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培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藤菜組培快繁系統。
背景技術:
蕹菜又稱空心菜、藤菜、竹葉菜,是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或多年蔓生草本植物,因其梗中空而得名,原產中國華南、西南地區的沼澤地帶及東南亞地區,性喜溫暖濕潤,耐炎熱,不耐霜凍,生長速度快,采收期長,病蟲害少,產量高,是夏、秋季節重要的葉類蔬菜。小葉水蕹菜具有葉片短小、節間短,莖桿粗壯,質地脆嫩等特點。近年來,西南地區水蕹菜種植面積日益增加,且菜農對水蕹菜的早春栽培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由于水蕹菜在西南地區不能開花或較少開花,大多依靠種藤無性繁殖留種,從而易導致水蕹菜體內病毒的侵染,抗逆境能力削弱,種藤存活率下降,產量及品質降低。
傳統莖蔓扦插繁殖種苗具有以下缺點:保留老莖桿受氣候環境條件影響,種蔓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栽培季節性強,扦插繁殖速度慢,緩苗時間較長,推遲上市時間。長期無性繁殖易受到交種病原苗的侵染,一些病毒在種苗上長期存在和積累,導致種苗退化嚴重影響空心菜的產量和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的傳統莖蔓扦插繁殖種苗保留老莖桿受氣候環境條件影響,種蔓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栽培季節性強,扦插繁殖速度慢,緩苗時間較長,推遲上市時間。長期無性繁殖易受到交種病原苗的侵染,一些病毒在種苗上長期存在和積累,導致種苗退化嚴重影響空心菜的產量和品質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水藤菜組培快繁系統。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的水藤菜組培快繁方法,所述水藤菜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擇健康、無病害病含有節間的莖段1~2cm;
步驟二,田間取回的藤菜先用自來水清洗,再取帶有葉芽的莖段,進行消毒處理;
步驟三,外植體滅菌:外植體用75%酒精浸10秒,0.2%升汞浸5~8分鐘,50倍84消毒液浸6~8分鐘;0.1%升汞浸5分鐘,50倍84消毒液,浸6~8分鐘;益培隆消毒液0.03%,浸10~20分鐘;
步驟四,外植體接種:每用一次消毒液后立即用無菌水清洗2~3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修剪莖段,每節代葉芽接入MS培養基中,每個培養皿接4~12個外植體;
步驟五,快繁和轉瓶培養,外植體在培養基中,20~30天長成3~5cm,有3~4個葉片的小苗,除去污染瓶苗,在超凈工作臺中每苗在剪成2~3個帶葉片的節段,在轉接到新的培養基中;
步驟六,瓶苗繁殖2~3代再將小苗轉入生根培養基中,MS培養基除去生長素和激動素,另加0.5%的活性炭在上述環境中加強光照促進壯苗生長。
進一步,無菌苗的子葉展開后,剪去1/3的胚根,在插入新的培養基中培養;以上瓶苗在25~28度,每天光照12小時,光照強度3000到4000勒克斯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培養。
進一步,當瓶苗生根后,應作適應性煉苗,把瓶苗放在準備移栽的地方,1~2天后再逐步打開瓶蓋;煉苗后瓶內注水取出小苗在放入0.5%的多菌靈溶液中,清洗根部的培養基,取出晾干后栽入基質的穴盤中,同時澆透水,在保濕,保溫,通風透光的環境中生長經過10~15天后移栽到大田。
本辦法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水藤菜組培快繁方法的水藤菜組培快繁系統,所述水藤菜組培快繁系統包括:
高壓滅菌鍋:用于培養基、蒸餾水、和各種器具的滅菌消毒,高壓蒸汽滅菌時,控制的溫度、時間為121℃、20分鐘;
超凈工作臺:用于組織培養的無菌操作;
水浴鍋:用于加熱生化試劑時,溶解瓊脂、化學藥品;
燒杯:用于存放、溶解化學試劑,規格為50mL、100mL;
容量瓶:用于標準溶液的配制,規格為100mL、1000mL;
量筒:用于量取溶液,規格為50mL、100mL;
刻度移液管:用于量取溶液,規格為1mL、5mL。
玻璃棒:用于化學試劑溶解攪拌;
組培瓶:用于植物外植體的無菌培養,由瓶體、瓶蓋、調節封蓋、透氣簾組成;
分析天平:用于稱量化學試劑,稱量精度為0.001克;
酒精燈:用于金屬接種工具的高溫滅菌;
鑷子:用于植物外植體的轉移、接種;
剪刀:用于剪取植物外植體材料和接種;
