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扶手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耕整機設備扶手裝置,具體來說是涉及各種小型雙輥耕整機的扶手裝置,包括扶手調節齒連接管、扶手調節齒套、扶手連接板、調節手柄、連接螺栓。扶手調節齒套之間咬合配合,扶手調節齒套其中一個齒與扶手調節齒連接管兩邊焊接固定,扶手調節齒套另一個齒與扶手連接板焊接固定,通過連接螺栓與調節手柄把以上兩個部件串聯在一起,通過調節手柄,搖松連接螺栓,使對齒咬合松開,然后旋轉調節兩齒咬合齒位,從而使扶手連接板,隨之一起旋轉,從而達到調節扶手高低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一部分與耕整機動力座連接,另一部分與扶手連接,操作方便,高低可調更加人性化。
【專利說明】—種可調扶手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耕整機設備扶手裝置,具體來說是涉及各種小型雙輥耕整機的扶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耕整機扶手裝置都是固定不活動式,扶手連接部位通過扶手與耕整機動力座直連式,由于扶手與耕整機固定不動,從而使扶手無法滿足身高不同人群使用,此種方式,操作費勁,無法保證人身安全,從而大大降低了耕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調扶手機構,以解決耕整機扶手不能活動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扶手機構,包括扶手調節齒連接管、扶手調節齒套、扶手連接板、調節手柄、連接螺栓;所述扶手調節齒套包含一對齒;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為管狀結構;所述扶手連接板上設有圓形通孔,與所述扶手調節齒套同心焊接后同心安裝于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兩端;所述調節手柄為“7”結構,一端設有內螺紋,置于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一端的所述扶手連接板外側;所述連接螺栓依次穿過所述扶手連接板、扶手調節齒套、扶手調節齒連接管與所述調節手柄上的內螺紋連接。
[0005]進一步,所述調節手柄未設有螺紋一端設有橡膠套。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把手旋轉運動與齒與齒之間咬合,從而達到扶手高度的微調作用。這種方式使操作輕便,保證了扶手的高低位置滿足各種人群,人性化的設計,使耕作更安全,效率更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附圖2為調節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出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圖2所示,一種可調扶手機構,包括扶手調節齒連接管1、扶手調節齒套2、扶手連接板3、調節手柄4、連接螺栓5 ;所述扶手調節齒套2包含一對齒;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為管狀結構;所述扶手連接板3上設有圓形通孔,與所述扶手調節齒套2同心焊接后同心安裝于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兩端;所述調節手柄4為“7”結構,一端設有內螺紋6,置于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 一端的所述扶手連接板外側;所述連接螺栓5依次穿過所述扶手連接板3、扶手調節齒套2、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與所述調節手柄4上的內螺紋6連接;所述調節手柄4未設有螺紋6 —端設有橡膠套。[0011 ] 可調扶手機構工作時,旋轉調節手柄4,使調節手柄4與連接螺栓5擰緊與松開,而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與扶手調節齒套2其中一個齒焊接在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兩頭,扶手調節齒套2其中另一個齒與扶手連接板3焊接固定,通過連接螺栓5穿過以上部位與調節手柄4通過螺紋帶緊,調節扶手高低時,只要逆向搖轉調節手柄4,使調節手柄4與連接螺栓5中間幾個部位松開到適當位置,然后通過調節扶手4調節扶手調節齒連接管I的齒與扶手連接板3的齒的位置,達到扶手高低的改變。而以往的扶手機構都是固定死,沒有可調節功能,高度單一,對于身高有所差異的人群使用時,操作比較費勁,甚至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扶手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調節齒連接管、扶手調節齒套、扶手連接板、調節手柄、連接螺栓;所述扶手調節齒套包含一對齒;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為管狀結構;所述扶手連接板上設有圓形通孔,與所述扶手調節齒套同心焊接后同心安裝于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兩端;所述調節手柄為“7”結構,一端設有內螺紋,置于所述扶手調節齒連接管一端的所述扶手連接板外側;所述連接螺栓依次穿過所述扶手連接板、扶手調節齒套、扶手調節齒連接管與所述調節手柄上的內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扶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手柄未設有螺紋一端設有橡膠套。
【文檔編號】A01B69/06GK203661548SQ201320868077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王增新, 李家震, 李卿, 徐艷南 申請人:廣州軍區工程機械修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