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病菌防治和栽培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鏈孢菌的防治配方及其制備與防治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鏈孢菌亦叫脈孢霉、粗糙脈孢霉、紅面包霉,俗稱紅霉菌,紅娥子,常見的有粗糙脈孢菌和間型脈孢菌。在分類學上屬子囊菌亞門,糞殼霉目,糞殼霉科。無性世代為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絲孢種的鏈孢菌屬。鏈孢菌適宜的生長環境:溫度:鏈孢菌絲在4-44℃均能生長,25-36℃生長最快,4℃以下停止生長,4-24℃生長緩慢。由于鏈孢菌在30℃以上生長迅速,而食用菌菌種生產大多是在6-9月高溫季節,因此,它是菌種生產期間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病害。濕度:在食用菌適生長的含水量范圍內(53%-67%),鏈孢菌生長迅速,特別是用的棉塞受潮時;能透過棉塞迅速伸入瓶內,并在棉塞上形成厚厚的粉紅色的霉層。含水量在40%以下或80%以上,則生長受阻。酸堿度:培養基的pH在3-9范圍內都能生長,最適為PH5-7.5。空氣:鏈孢菌屬好氣性微生物,在氧氣充足時,分生孢子形成快,無氧或缺氧時,菌絲不能生長,孢子不能形成。營養:菌種培養料糖分和淀粉過量是鏈孢菌菌發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鏈孢菌污染主要出現在高溫季節生產食用菌菌種、菌棒過程中。由于其長速度極快,而且后續污染較重,一旦處理不當,原培養室很可能成為新的污染源,甚至報廢,直至數年后徹底清理、殺菌處理后,才再啟用,對食用菌的培育和生長帶來極大的危害。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鏈孢菌的防治配方,該防治配方能夠在食用菌的各個生長階段均可施用,有效殺滅和抑制鏈孢菌并且能夠促進食用菌的生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配比制備而成:二氯異氰尿酸鈉25~32,硫酸鈉38~45,磷酸氫鈉28~33,二氯苯氧氯酚12~16,黃芩10~12,三顆針10~12,黃柏10~12,煙葉6~8,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5,谷氨酸鈉10~13,維生素B11~2。優選的,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配比制備而成:二氯異氰尿酸鈉28,硫酸鈉42,磷酸氫鈉30,二氯苯氧氯酚15.5,黃芩11,三顆針11,黃柏11,煙葉7,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谷氨酸鈉12,維生素B11。本發明其中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的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步驟一:將二氯異氰尿酸鈉、硫酸鈉、磷酸氫鈉、二氯苯氧氯酚、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谷氨酸鈉和維生素B1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溫度為38~50℃;步驟二:取二氯異氰尿酸鈉25~32重量份、硫酸鈉38~45重量份、磷酸氫鈉28~33重量份、二氯苯氧氯酚12~16重量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5重量份、谷氨酸鈉10~13重量份和維生素B11~2重量份進行攪拌預混10~20分鐘,物料溫度控制在30~35℃,相對濕度控制在15~20%RH;步驟三:取煙葉6~8重量份同步驟二中經過預混的物料同時投入粉碎機粉碎20~30分鐘后過篩篩選混合均勻,物料粒度控制在0.07~0.08mm;步驟四:取黃芩10~12重量份、三顆針10~12重量份和黃柏10~12重量份混合后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浸泡0.5~1小時后,煎煮3~4個小時,倒出藥液;再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煎煮1~2小時,倒出藥液;將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過濾,濾液濃縮至80℃時的相對相對密度為1.15~1.20,冷卻至20~30℃;最后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5%后,攪拌、靜置24小時,取出上清液,得到沉淀物并把沉淀物通過壓縮形成膏狀;步驟五:將步驟四獲得的膏狀的沉淀物與步驟三獲得的粉碎混合物混合攪勻后制成顆粒,將顆粒干燥至含水量為0.5~2%;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產品冷卻至30℃以下,在相對濕度15%以下,包裝進防潮容器中,再用鋁箔密封。