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玉米精播機,具體地說是深松分層施肥玉米精播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意識的加強和世界各國面臨的生態環境惡化等現實壓力,保護性耕作技術作為一項新型耕作技術應運而生。保護性耕作是指不引起土壤全面翻轉的耕作方法,它與傳統的耕作方法不同,要求大量的殘茬留在地表,將耕作量減少到能保證種子發芽即可。深松技術作為保護性耕作四項技術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深松可以改善耕層土壤結構,活化犁底層,提高土壤蓄水與作物抗旱、抗倒伏能力,減少環境污染,增加農作物產。目前,國內的玉米播種機種類繁多,性能差異也較大,但現有的玉米播種機均是深松后集中施肥,然后在肥料上方播種,這種播種施肥方式,使種子發芽后即吸收到大量肥料,根部不會向肥料下方生長,扎根較淺,遇大風易倒伏。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深松后分層施肥的深松分層施肥玉米精播機。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深松分層施肥玉米精播機,包括機架,機架上部設置上懸掛架和肥料箱,機架下部設置下懸掛架和數個彎曲的曲面深松鏟,肥料箱下部設置第二傳動軸,第二傳動軸上設置數個肥料盒,肥料盒與肥料箱連接,肥料盒下部設置輸肥管,輸肥管下部連接排肥管,排肥管上開設上排肥口和下排肥口,下懸掛架上設置第一傳動軸,下懸掛架上連接數個地輪,第一傳動軸通過傳動機構分別與地輪和第二傳動軸連接,排肥管位于曲面深松鏟與地輪之間,機架上連接固定架,固定架上分別設置玉米種箱、開溝器和鎮壓輪,玉米種箱上設置排種器,排種器通過傳動桿與第一傳動軸連接,排種器位于開溝器和鎮壓輪之間。
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的機架與固定架之間設置仿形機構;所述的仿形機構與地輪之間設置鎮壓輪彈簧;所述的固定架上設置播種深度調節機構;所述的下懸掛架上開設豎直的高度調節槽,高度調節槽內分別設置第一調節螺栓和第二調節螺栓,曲面深松鏟上部開設弧形的角度調節槽,角度調節槽的圓心與第一調節螺栓的軸心重合,第二調節螺栓位于角度調節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中,在排肥管上開設上下兩個排肥口,能夠使肥料分層,避免種子吸收到大量肥料后根部不向肥料下方生長,導致的扎根較淺、遇大風易倒伏的情況,還保證了作物的各個生長時期都有化肥供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4是圖1的Ⅰ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上懸掛架 2肥料箱 3肥料盒 4輸肥管 5下懸掛架 6鎮壓輪彈簧 7排肥管 8曲面深松鏟 9上排肥口 10下排肥口 11地輪 12開溝器 13排種器 14鎮壓輪 15播種深度調節機構 16玉米種箱 17傳動桿 18仿形機構 19第一傳動軸 20第二傳動軸 21高度調節槽 22第一調節螺栓 23角度調節槽 24第二調節螺栓 25固定架 26機架 27曲面深松鏟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深松分層施肥玉米精播機,如圖1所示,包括機架26,機架26上部設置上懸掛架1和肥料箱2,機架26下部設置下懸掛架5和數個彎曲的曲面深松鏟8,肥料箱2下部設置第二傳動軸20,第二傳動軸20上設置數個肥料盒3,肥料盒3與肥料箱2連接,肥料盒3下部設置輸肥管4,輸肥管4下部連接排肥管7,排肥管7上開設上排肥口9和下排肥口10,下懸掛架5上設置第一傳動軸19,下懸掛架5上連接數個地輪11,第一傳動軸19通過傳動機構分別與地輪11和第二傳動軸20連接,排肥管7位于曲面深松鏟8與地輪11之間,機架26上連接固定架25,固定架25上分別設置玉米種箱16、開溝器12和鎮壓輪14,玉米種箱16上設置排種器13,排種器13通過傳動桿17與第一傳動軸19連接,排種器13位于開溝器12和鎮壓輪14之間。這種結構通過上懸掛架1和下懸掛架5與車輛連接,在車輛的帶動下移動,移動時,地輪11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一傳動軸19和第二傳動軸20轉動,第二傳動軸20轉動使排肥盒3實現排肥,排出的肥料通過輸肥管4、排肥管7及排肥口排入曲面深松鏟8鏟出的溝內,第一傳動軸19帶動傳動桿17運動,使排種器13實現排種,排出的種子投入開溝器12開出的種溝內,然后鎮壓輪14對種子進行覆土鎮壓,保證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以利于種子的發芽生長。傳動機構可以是傳動帶、傳動軸等多種傳動結構。彎曲的曲面深松鏟8能夠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層。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增強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方便深施化肥。排肥管上開設上下兩個排肥口,也可以多個排肥口,能夠使化肥分層,避免種子吸收到大量肥料后根部不向肥料下方生長,導致的扎根較淺、遇大風易倒伏的情況,還保證了作物的各個生長時期都有化肥供應。地輪11能夠把深松的土壤壓平,并壓碎大的土塊,有利于播種。
所述的機架26與固定架25之間設置仿形機構18。仿形機構18能夠在作業地塊高低不平時,保證開溝器12和鎮壓輪14平行上下移動,保證播種深度一致。
所述的仿形機構18與地輪11之間設置鎮壓輪彈簧6。鎮壓輪彈簧6能夠保證在作業地塊高低不平時,鎮壓輪14與種溝之間的距離一致,方便把深松的土壤壓平,并壓碎大的土塊,有利于播種。
所述的固定架25上設置播種深度調節機構15。播種深度調節機構15能夠調節種子的播種深度。
所述的下懸掛架5上開設豎直的高度調節槽21,高度調節槽21內分別設置第一調節螺栓22和第二調節螺栓24,曲面深松鏟8上部開設弧形的角度調節槽23,角度調節槽23的圓心與第一調節螺栓22的軸心重合,第二調節螺栓24位于角度調節槽23內。第一調節螺栓22與第二調節螺栓24之間的距離保持一致。這種結構通過調節第一調節螺栓22與第二調節螺栓24的位置以及曲面深松鏟8與第二調節螺栓24的角度,能夠調節曲面深松鏟8與地面的角度和高度,從而能夠根據不同地形和地質條件調節深松的深度。
所述的下懸掛架5下部設置數個曲面深松鏟固定座27,曲面深松鏟8對應安裝在曲面深松鏟固定座27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