能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中借助于所述操作單元32實現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操作。
[0032]為此,所述處理裝置10包括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24,所述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設置用于:在至少一個狀態中使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所述固定元件18至少基本上同步地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耦合。所述同步耦合單元24設置用于: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為了布置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耦合運動期間使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所述固定元件18至少基本上同步地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耦合。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在此情況下構造為插頭元件。由此,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為了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與所述操作單元32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中的電的和/或電子的連接而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已公知的方式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構造為插座的電子對應連接元件74連接。
[0033]為了耦合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和工具機接收單元14,帶有布置在所述工具接收部68上的插入工具裝置50的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接收叉76連接。所述接收叉76具有兩個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走向的腿78、80,在這些腿上分別布置有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一連接銷栓82、84 (圖4)。所述連接銷栓82、84在此情況下引入到所述插入工具裝置50的殼體60的耦合缺口 86中(在圖9中示出了所述插入工具裝置50的殼體60的耦合缺口 86中的一個耦合缺口)。所述耦合缺口 86具有U形的設計方案。由此,所述耦合缺口 86在一個平面中觀察由三個側壁限界并且向一側敞開。在所述連接銷栓82、84引入到所述耦合缺口 86中之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向工具機接收單元14去地繞一通過所述連接銷栓82、84所形成的軸線相對于工具機接收單元14擺動,直至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布置到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接收缺口 88中。在此情況下,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手柄區域在所述接收缺口 88中貼靠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
[0034]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擺入到所述接收缺口 88中之后,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借助于所述同步稱合單元24同步地連接固定元件18和電子連接元件22。所述同步稱合單元24為此具有一同步耦合元件90,所述同步耦合元件共同地運動所述固定元件18和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同步稱合元件90構造為滑動元件,所述滑動元件運動技術上地與固定元件18和電子連接元件22連接。所述固定元件18材料鎖合地與同步耦合元件90連接。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力鎖合和/或材料鎖合地與同步耦合元件90連接。但是也可以考慮,所述固定元件18和/或電子連·接元件22借助于另外的對本領域技術人員顯示為有益的連接與所述同步稱合元件90連接。同步稱合單元24此外包括另一同步稱合元件122,所述同步率禹合元件運動技術上地與固定元件18和電子連接元件22連接。所述另一同步稱合元件122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工具機接收殼體92的背離所述同步耦合元件90的一側上。在此情況下,所述同步耦合元件90和所述另一同步耦合元件122能平移式運動地支承在所述工具機接收殼體92中。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固定元件18同樣能平移式運動地支承在所述工具機接收殼體92中(圖2和圖3)。此外,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具有一運動軸線28,所述運動軸線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固定元件18的運動軸線30走向。由此,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所述固定元件18由于所述同步耦合元件90的操縱而共同地運動。所述同步耦合單元24包括至少一個彈簧元件26,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元件在至少一個方向上以彈簧力加載所述固定元件18和/或電子連接元件22。所述彈簧元件26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中在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方向上加載所述固定元件18和/或電子連接元件22。所述彈簧元件26構造為壓力彈簧元件,例如螺旋壓力彈簧。由此,所述固定元件18和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由于所述同步耦合元件90的操縱而逆著所述彈簧元件26的彈簧力運動。由此,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所述固定元件18運動到所述工具機接收殼體92中。由此,釋放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相對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到所述接收缺口 88中的擺動運動。
[0035]一旦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布置在所述接收缺口 88中,那么所述固定元件18和電子連接元件22在取消到所述同步耦合元件90上的操縱力之后同步地由于所述彈簧元件26的彈簧力由工具機接收殼體92運動出來。由此,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在一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中通過所述彈簧元件26的彈簧力引入到所述電子對應連接元件74中,并且所述固定元件18被引入到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一固定缺口 120中(圖3)。由此,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中借助于所述固定單元18抵抗相對于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擺動運動而固定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并且借助于所述電子連接單元22電地和/或電子地與操作單元32連接。
[0036]此外,所述處理裝置10具有至少所述操作單元32和至少一個導向桿單元34,所述導向桿單元為了調整所述操作單元32相對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位置而包括至少兩個相對彼此能運動地受支承的導向桿元件36、38。在所述導向桿元件36、38中的一個上布置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并且在所述導向桿元件36、38中的一個上布置所述操作單元32。為了將所述導向桿元件36、38相對彼此能運動地支承,這些導向桿元件36、38中的一個導向桿元件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已公知的方式嵌入到所述導向桿元件36、38中的另一個中。為了在一位置中相對彼此固定所述導向桿元件36、38,所述處理裝置10包括一夾緊單元96。所述夾緊單元96設置用于:借助于夾緊力將導向桿元件36、38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已公知的方式在一位置中相對彼此固定。
