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螺旋銑刀式開溝秸稈深埋還田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90791閱讀:323來源:國知局
一種螺旋銑刀式開溝秸稈深埋還田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螺旋銑刀式開溝秸稈深埋還田機。



背景技術:

玉米秸稈具有量大和莖稈粗等特征,目前過剩秸稈焚燒現象嚴重。秸稈焚燒造成的危害是第一對民航、交通等部門造成了嚴重影響;第二焚燒秸稈帶來了大量的煙霧,造成空氣污染和環境安全問題,煙霧中含有CO、CO2、氮氧化物、光化學氧化劑等,對人體帶來危害;第三燃燒秸稈可排放大量的CO2,損失了大量的C、N,造成資源的浪費。

防止秸稈焚燒一項技術是秸稈直接還田。秸稈直接還田分為覆蓋還田和翻埋還田。目前秸稈粉碎覆蓋還田,是用滅茬機滅茬粉碎還田,使用旋耕機將秸稈和土壤混拌,不能將秸稈深埋。這樣導致秸稈將土壤架空,播種機播種后,土壤跑墑嚴重,種子不能正常發芽,影響玉米產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螺旋銑刀式開溝秸稈深埋還田機。它能一次作業可同時完成滅茬、收集秸稈、開溝、落料、覆土及鎮壓等多項旱田整地作業。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一種螺旋銑刀式秸稈深埋還田機,包括機架、前置傳動箱、后置傳動箱及安裝于機架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設置滅茬裝置、輸送裝置、圓盤開溝裝置、螺旋銑刀開溝裝置、落料裝置及覆土裝置;

所述機架前端分別連接上懸掛、下懸掛和前置傳動箱,通過上懸掛和下懸掛連接動力機;

滅茬裝置通過其上固定架連接在機架前端,滅茬軸傳動連接前置傳動箱的動力輸出軸,滅茬裝置的滅茬軸兩端位于工作壟溝兩側相鄰的兩個壟溝內;

所述輸送裝置傾斜安裝在機架上,輸送裝置的主動軸與后置傳動箱側面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輸送裝置輸入端與滅茬裝置承接,滅茬后的秸稈經輸送裝置輸送落料裝置;

后置傳動箱安裝在機架上,其動力輸入端連接前置傳動箱;

圓盤開溝裝置,安裝在后置傳動箱工作前端,位于螺旋銑刀開溝裝置之前;

螺旋銑刀開溝裝置安裝在后置傳動箱下方,圓盤開溝裝置切開土壤減小阻力,和螺旋銑刀開溝裝置均置于工作壟溝內;

落料裝置,安裝在機架上,位于螺旋銑刀開溝裝置后方,落料斗與輸送裝置輸出秸稈端相承接,將輸送裝置輸送的秸稈聚攏,經落料裝置輸送至螺旋銑刀開溝裝置所開溝內;

覆土裝置,安裝在機架上,置于落料裝置后方,掩埋壟溝中的秸稈。

進一步地,所述滅茬裝置包括滅茬軸、甩刀、外殼及固定架,通過固定架連接在機架上,滅茬軸兩端安裝于外殼上,滅茬軸上螺旋線排列設置有甩刀,滅茬軸旋轉時甩刀的刀尖距離地面距離1~3cm。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行進方向端連接有擋草簾,和輸送裝置承接端連接有輸送槽。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傾斜安裝角度α為40-60°。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兩對稱設置的滾軸、兩滾軸上的輸送帶、設置在輸送帶上的彈齒軸、安裝在彈齒軸上的彈齒及輸送帶兩側的導槽板,所述輸送帶上均勻間隔設置多列彈齒軸,所述彈齒軸上均勻間隔并列設置多個彈齒;通過輸送帶的移動,帶動所述彈齒軸兩端的短柄可在導槽板所開槽內移動,實現彈齒的伸縮和帶動秸稈的升運。

