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菠蘿種植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菠蘿植株的芽體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菠蘿是著名的熱帶水果之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具有特殊香氣,果肉清脆多汁、酸甜適口、營養豐富,去皮后不僅能即時食用,而且也是市場上一種主要的罐頭制品,深受人們喜愛。鳳竹菠蘿種植歷史悠久,久負盛名,市場供不應求,售價高,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在廣西的南寧、武鳴、邕寧、寧明、博白等縣市,具有大面積的種植基地。那么如何采用科學的種植技術,提高種植產量與經濟效益,是業界值得研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菠蘿植株的芽體處理方法,以提高菠蘿種植的產量與經濟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菠蘿植株的芽體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植株開花一半以上,冠芽生長到7-8厘米高時,選擇晴天將長度不足6厘米的小冠芽扭曲折落;
b、待冠芽高15-18厘米,葉片開張,基部葉腋內有褐色小點時,選擇果梗基部的裔芽留作種苗,每株植株留1-3個裔芽;不留果實基部和果梗中部的裔芽在生長至3厘米高度時去除;
c、選留植株生長部位低、生長健壯的吸芽,以代替母株,每株留吸芽1-2個,其它吸芽分次疏除;
d、留存種芽,若植株上的各個吸芽的位置都位于植株上部時,則留塊莖芽代替;若植株上沒有塊莖芽時,留存1-2個高位的吸芽,待次年開花結果后植株倒伏時,在倒伏的部位挖坑,將莖埋入并覆土,促使莖部的潛伏芽抽出,以得到低位吸芽,延長植株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c步驟中吸芽分次疏除,每次疏芽2~3個。
進一步地,所述d步驟中倒伏的部位挖坑,坑內施入腐熟農家肥,在農家肥上覆蓋一層5-6厘米厚的細沙質土壤,再將莖埋入并覆土。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菠蘿植株的芽體經過上述處理后,芽體存活率高,生長出的果實體型大,植株能夠反復結果,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菠蘿植株的芽體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植株開花一半以上,冠芽生長到7-8厘米高時,選擇晴天將長度不足6厘米的小冠芽扭曲折落;若雨天摘芽,常因傷口積水,引起果心變黑腐爛,影響果實生長。
b、待冠芽高15-18厘米,葉片開張,基部葉腋內有褐色小點時,選擇果梗基部的裔芽留作種苗,每株植株留1-3個裔芽;不留果實基部和果梗中部的裔芽在生長至3厘米高度時去除;
c、選留植株生長部位低、生長健壯的吸芽,以代替母株,每株留吸芽1-2個,其它吸芽分次疏除;
d、留存種芽,若植株上的各個吸芽的位置都位于植株上部時,則留塊莖芽代替;若植株上沒有塊莖芽時,留存1-2個高位的吸芽,待次年開花結果后植株倒伏時,在倒伏的部位挖坑,將莖埋入并覆土,促使莖部的潛伏芽抽出,以得到低位吸芽,延長植株壽命。
菠蘿植株的芽體經過上述處理后,芽體存活率高,生長出的果實體型大,植株能夠反復結果,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優選地,所述c步驟中吸芽分次疏除,每次疏芽2~3個。這樣以避免對植株造成大的損傷,便于植株傷口愈合。
優選地,為給芽體提供充足肥料,提高芽體存活率,所述d步驟中倒伏的部位挖坑,坑內施入腐熟農家肥,在農家肥上覆蓋一層5-6厘米厚的細沙質土壤,再將莖埋入并覆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