酸度計:用于植物組織培養基pH值的調整。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該水藤菜組培快繁系統以水蕹菜的嫩莖為試材,開展水蕹菜組織培養無性系研究,旨在為早春大規模生產優質水蕹菜種苗提供關鍵技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水藤菜組培快繁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下面對本發明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水藤菜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選擇健康、無病害病含有節間的莖段1~2cm;
S102:田間取回的藤菜先用自來水清洗,再取帶有葉芽的莖段,進行消毒處理;
S103:外植體滅菌:外植體用75%酒精浸10秒,0.2%升汞浸5~8分鐘,50倍84消毒液浸6~8分鐘;0.1%升汞浸5分鐘,50倍84消毒液,浸6~8分鐘;益培隆消毒液0.03%,浸10~20分鐘;
S104:外植體接種:每用一次消毒液后立即用無菌水清洗2~3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修剪莖段,每節代葉芽接入MS培養基中,每個培養皿接4~12個外植體;
S105:快繁和轉瓶培養,外植體在培養基中,20~30天長成3~5cm,有3~4個葉片的小苗,除去污染瓶苗,在超凈工作臺中每苗在剪成2~3個帶葉片的節段,在轉接到新的培養基中;
S106:瓶苗繁殖2~3代再將小苗轉入生根培養基中,MS培養基除去生長素和激動素,另加0.5%的活性炭在上述環境中加強光照促進壯苗生長。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水藤菜組培快繁系統包括:
高壓滅菌鍋:用于培養基、蒸餾水、和各種器具的滅菌消毒,高壓蒸汽滅菌時,控制的溫度、時間為121℃、20分鐘。
超凈工作臺:用于組織培養的無菌操作。
水浴鍋:用于加熱生化試劑時,溶解瓊脂、化學藥品等。
燒杯:用于存放、溶解化學試劑等,規格為50mL、100mL。
容量瓶:用于標準溶液的配制,規格為100mL、1000mL。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規格為50mL、100mL。
刻度移液管: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規格為1mL、5mL。
玻璃棒:用于化學試劑溶解攪拌。
組培瓶:用于植物外植體的無菌培養,由瓶體、瓶蓋、調節封蓋、透氣簾組成。
分析天平:用于稱量化學試劑,稱量精度為0.001克。
酒精燈:用于金屬接種工具的高溫滅菌。
鑷子:用于植物外植體的轉移、接種。
剪刀:用于剪取植物外植體材料和接種。
酸度計:用于植物組織培養基pH值的調整。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水藤菜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試驗材料選取:選擇健康、無病害病含有節間的莖段1~2cm。
2、預處理:田間取回的藤菜先用自來水清洗,再取帶有葉芽的莖段,進行消毒處理。
3、外植體滅菌:外植體用75%酒精浸10秒,0.2%升汞浸5~8分鐘,50倍“84”消毒液浸6~8分鐘。0.1%升汞浸5分鐘,50倍“84”消毒液,浸6~8分鐘。●益培隆消毒液0.03%(浸10~20分鐘)。
4、外植體接種:每用一次消毒液后立即用無菌水清洗2~3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修剪莖段,每節代葉芽接入MS培養基中(6BA0.5,NAA0.2),每個培養皿接4~12個外植體。
5、快繁和轉瓶培養
外植體在培養基中,20~30天長成3~5cm,有3~4個葉片的小苗,除去污染瓶苗,在超凈工作臺中每苗在剪成2~3個帶葉片的節段,在轉接到新的培養基中(ms培養基除去NAA)。
無菌苗的子葉展開后,剪去1/3的胚根,在插入新的培養基中培養。以上瓶苗在25~28度,每天光照12小時,光照強度3000到4000勒克斯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培養。
6、生根煉苗及移栽。
瓶苗擴繁到一定數量后(最好繁殖2~3代)再將小苗轉入生根培養基中(MS培養基除去生長素和激動素,另加0.5%的活性炭在上述環境中加強光照促進壯苗生長。
當瓶苗生根后,應作適應性煉苗,把瓶苗放在準備移栽的地方,1~2天后再逐步打開瓶蓋。煉苗后瓶內注水取出小苗在放入0.5%的多菌靈溶液中,仔細清洗根部的培養基,取出晾干后栽入基質的穴盤中,同時澆透水,在保濕,保溫,通風透光的環境中生長經過10~15天后移栽到大田。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