進一步地,所述落料裝置包括落料斗、秸稈撥軸、下順管和支撐加固板,落料斗的出料端連接下順管,下順管一側連接有支撐加固板,秸稈撥軸置于落料斗內,與后置傳動箱側面輸出軸帶輪通過皮帶連接,秸稈撥軸則在皮帶輪的帶動下,將秸稈向下撥,稈撥軸上沿圓周安裝有帶刃口的刀具,將滅茬裝置粉碎過的秸稈進行進一步粉碎。

進一步地,所述螺旋銑刀式開溝裝置安裝于后置傳動箱的底面傳動軸板上,包括開溝螺旋軸、螺旋葉片和銑刀,所述螺旋葉片為變螺距雙螺旋葉片,對稱設置于開溝螺旋軸上,在螺旋軸入土端設置銑刀。

進一步地,所述螺旋葉片螺旋線初始螺距為50mm,螺距由下向上逐漸增大,外緣螺旋升角最大值為15°,螺旋葉片厚度為4mm,入土深度為300mm,開溝寬度為400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能同時在作業過程中一次可完成滅茬,秸稈粉碎收集、掩埋、鎮壓等項旱田整地秸稈還田作業,并且還能達到秸稈深埋還田、培肥地力,增強土壤有機質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秸稈的焚燒。按本發明研制的機具,實現單一機具聯合作業,有效提高大、中型拖拉機的利用率,有效解決深耕改土、間隔耕作、秸稈還田等技術問題。

2.本發明適用于東北玉米產區可實現行間局部深松、局部秸稈還田,在壟溝內深埋2個壟溝的秸稈。實行隔行壟間交替,既達到秸稈深埋還田技術要求,又減小了機械動力的消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滅茬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落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圓盤開溝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中覆土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1中鎮壓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1中螺旋銑刀式開溝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1整機傳動圖。

圖中:1.機架,

2.輸送裝置,21.輸送帶軸,22.輸送帶,23.彈齒,24.彈齒軸,25.導槽板,26.輸送帶主動軸,261.從動帶輪;

3.落料裝置,31.落料斗,32.秸稈撥軸,321.從動帶輪,33.下順管,34.支撐加固板,

4.覆土裝置,41.覆土器支架,42.覆土圓盤,

5.鎮壓裝置,51.彈簧蓋,52.彈簧,53.套管,54.鎮壓器支架,55.鎮壓輪,

6.后置傳動箱,601.輸入軸,602.帶輪輸出軸,603.主動帶輪,604.從動鏈輪;

7.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1.開溝螺旋軸,72.螺旋葉片,73.銑刀,

8.圓盤開溝裝置,81.圓盤開溝氣支架,82.開溝圓盤,

9.滅茬裝置,91.滅茬軸,92.滅茬刀,93固定架,94.外殼,95.輸送槽,96.擋草簾;

10.下懸掛,11.前置傳動箱,111.鏈輪輸出軸,112.主動鏈輪,113.帶輪輸出軸,114.主動帶輪;

12.上懸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螺旋銑刀式秸稈深埋還田機,包括機架1、前置傳動箱11和后置傳動箱6、傳動裝置、安裝于機架1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設置滅茬裝置9、輸送裝置2、圓盤開溝裝置8、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落料裝置3及覆土裝置4;

所述機架1工作前端分別連接上懸掛12、下懸掛10和前置傳動箱11,通過上懸掛12和下懸掛10連接動力機;

如圖1、圖2所示,滅茬裝置9通過其上固定架連接在機架1工作前端,滅茬軸91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前置傳動箱11的動力輸出軸,滅茬裝置9的滅茬軸91的兩端工作壟溝兩側相鄰的兩個壟溝內,圓盤開溝裝置8和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位于當前壟溝內,滅茬裝置9的滅茬軸91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前置傳動箱11的動力輸出軸。

