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杞柳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杞柳癭蚊的方法。
背景技術:
杞柳是編織多種工藝品和生活用品的原料,杞柳編織產品每年可大量出口,杞柳癭蚊是一種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蟲,屬雙翅目,癭蚊科,主要以幼蟲危害杞柳的生長點,鉆進寄生主幼嫩組織形成蟲癭,造成杞柳柳條減產,降低杞柳的商品價值,國內對癭蚊防治手段有限,防治效果不佳,大量使用化學藥劑不僅容易讓癭蚊產生極高的抗性,還對環境具有極大的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防治杞柳癭蚊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防治杞柳癭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⑴在杞柳生長的4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21%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a,藥劑a噴灑時按1:20-30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520-56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a制備方法為:
a提取:取羽葉丁香葉、石蒜莖、風信子根按3:2:1質量比例混合后,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成為80目的混合粉末,加入混合粉末質量3倍的水在60℃下浸泡2小時,然后采用微波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
b純化:加乙醇使步驟1)所得濃縮液中乙醇含量達到72%,在12-15℃下靜置20小時,然后加堿調節ph值為ph8.2-8.5,在10-12℃下靜置15小時,得到純化液;
c精制:將步驟2)所得純化液加熱至40℃,添加其質量2.8%的納米硅藻土,在1500r/min轉速下攪拌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300w、頻率為25khz的超聲波處理10min,靜置2小時,制得藥劑a;
⑵在杞柳生長的5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56%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b,藥劑b使用時按1:35-40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550-60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b制備方法為:
a.發酵:將綠茶、艾草、水青樹葉、冬青果實、葡萄籽按3:2:1:2:4質量比例加入到發酵缸內,在55℃條件下進行殺菌2小時,然后加入含水率為80%的黃酒酒糟,添加量為葡萄籽質量的10%,然后在32℃條件下發酵2天,得發酵料備用;
b.提取:向上述發酵料中加入其質量5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后,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30s,然后靜置20min,在3000r/min離心速度下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分離液,將分離液進行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上述藥劑a按3:1質量比例均勻混合后,加熱至40℃,保溫2小時,冷卻至室溫,即得所需藥劑b。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加堿為添加碳酸鈉。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納米硅藻土粒度為25nm。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陽極采用鐵絲,陰極采用石墨。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通過長期對杞柳癭蚊生活習性和生活史的研究,發現杞柳癭蚊一年發生5代,其中4月上旬與5月下旬是第一、二代幼蟲的盛發期,在此期間防治效果的好壞極大的影響到對杞柳整個生長期的癭蚊防治的效果,本發明通過在4月上旬采用藥劑a的噴灑處理協同配合定量的光照處理,能夠抑制第一代幼蟲的生長,降低成蟲的羽化率,對杞柳表面組織細胞具有抑制刺激的作用,通過抑制杞柳表面組織細胞的刺激,避免了癭蚊幼蟲在通過吸吮杞柳生長點位置的組織汁液,使得組織細胞因受到刺激而不斷增生膨大,將蟲體包裹在內形成蟲癭,從而保護蟲體的現象,通過5月下旬對杞柳進行噴灑藥劑b協同配合定量光照的處理,能夠抑制第二代幼蟲的生長,進一步的降低成蟲的羽化率,使得抵抗住第一次處理的癭蚊孵化出的第二代幼蟲得到及時的控制,鞏固第一次處理殺蟲效果,抑制幼蟲的發育,及時處理第一次處理后的未死亡的癭蚊,本發明配制的藥劑a不僅能夠在癭蚊蛹期里逐漸促進蛹體表面分解,從而殺死蟲蛹,還能抑制成蟲之間的交配,降低產卵率,本發明配制的藥劑b能夠進一步的殺死蟲卵。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防治杞柳癭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⑴在杞柳生長的4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21%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a,藥劑a噴灑時按1:20、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52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a制備方法為:
a提取:取羽葉丁香葉、石蒜莖、風信子根按3:2:1質量比例混合后,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成為80目的混合粉末,加入混合粉末質量3倍的水在60℃下浸泡2小時,然后采用微波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
b純化:加乙醇使步驟1)所得濃縮液中乙醇含量達到72%,在12℃下靜置20小時,然后加堿調節ph值為ph8.2,在10℃下靜置15小時,得到純化液;
c精制:將步驟2)所得純化液加熱至40℃,添加其質量2.8%的納米硅藻土,在1500r/min轉速下攪拌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300w、頻率為25khz的超聲波處理10min,靜置2小時,制得藥劑a;
⑵在杞柳生長的5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56%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b,藥劑b使用時按1:40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60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b制備方法為:
a.發酵:將綠茶、艾草、水青樹葉、冬青果實、葡萄籽按3:2:1:2:4質量比例加入到發酵缸內,在55℃條件下進行殺菌2小時,然后加入含水率為80%的黃酒酒糟,添加量為葡萄籽質量的10%,然后在32℃條件下發酵2天,得發酵料備用;