本發明其中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與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配合使用防治食用菌鏈孢菌的防治裝置。一種與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配合使用防治食用菌鏈孢菌的防治裝置,包括殺菌柜、儲液罐、抽真空裝置和制氫裝置,殺菌柜包括柜體,柜體內部的頂壁和側壁分別設置有若干噴霧頭,噴霧頭上設置有控制其開閉的電磁閥,電磁閥與設置在柜門上的噴霧開關電信號連通;柜體內部水平設置有若干可抽出和收回的抽板,抽板上設置有矩陣網孔;柜體內部的底端設置有積液槽,儲液罐盛放鏈孢菌的防治配方溶液,儲液罐設置在殺菌柜的上方且與殺菌柜內的噴霧頭連通,抽真空裝置和制氫裝置設置在殺菌柜的一側且分別與殺菌柜內部連通。進一步的還包括回收裝置,回收裝置設置在殺菌柜的另一側,回收裝置包括冷凝器和回收槽,冷凝器一端通過抽氣泵與殺菌柜內部連通,另一端與回收槽連通,回收槽一端與殺菌柜的積液槽連通,另一端通過一水泵與儲液罐連通。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食用菌鏈孢菌的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使用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配合上述防治裝置防治食用菌鏈孢菌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S1:將被鏈孢菌污染的菌袋,移入鏈孢菌殺菌柜,關上柜門;S2:取1重量份的防治鏈孢菌的組合物,加入2~3重量份的35~38℃的溫水攪拌均勻后,加水至700~1000重量份獲得配方溶液,將配方溶液裝入儲液罐中;S3:打開噴霧開關,噴霧頭將步驟S2中的配方溶液均勻噴灑到菌袋表面進行殺菌消毒,噴霧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S4:關閉噴霧開關,打開抽真空裝置和充氮氣裝置,將殺菌柜抽真空和通入氮氣,使得殺菌柜內為無氧環境,對菌袋進行無氧殺菌,無氧殺菌時間控制在5~7天;S5:取出菌袋重新放入培養室。其中,步驟S4和步驟S5之間還包括:再次打開噴霧開關,噴霧頭將步驟S2中的配方溶液均勻噴灑到菌袋表面進行二次殺菌消毒,噴霧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鏈孢菌的防治配方,在食用菌生長的各個階段均可施用,施用時菌不會傷害菌絲或者子實體,不僅能夠有效殺滅和抑制鏈孢菌,還能促進食用菌的生長;1)二氯異氰尿酸鈉能慢慢地釋放次氯酸,通過使菌體蛋白質變性,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干擾酶系統生理生化及影響DNA合成等過程,使病原菌迅速死亡;其次,因食用菌適宜在pH值為5~5.5的酸性環境下生長,采用二氯異氰尿酸鈉、硫酸鈉和磷酸氫鈉的配合能夠在酸性條件下殺滅鏈孢菌;二氯苯氧氯酚成分能夠對真茵、酵母及病毒等都具有廣譜滅菌作用,并且能夠自然降解,不刺激人體皮膚且對環境的產生的危害性小;2)鏈孢菌的防治配方中的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是一種植物生長促進劑,可調節作物體內的五大內源激素,從本質上增強食用菌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顯著改善食用菌的品質。2、本發明的鏈孢菌的防治配方中黃芩、三顆針和黃柏均為中藥類配方,一方面,其提取物自身就具有殺菌作用,其與二氯異氰尿酸鈉二氯異氰尿酸鈉、硫酸鈉、磷酸氫鈉、二氯苯氧氯酚協同作用,能夠有效地殺滅鏈孢菌;另一方面,還能夠提高食用菌的自身抵抗能力。3、本發明的鏈孢菌的防治配方中煙葉具有驅蟲作用,在有效滅菌的同時,能夠輔助驅蟲,從而保證食用菌的生長環境,促進食用菌的生長。4、本發明的鏈孢菌的防治配方中使用的谷氨酸鈉和維生素B1都是無毒副作用的營養物質,是食用菌生長所需的養料,能夠在殺滅鏈孢菌的同時,促進食用菌的生長。5、本發明的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的原料均可從市面上購買,制備方法簡單實用,使用該配方防治食用菌的鏈孢菌的方法簡單易行且殺菌效果顯著。6、本發明的防治裝置配合殺菌配方溶液,菌袋內的鏈孢菌因配方溶液噴淋而被初步殺滅,再加上防治裝置的封閉的無氧環境中的儲存,鏈孢菌因無氧環境會自身消亡,一方面,配方溶液的初步殺菌加上無氧環境的保存,能夠徹底殺菌菌袋上的鏈孢菌;另一方面,采用殺菌柜營造無氧環境,模擬將受鏈孢菌污染的菌袋深埋到地底殺菌的情境,在實現殺菌的同時,省去了挖坑深埋的過程,省事省力,方便實用;第三,使用配方溶液加無氧環境的雙重殺菌,能夠有效殺菌,而且能夠大大的縮短殺菌時間。7、本發明的防治裝置設置有制氫裝置,制備出來氫氣通入到殺菌柜內,使得殺菌柜內為還原性環境,能夠有效分解配方溶液殘留,減小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節能環保。