[0037]此外,所述處理裝置10附加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包括至少一個支承單元42,所述至少一個支承單元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能擺動地繞至少一個支承軸線44、46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支承。所述支承單元42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在此情況下能擺動地繞至少兩個至少基本上橫向于彼此走向的支承軸線44、46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支承。所述支承軸線44、46投影到一個平面中地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彼此地走向。為了在繞所述支承軸線44、46中的一個支承軸線的擺動運動之后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在一位置中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固定,所述支承單元42包括至少一個擺動固定單元98。所述擺動固定單元98具有一擺動固定元件100和一擺動固定彈簧元件102,所述擺動固定彈簧元件在至少一個方向上以彈簧力加載所述擺動固定元件100。所述擺動固定元件100構造為卡鎖元件,所述卡鎖元件為了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繞所述支承軸線44、46中的一個支承軸線的固定而與所述支承單元42的卡鎖缺口 104共同作用(圖5)。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在此情況下為了調整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的擺動位置而逆著所述擺動固定彈簧元件102的彈簧力運動。由此,構造為卡鎖元件的擺動固定元件100達到與所述卡鎖缺口104中的一個卡鎖缺口的脫離配合。在達到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相對于導向桿單元34的所希望的擺動位置時,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借助于所述擺動固定彈簧元件102的彈簧力在所述導向桿單元34的方向上運動。構造為卡鎖元件的擺動固定元件100在此情況下為了固定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而通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運動被引入到一卡鎖缺口 104 中。
[0038]所述支承單元42此外具有另一擺動固定單元106,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單元設置用于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繞支承軸線44、46的另一支承軸線46的擺動運動之后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在一個位置中相對于導向桿單元34固定。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單元106包括另一擺動固定兀件108和另一擺動固定彈簧兀件110,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彈簧兀件在至少一個方向上以彈簧力加載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元件108 (圖6至圖8)。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元件108構造為能平移式運動地受支承的操作元件。在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元件108的外圓周上布置有卡鎖突出部112 (圖7)。所述卡鎖突出部112均勻分布地沿所述外圓周布置。為了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繞所述支承軸線44、46的所述另一支承軸線46固定,所述卡鎖突出部112與所述支承單元42的另一卡鎖缺口 114共同作用。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彈簧元件110構造為壓力彈簧并且以彈簧力在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元件108的一固定位置的方向上加載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元件108。為了調整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繞所述支承軸線44、46的所述另一支承軸線46的位置,將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元件108逆著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彈簧元件110的彈簧力運動。由此,所述卡鎖突出部112達到與所述另一卡鎖缺口 114的脫離配合。由于所述另一擺動固定彈簧元件110的彈簧力,所述卡鎖突出部112在達到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的一擺動位置之后卡入到所述另一卡鎖缺口 114中并且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固定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
[0039]此外,所述處理裝置10包括至少一個行走機構單元40,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借助于所述至少一個行走機構單元能在地面上移動。所述行走機構單元40包括兩個車輪元件116、118。所述車輪元件116、118能轉動地支承在所述行走機構單元40的承載元件(這里沒有詳細示出)上。所述承載元件能夠可松開地布置在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由此可以根據需求的不同而將行走機構單元40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接收叉76和接收缺口 88在此情況下能夠 借助于所述支承單元42相對于所述行走機構單元40擺動。
【權利要求】
1.處理裝置、尤其是花園器具處理裝置,用于便攜式工具機(12),所述處理裝置具有至少一個用于接收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的工具機接收單元(14)、至少一個固定單元(16)和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單元(20),所述至少一個固定單元具有用于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下固定的至少一個固定元件(18),所述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單元具有用于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在一布置在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上的狀態下電連接的至少一個電子連接元件(2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24),所述至少一個同步耦合單元設置用于:在至少一個狀態中使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所述固定元件(18)至少基本上同步地與所述便攜式工具機(12)耦合。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耦合單元(24)包括至少一個彈簧元件(26),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元件在至少一個方向上以彈簧力加載所述固定元件(18 )和/或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 )。
3.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具有一運動軸線(28),所述運動軸線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固定元件(18)的運動軸線(30)走向。
4.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和所述固定元件(18)能平移式運動地受支承。
5.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操作單元(32)和至少一個導向桿單元(34),所述導向桿單元為了調整所述操作單元(32)相對于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的位置而包括至少兩個相對彼此能運動地受支承的導向桿元件(36、38)。
6.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行走機構單元(40),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借助于所述至少一個行走機構單元能在地面上移動。
7.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導向桿單元(34)和至少一個支承單元(42),所述至少一個支承單元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能擺動地繞至少一個支承軸線(44、46)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支承。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單元(42)將所述工具機接收單元(14)能擺動地繞至少兩個至少基本上橫向于彼此走向的支承軸線(44、46)相對于所述導向桿單元(34)支承。
9.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連接元件(22)構造為插頭兀件。
10.工具機系統,具有至少一個便攜式工具機(12)和具有至少一個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處理裝置。
【文檔編號】A01G3/053GK103621327SQ20131036155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
【發明者】K·謝普希, G·鮑科 申請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