b.提取:向上述發酵料中加入其質量5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后,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30s,然后靜置20min,在3000r/min離心速度下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分離液,將分離液進行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上述藥劑a按3:1質量比例均勻混合后,加熱至40℃,保溫2小時,冷卻至室溫,即得所需藥劑b。
所述步驟(1)中加堿為添加碳酸鈉。
所述步驟(1)中納米硅藻土粒度為25nm。
所述步驟(2)中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陽極采用鐵絲,陰極采用石墨。
實施例2
一種防治杞柳癭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⑴在杞柳生長的4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21%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a,藥劑a噴灑時按1:30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56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a制備方法為:
a提取:取羽葉丁香葉、石蒜莖、風信子根按3:2:1質量比例混合后,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成為80目的混合粉末,加入混合粉末質量3倍的水在60℃下浸泡2小時,然后采用微波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
b純化:加乙醇使步驟1)所得濃縮液中乙醇含量達到72%,在15℃下靜置20小時,然后加堿調節ph值為ph8.5,在12℃下靜置15小時,得到純化液;
c精制:將步驟2)所得純化液加熱至40℃,添加其質量2.8%的納米硅藻土,在1500r/min轉速下攪拌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300w、頻率為25khz的超聲波處理10min,靜置2小時,制得藥劑a;
⑵在杞柳生長的5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56%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b,藥劑b使用時按1:40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60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b制備方法為:
a.發酵:將綠茶、艾草、水青樹葉、冬青果實、葡萄籽按3:2:1:2:4質量比例加入到發酵缸內,在55℃條件下進行殺菌2小時,然后加入含水率為80%的黃酒酒糟,添加量為葡萄籽質量的10%,然后在32℃條件下發酵2天,得發酵料備用;
b.提取:向上述發酵料中加入其質量5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后,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30s,然后靜置20min,在3000r/min離心速度下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分離液,將分離液進行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上述藥劑a按3:1質量比例均勻混合后,加熱至40℃,保溫2小時,冷卻至室溫,即得所需藥劑b。
所述步驟(1)中加堿為添加碳酸鈉。
所述步驟(1)中納米硅藻土粒度為25nm。
所述步驟(2)中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陽極采用鐵絲,陰極采用石墨。
實施例3
一種防治杞柳癭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⑴在杞柳生長的4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21%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a,藥劑a噴灑時按1:25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54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a制備方法為:
a提取:取羽葉丁香葉、石蒜莖、風信子根按3:2:1質量比例混合后,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成為80目的混合粉末,加入混合粉末質量3倍的水在60℃下浸泡2小時,然后采用微波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
b純化:加乙醇使步驟1)所得濃縮液中乙醇含量達到72%,在13℃下靜置20小時,然后加堿調節ph值為ph8.3,在11℃下靜置15小時,得到純化液;
c精制:將步驟2)所得純化液加熱至40℃,添加其質量2.8%的納米硅藻土,在1500r/min轉速下攪拌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300w、頻率為25khz的超聲波處理10min,靜置2小時,制得藥劑a;
⑵在杞柳生長的5月上旬進行每天早上6點-7點噴灑質量分數為0.56%的碳酸鈉溶液,然后在每天中午12點-下午1點噴灑藥劑b,藥劑b使用時按1:38質量比例兌水噴灑,然后采用人工光照進行均勻照射1小時,光照強度為580lux,連續3天;所述藥劑b制備方法為:
a.發酵:將綠茶、艾草、水青樹葉、冬青果實、葡萄籽按3:2:1:2:4質量比例加入到發酵缸內,在55℃條件下進行殺菌2小時,然后加入含水率為80%的黃酒酒糟,添加量為葡萄籽質量的10%,然后在32℃條件下發酵2天,得發酵料備用;
b.提取:向上述發酵料中加入其質量5倍的清水,攪拌均勻后,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30s,然后靜置20min,在3000r/min離心速度下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分離液,將分離液進行濃縮至原體積的五分之一,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上述藥劑a按3:1質量比例均勻混合后,加熱至40℃,保溫2小時,冷卻至室溫,即得所需藥劑b。
所述步驟(1)中加堿為添加碳酸鈉。
所述步驟(1)中納米硅藻土粒度為25nm。
所述步驟(2)中采用42v電壓進行電解,陽極采用鐵絲,陰極采用石墨。
對比例1:與實施例1區別僅在于步驟(1)中不進行人工光照處理。
對比例2:與實施例1區別僅在于步驟(2)中不進行人工光照處理。
對比例3:與實施例1區別在于步驟(2)中將藥劑b替換為藥劑a。
試驗:將相同區域中種植的7塊試驗地里種植杞柳,杞柳種植株行距均相同,土壤理化性能相近,雨水相同,光照相同,分別采用實施例與對比例方法進行處理,還有一組采用啶蟲脒ec(稀釋倍數為1250)處理作為對照組,對比各組癭蚊防治效果:
表1四月上旬
表2五月上旬
由表1、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方法對癭蚊防治效果顯著,防治效果直追化學藥劑,對環境無污染。