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殺菌柜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殺菌柜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殺菌柜、11-柜體、12-抽板、13-積液槽、14-噴霧頭、15-柜門、2-儲液罐、3-抽真空裝置、4-制氫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配比制備而成:二氯異氰尿酸鈉25~32,硫酸鈉38~45,磷酸氫鈉28~33,二氯苯氧氯酚12~16,黃芩10~12,三顆針10~12,黃柏10~12,煙葉6~8,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5,谷氨酸鈉10~13,維生素B11~2。制備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具體實施例如下:實施例一: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步驟一:將二氯異氰尿酸鈉、硫酸鈉、磷酸氫鈉、二氯苯氧氯酚、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谷氨酸鈉和維生素B1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溫度為38℃;步驟二:取二氯異氰尿酸鈉25重量份、硫酸鈉38重量份、磷酸氫鈉28重量份、二氯苯氧氯酚12重量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重量份、谷氨酸鈉10重量份和維生素B11重量份進行攪拌預混10分鐘,物料溫度控制在30℃,相對濕度控制在15%RH;步驟三:取煙葉6重量份同步驟二中經過預混的物料同時投入粉碎機粉碎20分鐘后過篩篩選混合均勻,物料粒度控制在0.07mm;步驟四:取黃芩10重量份、三顆針10重量份和黃柏10重量份混合后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浸泡0.5小時后,煎煮3個小時,倒出藥液;再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倒出藥液;將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過濾,濾液濃縮至80℃時的相對相對密度為1.15,冷卻至20;最后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5%后,攪拌、靜置24小時,取出上清液,得到沉淀物并把沉淀物通過壓縮形成膏狀;步驟五:將步驟四獲得的膏狀的沉淀物與步驟三獲得的粉碎混合物混合攪勻后制成顆粒,將顆粒干燥至含水量為0.5%;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產品冷卻至30℃以下,在相對濕度15%以下,包裝進防潮容器中,再用鋁箔密封。實施例二: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步驟一:將二氯異氰尿酸鈉、硫酸鈉、磷酸氫鈉、二氯苯氧氯酚、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谷氨酸鈉和維生素B1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溫度為50℃;步驟二:取二氯異氰尿酸鈉32重量份、硫酸鈉45重量份、磷酸氫鈉33重量份、二氯苯氧氯酚16重量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5重量份、谷氨酸鈉13重量份和維生素B12重量份進行攪拌預混20分鐘,物料溫度控制在35℃,相對濕度控制在20%RH;步驟三:取煙葉8重量份同步驟二中經過預混的物料同時投入粉碎機粉碎30分鐘后過篩篩選混合均勻,物料粒度控制在0.08mm;步驟四:取黃芩12重量份、三顆針12重量份和黃柏12重量份混合后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浸泡1小時后,煎煮4個小時,倒出藥液;再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煎煮2小時,倒出藥液;將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過濾,濾液濃縮至80℃時的相對相對密度為1.20,冷卻至30℃;最后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5%后,攪拌、靜置24小時,取出上清液,得到沉淀物并把沉淀物通過壓縮形成膏狀;步驟五:將步驟四獲得的膏狀的沉淀物與步驟三獲得的粉碎混合物混合攪勻后制成顆粒,將顆粒干燥至含水量為2%;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產品冷卻至30℃以下,在相對濕度15%以下,包裝進防潮容器中,再用鋁箔密封。