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處理:將預處理的中藥材種子和處理劑于混料機中混合均勻,中藥材種子與處理劑的質量比為1:1~2,處理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的:過磷酸鈣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銨2~3份,腐殖酸2~3份,順丁烯二酸3~4份,氨基酸粉4~5份,檸檬酸4~5份;
(2)土地翻整:施有機肥,深耕深翻,機械或人工起壟,在壟上開一行播種溝,溝底部中心距離壟邊緣10~15cm,溝底部與壟底部的距離為20~30cm;
(3)播種:將步驟(1)處理后的中藥材種子撒播或者穴播于步驟(2)的播種溝內,播種后蓋土1~2cm,蓋土時不要破壞播種溝的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中藥材為板藍根、黃芩、黃芪、黨參、薏苡、荊芥、黃柏或玉竹中的任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預處理方法是:將中藥材種子先行漂洗,除去癟種,放在35~37℃溫水中浸泡12~24小時,然后在磁場強度3000~3500GS范圍內處理5~6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處理劑的制備方法是: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銨以沸石粉吸附,然后將其與配方量的過磷酸鈣、腐殖酸、順丁烯二酸、氨基酸粉和檸檬酸混合均勻,最后一并加入粉碎機中粉碎至80~100目,即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銨與沸石粉的質量比為1:4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壟的底寬為40cm,頂部寬為20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堿地中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蓋土完成后,在壟上覆蓋黑色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