如圖2所示,所述滅茬裝置9包括滅茬軸91、滅茬刀92、固定架93、外殼94和擋草簾96,通過固定架93連接在機架1上,滅茬軸91兩端安裝于外殼94上,滅茬軸91上設置有滅茬刀92,滅茬刀92為Y型甩刀92,Y型甩刀92采用雙螺旋線布置,每條螺旋線上布置8組刀具,同一螺旋線上相鄰兩刀具徑向安裝夾角為72°,兩組螺旋線上對應刀具相對于滅茬軸的軸線中心對稱。甩刀在旋轉時伸出外殼94下端面,所述外殼上行進方向端連接有擋草簾96,和輸送裝置2承接端連接有輸送槽。工作時,通過前置傳動箱傳遞動力帶動滅茬軸91轉動,將打碎的秸稈向上拋起,通過外殼94的遮擋作用回落到輸送槽95上,滅茬軸旋轉時Y型甩刀的刀尖距離地面距離1-3cm,滅茬軸93回轉半徑為470mm,轉速為1620r/min,刀尖線速度約為39.87m/s。

如圖1所示,所述輸送裝置2安裝在機架上,其傾斜角度α為40-60°,本例選擇45°。如圖3所示,所述輸送裝置2包括兩對稱設置的滾軸21、兩滾軸21上的輸送帶22、設置在輸送帶22上的彈齒軸24、安裝在彈齒軸24上的彈齒23及輸送帶22兩側的導槽板25,所述輸送帶22上均勻間隔設置多列彈齒軸24,所述彈齒軸24上均勻間隔并列設置多個彈齒23。通過輸送帶22的移動,帶動所述彈齒軸24兩端的短柄可在導槽板25所開槽內移動,實現彈齒23的伸縮和帶動秸稈的升運。輸送裝置2通過后置傳動箱6側面動力輸出軸上的帶輪提供動力,輸送裝置2輸入端與滅茬裝置9的輸送槽95承接,滅茬后的秸稈經輸送裝置2輸送至落料裝置3;輸送帶軸的轉速為260r/min,軸的直徑為100mm,輸送帶的線速度為1.36m/s。

后置傳動箱6安裝在機架1上,其動力輸入端連接前置傳動箱11。

如圖1所示,圓盤開溝裝置8安裝在后置傳動箱6工作前端,位于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之前;如圖5所示,圓盤開溝裝置8包括開溝圓盤82和圓盤開溝器支架81,開溝圓盤82通過圓盤開溝器支架81固定在機架1上,其開溝圓盤82置于旋銑刀開溝裝置7前端,預先為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開出一個溝槽,適當減小螺旋開溝部分的土壤阻力;開溝圓盤82的開溝深度為90-110mm,開溝寬度為5~6mm。

如圖1所示,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通過螺栓安裝在后置傳動箱6下方傳動軸板上,圓盤開溝裝置8和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均位于當前壟溝內;

如圖8所示,所述螺旋銑刀式開溝裝置7包括開溝螺旋軸71、螺旋葉片72和銑刀73,所述螺旋葉片72為變螺距雙螺旋葉片,對稱設置于開溝螺旋軸71上,在螺旋軸71入土端設置銑刀,通過后置傳動箱6驅動與傳動軸板連接的所述螺旋軸71轉動,通過變螺距雙螺旋葉片72進行開溝,螺旋葉片72螺旋線初始螺距為50mm,螺距由下往上逐漸增大,外緣螺旋升角最大值為15°,經計算,在轉速為260r/min的情況下,可以保證土壤的上升和拋灑。螺旋葉片厚度為4mm。入土深度為300mm,開溝寬度為400mm。

如圖1所示,所述落料裝置3各個部分由鈑金折彎而成,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1上,位于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后方,落料斗31與輸送裝置2輸出秸稈端相承接,將輸送裝置2輸送的秸稈聚攏,經落料裝置3輸送至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所開溝內。

如圖4所示,所述落料裝置3包括落料斗31、秸稈撥軸32、下順管33和支撐加固板34,落料斗31的出料端連接下順管33,下順管33一側連接有支撐加固板34,秸稈撥軸32置于落料斗31內,與后置傳動箱6側面輸出軸帶輪通過皮帶連接,落料斗31將秸稈聚攏,秸稈撥軸32則在皮帶輪的帶動下,將秸稈向下撥,通過下順管33和支撐加固板34將秸稈送入溝內,落料斗31、秸稈撥軸32和支撐加固板34通過螺栓連接,秸稈撥軸32通過后置傳動箱側面輸出軸帶輪帶動,秸稈撥軸32的轉速為260r/min。秸稈撥軸32上沿圓周安裝有帶刃口的刀具,將滅茬裝置9粉碎過的秸稈進行進一步粉碎,防止發生堵塞。