實施例三: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步驟一:將二氯異氰尿酸鈉、硫酸鈉、磷酸氫鈉、二氯苯氧氯酚、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谷氨酸鈉和維生素B1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溫度為38℃;步驟二:取二氯異氰尿酸鈉28重量份、硫酸鈉42重量份、磷酸氫鈉30重量份、二氯苯氧氯酚15.5重量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重量份、谷氨酸鈉12重量份和維生素B11重量份進行攪拌預混15分鐘,物料溫度控制在32℃,相對濕度控制在18%RH;步驟三:取煙葉7重量份同步驟二中經過預混的物料同時投入粉碎機粉碎25分鐘后過篩篩選混合均勻,物料粒度控制在0.07mm;步驟四:取黃芩11重量份、三顆針11重量份和黃柏11重量份混合后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浸泡1小時后,煎煮3個小時,倒出藥液;再加入10倍混合中藥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倒出藥液;將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過濾,濾液濃縮至80℃時的相對相對密度為1.15,冷卻至30℃;最后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5%后,攪拌、靜置24小時,取出上清液,得到沉淀物并把沉淀物通過壓縮形成膏狀;步驟五:將步驟四獲得的膏狀的沉淀物與步驟三獲得的粉碎混合物混合攪勻后制成顆粒,將顆粒干燥至含水量為0.5%;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產品冷卻至30℃以下,在相對濕度15%以下,包裝進防潮容器中,再用鋁箔密封。一種與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配合使用防治食用菌鏈孢菌的防治裝置,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殺菌柜1、儲液罐2、抽真空裝置3、制氫裝置4和回收裝置;所述殺菌柜1包括柜體11,所述柜體11上設置有上下兩扇柜門15,柜門15與柜體11之間設置有密封條,以保證殺菌柜1內的氣密性。柜體11內部的頂壁和側壁分別設置有若干噴霧頭14,噴霧頭14上設置有控制其開閉的電磁閥,電磁閥與設置在柜門15上的噴霧開關電信號連通;所述柜體11內部水平設置有若干可抽出和收回的抽板12,抽板12上設置有矩陣網孔;所述柜體11內部的底端設置有積液槽13。所述儲液罐2用來盛放鏈孢菌的防治配方,儲液罐2設置在殺菌柜1的上方且與殺菌柜1內的噴霧頭14連通,利用殺菌配方溶液的重力作用流入到殺菌柜1內,在另一實施例中,儲液罐2可以集成在殺菌柜1內。所述抽真空裝置3和制氫裝置4設置在殺菌柜1的一側且分別與殺菌柜1內部連通,抽真空裝置3通過抽取殺菌柜1內的空氣,以盡量抽出殺菌柜1內的氧氣,制氫裝置4制出的氫氣通入殺菌柜1,給殺菌柜1內營造出一種無氧的且還原性的環境,有效能夠有效的殺滅鏈孢菌,而且能夠有效分解殺菌溶液配方,降低其毒性,以便對外部環境造成的污染。所述回收裝置設置在殺菌柜1的另一側,所述回收裝置包括冷凝器5和回收槽6,冷凝器5一端通過抽氣泵與殺菌柜1內部連通,另一端與回收槽6連通,回收槽6一端與殺菌柜1的積液槽13連通,另一端通過一水泵與儲液罐2連通;抽氣泵將殺菌柜1內的殺菌配方溶液霧氣抽到冷凝器5冷凝后回收到回收槽6中,積液槽13經分解后的殺菌配方溶液也回收至回收槽6中,通過水泵泵送到儲液罐2中,重復利用。采用上述防治裝置并配套上述鏈孢菌的防治配方防治食用菌鏈孢菌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S1:打開殺菌柜1的柜門15,將被鏈孢菌污染的菌袋,移入殺菌柜1內,關緊柜門15;S2:取1重量份的防治鏈孢菌的組合物,加入2~3重量份的35~38℃的溫水攪拌均勻后,加水至700~1000重量份獲得配方溶液,將配方溶液裝入儲液罐2中;S3:打開噴霧開關,噴霧頭14將步驟S2中的配方溶液均勻噴灑到菌袋表面進行殺菌消毒,噴霧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S4:關閉噴霧開關,打開抽真空裝置3,對殺菌柜1進行抽真空處理,使得殺菌柜1內為無氧環境;打開制氫裝置4,制氫裝置4制得的氫氣通入殺菌柜1內,使得殺菌柜1內為還原性環境,無氧殺菌時間控制在5~7天;S5:取出菌袋重新放入培養室。其中,步驟S4和步驟S5之間還包括:再次打開噴霧開關,噴霧頭將步驟S2中的配方溶液均勻噴灑到菌袋表面進行二次殺菌消毒,噴霧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菌袋內的鏈孢菌因步驟S3中的配方溶液噴淋而被初步殺滅,再加上步驟S4中的封閉的無氧環境中的儲存,鏈孢菌因無氧環境會自身消亡,一方面,配方溶液的初步殺菌加上無氧環境的保存,能夠徹底殺菌菌袋上的鏈孢菌;另一方面,采用殺菌柜營造無氧環境,模擬將受鏈孢菌污染的菌袋深埋到地底殺菌的情境,在實現殺菌的同時,省去了挖坑深埋的過程,省事省力,方便實用;第三,使用配方溶液加無氧環境的雙重殺菌,能夠有效殺菌,而且能夠大大的縮短殺菌時間。以下實驗結果用于證明本鏈孢菌的防治配方的作用與效果:(一)僅使用本發明的配方溶液的效果:表1僅使用本發明的配方溶液的效果(二)使用本發明的配方溶液和防治裝置共同作用的效果:表2使用本發明的配方溶液加上防治裝置的效果(三)使用本發明的配方溶液與防治裝置共同作用的時間與直接埋入地底的時間對照:表3使用時間對照表時間(天)殺菌率(%)配方溶液+裝置5~7100直接埋入地底10~1598(四)使用防治裝置殺菌后的配方溶液殘留與未使用防治裝置配方溶液殘留的對照:表4配方溶液殘留對照表殺菌率(%)配方溶液殘留(%)使用防治裝置1001.5未使用防治裝置909.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