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狀樹脂破碎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片狀樹脂破碎裝置,包括機架、上破碎器、下破碎器、上滾軸承座和下滾軸承座,所述下滾軸承座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滾軸承座內安裝有上滾軸承,所述下滾軸承座內安裝有下滾軸承,所述上破碎器的兩端安裝所述上滾軸承上,所述下破碎器的兩端安裝在所述下滾軸承上,所述破碎裝置還包括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所述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包括支點、杠桿和彈簧,所述支點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杠桿的左端與所述支點可轉動的連接,所述上滾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杠桿的底面,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杠桿的右端連接,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下滾軸承座的右端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自動調節適應不同厚度片料、齒隙不易填滿的破碎器。
【專利說明】 片狀樹脂破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片狀樹脂材料的破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片狀樹脂破碎裝置是由上下破碎器及軸承、軸承座、齒輪、動力輸入等組成,將規定厚度的片狀樹脂材料由輸送帶送入破碎器中進行破碎;而超過厚度的片狀樹脂材料便無法通過破碎器進行破碎,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如有雜物掉在輸送帶上也會導致破碎器卡死,除此之外破碎器上的牙齒過短,生產中容易被片料填滿,從而需要人工經常清理,提高了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已有破碎器不能自動破碎不同厚度的樹脂片料以及生產中容易將齒隙填滿的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自動調節適應不同厚度片料、齒隙不易填滿的片狀樹脂破碎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片狀樹脂破碎裝置,包括機架、上破碎器、下破碎器、上滾軸承座和下滾軸承座,所述下滾軸承座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滾軸承座內安裝有上滾軸承,所述下滾軸承座內安裝有下滾軸承,所述上破碎器的兩端安裝所述上滾軸承上,所述下破碎器的兩端安裝在所述下滾軸承上,所述破碎裝置還包括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所述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包括支點、杠桿和彈簧,所述支點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杠桿的左端與所述支點可轉動的連接,所述上滾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杠桿的底面,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杠桿的右端連接,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下滾軸承座的右端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在不同厚度片料破碎時無需調整,如有其它小物件也不會被卡死,破碎能力加強,不易被片料填滿齒隙,結構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片狀樹脂破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0]參照圖1和圖2,一種片狀樹脂破碎裝置,包括機架1、上破碎器2、下破碎器3、上滾軸承座4和下滾軸承座5,所述下滾軸承座5安裝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上滾軸承座4內安裝有上滾軸承,所述下滾軸承座5內安裝有下滾軸承,所述上破碎器2的兩端安裝所述上滾軸承上,所述下破碎器3的兩端安裝在所述下滾軸承上,所述破碎裝置還包括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6,所述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6包括支點61、杠桿62和彈簧63,所述支點61安裝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杠桿62的左端與所述支點61可轉動的連接,所述上滾軸承座4固定在所述杠桿62的底面,所述彈簧63的上端與所述杠桿62的右端連接,所述彈簧63的下端與所述下滾軸承座5的右端連接。
[0011]本實施例中,所述杠桿62帶動所述上滾軸承座4可繞所述支點61進行擺動,所述上滾軸承座4呈浮動狀態,所述上破碎器2與所述下破碎器3之間用所述彈簧63拉住,保持所述上破碎器2有一定的壓力施加在片料上,從而將不同厚度的片料粉碎。
[0012]優選的,可以選擇將所述上破碎器2的器齒和所述下破碎器3的器齒加長、加硬,提高破碎速度,所述的器齒為切粒滾齒刀。
[0013]本實用新型能均勻破碎、連續使用不粘齒、不卡齒并自動調節所述上破碎器2與所述下破碎器3之間的距離從而能自動適應不同厚度片料的粉碎。
【權利要求】
1.一種片狀樹脂破碎裝置,包括機架、上破碎器、下破碎器、上滾軸承座和下滾軸承座,所述下滾軸承座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滾軸承座內安裝有上滾軸承,所述下滾軸承座內安裝有下滾軸承,所述上破碎器的兩端安裝所述上滾軸承上,所述下破碎器的兩端安裝在所述下滾軸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裝置還包括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所述可翻轉軸型固定結構包括支點、杠桿和彈簧,所述支點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杠桿的左端與所述支點可轉動的連接,所述上滾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杠桿的底面,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杠桿的右端連接,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下滾軸承座的右端連接。
【文檔編號】B02C4/28GK203620684SQ201320771978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應云奇 申請人:浙江創基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