覆土裝置4安裝在機架1上,置于落料裝置3后方,掩埋壟溝中的秸稈。

如圖6所示,所述覆土裝置4為現有結構,包括覆土圓盤42和覆土器支架41,覆土圓盤42為對稱設置的兩個,通過其轉軸連接在覆土器支架41上,通過覆土器支架41固定于機架1的安裝座上,覆土圓盤42可繞其轉軸軸心轉動,覆土圓盤42可根據實際覆土量大小調節其角度,使土壤均勻覆蓋在溝中的秸稈上。根據秸稈覆土量的多少,通過覆土器支架41上的多個安裝孔自行調節安裝高度。

如圖7所示,本發明還設置有鎮壓裝置5,采用現有結構,安裝在機架1工作末端,置于覆土裝置4后方;所述鎮壓裝置5在兩圓盤間的光軸套上若干橡膠窄輪。鎮壓裝置上部套于焊接在機架上的套管53內,套管內裝有彈簧52,上部彈簧蓋51通過螺紋固定。鎮壓輪55是將松土覆蓋后的土地壓實,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鎮壓裝置自身的鎮壓力可通過彈簧52進行自動調節。

如圖9所示,為本發明的傳動原理圖,拖拉機動力輸出軸將動力傳至前置傳動箱11,經過前置傳動箱11變速之后,動力向兩側傳動,經前置傳動箱11鏈輪輸出軸111和前置傳動箱11帶輪輸出軸113,分別傳遞給主動鏈輪112和滅茬傳動主動帶輪114,傳動比分別為1.8和1,滅茬傳動主動帶輪114帶動滅茬傳動從動帶輪911,傳動比為1:3,主動鏈輪112帶動從動鏈輪604,傳動比為15:13,經后置傳動箱6輸入軸601傳至后置傳動箱6,后置傳動箱6動力向下傳至螺旋銑刀開溝裝置7,向側面經后置傳動箱6帶輪輸出軸602將動力輸出,傳動比均為1,主動帶輪603帶動輸送帶主動軸從動帶輪261和秸稈撥軸32的從動帶輪321,傳動比均為1。

本發明與拖拉機通過上懸掛12和下懸掛10掛接,通過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連接萬向聯軸器將拖拉機的動力傳給機具。拖拉機的選用標準為Ⅰ類三點懸掛,動力大于45kW。機具外型尺寸(長×寬×高):2790mm×1490mm×1520mm,工作幅寬為1200mm,深松深度為25~30cm。

由傳統滅茬機和開溝機相對秸稈和土壤的運動規律經計算后得出,秸稈還田機的滅茬軸轉速為1620r/min,螺旋開溝刀軸轉速應為260r/min。設計時取拖拉機后輸出軸轉速為540轉/min,因此,前置傳動箱采用一組錐形齒輪進行變速,鏈輪端傳動比為1.8,帶輪端傳動比為1,鏈輪傳動比為15:13,滅茬傳動帶輪傳動比為1:3,后置傳動箱同樣采用一組錐齒輪傳動,向下傳動和側面傳動的傳動比均為1,后置傳動箱側面帶輪傳動比均為1。

實施例2:本例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所述輸送裝置2安裝在機架1上的傾斜角度α為40°。

實施例3:本例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本例所述輸送裝置2安裝在機架1上的傾斜角度α為60°。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木兰县| 安溪县| 潍坊市| 漠河县| 庆云县| 瑞昌市| 广平县| 保山市| 礼泉县| 延川县| 贡山| 榆中县| 高平市| 炉霍县| 新田县| 崇义县| 吉安县| 什邡市| 中方县| 禹州市| 南丹县| 定襄县| 嘉义市| 张掖市| 边坝县| 郧西县| 噶尔县| 大石桥市| 丽水市| 平谷区| 台北县| 资溪县| 开阳县| 庆云县| 长汀县| 牟定县| 长沙县| 教育| 洪湖市|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