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播種機配件應用【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和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組成,其中,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通過一端設置的圓形旋轉軸套與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一端設置的圓形中空旋轉軸采用套入式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采用一體成型結構,其合理簡單、便于生產、安裝及維護;2、組裝時將圓形旋轉軸套套入圓形旋轉軸內即可,工作過程中隨著播種地表高低起伏運動,起到緩沖的作業,同時一體成型的主體結構耐磨、穩定性強、且便于生產加工。同時本實用新型生產成本低、易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機配件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
【背景技術】
[0002]播種機(seeder)以作物種子為播種對象的種植機械,主要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種子的播種作業,常用的有谷物條播機,作業時,由行走輪帶動排種輪旋轉,種子自種子箱內的種子被按要求的播種量排入輸種管,并經開溝器落入開好的溝槽內,然后由覆土鎮壓裝置將種子覆蓋壓實,出苗后作物成平行等距的條行;用于不同作物的條播機除采用不同類型的排種器和開溝器外,其結構基本相同,一般由機架、牽引或懸掛裝置、種子箱、排種器、傳動裝置、輸種管、開溝器、劃行器、行走輪和覆土鎮壓裝置等組成,常用的排種器有槽輪式、離心式、磨盤式等類型,開溝器有鋤鏟式、靴式、滑刀式、單圓盤式和雙圓盤式等類型。但是,由于播種機工作環境惡劣(播種地面高低起伏不平),所以對于其組成的零部件要求較高,如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其是將播種機運動輪與播種機主體連接的一種零件結構,傳統的導輪犁臂長期使用后易出現變形、斷裂,同時其結構多采用組裝式,整體穩定、支撐性能降低,這極大的影響了播種機的工作效率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0003]因此,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解決現有播種機導輪犁臂易變形、斷裂的問題,通過合理的一體成型設計結構,提高裝配后穩定性、杜絕安全隱患問題,且便于安裝及拆卸維護。
[0005]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和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組成;所述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兩端的扇形凹槽、圓形旋轉軸套,及設置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上、且位于圓形旋轉軸套一側的第二定位塊,及設置在圓形旋轉軸套內部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兩端的導輪、圓形中空旋轉軸,及設置在二曲型支撐臂本體上、且位于圓形中空旋轉軸一側的第一定位塊,及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上的限位塊,及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一側的曲面支撐塊,其中,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通過一端設置的圓形旋轉軸套與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一端設置的圓形中空旋轉軸采用套入式連接。
[0006]本技術方案的,所述圓形旋轉軸套的直徑大于圓形中空旋轉軸、且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上的限位塊與設置在圓形旋轉軸套內部的限位凹槽結構相匹配。
[0007]本技術方案的,所述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扇形凹槽、第二定位塊、圓形旋轉軸套和限位凹槽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圓形中空旋轉軸、第一定位塊、曲面支撐塊和限位塊為一體成型結構。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采用一體成型結構,其合理簡單、便于生產、安裝及維護;2、組裝時將圓形旋轉軸套套入圓形旋轉軸內即可,工作過程中隨著播種地表高低起伏運動,起到緩沖的作業,同時一體成型的主體結構耐磨、穩定性強、且便于生產加工。同時本實用新型生產成本低、易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的立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的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的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結構示意圖;
[0012]其中,圖中序號如下:1-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2-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3-導輪、4-圓形中空旋轉軸、5-第一定位塊、6-曲面支撐塊、7-限位塊、8-扇形凹槽、9-第二定位±夬、10-圓形旋轉軸套、11-限位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0014]如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I和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組成;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I兩端的扇形凹槽8、圓形旋轉軸套10,及設置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I上、且位于圓形旋轉軸套10一側的第二定位塊9,及設置在圓形旋轉軸套10內部的限位凹槽11 ;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兩端的導輪3、圓形中空旋轉軸4,及設置在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上、且位于圓形中空旋轉軸4 一側的第一定位塊5,及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4上的限位塊7,及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4 一側的曲面支撐塊6,其中,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I通過一端設置的圓形旋轉軸套10與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 —端設置的圓形中空旋轉軸4采用套入式連接。
[0015]進一步優選的,圓形旋轉軸套10的直徑大于圓形中空旋轉軸4、且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4上的限位塊7與設置在圓形旋轉軸套10內部的限位凹槽11結構相匹配,組裝簡單、工作穩定;如圖2所示的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扇形凹槽8、第二定位塊9、圓形旋轉軸套10和限位凹槽11為一體成型結構;如圖3所示的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圓形中空旋轉軸4、第一定位塊5、曲面支撐塊6和限位塊7為一體成型結構,其采用一體成型結構一方面易生產加工、工作效率高,另一方面耐磨、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
實施例
[0016]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將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I 一端利用圓形旋轉軸套10與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 —端的圓形中空旋轉軸4相互套入組裝,利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I另一端的扇形凹槽與播種機主體連接,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另一端的播種機導輪3進行導向作業,播種作業時,第一定位塊5和第二定位塊9起到相互定位作用,防止轉動過大,同時限位塊7與限位凹槽11相互配合起到緩沖作用;本結構的導輪犁臂,其裝配方便、結構合理,有效的降低了沖擊力,提高了播種機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使用者的維修成本。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和第二 曲型支撐臂本體(2 )組成;所述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兩端的扇形凹槽(81圓形旋轉軸套(10),及設置在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上、且位于圓形旋轉軸套(10)—側的第二定位塊(9),及設置在圓形旋轉軸套(10)內部的限位凹槽(11):所述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兩端的導輪(^)、圓形中空旋轉軸(4),及設置在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上、且位于圓形中空旋轉軸(4)一側的第一定位塊(5),及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4)上的限位塊(7),及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4) 一側的曲面支撐塊(6),其中,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通過一端設置的圓形旋轉軸套(10)與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2)—端設置的圓形中空旋轉軸(4)采用套入式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旋轉軸套(10)的直徑大于圓形中空旋轉軸“)、且設置在圓形中空旋轉軸(4)上的限位塊(7)與設置在圓形旋轉軸套(10)內部的限位凹槽(11)結構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播種機的導輪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型支撐臂本體(1)、扇形凹槽(8 )、第二定位塊(9 )、圓形旋轉軸套(10 )和限位凹槽(11)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曲型支撐臂本體口)、圓形中空旋轉軸“)、第一定位塊(51曲面支撐塊(6)和限位塊(7)為一體成型結構。
【文檔編號】A01C7/00GK204244684SQ20142066889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張雅嵐 申請人:興化市雅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